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谈儒学信仰的当代价值
儒学信仰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它曾长期在中国传统信仰中居于主导地位,创造了中华文明历史上的巨大成就,使中华文明在很长一段时期居于世界前列。即便在今天,它对构建和谐社会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一儒学信仰重视伦理道德生活,通过“心”、“理”等方式实践“道”、“仁”,追求君子、圣人的人格,积极追求人的自由境界......
-
〓 文学略说
文学略说章太炎 文学分三项论之:一论著作之文与独行之文有别;二论骈体、散体各有所施,不可是丹非素;三论周秦以来文章之盛衰。 一、著作之文与独行之文。著作之文云者,一书首尾各篇互有关系者也;独行之文云者,一书每篇各自独立,不生关系者也。准是论文,则《周易》、《春秋》、《周官》、《仪礼》、诸子,著作之文也(《仪礼》虽分十......
-
〓 “周礼”现代价值究竟何在
——《周礼》社会正义观念诠释 摘要:《周礼》乃是战国时期、亦即中国社会第一次大转型时期的儒者的一套“乌托邦”、“理想国”性质的社会制度规范的设计。作为儒学的重要经典,《周礼》的根本意义并不在于其所设计的那些具体的、可以损益的制度规范(礼),而在于其背后的普适的正义原则(义),包括正当性原则(公正性、公平性)、适宜性原则......
-
〓 哲学之极——论儒学的终极关怀(二)
三那么,为什么儒学会在“现实关怀”与“终极关怀”两个极点中失落一个极点呢?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不过,这其中对于人能不能无限的认识是一个重要因素。当然,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也是儒学与其他许多哲学体系的重要分歧。在西方传统哲学中,人是人,上帝是上帝,中间的鸿沟无法跨越。康德关于现象界与本体界的区分为这种传统作了注脚。按照康......
-
〓 关于叶适对《中庸》、《大学》的批评
他首先对道学诸儒郑重提出的《中庸》乃孔子传于曾参、曾参传于子思的说法(1)予以驳难,指出: 孔子尝言“中庸之德民鲜能”,而子思作《中庸》;若以《中庸》为孔子遗言,是颜(回)、闵(子骞)犹无是告,而独閟其家,非是。若子思所自作,则高者极高、深者极深,宜非上世所传也。然则言孔子传曾子、曾子传子思,必有谬误。(2)他细考《论......
-
〓 中西最高學理的綰合與衝突
摘要:嚴復一生用心於溝通中西最高的學理與學術理想,這種理念基本上表現在他的「道通為一」說之中。嚴復「道通為一」的思想,深受西方科學化與系統化的知識系統,以及西方學術體系所蘊含的「哲學性格」與「一體相通性」之啟發。他認識到邏輯與理性為西方一切學術之根本,並提出理性為東西理道之共通源頭的說法。提倡科學然而同時深受中國道儒兩......
-
〓 至圣先师诞辰——聆金声玉振 慕万世师表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6月版引言解题本书列入“传统节日文化”丛书或有人会以为颇显名不正、言不顺,于体例上不合,故于此解题中先有所说明。以孔子诞辰而论,自历史上而言,它的确不象一个节日,更准确地说,应该是一个纪念日。在古代社会,人们纪念孔子所择定的日子很多。尤其在孔庙祭祀正式纳入国家祭典之后,每年仲春、仲秋上丁日各级学......
-
〓 儒学的核心价值和它的普适性
陈德述 前言 任何一种学说的历史命运取决于它是否反映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它的生命力来源于它内在的人文价值,来源于它对人类生存、发展和未来前途是否关心和是否提供了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的智慧和基本的方法。 创立于人类社会“轴心时代”的儒学,它的内在核心价值就是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和未来命运十分关心、并为之提供了解决人类面临困境......
-
〓 中庸之道在文化发展中的指导意义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徐儒宗 儒学是一个开放而发展的理论体系。它以“仁”为道之本原,提倡以“如天之无不持载,无不覆畴”的弘大气象来涵容不同事物的和谐共存,故主张“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悻”,并强调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来促进万物的生生不已和互相之间的协调发展。然而所以维持和促进万物协调发展的方法和准则乃在于中庸之道。 中华......
-
〓 世界历史\全球化和儒学运动
内容提要 本文首先考察了黑格尔和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并从世界历史的角度对今天的全球化时代予以把握。在这样的基础上,本文详细探讨了儒学在这一时代的存在状态、尤其是它和资本运动的关系。最后,本文对于儒学在世界历史的全球一体化和同质化阶段的发展方向和最终命运做出思考。 关键词 世界历史 全球化 儒学运动世纪之交、千纪之交的......
