-
〓 道教史
序言 此本不能说是著作,只将前人及时人研究底结果总撮起来,做为大学参考底书。本分上下,上编述道家及预备道教底种种法术,下编述道教发展中教相与教理。全书创见极少,成见也无,不完不备,在所难免,望读者赐教。民国二十三年二月编者识于广州中山大学图书馆 绪说“道”底内容极其复杂,上自老庄底高尚思想,下至房中术,都可以用这个名......
-
〓 庄子留给我们什么?
什么是新道家?我们在此试提出三条标准。第一,保持先秦道家超感觉的开放的思维方式。第二,迎接新时代,解决新问题,特别是科学创造问题。第三,积极促成与当代新儒家的新互补,一方面以己之所长,弥补儒家封闭、僵化、独断的不足;一方面以儒家之所长,弥补道家人道实践的不足。 一 、作为哲学家的精神理路 也许我们可以说,哲学思考是人类......
-
〓 和谐同一话阴阳
一、“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 在中国古代的理论体系中,如《易经》、《老子》中,非常注重由明暗组成的阴阳。 万事万物和谐同一地一体地存在是自然之造化。一切存在者,无论是意识的对象还是心灵的产物、亦或是所有生物,都以各自的方式作为存在者存在于人的语言之区域中。因此,万事万物中的每一个都能被人区分为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
〓 道家文化作为崇尚悟性的创造智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创造性是人应该具备的一种重要素质。但无庸讳言,当代人比较崇尚理性和工具理性,而对于孕育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悟性,反而比较缺乏。虽然现在人们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对创造精神的培养,也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一个问题,但是,对如何培养创造性这一重要问题的探讨还未能充分展开。诸如为什么会造成创新精神的缺失;创造精神、创造动力来自哪里......
-
〓 周易参同契—君子好逑章第三十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雄不独处, 雌不孤居。玄武龟蛇,蟠虬相扶,以明牝牡,意当相须。假使 二女共室,颜色甚姝,苏秦通言,张仪合媒,发辩利舌,奋舒 美辞,推心调谐,合为夫妻,弊发腐齿,终不相知。若药物非 种,名类不同,分刻参差,失其纲纪,虽黄帝临炉,太公执火, 八公(扌寿)炼,淮南调合,立宇崇坛,玉为阶......
-
〓 庄子的自由观
此为蒙培元先生于“第三届庄子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发言提要,经蒙先生同意,发表于此。此提要与研讨会公发的相较,有增补。 庄子哲学好似一幅恢宏浩渺的画卷,给人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在无限的宇宙自然界自由翱翔,以“万物齐一”的眼光俯视大地,以此解除人类的"桎梏"、"倒悬",以此实现心灵的超越。 庄子哲学是境界论的,不是实体......
-
〓 邵若愚《道德真经直解》研究
摘要:本文以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老子”这一老学发展的共同规律为背景,对南宋道教学者邵若愚的老学著作《道德真经直解》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认为其以“无欲”解《老》,追求“无心”之境,不仅反映了宋代老学发展的时代特征,而且反映了佛教对中国文化的重大影响以及道教哲学在义理上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关键词:邵若愚 《道德真经直解》 无......
-
〓 测字秘牒—凫字(二)
一人书凫字问:“守旧与更新孰胜?”余曰:“字乃败翎 鹦鹉之象,又象褪毛鸾凤。守旧不宜,决无兴旺之日。此时春 光明媚、花卉向荣,细推数中,乃天机到处鸟能言之兆也。若 更改生涯,自然十分得意。”...
-
〓 【解经闲谭】(1)
是《道德经》还是《德道经》?说到《老子》,一般的人耳熟能详的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而且一讲《老子》就习惯说《道德经》,就要从"道可道 "开始。但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帛书本《老子》,却是另一付模样,它一开篇不是"道可道",而是"上德不德"。完全颠覆了今天看到的通行本《老子》 "先道后德"的......
-
〓 道家的回归自然
道家学派可追溯到“老子”,他属于公元前600年时昔日儒家的同代人。他著有一部有关“道的力量”的书,即《道德经》,是世界文化宝库中诗歌式、富于哲理的名著之一。在道家的眼里,文明是所有灾难的起因,因为它使人背离了与自己和平共处的自然。故此,他们提出回归自然,而两千年后的卢梭①所提出的观点近似于此。那就是:人应该平静、无为地......
