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湖北郧县发现10万年前手斧
湖北郧县发现10万年前手斧 2012年12月24日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12月24日第396期 作者:明海英 浏览: 56 次 我要评论 字号:大中小图1为考古发掘现场、图2为出土的手斧;冯小波/供图本报讯(记者明海英)12月20日,记者从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获悉,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文物保护工程湖北库......
-
〓 高端互动中国考古学与世界考古学——北京大学考古九十年考古专业六十年学术报告会
编者按:世界的历史如果缺失中国将是不完整的;中国考古学如果没有一个全球视野,它的发展也会受到限制。值北京大学考古90年考古专业60年庆典之际,为了推动中国考古学和北大考古的国际化发展,北大非常荣幸地请到了来自海内外的知名学者,为我们带来六个不同主题、不同视角的精彩报告。他们不仅学养高深,并且始终关心和支持北......
-
〓 中国经济史论文索引(2012年度之一)
【总论】新中国经济史学的繁荣与发展:访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武力/李放∥中国社会科学报(京),2011.9.29.⑦关于中国历史GDP研究的点滴思考/史志宏,徐毅∥中国经济史研究(京),2011.3.3~5近代中国货币、物价与GDP估算/陈争平∥中国经济史研究(京),2011.3.6~9购买力平价法在中国经济史......
-
〓 倾听古文字的呼吸——聚焦新疆古籍保护
题图:参观者在国家图书馆观看“西域遗珍——新疆历史文献暨古籍保护成果展”。CFP《高昌馆杂字》封面(资料图片) 汉语中的“消停”,回鹘文音译为“阿思答”;汉语中的“刮风”,回鹘文音译为“烟得伯刺的”……这不是今天翻译家们在教授学生学习回鹘文,而是两本明代抄本《高昌馆杂字》、《高昌馆译书》里告诉今人的信息。这两本抄本是古......
-
〓 三星堆考古发现大型建筑基址群
本报四川讯(记者郭潇雅 实习记者吴运亮)1月15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宣布,青关山大型建筑基址群是三星堆考古的又一重大发现。据了解,青关山大型建筑基址群的发现,巩固了三星堆遗址作为长江上游文明核心区域的地位,对三星堆的考古研究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乃至“三星堆申遗工程”的成功都具有推动作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
〓 2011年度经济史论文索引
【总论】传统中国与亚细亚生产方式/朱义明∥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长沙),2011.4.91~97全球化视野下的贸易、资本主义与经济史:以19世纪中西茶叶与鸦片贸易为例/黄敬斌∥文史哲(济南),2011.4.98~106中国稀土问题的经济史透视与演化经济学分析/贾根良,刘琳∥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
〓 从内黄三杨庄聚落遗址看汉代农村民居形式的多样性
【作者简介】孙家洲,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872)【内容提要】三杨庄遗址发现了汉代房屋,其特点是每个庭院都是独立的,互不相连,这与传世文献所定型的汉代农村印象有相当的不同。解释这种不同,大致有两种思路:一是认定传世文献对汉代农村居住形式的记载不完备,而把三杨庄遗址所见的庭院现象视为文献漏载的汉......
-
〓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1年总目录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1年总目录(总第一一六期至一一九期,作者后数字表示期、页)总 论经济史视野的会计史研究/杨宇(2.90) 先秦秦汉论战国吉语玺中所蕴含的古人祈求财富的思想/陈光田(1.1)包山楚简所见楚国“里”的社会生活/王准(2.1)西汉初年“继母”与“亲母”法律地位的比较研究——以《张家山汉......
-
〓 “南澳Ⅰ号”考古纪实
随着丝绸之路和敦煌学研究的兴起,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实物载体——外销瓷研究也逐渐成为陶瓷研究领域的主流课题,克拉克瓷和汕头器成为陶瓷研究的宠儿。克拉克瓷和汕头器是当时欧洲对来源于中国东南沿海民间窑场用于外销瓷器的一种称谓,其具体产地一直是学者们亟待解决的课题。20世纪90年代,随着漳州窑的发现与发掘,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不......
-
〓 《随时录》作者及其史料价值考略
《随时录》(《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稿本丛书》第19—21册,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是一部晚清官员信札抄件汇编。书中所录信札多按时间顺序排列(部分信札次序颠倒),始于咸丰三年五月,止于咸丰七年七月。全书以楷体抄写,收录各类奏折、公牍、信函、诗文,共计数百件,涉及湖北的战事、财政、社会状况等方面,与晚清军事史、政治史、......