-
〓 杜维明:现代儒学核心乃是见利而思义
赢周刊记者 庞华玮杜维明其人:祖籍广东南海,1940年出生于昆明,1961年毕业于台湾东海大学,1962年获哈佛燕京学社奖学金后前往哈佛大学深造。在哈佛相继取得硕士、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普林斯顿大 学、加州伯克利大学,1981年至今任教于哈佛大学。1988年,杜维明获选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他是联合国推动文明对话杰出......
-
〓 龚鹏程 ·〖儒学复兴年代的隐忧〗
20世纪90年代后,传统文化愈来愈受重视,各种被描述为“国学热”、“儒学复兴”的社会现象,目不暇给。既有学院中竞设国学院所、争开国学班之状况,也有社会上遍是文化讲坛、儿童读经班,乃至出现国学辣妹、汉服运动之类。各地又或祭孔、祭三皇、祭五帝,或大讲姓氏文化、尊祖报本,或抬出乡贤名儒,号召儒商。凡此等等,无法殚述,形成新时......
-
〓 戴震义理之学的形成、确立及其方法
[摘要] 作为十八世纪著名的学术巨擘和思想家,戴震为中国思想文化宝库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本文从“志存闻道”的学术路向、戴震义理之学思想形成与确立的三个阶段、戴震义理之学思想形成原因之辨析及戴震义理之学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四个层面对戴震义理之学的形成、确立及其方法做了恰如其分的叙述和剖析。戴震的义理之学奠定了他在中国思想......
-
〓 祖国华 ·〖儒家“乐教”思想及其启示〗
我国上古时期就有礼乐教化的传统,西周时期的周公“制礼作乐”,使礼乐教化得以完善和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认为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篇)所以,要用礼制来引导人民的,用音乐来和合人民的声半,用政治来齐一人的行止,用刑法来防止人民的奸邪。在他们看来,乐与礼、刑、政的终......
-
〓 《试论中国古代天文历法是儒家之学》
对于中国古代科技史,英国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非常重视道家,道教对于古代科技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他曾经说过:“道家对自然界的推究和洞察完全可与亚里士多德以前的希腊思想相媲美,而且成为整个中国科学的基础。”1“东亚的化学、矿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和药物学都起源于道家。”2然而,李约瑟也充分肯定儒家对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积极作......
-
〓 孔子的教育思想
儒家学者之重视教育是有目共睹的,私塾、书院乃至老师弟子的直接传授形式,是儒者实行教育的主要手段。而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本来就是一个大教育家,自孔子始教育就不再是少数贵族阶级的特权,而把受教育的对象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阶层。据载,孔子有弟子三千,这一点未必属实,但孔子弟子的来源是非常广泛的,这却是事实。孔子说:“自行束修以上,吾......
-
〓 定性書
百家謹案:橫渠張子問于先生曰:「定性未能不動,猶累于外物,何如﹖」先生因作是篇。所謂定者,動亦定,靜亦定,無將迎,無內外。苟以外物為外,牽己而從之,是以己性為有內外也。且以己性為隨物于外,則當其在外時,何者為在內﹖是有意于絕外誘,而不知性之無內外也。既以內外為二本,則又烏可遽語定哉!夫天地之常,以其心普萬物而無心;聖人......
-
〓 邵龙宝 ·〖儒家伦理与和谐社会理想人格建构〗
【内容提要】由“实然”状态的中国社会所存在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难题,以及社会转型中所出现的传统人格的失效、现实人格的失范、理想人格的失落等现象和原因,表明公民的人格问题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命题。本文从对人类社会经济、生态与社会三个子系统及对制度、机制和人格发展的互动视角的考察,论证了中国公民人格建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
〓 略论郭店楚简的思想史意义及其限度
1993年10月,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区四方乡郭店村出土了一批战国时期楚文字竹简。1998年5月,经荆门市博物馆整理、著名古文字学家裘锡圭教授校审的《郭店楚墓竹简》由文物出版社发行。几乎就在同时,5月2日,北京的一批学者在国际儒学联合会就郭店楚简中的早期儒家思想进行了首次讨论;5月22-26日,来自近10个国家和地区的30......
-
〓 哲学本体视野下的心、性、情、敬探究
内容摘要:郭店楚简许多以“心”为形符的汉字说明中国思想史上可能出现过一个特别重视“心”的自我反省时代。竹简把心与道相联结,为孟子对心的形上超越奠定了根基。好恶皆为人之本性的观点又与后世儒学相接,情在富有感性特征的同时,也具有超现象的本体品质,甚至情与心、性同一不二。竹简中“敬”的出现非常重要,它是心性情的最终落实处,它......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