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宋三司使渊源初探
杨兴1高杨21.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2.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摘要:北宋三司使总管一国之财政,是最高财政长官。宋初沿旧制﹐三司总理财政﹐成为仅次于中书、枢密院的重要机构,号称“计省”。三司的长官三司使被称为“计相”﹐地位略低于参知政事。关于三司的来源,学界一般认为起源于唐末,但并无更精确之说。因此探讨北宋三司使的渊......
-
〓 宋元明时代泾渠上的水则
摘要:本文介绍了分布在关中引泾灌渠上宋元明时代的三个水则,并论述其时代特征与当时的作用。认为其种类齐全,既有石龟、石人类标志物,又有水尺;同时还功能完备,除了在渠首测量引水流量大小以外,还利用徼数来控制下游灌田面积,尤其是其在中游分水枢纽“三限口”前设置的石人具有明确的上下游水量调节作用,说明泾渠的水则除了水文测量这一......
-
〓 气候环境对辽代契丹骑兵及骑战的影响
【英文标题】 Influence of Climate Environment on Qidan Cavalry and Battles in the Liao Dynasty——Analysis of the Fights in the Central Plains.【作者简介】张国庆(1957—),男,辽宁北票人,......
-
〓 古契丹族与特有的骑射武功共兴衰
公元l0世纪及以前,世居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两岸大草原上的古契丹族人,以牧放羊马、猎取野兽为主要生业。行路代步、山林打猎、出兵征战,都时刻离不开乘马,马是契丹人赖以生存的主要工具。因而骑术高超或低劣,则成为每个契丹人能力强弱的体现;娴熟而高超地操弓搭箭的射艺武功。又是契丹勇士的重要标志。骑射武功高强的契丹铁骑雄居......
-
〓 宋元合伙制的发展——《中国古代合伙制初探》第三章
第三章宋元合伙制的发展学术界关注宋元时期的合伙制问题较早的是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其《合本组织的发达》一文[1]对宋元以后工商业高利贷经营中的合本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勾画。日野開三郎、草野靖撰写了《关于唐宋时代的合本》一文,重点探讨的是宋代的“合本”问题[2]。其后今堀诚二比较系统地研究了中国古代及近代合伙制问题,其中对宋代合......
-
〓 南宋推行朱熹社仓法给人的启示
【摘要】历史上的社仓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本文着重讨论的是朱熹倡导的社仓。朱熹为倡导社仓付出了很大精力,留下了不少有关文字。在他和他的弟子的倡导下,南宋时期各地社仓有显著的发展。历来史家对此多有赞扬。人们对朱熹社仓的历史作用往往评价过高,更忽略了南宋各地社仓发展中出现的严重问题。事实上,严格意义上的朱熹社仓,在南宋数量很少......
-
〓 论宋代富民兴教化民与乡村社会秩序
【摘要】宋代乡村精英中的富民热衷兴办义学、义塾、书院等教育设施,并采取各种方式资助、参与兴学活动。富民通过兴办教育设施,来教化民众,对于维持乡村社会的秩序,起到了很好的社会控制作用。【关键词】富民①;教化;乡村社会②秩序一、富民兴办教育事业的背景在宋代社会,富民兴办的教育设施遍布于各地,有的甚至相当普及。遍布于各地,其......
-
〓 宋朝买扑制度下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以酒务坊场买扑为中心的考察
【内容提要】作为买扑制下的利益主体,官府与承买者、中央与地方、各官司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共利和争利的关系。对官府而言,与承买者共利只是推行买扑制的基础,争取利益最大化才是最终目的,因而其争利活动难免失去理性,直至破坏了共利关系,影响到买扑制的正常进行,才有所收敛。官府买扑收益分配的每次变动都是官府内部争利的结果和新的起点......
-
〓 敦煌学和西夏学的关系及其研究展望
内容提要:敦煌是西夏时期的一个州,莫高窟在西夏有特殊地位,被誉为“圣宫”、“神山”,西夏洞窟与皇室有特殊关系。敦煌石室和黑水城皆出土了大量珍贵文书,分别成为敦煌学和西夏学的重要学术资料基础。两种文书内容丰富,类型相近。但在释读文献方面黑水城文献比敦煌石室文献落后约半个世纪,整理出版也滞后很多。西夏学应利用敦煌学研究的方......
-
〓 宋初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调整——以赵普为中心
《经济与政治之间──中国经济史专题研究》第二篇
一、引言北宋的经济发展,超迈前代,成为中国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夷考其事,实肇基于建国初期一系列之经济措施。《宋史·食货》下一云:自天宝以后,天下多事,户口凋耗,租税日削,法既变而用不给,故兴利者进,而征敛名额繁矣。方镇握重兵,皆留财赋自赡,上供者殊鲜。五代疆境副蹙,藩镇益强,率令部曲主场院。[1]故宋太祖所......
