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春花 ·〖论儒家文化的现代转换〗
[内容提要] 儒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生活样式,要想在时代的不断演进中继续保有独特性,焕发生命力,增强感召力,就必须紧密结合现代生活实践进行现代转换。文章探讨了现代转换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认为:只有借鉴现代西方解释学的有益启示,将转换活动基于一定的方法论基础之上,只有以时代主题和问题意识为价值坐标,“死”的传统才能变为指导......
-
〓 黄玉顺 ·〖儒学复兴的两条路线及其超越〗
——儒家当代主义的若干思考引言今天我想讲这样一个题目,那就是关于儒学复兴的问题。当初张杨教授 [①]跟我谈这件事的时候,还没有定题目,我是有点儿犯踌躇的:到“科技”大学,我能讲什么呢?但当时我想起了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发生在1923年,那个情景与此有点类似。有一个很重要的思想派别,叫“现代新儒家”,这个学派的第一次浮出水......
-
〓 现代经管启示从孔子开始
研究儒家文化对于当代和未来社会,尤其是对于现代经济管理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是中国乃至世界学者常创常新的恒久课题,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儒家文化与现代经济管理》一书的作者唐任伍教授认为,研究中国的社会与经济发展,首先要从研究儒家文化开始。东亚一些被称为儒家文化的国家和地区,诸如日本、韩 国、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台湾......
-
〓 吴俊·〖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和谐社会建构〗
[内容提要]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构建和谐社会、儒家思想的共同灵魂。打天下阶段只需要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当代实践(短期的实事)相结合就能取得成功。解决温饱阶段只需要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当代实践(短期的实事)以及部分的长期传统相结合就能取得成功。长治久安阶段必须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五千年的实事及传......
-
〓 《易传》中的君子教育
《周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儒家将其列为群经之首。从历史的角度看,《周易》本来是一本卜筮之书,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一本以“推天道明人事”为基本理念的文化典籍。《周易》肇端于上古,成书于商周之际,完善于春秋战国。《周易》中包含有丰富的古代教育起源和发展的资料。《周易》分为《经》和《传》两部分,经主要......
-
〓 黄玉顺·〖儒家之仁爱、信仰、教化及宗教观念〗
一近些年来,儒教问题再度成为一个思想学术热点。这反映出了中国社会的一种精神需要、或者说是一种迫切的精神渴求。因此,儒教问题确为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然而对于“儒教”一词的实际所指,主要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指“儒家的宗教”(Confucian Religion)[①];一是指“儒家的教化”(Confucian Enl......
-
〓 从管仲到慎子和孟子的民本主义
什么是“民本主义”?“本”的原义是草木之根,引申为根基、基础。“民本主义”就是把民众当作国家兴亡的根本,借用晋人的一句话说就是“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里的“民”指的是新兴地主阶级与争取解放的奴隶或已从奴隶地位解放了的独立小农、独立手工业者和小商人。这种民本主义,一般地说是从春秋开始的新兴地主阶级革命(把奴隶制转变为封......
-
〓 我的中国现代文化观
我的中国现代文化观黄枏森中国改革成功了,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时也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即中国现代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在19世纪以前基本上是各自发展的,虽然汉唐以来有所交流和互相影响。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渐渐加大,大到开始改变中国文化以及中国社会的面貌,20世纪全盘西化思潮......
-
〓 浅谈汉唐法律儒家化
一、 封建法律史中的儒家思想之起源(汉律儒家化之封建思想史背景)(一) 浅谈汉律之儒家化1、汉律儒家化之开端(1)汉律儒家化之历史背景(2)汉律儒家化之思想背景2、汉律儒家化的具体表现(1)立法指导思想之表现(2)律法方面之表现 (3)司法方面之表现(浅谈春秋决狱)3、汉律儒家化之历史影响(二)浅谈唐律之儒家化1、唐初......
-
〓 黄玉顺 ·〖 梁漱溟的“生活”观念〗
在当今世界的思想学术中,“生活”的观念已经日渐深入人心。在这样的时代观念的背景下,儒学在当前的理论重建,也在发生着“生活论转向”。这不禁使我们把目光投向梁漱溟先生,并且为之惊叹:在现代新儒学的诸家之中,似乎唯有梁先生能够以其特具的颖悟,早已率先独步于时代观念的这个崭新的思想视域——他的“新孔学”就是以“生活”为基本观念......