-
〓 中国西北在冶铸术传播中的中介地位
——“冶金术与古代东亚文明”丛谈之八
《中国社会科学报》编者的话:长期以来,科学技术史揭示的文明观突出了西方的地位。金属的认识、开发和利用,是人类文明发展至一定高度的产物。它不仅在极大程度上推动历史的进步,改写社会的面貌,也代表人们征服自然的非凡能力。古代中国以青铜冶铸为代表的冶金术起步较晚,但它在三代以降数千年的历史中日臻完善,后来居上。透过冶金术,人们......
-
〓 中国青铜技术对东亚的影响
——“冶金术与古代东亚文明”丛谈之三
《中国社会科学报》编者的话:长期以来,科学技术史揭示的文明观突出了西方的地位。金属的认识、开发和利用,是人类文明发展至一定高度的产物。它不仅在极大程度上推动历史的进步,改写社会的面貌,也代表人们征服自然的非凡能力。古代中国以青铜冶铸为代表的冶金术起步较晚,但它在三代以降数千年的历史中日臻完善,后来居上。透过冶金术,人们......
-
〓 人类用火史可追溯至100万年前
旺德韦克洞穴内的考古发掘区域4月2日出版的《美国科学院院报》发表了科学家对南非旺德韦克洞穴遗址沉积物的最新分析成果。研究表明,人类最早控制和使用火的时间不是原来认为的79万年前,而是可以追溯到更早的100万年前。旺德韦克(南非荷兰语中意为“奇迹”)是非洲中南部卡拉哈里沙漠边缘的一个洞穴,洞内经过200万年漫长时间累积......
-
〓 经济史论文索引(2012年2月)
总论理论和实证之间:传统社会私人交易治理机制演进的比较经济史考察:以格雷夫经济史理论评析为中心/雷鸣,邓宏图//天津社会科学,2011.6.94~100人力资源与中国长期经济增长/Thomas G.Rawski//经济学(京),2011.4.1153~1186重视“李约瑟之谜”:“统一增长理论”的视角,汪川,赵亚奎//......
-
〓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2年第1期目录
宏观经济研究清代前期经济运行概述(方行)投资结构调整与经济结构变迁的回顾与展望——兼及增长方式转变(1950-2010)(董志凯)论中国经济转型的阶段性与目标转换(瞿商)专题论文春秋末年晋国六卿田制和税制再研究——以临沂银雀山汉简《吴问》篇为中心(冯小红、刘书增)秦汉乡里赋税制度和赋税征收(张信通)唐代中原藩镇两税“上......
-
〓 出土文献与中国文明的早期发展
李学勤,1933年生于北京,1951至1952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哲学系。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所长,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等,并任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等多所国外名校的客座教授。现任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历史系教授、国际汉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
-
〓 2011年度经济史论文索引
总论传统中国与亚细亚生产方式/朱义明/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长沙),2011.4.91~97全球化视野下的贸易、资本主义与经济史:以l9世纪中西茶叶与鸦片贸易为例/黄敬斌/文史哲(济南),2011.4.98~106中国稀土问题的经济史透视与演化经济学分析/贾根良,刘琳/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埒......
-
〓 中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挑战和对策
我国文物工作者已经发现了水下文物点200余处,确认70余处沉船遗址,不仅年代跨度大、内涵丰富,分布的范围也极为广泛,为摸清中国水下文化遗产的分布规律和保存现状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中国有着近三百万平方公里的辽阔海域、一万八千多公里的海岸线和丰富的内陆水域,其中蕴涵着种类多样、数量巨大的水下文化遗产,不仅年代跨度大、内......
-
〓 考古发现的广东古栽培稻品种及其品名的商业利用
【内容摘要】根据考古资料,对广东发现的古栽培稻遗存进行综合论述;分析了英徳牛栏洞水稻硅酸体、曲江石峡古栽培稻、封开旧屋后山古栽培稻、龙川坪头岭古栽培稻、高明古椰古栽培稻和高州亚公山古栽培稻的品种属性;归纳了广东古栽培稻分布规律和发展序列,认为其品种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具有倾粳型的趋向。这些珍贵的古栽培稻品种还具有一定的商......
-
〓 清华简关于秦人始源的重要发现
二○○八年七月入藏清华大学的战国竹简,性质主要是经、史一类书籍。其中有一种保存良好的史书,暂题为《系年》,一共有一百三十八支简,分成二十三章,记述了从周武王伐纣一直到战国前期的史事,将作为竹简的整理报告《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的第二辑发表。作者在整理过程中发现,《系年》有许多可以补充或者修正传世史籍的地方,有时确应称为填......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