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祥平 ·〖社会6公理与普适5价值〗
---- 初探社会主义与和谐社会的复杂科学理论 [内容提要]对社会主义的理解有赖于对社会本身的理解。社会6公理是从复杂科学的视角理解社会。和谐社会是普适5价值相对均衡的社会。普适5价值是:求真、积善、审美、泛爱(博爱) 、灵魂超越。在整体性较高的层次上,确实存在“普适”价值,从整体到局部之后, 相对具体的价值就不一定“......
-
〓 孔子的好学精神
孔子向以博学著称,在当时被看作是几乎无所不知的“圣人”,众弟子更是服膺和崇敬有加:颜回谓之“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子罕》);子贡谓之如日月“无得而逾焉”(《子张》),所谓“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下之不可阶而升也……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子张》)孟子评价其为“出类拔萃,生民未有”(《孟子·公孙丑上》)......
-
〓 蒙培元 ·〖我是怎样提出情感与理性问题的〗
我简单谈一谈我是怎样提出“儒学中的情感与理性”这个问题的,也就是谈一谈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过程。我的研究工作基本上都是按问题进行的,就是尽量先提出问题,然后对这个问题有了自己的看法,接着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再提出新的问题。所以,我直到现在还没有一本系统的关于中国哲学史的著作,我只是在讨论一些问题。(笑)当然,我提出问题与我......
-
〓 儒家教育在韩国
儒家思想传人韩国经过三国与高丽,到了李朝时代(1392—1910)推崇为国是,一切国家政策尽可能依照儒家经典。于是限制佛教,废除道教而视儒家为国家公认的唯一信仰,因而儒教在韩国具有国教的地位。几百年来韩国民间实践儒家礼节,相沿成礼俗,三纲五伦成为韩国家庭与社会人际关系的准绳,支配着人们的行为。 经过日据时代36年,1......
-
〓 (生命/文化)内生儒学:陈明儒学理论的一个概述
[按:陈明老师曾对我说:“我觉得内生性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因为它意味着民族与文化的互动关系或结构。这是与自由主义、原教旨主义区别开的理论要害:只看到生命,则忽视儒学与生命的血脉渊源,只看到文化,则忽视生命必然在情境推移中日新日日新的要求、可能与必要。”在审阅修订此稿时又说:“只是内生一词本身并非“不言而喻”,生命儒学、......
-
〓 钱 逊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刍议〗
[内容提要]本文提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作为儒学和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方针。内容分五个部分:[1]马克思主义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2]传统文化的二重性;[3]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互补性;[4]儒学和传统文化需要吸取马克思主义之长发展自己;[5]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道路。结论部分文章认为我......
-
〓 竹帛五行篇与思孟五行说
一九七三年冬,湖南长沙马王堆第三号汉墓出土的众多帛书中,有一篇被名为《五行》篇。整整二十年後,一九九三年冬,湖北荆门郭店村第一号楚墓出土的众多竹书中,有一篇自名为 《五行》篇。 二十年前的研究已经指明,这个《五行》篇,正是荀子在《非十二子》中作为子思孟轲学派代表作来批判的那个“五行”说;二十年後它与《缁衣》等相传为子思......
-
〓 论礼的文化本性及其先验本性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受业于子思的门人,一度任齐宣王的客卿。他生活于战国中期,他从事政治活动的主要场所是齐、梁。在他生活的时代,各诸侯国借助于变法、军事扩张等手段已完成了向封建地主阶级统治的转变,但在社会意识中,古代氏族社会各种礼的温情依然残留着,并且作为一种意识......
-
〓 存在·情感·境界 ——对蒙培元思想的解读
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儒学研究中,尤其是在新世纪的儒学复兴运动中,蒙培元先生对中国哲学传统的诠释、及其在这种诠释中鲜明地呈现出来的独立原创的哲学思想,独树一帜,引人瞩目。蒙先生将中国哲学、尤其是儒家哲学概括为“情感哲学”[1],人们将蒙先生的思想概括为“情感儒学”[2]。当然,情感儒学其实只是蒙先生思想中最基本、最核......
-
〓 傅山的学行与儒学
明清之际,学坛群星璀璨,傅山也是一位颇有影响的学者,被史家喻为“学海”,言其学在诸多领域博大精深,且长期受到识者的关注与研究。在清代,他的遗文一直被辑佚编纂,对其学术领域的创造性以及坚苦持气节的精神,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在近代,尤重其开创诸子学研究、倡人性自由和个性解放以及爱国情操,并揭示他的思想中蕴藏着可贵的早期启蒙精......
