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文化复兴之基础
时间:2009年12月6日 地点:武夷学院 首届武夷山国学论坛 主讲人:王财贵先生 文字整理:哲萱 2010年1月13日王财贵修订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大家下午好!(鼓掌) 我来参加这次活动是很偶然的,是我前两天刚好来建阳物色书院的院址,主办单位知道了,特地相邀。我今年五一三才来过武夷山参加一个高峰......
-
〓 所谓儒家八派与先秦儒学的终结
欲明白杨朱、墨子学说对儒学挑战的意义,除了探讨孔门后学的状况外,还要清楚儒学在战国初年的发展状况,此即韩非所谓的儒家八派。儒家八派的区分,只是韩非个人的学术观念。它的主要依据与其说是学术史的客观过程,不如说是韩非的主观感受。故而他既在八派中剔除子夏,使后人费解,又将孔子及门弟子与再传、三传弟子并列,使学者不知所从。事实......
-
〓 序卢国龙《宋儒微言》
一 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之确立与重建应该是当代思想界,尤其是中国思想史研究者们必须正视并认认真真地“思有以为之”的重要课题。我认为,所谓文化主体性应该是指一种使民族的内涵变得充实,民族的生命变得成熟的自觉—意识到自己是什么?需要什么?又当如何去加以表述与实现?因着这样一种自觉,个体才成为历史与未来之间的连接者开创者;群......
-
〓 儒学的困境与更新
唐太宗李世民倡导并支持的儒家典籍整理工作,对于儒家学术来说原本是一件好事,然而,由于唐太宗过于看重儒家学说的意识形态功能,因而此次经典的整理主要是为了制造出适合现实政治需要的官方教科书。这样一来,便不可避免地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经典整理的工程虽然浩大,成就颇多,但实在说来并无助于恢复传统儒学的真精神,而仅仅实现了儒学在形......
-
〓 锻造世界强企:儒家文化扮演何种角色?
在中国企业向世界级企业迈进的时候,将不可避免地直面儒家文化与企业成长战略问题。在中国企业的经营中,儒家文化到底扮演一种什么样的角色?尤其是当本土的中国企业欲成长为全球性的大公司时,儒家文化应该被排斥,还是应该作为一杆鲜明的民族文化旗帜被高举?为研讨儒家文化与中国企业发展的关系问题,9月2日,在潍坊第11届鲁台经贸洽谈会......
-
〓 第四章 仁学的构建
“孔子贵仁”(《吕氏春秋·不二》),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这已成为历来学者和思想家的共识。当然,笔者在第三章中说过,仁虽是孔子学说的核心范畴,并不是意味着就是他思想体系的最高范畴,孔子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命”。有学者认为,孔子的核心思想是礼(蔡尚思),大多数人不同意这种看法。实际上,这种争论主要是因为学者们所取的立场和角......
-
〓 向春玲 ·〖儒家文化的现代意义〗
[内容提要]本文探讨了儒家文化的内在特质和对社会的整合价值,分析了它们在东亚一些国家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价值整合、规范整合和社会整合的作用,提出了对以往的现代化模式要重新认识,指出儒家文化人本主义思想、天人合一的思想、社会整合的功能必将对当代世界产生积极的影响。[关键词]人本主义 内圣外王 天人合一本世纪初,德国社会学家、......
-
〓 徽商儒家思想根源及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徽商又称新安商人,徽商形成“徽帮”是旧徽州府籍(歙县、休宁县、婺源县、祁门县、黟县、绩溪县)商人成商人集团之总称。徽人经商,源远流长,早在东晋时就有新安商人活动的记载,以后代有发展。真正意义上的徽商应始于南宋,发展于元末明初,形成于明代中叶,盛于嘉靖,明成化、弘治年间形成商帮集团。至清代乾隆达到鼎峰,嘉庆、道光年间日趋......
-
〓 以《周礼》为代表的儒家经济制度思想
第一节 引 言《周礼》一书与《仪礼》、《礼记》并列,统称为“三礼”,而且《周礼》还被推为“三礼”之首;它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有学者以为:“我国后来之经济制度,泰半以此为根据,该书价值之大,不言而喻。” “研究该书,可知我国各种经济制度之源流”[1]。胡寄窗先生也曾指出:“《周礼》是古代典籍中记载政治和经济制度最......
-
〓 论儒教的形成
中国哲学史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生长、发展的,中国社会历史的特点,决定了中国哲学史的面貌和性质,正像欧洲的社会历史决定欧洲哲学史的面貌和性质一样。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绝大部分是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哲学史的发展主要是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时期进行的。研究中国哲学史,如果把中国封建社会的哲学史研究清楚了,找到它的基本规律,中国哲学......