-
〓 任登第 牛淑卿·第二个30年应经济与文化建设同时并举
——改革开放30年回顾与展望[内容提要]30年为一世。改革开放的第一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的第二世应以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为中心,就是这两个建设同时并举。第三世应以文化建设为中心。中国应坚持走自己的路,用儒商之道指导市场经济,用中国文化教育中国人,坚持和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哲学和文化,为下一步的改革开放服务。[关键词......
-
〓 郭店楚简《性自命出》的心术观
拙文《郭店儒家简与孟子心性论》针对有的学者说郭简完全没有性善论的内涵和郭简主情、孟子排情等论而发[1],梳理郭简与《孟子》的联系与区别,重点阐发郭简中的儒家道德形上学的内容。前文虽涉及到情气、情性与心志等关系,然限于篇幅,未能充分展开。本文系前文之姊妹篇,重点讨论郭简之身心关系问题。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公布之后,关于战......
-
〓 程敏政的心性之学及其在儒学史上的地位
程敏政的心性之学源于薛瑄 1)。薛瑄(1389一1464年)之学“以复性为宗,濂洛为鹄”(2),以为“复性则可以入尧、舜之道”(3)。他依据所谓“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4)、“敬、义夹持,直上达天德”(5)的儒学传统,提出其“内外交修”的“复性”方法:学者“当下心意言动上做工夫。心必操、意必诚,言必谨、动必慎,内外......
-
〓 《仲弓》篇“攼析”試解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之《仲弓》篇[1],陳劍先生有《上博竹書〈仲弓〉篇新編釋文(稿)》[2]一文引[20]簡中一段話作: 仲弓曰:“今之君子,孚(愎)過攼析,難以入諫。” 此文[21] 注同時對簡文中“孚(愎)過”一詞作了詳細解釋: “孚”聲字與“复”聲字常通,“孚”讀為“愎”,“愎過”見《呂氏春秋·......
-
〓 “断裂”与“兼容”:儒学复兴面临的困境
【内容提要】 中国的现代化属于“外源性的现代化”,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社会的全面转型造成了传统的“断裂”。当人们开始审思现代化的局限时,试图通过复兴传统文化例如儒学来弥补现代化的缺陷,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一种选择。然而,我们不仅需要弄清楚要复兴的是儒学的哪个方面(制度、思想或习俗),而且需要明确儒学之复兴所面临的困境。我们的确......
-
〓 天人三式——郭店楚简所见天人关系试说
天人关系问题曾是古代中国学术文化的第一课题。譬如司马迁写《史记》,便不认为自己的首要任务是记述历史,或“通古今之变”,而倒是探究天人关系,即所谓的“究天人之际”;他相信,只有究竟天人之际,方能通达古今之变,而後成为一家之言。这便是一个很好的置天人关系於首位的例证。天人之际也就是天人之间的关系。照近人的归纳,古代中国对於......
-
〓 贯穿了易学思想的《大学》与《中庸》
《大学》与《中庸》虽只是《礼记》中的两篇,却是儒家的重要经典,南宋朱熹将它们与《论语》、《孟子》合成《四书》之后,其地位更加突出,既是儒家诸经的普及读物,也是诸经的代表作。《大学》相传是孔子弟子曾参所作,《中庸》相传为子思所作,其实它们都是秦汉之际的作品,是儒家大量吸收易学思想的产物。一、关于《大学》《大学》即大人之学......
-
〓 郭店楚简与《中庸》
《中庸》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自宋代列入四书以来,其影响更为深远。但对其成书与真伪,历史上一直有争议,成为学术思想史上的一大公案。争论集中在两点:(一)《中庸》是否为子思所作;(二)《中庸》是否为一个整体,是否有后人增饰的成分。围绕着这两个问题,人们发表各自不同的看法,笔墨官司打了近一千年,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
〓 再论孔孟儒学与腐败问题
摘 要: 本文试图通过与郭齐勇先生的对话,进一步讨论如何理解《孟子》文本记述的舜的两个案例和孔孟儒学在滋生某些腐败行为方面所具有的负面效应问题,并由此阐述在当前背景下提倡“后儒家”观念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 孔孟儒学; 血亲情理; 腐败; 后儒家 郭齐勇先生在《也谈“子为父隐”与孟子论舜——兼与刘清平先生商榷》(载《......
-
〓 爱的观念:儒学的奠基性观念
我今天要讲的是这么一个话题,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爱。我希望通过对这个观念的解释,能给大家提供一个20世纪思想所达到的最前沿的观念平台。一所以,我的题目是“爱的观念”。而我的副标题叫做“儒学的奠基性观念”,因此,我先把“奠基性”这个概念解释一下。什么叫“奠基性”呢?从字面上来看,这是一个比喻。比如今天,到处都在破......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