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曾经盛极一时的墨家为何逐渐退出了历史大舞台?
诸子百家争鸣不休 然而,在之后的历朝历代发展,依稀可见儒、法、道三家思想的绽放与发展,而墨家却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特别是秦朝之后,墨家缘何被历史淘汰呢?又有怎样的落幕过程呢?相比于墨家与道家专注于学术的学派 其一:,相传是宋国贵族的没落后代,到他这一代时,已经是普通的工匠;其二:,虽在成名之前不过是民间的无名小卒,......
-
〓 <周易》古经与墨家思想
台湾学者陈立夫先生提出,儒家思想来自《周易》,道家思想来自《归藏易》,墨家思想来自《连山易》。(见陈立夫主编《易学应用之研究》第1辑,台湾中华书局)程迥提出:“《连山》、《归藏》宜与《周易》数同而其辞异。”(朱彝尊《经义考》卷二·易一)这话恐有一定道理。既然同称为《易》,三者在一些基本点必定是相同的,卦象应是三易能够对......
-
〓 墨攻--墨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每部片子都有心血在里面,所以我看一部片子,首先要看此片情节和思想是否引人入胜,若这点无法满足自己,那就要看相关评论或者拍摄的花絮及趣事。 <墨攻>让我思想有些矛盾,理不清导演到底要讲些什么,用小学语文老师的话说,感觉导演的这部作品有些偏题,我不懂墨家学说,但似乎是要平等地爱护所有人,不要发动战争,敌人来了我......
-
〓 关于梁启超与墨家逻辑研究
【论文摘要】梁启超在继承前人和广泛借鉴同时代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西学知识,运用当时先进的西学学术手段对墨家逻辑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近代墨家逻辑研究开辟了新的范式,并对近代以来中国古代逻辑研究影响深远。本文探讨梁启超墨家逻辑研究的历史背景,历史地分析其墨家逻辑研究前后不同时期的研究动机,揭示其墨家逻辑研究的价值与意......
-
〓 墨子的心路,和现代人一样走过——《墨子智慧心解》-
墨子的心路,和现代人一样走过——《墨子智慧心解》 王雨墨\中国墨子学会理事 自二00二年开始在网上宣传墨学以来,相识墨学界朋友无数,但如陈伟兄这样还是不多。同样是民间墨家学者身份,他却研究墨学早了许多年。几年前我DIY了一个“墨子世界网”,最近也申请了国际域名www.mohists.com。他在上面留言,后来发邮件来询......
-
〓 “儒商”、“墨商”之商榷
墨商是最近新出现的一个群体,是相对于儒商这个群体而言的。传统意义上,凡是在商业和为人处事两方面 都较有作为的人通常被尊称为“儒商”,而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这种称谓实际上有诸多不妥之处:一方面,真正的儒学大师和儒家思想的追随者们都是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自己的使命,对商人的逐利行为......
-
〓 简论墨子的实践教育思想
春秋战国之际,占据教育主导地位的有两大学派,“世之显学,儒墨也”(《韩非子·显学篇》),它们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对开发民智、提高人们的文化意识,起了巨大的作用。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还是一位倡导实践教育的教育改革家,以他为代表的墨家教育思想,就蕴涵了实施实践教育的基本理念、准则与方法。他的“量力而行”、“因材施教”、......
-
〓 神农之言为墨学流变考
《汉书艺文志》云: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官。播百谷,勤耕桑,以足衣食。故八政,一曰食,二曰货。孔子曰:「所重民食。」此其所长也。及鄙者为之,以为无所事圣王,欲使君民并耕,誖上、下之序。但农家出于农稷之官只是班氏说法,其不足据。农家典籍首列《神农》二十篇,已佚。先秦农书保存得较为完整的是《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
-
〓 墨家思想与中国政治
春秋战国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然而,在这样一个动荡的时代里,中国文化却奏起辉煌的乐章,进入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阶段,墨家学说便是其中一朵绚烂的奇葩。中国二十一世纪的文化建设,需要吸纳西方和本民族已有的思想资源。先秦诸子思想为中国文化的根脉所在,无疑该特别重视;其中最重要的儒、墨、道、法四家中,墨家又尤其不可忽略。墨......
-
〓 孔墨哲学思想之比较
先秦诸子时代,是我国历史上读书人人格相对独立,思想最为活跃的时代,也是一个异彩纷呈,硕果累累,学术上最为辉煌璀璨的时代。在当时涌现出许多思想主张互不相同的学派,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两个:一为孔子开创的儒家,一为墨子开创的墨家。《韩非子·显学》篇记载:“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从时间上看,墨家......