-
〓 文化哲学研究三题
中国文化哲学研究的勃兴有很深刻复杂的原因。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获得普遍承认和尊重。但不容讳言,与此相比,中国的文化实力及其地位还明显偏弱,文化影响力与这个东方文化古国的地位还有不少很不相称的地方。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中国的文化产业化和产业文化化相互激荡,文化生产......
-
〓 论礼的有意味的形式——以荀子的饰论为例
[摘要] 礼是荀学的核心观念。荀子从礼的外在形式与内在本质两个方面论证了礼的合法性依据。礼的外在形式具有缘饰人性的功能,它既可以满足人性对审美的欲求,又符合政治生活中辨异目的。通过对礼义的学习,以及礼对人恶劣情欲的抑制,在逐渐积善和化恶中,促使人的气质发生变化,从而使理想人格得以养成。[关键词] 荀子;礼的形式;缘饰;......
-
〓 时代呼唤民间儒学 走向生活才是儒学复兴之路
孔子不仅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最伟大的意义,在于他打破了“学在官府”局面,开创了“私学”传统,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学在官府”即贵族垄断教育,承担文化的传承与创造;私学出现,将文化由宫廷解放出来,文化传承与创造人人有责,实现了文化的全民性自觉。孔子者,乃民间儒学之宗祖也。孔子与他的学......
-
〓 再论孔子与《春秋》
(陈强) 韦先生: 您好!收到来函真有棒喝之感。先生谆谆相责[0],知道都是为了我好,高情深谢。我在印大的论文可不敢写得那么自由,否则恐怕连文凭都拿不到---美国研究所从来都是一板一眼。学校本是“人才工厂”,永远在制造着社会所需的各种型号的人才,而象在下这样废料恐怕什么型号也合不上。在此地念书没有奖金,全靠家里支持,所......
-
〓 儒家文化是建立中国法律制度的道德基础
主持人:李显冬教授缘 起:华夏五千年历史蕴育了光辉灿烂的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的冲撞是每个发展中国家迈向现代化过程中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法律的关系?如何解决传统文化和现代民法典的理论联系?敬请关注本期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举办的高峰对话论坛。 时 间:2004年5月13日19:00 地 点:......
-
〓 中国的“圣像”企业在哪
有一类企业,它们是市场崇拜的对象,享受远高于同行的利润回报,我们称之为“圣像”企业;在中国,从“仁、义、礼、智、信”的管理思想开始,“圣像”企业便成功有望了。 牛津大学的市场学教授郝特(DouglasHolt)研究“圣像”(IconicBrand)企业现象。 “圣像”企业是市场崇拜的对象,享受远高于同行的利润回报,它......
-
〓 学者:孔子学说正在经历第三次复兴
周启荣(美国伊利诺大学历史系、东亚语言文化系教授)孔子学说正在经历第三次复兴中国自2004年在韩国首尔建立第一所孔子学院,到去年的10月底为止,在全球五大洲九十多个国家建立了322所孔子学院。孔子的学说正在经历历史上的第三次复兴。这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由一个政府推动宣传儒家文化的行动。对此,中外学术界有两种比较流行的观点......
-
〓 秦汉后“君臣之义”超过“父子之亲”?
本期主讲:四川大学教授 谢谦他们中多数人,哪里想当百姓的父母,不过想子民把他们当父母来孝敬罢了儒家注重人伦道德,强调做人。所谓做人,就是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际关系很复杂,孟子概括为“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个排序很耐人寻味:父子第一,君臣第二。 父子一伦,古人叫做“天伦”,......
-
〓 建构中国哲学的方法论反思
2006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我编著的《中国哲学史》一书,是我重构中国哲学史的新尝试。思考并实践中国哲学史的重新建构,是十分有意义而又非常困难的事情。我以为,重构中国哲学史,首要的问题是有关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方法论问题,而在方法论的问题上,有以下几个方面最为重要。 第一、理解的历史性与诠释的相应性 我所谓“相应的”诠释......
-
〓 和而不同 求同存异———孔子诞辰2555周年的哲学思考
孔子诞辰2555周年了。人们将会隆重纪念这位思想巨匠、历史伟人。孔子的一生是光辉灿烂的,他的思想学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子罕》)他不仅属于那个时代,也属于今天;他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属于人类。时至21世纪,中国和世界仍然受益于孔子的光辉,仍然要到孔子那里去汲取智慧。 今天,和平崛......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