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儒家为什么出入“佛老”? ——兼论儒学在现代开展的途径
为什么宋明时代的儒者大都有出入佛老、而后归宗儒学的为学历程呢?看起来它仿佛是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中提出的一个“历史的”问题,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不是一个“同时代的”问题,至少它是作为历史认知对象的“客体”。但一旦我们进入对问题本身的分析中,情况就不是那么简单了。问题的出现根基于问题的意义,而问题的意义却不在问之所问上,而是......
-
〓 儒家伦理 不偏不倚
在当代道德哲学语境下如何对儒家伦理学(Confucian Ethics)作出深刻的体认和精确的描画?这是继承与创新儒家传统的重要课题,这个问题的实质是如何吸收西方伦理学资源使得儒家伦理学焕发新的生命力。前贤时杰在这方面已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约略说来,他们分别从康德伦理学(Kantian Ethics)、美德伦理学(Vi......
-
〓 儒家文明与基督教文明:祖宗崇拜与上帝崇拜
即使是古代的犹太教,基督教也曾经传入中国,但并没有发生有组织的宗教战争,甚至连大规模的宗教之间的冲突也未曾发生过。不同的文化之间需要的是相互理解与宽容。然而,在十八世纪初期的传统中国与西方的基督教社会里,都无法做到这一点。传统儒家文化的“祖宗崇拜”经过现代社会的转化可以变成一种民族文化的“寻根”意识,成为社会人际团结的......
-
〓 宁佐权 ·〖《周易》成语与中华民族思维方式 〗
《周易》之所以能对后世产生持久而深刻的影响,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它所蕴涵的思维方式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并逐渐渗透到民众的深层意识和日常生活中。《周易》所蕴涵的思维方式,体现在许多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成语之中。在汉语中,有200余条成语源出《周易》经传。这些成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取象思维、辩证思维与......
-
〓 郭齐勇·〖墨儒两家“孝”、“丧”与“爱”的区别与争论〗
原标题:墨儒两家之“孝”、“三年之丧”与“爱”的区别与争论提要:先秦儒墨两家同源,在诸多问题上又有着严重分歧并展开辩论。两家都肯定孝敬父母;墨家直接从“互利互惠”“回报”的向度讲“孝”,儒家则不然;“孝”在墨家是“兼爱”系统中的一环,在儒家则是“仁爱”系统中的一环。墨家批判儒家主张的厚葬久丧对社会生产与人的生活造成损害......
-
〓 儒家思想与现代民主制度
王思睿 长期以来,许多人认为儒家思想妨碍了中国在二十世纪实现民主转型。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仍然有一部分论者认为,在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思想与现代民主制度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这种基于文化相对主义与文化决定论逻辑的观点,除了有其他逻辑和事实方面的问题外,还有一个错误的理论前提,即对于儒家思想本身的歪曲与误解。 一......
-
〓 陈明·〖国学之争的实质是传统文化的理解问题〗
摘要:刘泽华关于中国文化的王权主义叙事作为一种基于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二分现代意识形态却采取了知识论的话语形式。但是,这一论述从思想史角度讲对儒家、法家的价值理念不加区分、从社会史角度讲对周秦的制度丕变不加考索、从政治学角度讲对国家社会的利益目标、力量对比及其博弈过程以及由此而来的“统治形式”与“统治程度”不做具体分......
-
〓 黄小洲·〖解释学研究对建构中国当代学术的意义〗
解释学是一门关于理解与解释的艺术,在中西方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然而从影响史和效果史来看,首先把理解与解释上升为一般哲学问题的是德国的施莱尔马赫。他于1839年出版的《解释学与批判》标志了解释学哲学的诞生。狄尔泰紧跟其后,推动了一般解释学的发展。因而,两人都是解释学哲学的创始人。尽管如此,19世纪西方解释学的研究对于哲......
-
〓 儒家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性及其道统——兼答质疑“存天理,灭人欲”的问题
[内容提要]:本文是对儒家政治哲学基本问题性和其道统线索的一个梳理。从中可以看到,杨万江政治哲学与儒家治道传统的密切关系和发展。 在上古传统中,《尚书》里讲“惟天生民有欲,无主乃乱”,“民有欲”是天生的,天生的就是正当的,不是可以反对的。舜甚至说“从欲而治”,顺从人民的欲望或愿望来治理。但是,每个有欲望的人相互之间的关......
