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方心理分析家的中国之道
"人们为什么对荣格心理学与道家哲学同时萌发兴趣呢?我认为正是由于他们触及到了我们心灵的危机以及我们生命的意义。"——戴维·罗森一、又见老子在人类的文化史上,有许多奇妙的文化现象,其一即是关于老子《道德经》的。《道德经》一文,只有短短的五千言,虽然肯定赶不上现在的一篇硕士论文的字数;然而由古及今,注释的文章却汗牛充栋,仅......
-
〓 按摩、导引和武术(2)
华佗五禽戏是中国导引术中的宝贵遗产,人在静极生动时会自发地做出虎、鸟、熊、猿、鹿的五禽戏动作,这和五行学说中的五脏、五志生克关系完全对应,看来五禽戏是人体内部气血运行机制的外部表现,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佛教在中国朝野上下赢得广大信徒后,传统文化亦喜托佛祖之名,例如名震中外的少林拳法和《易筋经》皆托名中国禅宗初祖菩提达摩......
-
〓 道教转型与唐人的心性修仙
中晚唐时期,伴随着政治、经济、社会等外部大环境的改变,一度如日中天的神仙道教被迫进行相应的自身变革。外丹术在盛行较长时间之后,由于中毒事件日多、惑主乱政、奢靡腐败的不良影响及其自身的局限性而宣告失败,给道教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和影响。既然炼丹不能够成仙,那么是否神仙实有,又如何才能够成仙?在 道与术之间暴露出来的......
-
〓 廿一世纪中国道教之前瞻
强昱(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 二十世纪已经成为过去,廿一世纪已开启了大门,如何在这一新的世纪新的时代,把握历史潮流,使中国道教其命维新,青春常在,不断把它的的价值观,造福于人群,是研究者与道门同仁都将面对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整个地球,全世界不同种族、文化的人们,已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
-
〓 论“道”
何谓道?道者,首走也。用头走路,用大脑去思考问题,用良心去判断是非,得出的结论即为道。老聃论道,深得道之精髓,然其开篇,什么道可道非常道,玄之又玄,故弄玄虚,实不足取。何谓霸道?霸者,风雨中革去月亮之命也。众所周知,宇宙天体是由天地日月星共同构成,各自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人只是生于广袤宇宙中的小生灵而已。如果硬生生革掉......
-
〓 “常道”古今辨
老子《道德经》八十一章中的第一章第一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这是老子写《道德经》的开宗明义之句,其分量是极重大的。如果这个开宗明义的第一句话没有弄清楚,那么以下整本《道德经》都没有法子好好地读下去,更不要说如何去正确理解和实行了。然而,这个“道可道,非常道”一句六字中,最关键的问题乃是:“常道”二字,到底应该怎样诠......
-
〓 海内十洲三岛记—流洲
流洲在西海中,地方三千里,去东岸十九万里。上多山川 积石,名为昆吾。冶其石成铁作剑,光明洞照如水精状,割玉 物如割泥。亦饶仙家。...
-
〓 从《齐物论》看《庄子》
与儒家孔孟荀历史清楚明了不同,道家从老到庄,不论身世还是著述,都同其思想观念一样,蒙胧而且神秘。以《庄子》为例,这一状况虽然可能给一般读者造成扑朔迷离的困惑,但也为历代解庄家提供考验或表现自己学识、才智的竞技场。不说解家各自依托的哲学信念的区别,单纯由于对内、外及杂篇作者判断的不同,在文献利用上就出现三种不同的方法。第......
-
〓 周易参同契—日月悬象章第三
易者,象也。悬象著明,莫大忽日月,穷神以知化,阳往 则阴来,辐辏而轮转,出入更卷舒。易有三百八十四爻,据爻 摘符,符谓六十四卦。晦至朔旦,震来受符。当斯之际,天地 媾其精,日月相担持。雄阳播玄施,雌阴化黄包。混沌相交接, 权舆树根基。经营养鄞鄂,凝神以成躯。众夫蹈以出,蠕动莫 不由。...
-
〓 老子思想中的理政智慧
老子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源头。在一些人的印象里,老子是一位遁世远俗、玄之又玄的思想家。事实上,社会人生、治国理政等问题,才是老子关注的中心。从老子那些古老的思想中,我们可以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明晓盛衰之道、成败之数。大德非小惠。老子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也就是说,真正有大德、厚德的人......
