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主要收获
继“夏商周断代工程”之后,科技部决定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作为“十五”科技攻关项目。这一项目从2001年预研究启动,到2008年底第二阶段结束,经历了探源工程预研究、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华文明是世界六大文明之一,又是其中唯一未曾中断、延绵至今的文明。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过程,揭示中华文明的悠久历......
-
〓 人类学方法——作用与局限性
我国对中国国家起源问题的研究开展得很早,比较重要的时期也许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上半叶。而我国这项研究的特点是很注意吸收人类学研究成果。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主要是对19世纪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的学说的借鉴和参考。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对人类学相关成果参考的视野扩大到对当代西方文化人类学有关成果的了解上,对于推进国内......
-
〓 战国秦时期“邑”的社会政治经济实体性——官社国野体制新说
【内容摘要】邑,在先秦文献中是最为常见的一个社会政治经济组织体概念。《札记·王制》等篇所言“量地以制邑”以及《周礼》所言“造都鄙”之类,都是政府在统一划疆分野,规划邑里。在此种形势下成立的邑,总具有社会政治经济一体化的统一实体性,可称为社会政治经济实体邑,或官社实体邑。此实体邑不是国营经济,具有政社合一的特点,所以称之......
-
〓 孔子“患不均”论新诠
“患不均”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论语·季氏》中,孔子说:“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人们通常将孔子的这一“患不均”论理解为不必担心财物少而担心财物分配不平均,如果人们将财物分配平均,就不会有贫富差异,也就消灭了贫困......
-
〓 诗的源起及其早期发展变化——兼论中国古代巫术与宗教有关问题
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就诗的起源已提出了种种说法,例如,“心灵表现说”、“游戏冲动说”、“模仿自然说”、“巫术交感说”、“劳动需要说”,等等。过去,我国学界往往采用“劳动需要说”。其实,诗歌起源于劳动说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它不能解释诗产生的直接动因。中国古诗起源之后,又经历了一段漫长的早期发展阶段。在此阶段,诗因为与宗教、......
-
〓 有关先秦气候研究的方向问题——兼对《商时期的雨量》一文商榷
【内容摘要】历史自然地理研究表明,潜水层深度是随文化层的增加而升降的。这种升降在雨量相对恒定的背景下,由于文化层的增厚,本身潜水层也在相对上升,与当时的雨量大小并无对应关系。从方法上如果仅是单纯主观地选择罗列一些冷暖记载来得出历史时期的冷暖,可能结论的信度都不是十分高的。研究先秦气候,目前从物候学方法,采取孢粉分析手段......
-
〓 六畜起源:中华民族文化形成轨迹新视角
中国的六畜可以分为两组:猪、狗、鸡和马、牛、羊。猪、狗、鸡常见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与定居农业生产方式相关;马、牛、羊多见于青铜时代文化遗址,与游牧生活方式有关。夏、商、周三代六畜逐渐齐备,表明东方定居农业文化与西来游牧文化的混合。猪是东亚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家畜,是定居农业文化的象征;马是游牧文化的标志,从青铜时代开始......
-
〓 裴李岗文化时期的农作物与农耕文明
1977年,新郑裴李岗遗址发现后,又在新郑沙窝李、新密、登封、巩义、郑州、中牟、长葛、项城、潢川、灵宝等地发现了此类型的古文化遗址。这类遗址分布广,有共同的文化面貌。因首先在新郑裴李岗村发现,被学术界命名为“裴李岗文化”。经过考古工作者和研究人员30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已在中原地区,发现有裴李岗文化遗存150多处。” ......
-
〓 论中国古代监察制的不独立性
【内容摘要】御史台、都察院等古代监察机构并不是专门、独立的监察机构。其经费来源、官员任免都由行政部门掌握,其监察权力往往受到权贵的控制,监察官员人格也不具备独立的条件。所谓在皇权控制下的“独立性”只是一种空想和假设。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建立早,机构完备,制度健全。因而论者大都认为,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具有较充分的独立性,甚至颇......
-
〓 浅析战国时期农业家庭转型的原因和表现
农业家庭发展到战国时期,具有了小农经济的意义。战争、变法、宗法观念等因素都促成了农业家庭向较高阶段的转化。同时,在转化过程中,家庭内部的一些表现:男女分工的相对固化、家庭意识的强烈、手工业者和士等析出家庭等既与外部因素共同影响农业家庭的转化,又是小农经济形成的重要表现。一、农业家庭向小农经济模式转化的主导因素(一)频繁......
