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诸子时代·荀子︱用兵策略“六术”“五权”“三至”指什么
这个话题选自《荀子》第15篇《议兵》篇。战争自古以来便是决定国家兴衰的关键,如何在战争中取得胜利,关乎一国存亡。荀子在《议兵》篇中提出了“六术”“五权”“三至”三大用兵策略,认为这是军队将领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原则。这三者究竟指什么?又如何在战争中发挥作用?“六术”——军队管理的六大策略荀子所说的“六术”,可以理解为军事......
-
〓 黄玉顺·〖儒家之仁爱、信仰、教化及宗教观念〗
一近些年来,儒教问题再度成为一个思想学术热点。这反映出了中国社会的一种精神需要、或者说是一种迫切的精神渴求。因此,儒教问题确为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然而对于“儒教”一词的实际所指,主要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指“儒家的宗教”(Confucian Religion)[①];一是指“儒家的教化”(Confucian Enl......
-
〓 段正元与现代新儒学“道统”观念之比较
道统是儒学的重要理论形式。儒学是否具有一个能“一以贯之”其思想体系的核心范畴,因此能以“道统”谓之,乃是判定“道统”能否成立的依据。对于道统的理论形式,因儒学学派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推定,这使道统的“一以贯之”之理出现了歧解,道统因此成为儒学中的基本理论问题。现代新儒学表明,其心性之学的理路并未解决“一以贯之”的道统理论问......
-
〓 最后的贵族———孔子的时代和他的理想
———葛兆光教授在东南大学的演讲 今天我要讲的是,一个历史学家怎样理解孔子的理想和他的那个时代。 最近这些年有人提出来,在中国开始逐渐富强的时候,应该在世界上重新恢复政治上和文化上的“声音”,所以,好像是中国文化代表的儒家和孔子越来越走红,甚至有人还提出要“尊孔读经”。从一个历史学家的眼光来看,这现象好像有一点点诡......
-
〓 儒家文化如何与现代企业管理相结合
已有很多经济学和著名企业家为企业文化下了很好的定义:创新是企业文化的灵魂,“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的精髓”,“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诚信是企业文化的基石”,“企业文化大有可为”……我认为中国优秀的儒家传统文化如何与现代企业管理有机结合,是摆在中国企业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偶看“济宁新闻”,介绍兖矿集团鲍店煤矿以德......
-
〓 论儒家对现代化的调适
提要:儒家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充满反抗而又不断调适的艰难曲折的过程。文章侧重讨论儒家的调适。对儒家调适的阶段、动因、方式、方向和前景作了分析。以“现代化共识”的形成和“新儒家”的诞生为界,区分了儒家调适的早期和晚期,认为“新儒学”形成以前,儒家的调适以“中体西用”为主要的调适方式。“新儒学”形成以来,儒家的调适以“创造性......
-
〓 第三章 知畏天命
孔子说自己的思想是“一以贯之”。于此,且不论这个“一”到底指的是什么,而只就其作为一个严整的思想体系而论,所谓“一以贯之”,从纵向的维度来说,就是指孔子思想体系中存在着一个其思想构建所不可或缺的最高范畴,这个最高范畴不一定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范畴,但它有可能是孔子展开其思想构建时所不能绕开的历史语境之一,或者有可能也是......
-
〓 和谐人格:内方外圆
孔子理想的人格模式,既要求人们形成各自不同的个性特征,具有坚贞不屈的意志和品格,又要求人们具有良好的修养和柔顺圆通的处世方式,保持与外在关系上的和合局面。内在刚强对于人的内在德性塑造,孔子首先是要求“直”。“直”包含无隐、无伪、耿直、率性而为。孔子肯定“直道而行”的品格,表白自己“吾无隐乎尔”。认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
-
〓 吴俊·〖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和谐社会建构〗
[内容提要]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构建和谐社会、儒家思想的共同灵魂。打天下阶段只需要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当代实践(短期的实事)相结合就能取得成功。解决温饱阶段只需要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当代实践(短期的实事)以及部分的长期传统相结合就能取得成功。长治久安阶段必须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五千年的实事及传......
-
〓 程敏政的心性之学及其在儒学史上的地位
程敏政的心性之学源于薛瑄 1)。薛瑄(1389一1464年)之学“以复性为宗,濂洛为鹄”(2),以为“复性则可以入尧、舜之道”(3)。他依据所谓“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4)、“敬、义夹持,直上达天德”(5)的儒学传统,提出其“内外交修”的“复性”方法:学者“当下心意言动上做工夫。心必操、意必诚,言必谨、动必慎,内外......
