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曾经盛极一时的墨家为何逐渐退出了历史大舞台?
诸子百家争鸣不休 然而,在之后的历朝历代发展,依稀可见儒、法、道三家思想的绽放与发展,而墨家却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特别是秦朝之后,墨家缘何被历史淘汰呢?又有怎样的落幕过程呢?相比于墨家与道家专注于学术的学派 其一:,相传是宋国贵族的没落后代,到他这一代时,已经是普通的工匠;其二:,虽在成名之前不过是民间的无名小卒,......
-
〓 墨子“义”探微
有关“义”的论述,是墨子思想学说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贵义》篇云:“万事莫贵于义”。《天志上》篇也提出:“天下有义则生,无义则死;有义则富,无义则贫;有义则治,无义则乱”。纵览《墨子》全书,“义”是贯穿其间的一条主线。墨子所讲的“义”,归结起来,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义行”,二是“义政”。所谓“义行”,首先便是尊重......
-
〓 墨子的不幸
读先秦诸子,墨子总是让人产生莫大的同情。 墨家是先秦诸子百家中的“显学”,《墨子》一书是中国思想百花园中的奇葩。可是,在《墨子》中,墨子与其弟子的对话都是极端非人格化的,他没有刻意留下什么个人的身世,甚至其姓氏与国籍都没有明确的交代。关于他的姓氏,最通行的说法是姓墨名翟,亦有史家认为墨子姓翟名乌。钱穆在《先秦诸子系年考......
-
〓 <周易》古经与墨家思想
台湾学者陈立夫先生提出,儒家思想来自《周易》,道家思想来自《归藏易》,墨家思想来自《连山易》。(见陈立夫主编《易学应用之研究》第1辑,台湾中华书局)程迥提出:“《连山》、《归藏》宜与《周易》数同而其辞异。”(朱彝尊《经义考》卷二·易一)这话恐有一定道理。既然同称为《易》,三者在一些基本点必定是相同的,卦象应是三易能够对......
-
〓 “儒商”、“墨商”之商榷
墨商是最近新出现的一个群体,是相对于儒商这个群体而言的。传统意义上,凡是在商业和为人处事两方面 都较有作为的人通常被尊称为“儒商”,而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这种称谓实际上有诸多不妥之处:一方面,真正的儒学大师和儒家思想的追随者们都是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自己的使命,对商人的逐利行为......
-
〓 先秦墨家思想简介
1, 墨家的兴起 春秋战国时代,正是中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时代,诸侯争霸,群雄并起。社会的转型需要思想学说做理论指导,诸侯之间的激烈竞争又导致他们极力招揽人才。时代的需要,宽松的学术氛围,孕育了中国最朴素而灿烂的思想文化。一时诸子兴起,百家争鸣,互相借鉴又互相诘难。讨论的问题之广,涉及题材之多,发掘的深度之远,......
-
〓 冯友兰先生关于儒墨两家思想碰撞的评论
兼爱儒家的中心观念仁、义,墨子并没有批评;在《墨子》一书中,他倒是常讲到仁、义,常讲仁人、义人。不过他用这些名词所指的,与儒家所指的,还是有些不同。照墨子的意思,仁、义是指兼爱,仁人、义人就是实行这种兼爱的人。兼爱是墨子哲学的中心概念。墨子出于游侠,兼爱正是游侠职业道德的逻辑的延伸。这种道德,就是,在他们的团体内“有福......
-
〓 在“和谐社会”中重新发现墨子
2006年11月底,改编自日本漫画的电影《墨攻》开始上映,票房成绩不俗。该片讲述2300多年前墨家弟子革离运用其高超的守城术与技战法帮助弱小梁国抵御十万赵军的故事。有“疑似专家”断定影片编导对墨学“知之甚少”、“无知者无畏”,这种苛评显然低估了《墨攻》。《墨攻》诞生于中国电影市场的意义,关键不在于电影人是否完全读懂墨子......
-
〓 战国早期墨家:墨翟及其弟子
如果说战国初儒家子思学派的思想中迸出了反宗法制的叛逆火花,那么,早年曾“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的墨翟,则干脆反戈一击,扯起了“兼爱”、“尚同”、“尚贤”的反宗法制旗帜,另起炉灶,创立了与儒家对垒的墨家学派。儒家以宗法等级制为基础,墨家则以原始人道主义为指归。墨子自称“今翟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可能属于当时“士......
-
〓 墨子精神:从消失到重兴
最近断断续续读了三本有关墨子的书,一本是墨子的著作《墨子》,另二本是孙中原先生的论著《墨学通论》与《墨者的智慧》。虽然这些年也看了一些古代经典,但墨子的著作,总没有深入地阅读,因为说起中国传统文化,似乎已经被儒、释、道三分天下,墨家学问,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学术史上,被蒙上一层厚厚的尘埃。这确实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在春秋战......
