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周易参同契—圣贤伏炼章第三十一
惟昔圣贤,怀玄抱真,伏炼九鼎,化迹隐沦,含精养神, 通德三光,津液腠理,筋骨致坚,众邪辟除,正气长存,积累 长久,变形而仙。忧悯后生,好道之伦,随傍风采,指画古文, 著为图集,开示后昆,露见枝条,隐藏本根,托号诸名,覆谬 众文,学者得之,韫椟终身。子继父业,孙踵祖先,传世迷惑, 竟无见闻,随使宦者不仕,农夫失耘,商人弃......
-
〓 周易参同契—明辨邪正章第八
是非历脏法,内观有所思,履行步斗宿,六甲以日辰。阴 道厌九一,浊乱弄元胞。食气鸣肠胃,吐正吸外邪。昼夜不卧 寐,晦朔未尝休。身体日疲倦,恍惚状若痴。百脉鼎沸驰,不 得清澄居。累土立坛宇,朝暮敬祭祀。鬼神见形象,梦寐感慨 之。心欢意喜悦,自谓必延期,遽以夭命死,腐露其形骸。举 措辄有违,悖逆失枢机。诸术甚众多,千条有万余......
-
〓 周易参同契—同类合体章第十二
胡粉投火中,色坏还为铅。冰雪得温汤,解释成太玄。金 以砂为主,秉和于水银。变化由其真,终始自相因。欲作伏食 仙,宜以同类者,植禾当以谷,覆鸡用其卵。以类补自然,物 成易陶冶。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槚。类同者相从,事乖不成 宝。燕雀不生凤,狐兔不乳马。水流不炎上,火动不润下。时 间多学士,高妙负良材。邂逅不遭遇,耗火亡资财......
-
〓 周易参同契—大易总叙章第一
乾坤者,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坎离匡廓,运毂正轴, 牝牡四卦,以为橐籥。覆冒阴阳之道,尤工御者准绳墨,执衔 辔,正规距,随轨辙,处中以制外,数在律历纪。月节有五六, 经纬奉日使,兼并为六十,刚柔有表里。朔旦屯直事,至暮蒙 当受,昼夜各一卦用之依次序。即未至晦爽,终则复更始,日 月为期度,动静有早晚。春夏据内体,从子到辰......
-
〓 测字秘牒—包笼测法
包笼者,字之全体不动,而将笔周围包裹之,另成一字。 稚(灊) 韭(騑、歼、签) 贝(遗、测)矢(族、 痴) 由(会、遭) 尹(仓、絺)里(墨)玉(宝) 牛(逄、 迟) 昔(翙、泬) 辛(衬、幸)石(磨) 弓(泼)主(囗)...
-
〓 《老子的帮助》:前言(1)
年轻时已经迷上了《老子》(又名《道德经》),那时看的是任继愈教授的注译本。一个天地不仁、一个宠辱无惊、一个上善若水、一个不争故莫能与之争、一个无为、一个治大国若烹小鲜、一个生也柔弱死也坚强,就把我惊呆了。我觉得老子深不见底,我觉得他的论述虽然迷迷瞪瞪,却是耳目一新,让人大开眼界,一下子深刻从容了许多。 青春作赋,皓首......
-
〓 易学传统简介
作为我国的传统宗教,道教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而且在社会民众生活中产生深刻影响。近两千年中,道教以其独特的思想文化和人文性格而著称于世。然而,自19世纪末以来,由于种种原因,道教无疑在外在形态上呈现了比较明显的衰落趋势。在科技突飞猛进的21世纪里,道教将以什么姿态面对社会?不论是道教界还是学术界对此都是很关心的。近几......
-
〓 言与道——读《道德经》札记
一《道德经》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诗。在这种诗里回响着事物和它自身的原始关联,它让物象世界处处显示出诗意的光辉。这种诗很难简单纳入我们现在所建立的诗歌分类系统。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诗, 比我们通常所说的诗,更具有完整性的意义,或可称之为诗之诗。从诗学的观点重新解读《道德经》,我们也许可以在这种思与诗之如此聚密结合的语言......
-
〓 道与仁
老子和孔子的思想是中国哲学的源头,是中国思想文化的根。他们创立的道家和儒家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两大学派,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基础。对于这些思想,学界更多地是注意到了两者的差异,而对其统一性认识得并不深入。我们从道德和仁爱这两个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入手,看一看老子和孔子思想的统一性。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认为仁的涵......