-
〓 再论孔孟儒学与腐败问题
摘 要: 本文试图通过与郭齐勇先生的对话,进一步讨论如何理解《孟子》文本记述的舜的两个案例和孔孟儒学在滋生某些腐败行为方面所具有的负面效应问题,并由此阐述在当前背景下提倡“后儒家”观念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 孔孟儒学; 血亲情理; 腐败; 后儒家 郭齐勇先生在《也谈“子为父隐”与孟子论舜——兼与刘清平先生商榷》(载《......
-
〓 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辨析
本文提要:孟子与荀子同为先秦儒家大师,但其关于人性善与人性恶的观点却截然相反。那么究竟谁的观点代表儒家原则?是孟子对而荀子错,还是荀子对而孟子错,抑或是二人都错?结论只能是二人都错,也就是说二人在逻辑思辨上都是独断的,而都是出于独断这一点又恰恰便是包括二人在内的儒家的共同原则。儒家学说是一道德体系,其中的许多原则属自明......
-
〓 仁民爱物与生态伦理——孟轲的生态伦理思想新探
孟轲(约公元前372——前289年前后,今山东邹县人)作为战国中期最杰出的儒学思想家,他继承儒家创始人孔子“泛爱众而亲仁”[1](《论语 .学而》)的仁爱伦理思想,提出了儒家思想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生态伦理学命题:“仁民而爱物”[2](《孟子. 尽心上》),受到了现代生态伦理学创始人之一的法国思想家阿.施韦兹(Alber......
-
〓 儒的起源
就儒,以及儒家、儒学的原初本意来说,至少在20世纪之前并不存在分歧,既无概念性的差异,也无多少不同的理解。然而进入20世纪之后,特别是随着西方思想文化及其研究方法的不断传入,人们对这一原本还算清楚的概念却产生了疑问,并由此而引发了相当大的分歧。根据比较可信的资料,"儒"这一名词的最早记载似乎见于《论语·雍也》。孔子在这......
-
〓 科学与儒学能够融会贯通,创造中华新文化
本人曾读过一些研究、探讨、批评儒家学说的文章、专著,也许我孤陋寡闻,挂一漏万,但我始终怀疑,一百多年来新儒家、已故的儒学大小宗师以及批评者们,连儒学的根本性问题都没完全搞清楚,特别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既没有被询问自然也没有看到解答:从孔子起,儒者们是使用什么方法来获得知识并建立他们的学说体系的?本源性的问题都没明白,没......
-
〓 荀子《天论》的思想光芒
战国时期在中国思想史上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诸子的思想犹如划破夜空的闪电一样耀眼夺目,但那个时代社会上一般人的思想与精英们所达到的高度尚有不小的差距,社会上的迷信思想还很严重。我们从近年颇受关注的睡虎地秦简《日书》中就可以窥见当时人们多如牛毛的禁忌和繁杂的避邪驱鬼法术。作为战国时期一位杰出的思想家,荀子对于祈神求鬼以致......
-
〓 当前儒学研究动态评述
蔡方鹿) 近一年来,在儒学研究及相关领域先后召开了一些学术会议,反映了当前儒学研究的一些动态。这些会议有:1997年6月在新加坡召开的“儒学与世界文明”国际学术会议;1997年7月在韩国汉城召开的“第10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其会议主题为“东亚哲学的现代意义”;1997年7月有北京召开的第3届“海峡两岩《周易》学术研讨......
-
〓 儒家箴言三百句(十三)
儒家箴言三百句(十三) [译文]孟子说:“孔子登上了东山,便觉得鲁国小了;上了泰山,便觉得天下也不大了。”134·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 [译文]孟子说:“君子亲爱亲人,因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因而爱惜万物。”135·孟子曰:“不信仁贤,则国空虚;无礼义,则上下乱;无政事,则财用不足。......
-
〓 中国的“圣像”企业在哪
有一类企业,它们是市场崇拜的对象,享受远高于同行的利润回报,我们称之为“圣像”企业;在中国,从“仁、义、礼、智、信”的管理思想开始,“圣像”企业便成功有望了。 牛津大学的市场学教授郝特(DouglasHolt)研究“圣像”(IconicBrand)企业现象。 “圣像”企业是市场崇拜的对象,享受远高于同行的利润回报,它......
-
〓 华盛顿邮报 孔子回归向钱看的现代中国!
儒学正在这个国家复苏,越来越多中国人设法在一个腐败蔓延、物欲成为驱动价值的社会中寻找一种文化。对许多中国人而言,一套强调避免冲突和尊重层级的伦理教义体系无懈可击。国家支持的孔子纪念会变得越来越普遍,研究孔子作品的人数在增加。基于这位圣人教义的畅销书和电视节目让大众易于消化儒学。成立郑州少年先锋学校的任晓林(Ren Xi......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