-
〓 “青铜社会”:古代王权的运转
——“冶金术与古代东亚文明”丛谈之七
《中国社会科学报》编者的话:长期以来,科学技术史揭示的文明观突出了西方的地位。金属的认识、开发和利用,是人类文明发展至一定高度的产物。它不仅在极大程度上推动历史的进步,改写社会的面貌,也代表人们征服自然的非凡能力。古代中国以青铜冶铸为代表的冶金术起步较晚,但它在三代以降数千年的历史中日臻完善,后来居上。透过冶金术,人们......
-
〓 解读《山海经》再现尧统一
《山海经》中的神话传说描述尧时十个太阳突然发疯般地一起出来,“焦禾稼、杀草木,而无所食。”尧命羿“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为民除害立功之后,尧被人民拥戴为天子。当时中原大地存在着很多部落国家,即所谓的夏王朝之前的“万国林立”的酋邦时代。其实,当时各酋邦除对动物、植物崇拜外,还有对山川等非生命物的崇拜,尤其是太阳的崇拜,有......
-
〓 礼器衰落与日用品高度发展:广延的青铜时代
——“冶金术与古代东亚文明”丛谈之一
《中国社会科学报》编者的话:长期以来,科学技术史揭示的文明观突出了西方的地位。金属的认识、开发和利用,是人类文明发展至一定高度的产物。它不仅在极大程度上推动历史的进步,改写社会的面貌,也代表人们征服自然的非凡能力。古代中国以青铜冶铸为代表的冶金术起步较晚,但它在三代以降数千年的历史中日臻完善,后来居上。透过冶金术,人们......
-
〓 黄帝历史形象的塑造
【内容摘要】脱离传说境界以后,黄帝的形象是向神仙偶像与历史人物两个方向发展的。司马迁撰写《五帝本纪》,将黄帝塑造成中华正史第一人物,凝炼成虚实之间形象,尊崇为帝王样板,供奉为华夏始祖,从而适应了汉武帝构建大一统宏图和巩固家天下专制局面的时代需要。北齐史家魏收充分领会司马迁思想精髓,在《魏书》首篇首句中将拓跋氏初祖认作黄......
-
〓 略论生态环境对先秦水井的影响
先秦时期,不仅是我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开端,也是人类社会由低级走向高级,由蒙昧走向文明的渐进时期。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原始先民在同自然界的实践和斗争中,发明了人工取火、弓箭、石器、农业和水井,这些都是原始先民智慧的结晶,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类生存倚赖于和自然的不断发展的相互作用”。[1] 其中,水井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到......
-
〓 重考商鞅变法
商鞅于公元前四世纪在秦国主持的变法,结局似乎是人亡政举,他本人惨死,而他的事业直到秦始皇还延续,甚至被说成“百代都行秦政法”。这与十三世纪以后已成“孔门传心之法”的《中庸》“其人亡,则其政息”的哲理相悖。因而从战国晚期到清末民初,每逢历史面临变革,关于商鞅其人其政,总会旧话重提,所谓“评价”的对立也越发突显。如此轮回,......
-
〓 《夏小正》与夏代生态环境研究(上)
一、《夏小正》是反映夏王朝中心地区的历书《夏小正》是研究上古史的重要文献,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历法专着。其中包含有丰富的天文气象及生态环境方面的内容。对其成书年代、地点和书中反映内容的阐解,至今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实际上,认为《夏小正》是夏代或夏人的历法,这是古人较为流行的看法。孔子十分重视夏代历法,主张“行夏之时[......
-
〓 陶寺邦国文明与中国古史体系
在中国文明起源的研究中,作为早期国家代表性的都邑遗址,位于山西省襄汾县的陶寺是非常典型的。陶寺遗址自1978年首次发掘以来,已经历30多年的考古发掘,获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考古发现。在陶寺城邑的周边,由规模大小不等的遗址构成了陶寺聚落群。依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最新的联合调查,以陶寺都......
-
〓 稻作起源的考古学探索
【内容摘要】根据农业起源理论与考古学实例分析,长江下游的水稻栽培发生在野生资源非常丰富的自然环境里,其驯化机制并非饥谨和用于果腹,很可能是为了增加美食的酿酒。稻作农业在良渚阶段成为主要经济形态与复杂社会强化剩余产品生产密切相关,良渚酋邦解体后的马桥文化又退回到了狩猎采集经济。农业经济最终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是野生资......
-
〓 文明探源需多学科协作
早期文明的兴衰不是单凭两重证据法就能解决的,必须依赖多学科方法的协作。这种研究不但要了解文明起源的历史,而且要对起源的原因和动力机制作出解释。当今国际的文明与早期国家探源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结合了社会科学通则与历史学个案的研究。而在我国,这一课题仍然主要由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来承担,因此表现出较强的传统国学倾向和较弱......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