-
〓 《墨子》的思维语言艺术
《墨子》是战国时期墨家著作汇编,由墨子初创,其后学增益。现存53篇,9万余字,包含多种文体类别。其中有丰富的思维语言艺术,是准确性和鲜明性、生动性和简练性、理趣性和功利性的统一,具有独特的原创性价值和意义。意显语质:准确性和鲜明性刘勰《文心雕龙》评价《墨子》“意显而语质”,即意义明显,语言质朴。毛泽东《工作方法六十条》......
-
〓 关于梁启超与墨家逻辑研究
【论文摘要】梁启超在继承前人和广泛借鉴同时代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西学知识,运用当时先进的西学学术手段对墨家逻辑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近代墨家逻辑研究开辟了新的范式,并对近代以来中国古代逻辑研究影响深远。本文探讨梁启超墨家逻辑研究的历史背景,历史地分析其墨家逻辑研究前后不同时期的研究动机,揭示其墨家逻辑研究的价值与意......
-
〓 简论墨子的实践教育思想
春秋战国之际,占据教育主导地位的有两大学派,“世之显学,儒墨也”(《韩非子·显学篇》),它们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对开发民智、提高人们的文化意识,起了巨大的作用。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还是一位倡导实践教育的教育改革家,以他为代表的墨家教育思想,就蕴涵了实施实践教育的基本理念、准则与方法。他的“量力而行”、“因材施教”、......
-
〓 墨家侠风
墨家曾是春秋战国时期与儒家齐名的显学。虽然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墨家不曾被钦定为官方哲学,对雅文化的影响微弱些,但是墨学的精神却强烈地渗透到俗文化,特别是侠文化中去了。可以认为,中国侠士的崛起是与墨学的诞生分不开的。从可以做官而不肯为仕即为隐士的标准衡量,侠隐之士的确大量存在于中国数千年的历史舞台。但我们的笔触只能撷取这......
-
〓 论“孝”与墨家思想
论文摘要: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孝观念与墨家思想有较大区别 , 但二者不是没有联系的 , 儒墨均倡孝道 , 墨家更重“孝”的民主性 , 另外 ,《孝经》中的一些思想与墨家思想也多有相似之处。传统孝道代表了以儒家学派为主的关于“孝亲”的一系列思想、主张以及道德伦理规范 , 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在先秦诸子中 ,......
-
〓 墨子的心路,和现代人一样走过——《墨子智慧心解》-
墨子的心路,和现代人一样走过——《墨子智慧心解》 王雨墨\中国墨子学会理事 自二00二年开始在网上宣传墨学以来,相识墨学界朋友无数,但如陈伟兄这样还是不多。同样是民间墨家学者身份,他却研究墨学早了许多年。几年前我DIY了一个“墨子世界网”,最近也申请了国际域名www.mohists.com。他在上面留言,后来发邮件来询......
-
〓 神农之言为墨学流变考
《汉书艺文志》云: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官。播百谷,勤耕桑,以足衣食。故八政,一曰食,二曰货。孔子曰:「所重民食。」此其所长也。及鄙者为之,以为无所事圣王,欲使君民并耕,誖上、下之序。但农家出于农稷之官只是班氏说法,其不足据。农家典籍首列《神农》二十篇,已佚。先秦农书保存得较为完整的是《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
-
〓 墨家思想与中国政治
春秋战国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然而,在这样一个动荡的时代里,中国文化却奏起辉煌的乐章,进入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阶段,墨家学说便是其中一朵绚烂的奇葩。中国二十一世纪的文化建设,需要吸纳西方和本民族已有的思想资源。先秦诸子思想为中国文化的根脉所在,无疑该特别重视;其中最重要的儒、墨、道、法四家中,墨家又尤其不可忽略。墨......
-
〓 墨攻--墨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每部片子都有心血在里面,所以我看一部片子,首先要看此片情节和思想是否引人入胜,若这点无法满足自己,那就要看相关评论或者拍摄的花絮及趣事。 <墨攻>让我思想有些矛盾,理不清导演到底要讲些什么,用小学语文老师的话说,感觉导演的这部作品有些偏题,我不懂墨家学说,但似乎是要平等地爱护所有人,不要发动战争,敌人来了我......
-
〓 任继愈:墨子非攻读后
非攻学说是墨子的基本思想之一。文章结构谨严,推理明晰,逻辑性强,很有说服力。非攻篇,开始说:“今有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而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下文接着举出“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以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取人牛马,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以其亏人愈多。”“......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