-
〓 发掘真实的孔子
孔子可能“生无须眉”孔子可能是一位超过1.90米的大高个,比较瘦,没有胡须,上身长下身短、微微驼背、胳膊稍长、天庭饱满。据说,有一位收藏家,收藏了两千多枚孔子头像,可以说包括了各个时代孔子的各种形象,可是,其中哪一个是真正的孔子呢?我清楚地记得,几年前的某一年“圣诞节”前夕,山东的《齐鲁晚报》报道了一则消息:一位家长为......
-
〓 诠释过度与诠释不足:重审中国经典解释学中的汉宋之争——以《论语》“颜渊问仁”章为例
晚近汉语学界开始关注中国解释学问题 ,这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对流行于当代西方人文科学中的诠释学(Hermeneutics)思潮的一个自觉回应。而考较中国解释学,一个无法回避的课题是:如何估价中国经典解释学中的汉宋之争?本文认为,汉学与宋学各代表一种诠释路向,如果说前者是语学的、史学的,从而是实证的,那么后者则是哲学的......
-
〓 再论“五行”与“聖智”
内容提要:思孟五行与乐有密切的关系。《史记·乐书》不仅保留了思孟五行,而且以汉代五行图式,凸显“聖”德的地位。“聖”居中,含容“仁义礼智”,君位,宫音,土德,具有包容、为主、统合、生生的意蕴。《荀子》、《中庸》,特别是《孟子》与《孟子字义疏证》中有不少关于“聪明聖智”与“天德之知”的材料。戴震的发挥,深得思孟五行的个中......
-
〓 原始儒家德性政治思想的遮蔽与重光------《淄衣》郭店本、上博本与传世本论
原始儒家德性政治思想的遮蔽与重光——《缁衣》郭店本、上博本与传世本斠论胡治洪 《缁衣》作为《小戴礼记》的一篇(以下简称“传世本”),随着西汉时期诗、书、礼、易、春秋的经学化而成为牢笼百代的正统意识形态的一个组成部分,2000年来,其经典地位无人置疑。但是,近年来先后面世的《郭店楚墓竹简?缁衣》(以下简称“郭店本”)及《......
-
〓 百年《荀子》散文艺术研究述略
荀子是先秦诸子的最后一位大师,其哲学政治思想集百家之大成;《荀子》之文,据题抒论,辞义宣畅,诸子之文,至荀子可谓一大变。然而相对于荀子哲学思想的研究而言,《荀子》散文艺术研究从20世纪初到30年代前后很少引起研究者的注意,如谢无量《中国大文学史》和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对《荀子》不过简略提及,且基本未及其散文艺术。......
-
〓 董琼华·〖儒家精英主义思想与廉政建设〗
摘要:在儒家传统文化中存在着明显的精英主义思想,这种属于儒家特色的精英主义思想既与通常所说的精英主义有着鲜明的共性,同时也表现出了自己不同寻常的儒家文化特质。如何正确对待儒家文化中的精英主义思想对于加强领导干部教育,促进廉政建设意义重大。我们对此进行了分析。并对儒家精英主义思想的积极与消极因素进行了析辩。关键词:儒家精......
-
〓 定性書
百家謹案:橫渠張子問于先生曰:「定性未能不動,猶累于外物,何如﹖」先生因作是篇。所謂定者,動亦定,靜亦定,無將迎,無內外。苟以外物為外,牽己而從之,是以己性為有內外也。且以己性為隨物于外,則當其在外時,何者為在內﹖是有意于絕外誘,而不知性之無內外也。既以內外為二本,則又烏可遽語定哉!夫天地之常,以其心普萬物而無心;聖人......
-
〓 哲学本体视野下的心、性、情、敬探究
内容摘要:郭店楚简许多以“心”为形符的汉字说明中国思想史上可能出现过一个特别重视“心”的自我反省时代。竹简把心与道相联结,为孟子对心的形上超越奠定了根基。好恶皆为人之本性的观点又与后世儒学相接,情在富有感性特征的同时,也具有超现象的本体品质,甚至情与心、性同一不二。竹简中“敬”的出现非常重要,它是心性情的最终落实处,它......
-
〓 李维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哲学的两种传统〗
[内容提要]中国哲学存在着古代传统与现代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传统的结合,应当并且必须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古代传统建立联系,另一方面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参与建构中国哲学现代传统。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进入到中国哲学传统中去,而成为中国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当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
-
〓 “道统”与朱子的新儒学
今天我们看道统,不能仅仅停留在朱子那个时代。我们不能狭隘地看道统,朱子所谓的道统,实际上就是自伏羲、神农、黄帝、孔子、孟子以来形成的中国人的文化和精神传统。道统的直接对立面,是异质文化,是异质文化的入侵和对本土文化的阻断。所以,捍卫道统就是捍卫本土文化,就是捍卫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捍卫我们的精神家园、捍卫我们的价值观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