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山仰止 景行行之
——深切悼念吴老归道山一周年
苏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15004上海师范大学201418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承前《中国经济史研究》主编李根蟠先生的厚爱,将两篇关于宋茶的拙文发表于该刊。又于1993年邀我参加在湖南张家界召开的第二届中国经济史年会(会上忝任理事),在会上得以拜谒心仪已久的会长吴承明先生及结识多位师友,乃此次与会的最大收获。初识吴老即留......
-
〓 第二届西夏学国际学术论坛论文述评
“西夏学国际学术论坛”是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副总理级)国际合作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届在宁夏银川召开。第二届论坛由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夏文化研究中心、甘肃武酒集团共同主办,于2011年8月17 -21日在甘肃武威召开。与会中外专家120名,提交论文106篇,围绕西夏社会历史、语言文字、文献古籍、文物......
-
〓 六十年交往漫忆——《中华读书报》专版缅怀唐长孺之四
跟唐先生接触,算起来已经60多年了。我1947年考到武汉大学历史系,正好是战后,武大从四川乐山复原到珞珈山。我入学的那一年,吴于廑先生新任历史系主任,唐先生则给我们讲“中国通史”课。通史课一般应该从古代讲起,可唐先生是从宋代开始的。唐先生另外开了一门“魏晋南北朝史”,是断代史。所以我进大学学习中国史,第一位中国史的老师......
-
〓 鲁明善《农桑衣食撮要》若干问题的探讨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北京100081【摘要】本文在认真研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考证指出:延祜元年(1314)至四年(1317)间,鲁明善在安丰路的寿春县编成《农桑衣食撮要》,该书在此时完成并得以刊刻绝非偶然,应与元仁宗所推行的“新政”不无关系。与同一时期流行的《农桑辑要》和《农书》相比,鲁明善的《农桑衣食撮要》具有以下......
-
〓 简论胡三省的宋室情怀与文化情结
此文为本科毕业论文,未公开发表,请勿转载摘要:胡三省在《通鉴音注》一书中透露出一股强烈的宋室情怀。对宋王朝称谓的亲切和对宋朝地名的沿用,可以看作是胡三省对宋王朝的深切怀念,而其义不臣元、隐居著书、对宋氏灭亡进行深刻的反思,可以看作是胡三省宋室情怀的最高展露。在这股情怀的背后,实际上是一种文化情结的延续和反映。胡三省本此......
-
〓 真假亚当·斯密
——从“没有分工的市场”看近世中国乡村经济的变迁
【内容提要】本文聚焦于阿里吉《亚当·斯密在北京》一书,对国内外中国经济史学界有关斯密型动力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批评与讨论,对阿里吉与加州学派有关斯密分工理论及其在中国的表现所做的解读提出强烈质疑,并通过阅读斯密、马克思的原典,力图还原一个真实的斯密,即强调“社会分工”的斯密,并引入吴承明“没有(社会)分工的市场”概念,主......
-
〓 吕思勉的“执微”
严耕望称钱穆、陈垣、陈寅恪与吕思勉为“史学前辈四大家”已广为人知,严氏在其《通贯的断代史家》一文中又称许吕思勉“贯通”的特点亦为人广泛征引,吕氏著述之多、范围之广又为四人之冠,“贯通”二字当为定论已无疑义。而吕氏著述又与当时风气不合,亦是事实。由于机缘遇合,2008年顷,我有幸成为吕氏著作《中国文化思想史九种》(《吕思......
-
〓 独持偏见,一意孤行——记赵俪生师
大约是2007 年岁尾吧,一位年轻朋友打电话告诉我,他从网上看到, 赵俪生先生在兰州去世了。听后黯然。继而又想,先生高寿,活过了整九十岁,后三十年总算过得舒展自如的日子。比起他的两位山东大学同事: 生于1915年,53 岁死于天津清河劳改农场的吕荧、生于1903 年,69 岁死于济南监狱的华岗,总归命运要好得多。于是也......
-
〓 2009年日本的魏晋南北朝史研究
2009年,日本各媒体也报道了发掘者认为是曹操墓发掘的消息。除埋葬者可能是曹操外,三国时代也是日本人感兴趣的时期,很久都未出现这种让人感觉普通日本人也对中国史感兴趣的事情。此外,非历史学专业的人也出版了概述包括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内的中国史专著,它似乎也表明日本人对这一时期抱有浓厚的兴趣。专门从事中国史研究的研究者应该怎样......