-
〓 庄子随想之知北游
世间万物都是依一定的规律而存在、变化,无论是其内在本质还是外在的形式。具体地说,万物有个性与共性两种属性,从某种意义上说,世间没有完全相同的“物”,只有相似的“物”,即使是同一个“物”,此时与彼时也不同,此即个性;万物又不是孤立的存在,万物间有着或多或少的必然联系,是依“类”而分的,不管是主观的“类”还是客观的“类”,......
-
〓 也说“验之出土文献与历史”——答尹振环先生
尹振环先生撰文《论<老子>需要验之出土文献与历史》(见《哲学研究》2003年第1期,以下简称“尹文”),对拙作《老子道论价值取向辨略》(见《哲学研究》2001年第6期,以下简称《辨略》)提出商榷,其以“验之出土文献”、“验之历史”置辞,断言老子学说为“政治哲学”,指摘拙论对老子道论之价值取向的辨说乃是“远离......
-
〓 周易参同契—卯酉刑德章第二十九
刚柔迭兴,更历分布。龙西虎东,建纬卯酉,刑德并会, 相见欢喜,刑主伏杀,德主生起。二月榆落,魁临于卯,八月 麦生,天罡据酉。子南午北,互为纲纪。一九之数,终而复始。 含元虚危,播精于子。...
-
〓 庄子论“辩”中的主体间性问题
内容提要:庄子通过多方面的考察,对于主体间的论辩能否明辨是非、判定对错的作用得出了怀疑乃至否定的结论。但他在这个问题上的所见与所蔽,对于我们今天如何正确解决主体间关于不同意见、观点的争论,仍具有启发意义。战国中期,诸子蜂起,百家并作,各为殊途百虑之学,好辩之风相当盛行,彼此之间围绕一定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与论辩。不仅......
-
〓 周易参同契—傍门无功章第二十三
世人好小术,不审道深浅。弃正从邪径,裕速阏不通。犹 盲不任杖,聋者听宫商,没水捕雉兔,登山索鱼龙,植麦裕获 黍,运规以求方。竭力劳精神,终年无见功。裕知伏食法,事 约而不繁。...
-
〓 周易参同契—二气感化章第二十一
阳燧以取火,非日不生光。方诸非星月,安能得水浆?二 炁玄且远,感化尚相通,何况近存身?切在于心胸。阴阳配日 月,水火为效徵。...
-
〓 庄子留给我们什么?--我所理解的新道家
(洛阳大学 东方文化研究院 张京华) 一 作为哲学家的精神理路也许我们可以说,哲学思考是人类的一种天性。这个四维时空诞生出了人类,因而在人类的大脑中天生就有一种相应的结构,来关注周围这四维时空,产生出有关终极原因的思考。有一种现象在古今中外许多民族的哲学家身上都可以发现,这里我们仅举出以《朱子家礼》闻名的宋代哲学家朱熹......
-
〓 庄子哲学的思想体系
一、封闭性和开放性的双重特点道兼有无。“无”是天地万物的根据,是天地万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是物理学和形而上学的统一,是抽象的绝对的本体论概念。形而上学本体论在老子中还只是他哲学学说的一部分,在庄子中则成为庄子哲学的唯一逻辑线索。庄子进一步地丰富和发展了老子的形而上学本体论思想,使道家在形而上学本体论这一重要方面具有了空......
-
〓 周易参同契—爻变功用章第十九
朔旦为复,阳□炁始通。出入无疾,立表微刚。黄钟建子, 兆乃滋彰。播施柔暖,黎蒸得常。临炉施条,开路正光。光耀 渐进,日以益长。丑之大侣 ,结正低昂。仰以成泰 ,刚柔并 隆。远游交接,小往大来。辐辏于银,运而趋时。渐历大壮, 侠列卯门。榆荚堕落,还归本根。刑德相负,昼夜始分。夬阴 以退,阳升而前。洗涤羽翮,振索宿尘。乾健......
-
〓 测字秘牒—沛字
一人以沛字问失物,余曰:“何物?”曰:“镜也。”曰 :“在!速归,向宅边阴沟处,寻有破衣断带裹之。”其人去。 到晚来曰:“得之矣!果在沟边,破衣坏带紥系。”...
-
〓 测字秘牒—幸字
一人书幸字问病,余曰:“不吉。”因问病人年庚,曰: “四十九岁。”余曰:“幸字反有三不幸焉。问病不宜见士与 木,今数中士木交加,一不幸也。木中桑木为最坚久,今不成 桑木,二不幸也。不完五十,三不幸也。人不能全天命之年, 虽幸,实不幸。逢辛日或辛月,恐不能侥幸。若挨过八月至十 月,方可谓之幸也。”一月后果卒。...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