-
〓 池田知久·〖孔子的宗教批判〗
作为儒教创始人的孔子,对当时存在的宗教采取的是什么态度?探明这一问题对于我们把握儒教的基本性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孔子的宗教观是怎样的呢?――众所周知,有关这一问题,迄今为止人们从多种角度、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提出了问题,又作出了多种解答。但是在我看来,过去提出的诸问题,作出的诸解答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还没有得出令人十......
-
〓 成中英·〖儒学的当代使命 发展全球价值伦理〗
论文提要: 本文从根源上探讨了人类价值追求的起源,再进而说明何谓普世的价值。本文并区划理想的普世价值理念与实际经验中的普适价值,再厘清四个价值的层次与中西两个不同的价值体系。最后整合为五个层次的价值伦理,更系统的说明了人类必须面对的价值整合问题。 本文举出孔子的仁爱伦理的忠恕之道以为人类普世伦理的具体说明。在此基础之上......
-
〓 袁济喜·〖国学与中华文化之魂〗
主讲人:袁济喜 国学与中华文化有着天然的血脉,是中华文化之魂。中华文化有着人文地理与文化人类学上的深厚根基,中华民族的这种文化传统是在洪荒年代艰苦卓绝的生存环境中萌生的,其渊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意蕴与历经沧桑而不泯的血脉,植根于这块黄河长江流淌滋润的农业文明大地之上。《易传》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
-
〓 儒家文化能否影响全世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5年11月30日在北京举行发布会,宣布从2006年起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首次以中国人命名的国际奖项“孔子教育奖”,用于奖励在全民教育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和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孔子出国”让人骄傲孙广勋(教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用中国人名来命名教育奖,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我的心中......
-
〓 李翔海 ·〖现代新儒学述评〗
一 现代新儒学是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以接续儒家道统、复兴儒学为己任,力图以儒家学说为主体和本位来吸纳、融合西学,寻求中国社会出路的一种文化思潮。现代新儒学之所以新,是相对于孔子创立的原始儒学和宋明理学而言的。作为中国文化奠基时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孔子通过倡导“仁”即人之道德理性,充实中国文化传统的生命,从而创立了......
-
〓 陈白沙道论的实质及其特点
摘要:本文通过探寻陈白沙道论的渊源、内涵及其特点,认为陈白沙试图把儒家内部倾向于道、理与心、性的两种思潮融合起来,同时又从老庄、禅宗那里得到启示,形成了自己的道论思想,成为承上启下的一代大儒。陈白沙,即陈献章,字公甫,别号石斋,广东新会白沙里人,后学称白沙先生。他是我国十五世纪即明代中叶杰出的思想家,是有明一代第一个提......
-
〓 儒学的使命 ———专访杜维明
编者按:数千年前一个老人认为“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但对于他所代表的儒家思想应该如何看待,1840年以来中国人却是数次变易,甚至倒转。悲观者认为孔子死了,正如“上帝死了”一样;乐观者则认为儒家思想必将为世界作出其应有贡献。当然,在此之前一定要浴火重生。相对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思想的转型无疑更加缓慢且艰巨。但我们仍愿......
-
〓 关于宋代书院儒学教育的几个问题
院是唐、宋时期出现的一种新的教育组织形式,也是中国古代教育深刻变革的产物。它的兴起和发展既带来了教育上的一系列变革,也更加促进了儒学的传播和普及,使儒学教育呈现出社会化的发展趋向。并且,以儒学为主要教育内容的书院,在传递与发展文化、培育人材与化育人生乃至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等诸多方面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全面、真......
-
〓 义理学视阈:戴震对元气论思想的阐发
引 子众所周知,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是关注道德哲学、政治哲学和人生哲学,但不容否认的是,中国传统哲学从来没有放弃对外在自然现象的追求和探索。这种追求和探索的重要表现形态之一就是在探索世界物质本原的过程中,提出并发展了一门相对比较完整的学说 ── “元气”理论。元气理论认为: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由“气”氤蕴和合而成,“......
-
〓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的孟子
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故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自天子至于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 孟轲,驺人也。①受业子思之门人。②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
-
〓 定性書
百家謹案:橫渠張子問于先生曰:「定性未能不動,猶累于外物,何如﹖」先生因作是篇。所謂定者,動亦定,靜亦定,無將迎,無內外。苟以外物為外,牽己而從之,是以己性為有內外也。且以己性為隨物于外,則當其在外時,何者為在內﹖是有意于絕外誘,而不知性之無內外也。既以內外為二本,則又烏可遽語定哉!夫天地之常,以其心普萬物而無心;聖人......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