-
〓 高翔总编辑谈当前中国学术思潮与学术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线讯 2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基础知识系列讲座开讲,高翔总编辑做动员讲话并担任首场讲座主讲嘉宾,王利民副总编辑主持讲座启动仪式。“系列讲座”是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2011年11月29日在《中国社会科学》编委会上关于“建设一支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指示精神,经总编办公会研究决定启动的。讲座系中......
-
〓 技术-经济-社会史:重铸经济史辉煌的新学科
【内容提要】技术-经济-社会史是从技术角度研究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新学科。它以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的反作用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创新了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范式为基本进路。构建该学科是现当代技术、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时代要求,也将为经济史研究注入强大活力,把处于“危机”中的经济史引出困境,走上持......
-
〓 2010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综述
一、概述(一)著作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出版的与历史地理有关的著作大致如下:综合性教材:蓝勇编著《中国历史地理》(高等教育出版社)。历史地理学理论:吴宏岐《历史地理学方法论的探索与实践》(暨南大学出版社)。地理学思想史:唐晓峰《从混沌到秩序:中国上古地理思想史述论》(中华书局)。区域地理:肖忠纯《辽宁历史地理》(吉林......
-
〓 2010年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综述
2010年是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启动之年,又是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要求之年。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者,围绕科学发展这条主线,深化研究,开拓了诸多有价值的分析视角和创新性的探索。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现代中国经济发展史中的一些内容,诸如“后发国家的赶超战略”;“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配置资源有效并行......
-
〓 “历史时期西北地区城乡市场结构演变的环境基础”学术研讨会综述
探讨历史时期区域城乡市场结构的演变过程及其环境基础,不仅是传统社会经济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近年来发展日臻成熟的历史商业地理学关注的核心话题。事实上,地理环境之于区域城乡市场结构演变的影响,不单体现在作为长时段背景因素所发挥的作用,即便是市场结构本身亦可看作是一个构成全息社会图景的重要人文地理要素。因此,借助历史地理学......
-
〓 多国学者研讨游牧文化
本报讯(实习记者李慧子)8月6—7日,游牧文化的多元性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蒙古国科学院举办。此次研讨会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蒙古国游牧文化研究国际学院联合主办。来自中国、俄罗斯、蒙古等国的40余名游牧文明研究领域专家学者,围绕游牧文化的多元性进行主旨发言并进行深入交流。与会专家认为,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总是随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
〓 中国近代乡村研究的理论与实证——生产·消费·地权·租佃关系
为庆祝河南大学建校100周年,在研究生院、科研处、历史文化学院的大力支持下,我校中国近现代史学科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杂志社将联合召开“中国近代乡村研究的理论与实证——生产·消费·地权·租佃关系”学术讨论会。河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学科是我校的传统学科之一,在校、院各级领导的关怀与支持下,近几年在师资队......
-
〓 内藤湖南对中国古代史注的误断
【内容摘要】日本学者内藤湖南在其《中国史学史》一书中对中国古代史注提出了许多见解,但是许多认识如史注在目录著作中的地位、刘知几的史注观、史注与史评的关系、史书自注的肇始及史书他注的终结等问题与史注发展的实际不一致,很有必要予以澄清。【关键词】内藤湖南;史注;误断【作者简介】刘治立(1965—),男,河南洛阳人,陇东学院......
-
〓 中国举办第三届世界社会主义论坛
摘要:独家网团队应邀全程报道此次国际学术会议,并对多位国内外学者做了专访,相关专题节目将以文字、图片和视频方式陆续推出,敬请关注!11月29日至3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和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在京联合召开第三届世界社会主义论坛:“资本主义危机与社会主义未来”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的一次隆重集......
-
〓 2010年日本的战国、秦汉史研究
[日]柿沼阳平(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日本东京)撰杨振红(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北京100732)编译2010年是战国秦汉出土文字资料研究和海外学术交流取得世界性飞速发展的一年。首先,中国继因红外线图版而使战国楚简释文面目一新的《楚地出土战国筒册(十四种)》(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下文均省略中国出版著作的编者名)之后,......
-
〓 理论与方法:近三十年宋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内容摘要】宋代历史研究领域对理论方法认识的演进,是随着研究者的更新换代不断推进的。当前,在希望学术研究有实质性提高迫切心情的推动下,学界表现出一种明显的“理论饥渴症”。如果不再过分强调史观的政治倾向性,不妨从具体操作的层面去认识“理论”的特性与作用,即它是带有示范作用的研究的工具与方法。无论是从他民族历史研究所抽象出......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