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原始儒家德性政治思想的遮蔽与重光------《淄衣》郭店本、上博本与传世本论
原始儒家德性政治思想的遮蔽与重光——《缁衣》郭店本、上博本与传世本斠论胡治洪 《缁衣》作为《小戴礼记》的一篇(以下简称“传世本”),随着西汉时期诗、书、礼、易、春秋的经学化而成为牢笼百代的正统意识形态的一个组成部分,2000年来,其经典地位无人置疑。但是,近年来先后面世的《郭店楚墓竹简?缁衣》(以下简称“郭店本”)及《......
-
〓 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早期对话
对于“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学术界存在不同观点。一种认为,马克思主义与儒学互相冲突、互相否定;另一种认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后,又被儒家化了。这两种观点各有其理由,却并不完全符合当时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的实际。以社会主义为前进方向,儒学对马克思主义先进性的认同“五四”时期,中西文化的冲突和交汇达到了近代以......
-
〓 《孔子作〈春秋〉即“春秋传”说初证》
孔子作《春秋》,孟子和司马迁言之甚详。但孔子作的《春秋》,并非“春秋经”,而是“春秋传”——即今以左氏命名的“左传”蓝本。其实,对“春秋经”非孔子作这一点,从唐代刘知几开始,就以“惑经”为名作了初步的证明。这以后,历代学者如郑樵,朱熹,刘克庄,朱彝尊,石韫玉到“五四”以来的顾颉刚,杨伯峻等,都作了多方面的考辩,论定“《......
-
〓 该《宣言》的核心观点(2)
石勇:文化保守主义在21世纪初抬头,如果从中国近年来的“崛起”、百年变迁及相伴而生的国人心理看,我认为这并不奇怪。它是在2004年,而不是在2005年、2006年,乃至2007年抬头,不过是必然中的偶然。尽管它的抬头与学界的努力分不开,比如陈明创办《原道》的艰辛努力,但却内植于两个情境中。其一是中国日益强大,中国人已不......
-
〓 汉代君主研习儒学传统的形成及其历史效应
两汉是儒学独尊的时代,以武帝改制为起点,儒家思想与王朝政治结下不解之缘。两汉君主尊儒崇经,稽古礼文,对儒学的研习逐渐形成儒家政治格局下的一大历史传统。封建皇权在儒学领域的理论行为,提高了最高统治者的政治文化素质,成功地维系了思想统治,影响到君主的临朝决策和治国施政。这种传统不仅赋予汉代历史以特殊的文化风貌和政治生态,而......
-
〓 荀况行年新考
摘要:荀况首次游齐是在“年五十”而不是“年十五”,时间是在齐湣王末年;荀子曾三次来到齐国;荀子来齐国前曾游于燕;荀子游秦当在公元前265年前,而不是传统上所说的前262年。关键词:荀况;行年;稷下荀况是战国末年儒学大师,对他的生平活动前人多有考订,但一直存在较大分歧,分歧的焦点在于荀况首次游齐是在“年五十”还是“年十五......
-
〓 “汉江奇迹”背后的儒家思想
1948年韩国立国之时,街景凋敝,一片残破。此后十余年,出于赢得冷战意识形态竞争的考虑,美国为韩国的经济振兴大量“输血”,但并未收到立竿见影之效。然而,当上世纪60年代美援逐渐撤出后,韩国的经济却开始起飞,创造了35年间年平均增长率近10%的 “汉江奇迹”。惊叹之余,人们不禁试图探寻韩国崛起的原动力。一时间,儒家文化与......
-
〓 荀韩礼法关系论
内容提要:关于荀子与韩非的学术思想关系,一般认为韩非曾师承荀子,荀子是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史上从礼到法的过渡。文章从礼法德刑关系角度分析荀韩学术思想源流、思想特质及其关系,认为荀子是站在儒家立场上对先秦诸子的集大成,韩非是站在法家立场上对先秦诸子的集大成;在礼法及德刑关系上,荀子坚持“两点论”,韩非主张“一点论”。荀子......
-
〓 儒家思想与晋商经营伦理
明清时期的晋商,位居国内十大商帮之首。在晋商的长期经营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经营伦理,而在此经营伦理中蕴含着丰富的儒家思想,两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诚信为本的商业伦理在儒家思想中,诚信是道德规范、社会交往的基本准则,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和安身立命之根本。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曾子也提出“为人谋而......