-
〓 墨家侠风
墨家曾是春秋战国时期与儒家齐名的显学。虽然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墨家不曾被钦定为官方哲学,对雅文化的影响微弱些,但是墨学的精神却强烈地渗透到俗文化,特别是侠文化中去了。可以认为,中国侠士的崛起是与墨学的诞生分不开的。从可以做官而不肯为仕即为隐士的标准衡量,侠隐之士的确大量存在于中国数千年的历史舞台。但我们的笔触只能撷取这......
-
〓 先秦墨家思想简介
1, 墨家的兴起 春秋战国时代,正是中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时代,诸侯争霸,群雄并起。社会的转型需要思想学说做理论指导,诸侯之间的激烈竞争又导致他们极力招揽人才。时代的需要,宽松的学术氛围,孕育了中国最朴素而灿烂的思想文化。一时诸子兴起,百家争鸣,互相借鉴又互相诘难。讨论的问题之广,涉及题材之多,发掘的深度之远,......
-
〓 论“孝”与墨家思想
论文摘要: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孝观念与墨家思想有较大区别 , 但二者不是没有联系的 , 儒墨均倡孝道 , 墨家更重“孝”的民主性 , 另外 ,《孝经》中的一些思想与墨家思想也多有相似之处。传统孝道代表了以儒家学派为主的关于“孝亲”的一系列思想、主张以及道德伦理规范 , 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在先秦诸子中 ,......
-
〓 墨家的人文精神
墨学的品格,以兼相爱、交相利为圣王之道,以圣王之道为标准,衡量现实社会各层面形形色色的冲突,提出化解社会冲突的主张和措施,并在非儒中表现其主张的合理性,从一个层面体现了时代精神,表现出强烈的人文精神。 第一,兼爱精神。爱是出自肺腑的最真挚的情感,爱是一种纯洁无私的奉献,是人间最宝贵的价值。墨子 兼爱精神,是中华民族民族......
-
〓 墨学现代化、新墨学和元墨学
一、墨学现代化的实质和趋势1.墨学现代化的实质,是墨学的现代性变化,墨学研究范式的现代转型。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论,认为科学革命的实质,是研究范式的变革,而范式的变革,必然引起科学理论体系和认识论、方法论的变革。现代学者,适应现代需要,变旧墨学为新墨学,是势之必趋,理所固然。墨学现代化,是新墨学创立的手段、......
-
〓 墨子情怀
墨翟先生是一个淳厚长者,这是读《墨子》的第一印象。周代八百余年,前期的西周大约政通人和,气象万千,为后人景仰,老子、孔子、墨子都是景仰者中人。东周孕育乱象,终至有了战国时期的纷纷攘攘,也终于导致了秦统一天下。秦始皇固然残暴,但是社会希望安宁的愿望却更为强烈,这也是后来历代兴亡的原因之一。读老子、孔子、墨子诸先贤的书,可......
-
〓 解读墨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墨子思想有没有一个体系? 有。这个体系,见于《墨子》的《鲁问篇》: 子墨子游,魏越曰:“既得见四方君子,子则将先语?”子墨子曰: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国家熹音湛湎,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淫僻无礼,则语之尊天、事鬼;国家务夺侵凌,则语之兼爱、非攻。故曰:择务而从事焉......
-
〓 《孙子兵法》梗概
《孙子兵法》一书,是我国古代兵学的杰出代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精博深邃,问世以来,对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极其深远,被尊奉为“百世兵家之师”。直到今天,《孙子兵法》的许多合理内核仍然闪烁着真理的光泽,对现代军事理论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孙子兵法》共有“十三篇”其基本内容为: ......
-
〓 《墨子》的思维语言艺术
《墨子》是战国时期墨家著作汇编,由墨子初创,其后学增益。现存53篇,9万余字,包含多种文体类别。其中有丰富的思维语言艺术,是准确性和鲜明性、生动性和简练性、理趣性和功利性的统一,具有独特的原创性价值和意义。意显语质:准确性和鲜明性刘勰《文心雕龙》评价《墨子》“意显而语质”,即意义明显,语言质朴。毛泽东《工作方法六十条》......
-
〓 墨家社会政治思想的现代意义
近年来,国内学界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问题作了富有成效的研究,发表了许多颇有新意的研究成果。但是,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多限于对儒家文化传统及其意义的研究,而忽视研究曾与儒家并称“显学”的墨家文化以及它对儒家文化的影响,这不能不说是传统文化研究中的一大缺欠。实际上,不论从历史上或是从现实上说,借鉴墨家学说的意义......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