-
〓 论道的显现再读《道德经》
内容提要:老子《道德经》中的“道”是指自然之道。首先只有消除强力、欲望才能回归自然之道。这种自然之道向人们显现的是一种绝对的无,而这种无刚好使万物得以有。道向我们显现着一个道、天、地、人的世界,并使得道之人在此世界中获得绝对自由。关键词:道、自然、强力、欲望、无、有、世界老子《道德经》作为中国经典文本,历经千年风雨仍为......
-
〓 庄子哲学本体论
一、天运庄子的纯哲学本体论包括两部分内容,即古代物理学的宇宙论和抽象的形而上学本体论。经验的和直觉的认识方法是古代物理学的基本方法。以直觉方式为认识基础的古代物理学是庄子本体论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庄子本体论的首篇。庄子关于古代物理学宇宙论的论述主要有两方面:一,对物理现象、物质的运动形式和存在形式的论述;二,对宇宙起......
-
〓 独异于人的老子天人合一观
一老子“天人合一”观中相关概念的含义。(一)、“天”的含义。老子的“天”是指宇宙自然之天。“天”者,宇宙自然也,无限性是其显著特征。老子认为“天”(即宇宙)是无限的,是无限小和无限大的统一;又是无始无终的,“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道德经》十四章,以下只标明章节)它内在于时间和空间之中。这是老子的大道宇宙观,......
-
〓 老子的道本体论及其方法论意义
“有”就可以视为天下万物借以产生、存在、发展和消亡的形而上的根本依据,“无”就成了“有”借以存在的形而上的根本依据。老子哲学是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历史观。特别是治国论犹如一片原始森林。“道”是老子及道家哲学的最高范畴,道论是老子思想体系的基础、核心和逻辑起点。在这种情况下,对道的规定性和实质的把......
-
〓 老子的大道之邦与科学社会主义
老子探求天道的目的是为了“治世救人”。为人民提供良好的生存条件和理想的政治秩序。老子从探求生成宇宙的本原及其演化运动规律,扩展到政治关怀和人生哲理。老子认为宇宙是物质运动演化生成的,物质运动的规律是由子物质内部阴阳振荡对立斗争的自然规律决定的。既不是上帝安排创造的,也不受外力支配和任何个人意志为转移。“独立而不玫,周行......
-
〓 庄子简介与庄周梦蝶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发扬光大于庄子。在道家文化史上,庄子的地位不下于老子,后世常并称“老庄”,以此代指道家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年),战国时期思想家、哲学家,道家著名代表人物,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早年作过“蒙”地方的漆园吏,后一直隐居。与梁惠王、梁宣王约同时,与惠施为挚友。家贫,曾借粟于监河侯,但淡......
-
〓 浅谈道德经
道家思想为我国文化思想主流之一,《道德经》则是道家思想最重要的经典,原著五千余言,几乎是一字就涵盖一个观念,一句就包涵一个妙义,作者老子被誉为道家宗师,道教人士尊为太上老君,即三清中的太清道德天尊。他著的《老子》一书到了唐玄宗时尊称为《道德经》。“道”字代表中国的宗教观,同时包含了中国的人生哲学、政治哲学、军事哲学、经......
-
〓 八十年代台港老庄研究概述
(原刊《江南学院学报》〔无锡〕1999年第1期 经作者授权,转录于此) 洛阳大学 东方文化研究院 张京华80年代台港地区对老子、庄子道家学说的研究,取得了十分可观的进展,涌现出了一批中青年学者,出版的各类著作非常丰富,研究比以前更加深入,更为系统,也更为普及,出现了一个新的高潮。在海外“新儒家”思潮一波又起之际,给人的......
-
〓 王弼的性理《易》及其对朱熹的影响
至迟自南朝宋代,至宋明之间,王弼《周易注》一直立于学官,这一权威注释,深刻地影响了这一漫长时期《易》学的发展和演变,也深刻地影响了这一漫长时期中国社会的思想和文化,因而关于王弼《易》学与程朱《易》学之关系的研究,可说是《易》学史研究的关键。过去,有些学者也承认朱熹源于程颐,程颐源于王弼,而一旦具体讨论时,王、程之间便掺......
-
〓 测字秘牒—弦字
一人书弦字问曰:“聘一伙友,约在腊月前来,今已新正 尚未见到。”余曰:“此人不来矣!字左乃膋蛇,字右乃玄武, 二人相合已共事矣,岂来乎?”因批曰:“龟蛇二将相连,彼 已别生枝叶,祖师不可认真,伙计须当另觅。”其人曰:“龟 蛇之说信有之。吾闻其新遇一人,将有共事之意。吾疑信未定, 故来问耳。”...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