-
〓 细致、周到 先贤老子留给我们的做事智慧
帛书老子《道德经》中有一章中说:“我恒有三,葆之。一曰兹,二曰检,三曰不敢爲天下先。夫兹,故能勇;检,故能广;不敢爲天下先,故能爲成事长。今舍亓兹,且勇;舍亓后,且先;则必死矣。夫兹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建之,女以兹垣之。”这个“兹”字,在通行本中作“慈”,很多人将这个字理角为“仁爱”、“慈爱”,其实这样理解是偏颇的......
-
〓 测字秘牒—添笔测法
凡字不添不减不足以尽变化。邵子曰:“当添亦添,当减 亦减。”或问:“保故用添减?”余曰:“此理易明!添乃补 不足,减乃损有余耳。” 唯(难)佳(雌、雄、帷) 忝(添、泰)合(命) 曹(会、槽) 鸟(鸾、凤、鸣) 目(贫、身、贵、贱)王( 玉、弄、全、旺) 巴(色、绝、疤、邑)才(财、木、牙) 良( 勣、琅、娘) ......
-
〓 为道学正名(1)
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云:“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又云:“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所终。”老子为春秋时人,为周朝的史官,和孔子并世且比孔子......
-
〓 从宇宙进化看道学
作者,陶同,中国科学院思维科学所道学有两千多年,在这历史过程中,对其有不同的看法和解释。本文拟从当代科学前沿、宇宙进化的角度来对其进行探讨。一、与新宇宙学是否巧合——“有生于无”古代宇宙学和哲学是混为一体的,对宇宙有种种说法,例如:宇宙是上帝造的;宇宙永恒存在,它不存在创始和尽头……。其中有一种值得注意的学说,那就是认......
-
〓 道——自然性的泛神論的神
道——自然性的泛神论的神——从宗教学的角度看《道德经》作者:曾兰,武汉大学宗教学系本科生【摘要】本文从宗教学的角度出发,对《道德经》的“道”作了初步的探讨,认为“道”具有神性,但其神性具有非人格化的自然性的泛神论的特性。【关键词】道自然性泛神性宗教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它产生于人类的原始时代。随着历史的发展,宗教......
-
〓 道教哲学
什么是道教哲学?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从宗教哲学谈起。 宗教哲学,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可以有不同的内涵。从宗教主体自身去考察,所谓宗教哲学就是宗教信仰的理论基础。 宗教在本质上是种信仰,宗教信仰具体表现为教义,要使这些教义让人相信,就必须有思辨的哲学论证,即成系统的哲学理论。宗教信仰展示的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深层面,追求的......
-
〓 “易大象”才是中华民族真正伟大的灵魂
中国是全人类最初《人学》的故乡,而“易大象”是《人学》的核心逻辑,因此,“易大象”才是中华民族真正伟大的灵魂。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公布了我所创作的《易大象之歌》,这里再重述一遍:无极而太极,太极而阴阳,阴阳而三行,三行而六度,六度而自然,自然生万物;万物首人类,人类信真理,真理知真实,真实爱真诚,真诚蕴和谐,和谐臻大同。......
-
〓 现代新道家的建立及其文化观
摘要:现时代的新特征已经与古代有了重大的差异,这促使我们应该接着历史上的道家往下讲,营构现代新道家。新道家当与现代新儒家和现代道教和谐相处,共同发展。新道家的形上学仍然以道为基本范畴,由其性质引申出涉及人与自然、社会、自身三层次的自由观,并以中道和合的原则来处理自身与他人、自然界的关系,解决存在意义的危机问题,籍此担当......
-
〓 海内十洲三岛记—方丈(扶桑附)
方丈洲在东海中心,西南东北岸正等,方丈方面各五千里。 上专是群龙所聚,有金玉琉璃之宫,三天司命所治之处。群仙 不欲升天者,皆往来此洲,受太玄生箓,仙家数十万,耕田种 芝草课计顷亩如种稻状。亦有玉石泉,上有九源丈人宫,主领 天下水神及龙蛇巨鲸,阴精水兽之辈。 附:扶桑在东海之东岸,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 海,海广......
-
〓 周易参同契—法象成功章第三十二
法象莫大乎天地兮,玄沟数万里。河鼓临星纪兮,人民皆惊骇。晷影妄前却兮,九年被凶咎。皇上览视之兮,王者退自 改。关键有低昂兮,害炁遂奔走。江淮之枯竭兮,水流注于海。 天地之雌雄兮,徘徊子与午。寅申阴阳祖兮,出入复终始。循 斗而招摇兮,执衡定元纪。升熬于甑山兮,炎火张设下。白虎 导唱前兮,苍液和于后。朱雀翱翔戏兮,飞扬色五......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