-
〓 宋代的户在财产关系中的民事主体性质
【作者简介】李如春,浙江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浙江,杭州,310015。所谓民事主体,在现代民法中是指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即根据法律规定,“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受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义务的人”(王利明:《民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2页)。对于不同文化与历史时期来说,民事主体这一概念的界定标准存在着相当大......
-
〓 宋代的茶叶“交引”和“茶引”
【内容提要】宋代的“交引”和“茶引”是不同茶叶制度下的产物,却常常被人们误认为同一事物。茶叶“交引”主要盛行于北宋前期,政府直接控制茶叶的生产与批发,“交引”作为取货凭证的“交钞”转变成有利可图的有价证券。北宋末期,政府对经济活动的控制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从直接参与茶叶生产与批发的“实物禁榷制”,改为通过专卖税方式间接......
-
〓 从人口为主要动力看宋代经济发展的限度——兼论中西生产力的主要差距
【内容摘要】对南宋人口密度的考察发现宋代乃至元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人口的增长,几经济发达区域都是人口密度较高的区域,而不发达区域的人口密度都比较低,在这种人口一经济模式的控制下,发达地区因人力的易得和低廉、不发达地区因经济文化水平较低,都不利于节省或替代劳动力的装置的发明与推广,因此中国未能像中世纪后期的欧洲那......
-
〓 从元代江南文化看民族融合与中华文明的多样性
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多民族共生与融合的历史进程。元朝实现了全国(包括西北、西南边陲地区)大一统,与外域的交往也达到空前规模。可以说,元代不仅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也是我们中华“多元一体”文明发展史上丰富多彩、熠熠流烂的时期。一、江南经历与蒙古色目人文化习俗的变化宋朝是我国古代文化长足发展......
-
〓 不必美化赵宋王朝——宋代富民问题断想
一、“往前多走了一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赵宋王朝真可谓时来运转:30年前,备受贬损:“守内虚外,积贫积弱”;30年后,博得赞美:“空前绝后,登峰造极。”宋朝顶峰论,据说出自史界泰斗。的确,陈寅恪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1]邓广铭讲过:“宋代的文化,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
-
〓 星占、历法与宋夏关系
【作者简介】韦兵(1969—),男,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内容提要】天文历法在宋与西夏的军事冲突、交聘往来中起着重要作用,他们认为异常天象是上天意志的表达,这种观念深刻地影响着双方的军事决策与军事行动;历法颁赐是治权实现的重要标志,接受或拒绝宋的颁历是西夏承认或否认宋统治权力及衡量宋夏关系的一个重要......
-
〓 从多元历史视野宏观中国现代化问题:蒙古西征与人类文明
【摘要】文章分析马克·尔文对于有关近代和近代早期中国现代化困难的各种理论的批驳,并指出11—12世纪以还中国人口的增长是中国本土“早期现代化/本土性的现代化”发展放缓的一个基本因素。与此同样重要但常被人忽略的是第13—14世纪蒙元政权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巨大冲击,引致两千多年来一直作为中国“文化一社会一政治精英”(儒生/士......
-
〓 《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中译本序
本书实际上相当于拙撰《宋代商业史研究》(原著,斯波义信,日本风间书房1968年版;英译本,伊懋可译,美国密西根大学出版社1975年版;中译本,庄景辉译,台北县稻禾出版1977年版)的续编。前著对宋代中国社会的商业化及与此相关的交通、商品市场、城市化、商业组织等方面,就其全局的变化动向进行了鸟瞰,特别着重致力于其事实关系......
-
〓 苏东坡的两个世界
苏东坡的两个世界 2012年12月14日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12月14日第392期 作者:柏峰 浏览: 53 次 我要评论 字号:大中小 【核心提示】宋代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个巅峰时代,苏东坡是这个巅峰时代中的佼佼者,不仅在文学上而且在绘画、书法和宗教哲学上都有极高的建树。晚凉秋风,转眼间明月就出来......
-
〓 对宋代“拦头”与市镇管理关系的思考
【内容摘要】拦头,自五代出现以来,在宋代发生了地位高低及所掌职事的变化。这些变化表现为拦头的设置从最初具有的临时性,后趋于固定化;由于拦头的职事与征税密切相关,故人员的选拔要经由转运使司的官员,客观体现出其身份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拦头工作的场所从府州县的商税院或商税务一级,逐渐向下发展,广置于镇,甚至活跃在比镇更低一级的......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