-
〓 儒家箴言三百句(十九)
儒家箴言三百句(十九)225·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集·与子俨等疏》) [译文]一打开书本阅读,就会有所收获,于是高兴得连吃饭也忘掉了。226·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人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颜氏家训·慕贤》) [译文]与好人一起,好像进入摆满芝兰的屋子,日久天长,自己也变香了......
-
〓 乾嘉汉学的分化与儒学传统的重建
乾嘉之学兴起于惠栋,至戴震而达到高峰,至扬州学派则一方面使乾嘉汉学的势力大为扩张,另一方面也预示着乾嘉汉学的没落。实际上在戴震死后,乾嘉汉学即已发生明显的分化,一派是以段玉裁及五念孙、王引之父子为代表的保守势力,另一派是以龚良珍、魏源等为代表的激进势力。乾嘉汉学原本是清初顾炎武等人开创的经世致用学说的延续。然而自乾嘉汉......
-
〓 子部之儒家
子部之儒家儒家是春秋末年由孔子创立的学术派别,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对后世影响最为广泛和深远。儒家的特征是宗师孔子,尊奉六经,崇尚礼乐仁义,提倡“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伦理道德等。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公元前 551 年~前 479 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其思想言行记载在《论语》中。孔子建立了以“仁”为核......
-
〓 “当代大陆新儒家”思想简析
摘 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陆出现了一种被称之为“当代大陆新儒家”的文化现象。以蒋庆、陈明、康晓光、盛洪等人为代表的“当代大陆新儒家”,高度评价传统儒学的现代意义和价值,提出了“王道政治”、“复兴儒教”等思想和主张,用以解决现实的政治和文化问题。这是一种文化思潮,有其现实意义,但也有思想上的不足。关键词:当代大陆......
-
〓 普遍伦理与东亚文化
(风海客) 自从1993年世界宗教会议发布《走向全球伦理宣言》以来,全球伦理、世界伦理、普遍伦理或普世伦理的问题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其影响并不限于宗教界。正象我们当今所处的这个世界在文化和生活方式呈现多元化存在状态一样,对于普遍伦理的理解和态度也是多元化的。同样,正象多元化对于我们本身来说只是一种预设的前提,我们......
-
〓 弘扬优秀传统 建设现代文明
(韩喜凯)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创立的儒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孔子思想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本人因而被联合国列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孔子思想具有博大精深、枝繁叶茂、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特征。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伟大的实践告......
-
〓 建构中国哲学的方法论反思
2006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我编著的《中国哲学史》一书,是我重构中国哲学史的新尝试。思考并实践中国哲学史的重新建构,是十分有意义而又非常困难的事情。我以为,重构中国哲学史,首要的问题是有关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方法论问题,而在方法论的问题上,有以下几个方面最为重要。 第一、理解的历史性与诠释的相应性 我所谓“相应的”诠释......
-
〓 孔子与儒家经典的关系
孔子到了晚年知道之不行,遂潜心于授徒和整理古代文献。关于前者,相传他弟子三千,可谓规模宏大;关于后者,相传儒家经典差不多都经过他的整理:“笔则笔,削则削”,不仅使孔子赢得了极高的名声,而且确实有助于中国古典文献的保存和流传。既为后世儒家提供了丰富的智慧资源,也为文明中华的文化发展与繁荣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同时,正是由于......
-
〓 儒家思想在21世纪的前景
张庆松(洛杉矶) 最近,在中文网络论坛上,出现了关于“儒家思想有没有过时”的讨论。至今为止,发言的人很多,但是还没有看到最全面的解释。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本文就这个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向各位读者请教。论点社区(lundian.com) 问题的原由论点.com(Lundian.com) 问题的出现,据说是由著名华人新加坡......
-
〓 中西价值观的对比与中国价值观对经济全球化的回应
李树尔 我们的社会是由个人、家庭、族群、阶层、阶级、各种团体……所组成的。人的社会活动是以人的生存为中心而展开的。创造不断完善的生存条件和环境,是各种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基本出发点。中华文明的古训“政在养民”(《尚书·大禹漠》)所揭示的道理就在于斯。人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是相互依赖的,必然要发生多层面的关系......
-
〓 儒家文化如何与现代企业管理相结合
已有很多经济学和著名企业家为企业文化下了很好的定义:创新是企业文化的灵魂,“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的精髓”,“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诚信是企业文化的基石”,“企业文化大有可为”……我认为中国优秀的儒家传统文化如何与现代企业管理有机结合,是摆在中国企业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偶看“济宁新闻”,介绍兖矿集团鲍店煤矿以德......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