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孔子,最早的健康养生倡导者
—摘自听南怀瑾讲《论语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 —《论语?公冶长》 南怀瑾先生对这段话的理解与以往的儒学观点相差坏了,你再去在外面雕刻,即使雕得外表很好看也是没有用的;经蚂蚁等昆虫怕松了的泥巴墙,本身便是不牢固的,岌岌可危,这种里面不牢靠的墙外表粉刷得再漂亮也毫无用处。南先生......
-
〓 儒家箴言三百句(二十一)
儒家箴言三百句(二十一) 237·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昌黎先生集·进学解》) [译文]事业、业务精良的原因是勤学,事业、业务荒废的原因是只知游玩嬉戏。行为是通过认真思考后形成的,毁坏于随心所欲,不认真对待。 238,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每一衣,则思纺绩之辛苦。 (吴兢《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 [......
-
〓 儒家箴言三百句(二十二)
儒家箴言三百句(二十二) 249·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包拯《乞不用赃吏疏》) [译文]廉洁奉公的人,是百姓的表率;贪赃枉法的人,是百姓的盗贼。250·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褒玩焉。《周濂溪集·爱莲说》) [译文]我特别喜欢莲花从污泥中出......
-
〓 华盛顿邮报 孔子回归向钱看的现代中国!
儒学正在这个国家复苏,越来越多中国人设法在一个腐败蔓延、物欲成为驱动价值的社会中寻找一种文化。对许多中国人而言,一套强调避免冲突和尊重层级的伦理教义体系无懈可击。国家支持的孔子纪念会变得越来越普遍,研究孔子作品的人数在增加。基于这位圣人教义的畅销书和电视节目让大众易于消化儒学。成立郑州少年先锋学校的任晓林(Ren Xi......
-
〓 儒家箴言三百句(十四)
儒家箴言三百句(十四)144·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小雅·车辖》) [译文]仰望高山顶,走在大路上 (对德高望重者表示仰慕)。145·任贤勿贰,去邪勿疑。 (《尚书·大禹谟》) [译文]任用贤人不要对他存二心,去除邪恶果断不犹豫。146·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译文]自满的人会受到损害,谦逊的......
-
〓 启蒙时代结束后的儒家
(刘述先) 台湾中央研究院刘述先院士 近时台湾出现了一连串的社会问题,由宋七力显灵诈财事件开始,接着是中台禅寺事件,然后谋杀、奸杀、杀伤事件接踵而来,简直是层出不穷。街头巷尾听人谈论,都把当前社会暴露出来的病态现象归咎于人文社会教育的缺乏。看来情况的确如此,本文即顺着这条线索回归儒家传统,对问题作出进一步的检讨。 ●科......
-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考辨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考辨朱翔非[摘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始见于《资治通鉴》,其语意当由《汉书·武帝纪赞》“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中化出。近代往往望文生义,以先入为主的态度据此推论汉武帝时候的历史,得到的结论不符史实,因之对儒家的评价也是不公正的。事实上, “罢黜百家”,有当时特殊的指谓和政治动机,“独......
-
〓 论儒学与哲学的关系——对任文利先生批评的回应
当中国哲学界、儒学界还在热衷于讨论诸如“中国哲学的合法性”之类无聊问题的时候,哲学本身在当今世界的某些“前卫”思潮中早已是声名狼藉了,哲学已被宣告“终结”了,而所谓“后哲学时代”也已被宣告来临了。然而我个人对所谓“合法性问题”、所谓“后哲学时代”均不以为然,认为前者是一个伪问题,后者是一个伪概念,所以不予理会,而依然致......
-
〓 儒家精神的重定:补儒与超儒
李贽及整个泰州学派异端思想的出现决不是偶然的。它意味着宋明理学的式微,也意味着陆王心学同样无法解救现实社会的危机。然而在没有新的思想资源作凭借的历史条件下,思想家们的思考只能在旧有的范围内打转。于是在晚明思想界所涌现的清流运动,所反对的只能是逐步变质的宋明理学,所呼唤的也只能是儒家的早期精神。他们的表现形式虽与李贽等异......
-
〓 考察传统文化的一个方法问题——兼谈对“国学热”和儒学的一点看法
考察传统文化的一个方法问题——兼谈对“国学热”和儒学的一点看法 在近年的“国学热”中存在着一种倾向,就是非常重视国学或儒家学说的意识形态功能,很想把它们作整飭人心、拯救社会的良方或标的。因此弘扬国学的实际举动,往往就表现为“说古、读经、学艺、习礼”等等。其间颇不乏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 当代新儒家对儒学宗教性问题的反思
面对西方精神文化的挑战和某些传教士直至黑格尔(Hegel)以来西方学界视儒学为一般世俗伦理的误导,当代新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无不重视儒学内部所蕴涵的宗教精神的开掘。从一定意义上说,20世纪儒学的一个重要的面相是通过讨论儒学的宗教性问题,一方面与西方精神资源相沟通并对话,另一方面由此而深化对于先秦、宋明儒学等五经传统、四......
-
〓 儒家诚信观念:不可摆脱的民族精神基因
关于“信”,孔子有许多精辟的论断。例如,子贡问政,孔子回答是:“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提出一个假设的问题:“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孔子的回答是:“去兵。”子贡再问:“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孔子的结论是:“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再如,孔子明确地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
-
〓 孔子论孝道
陈德述 孔子创立”仁学”,”孝”是”仁”的重要内容之一。孔子的学生有若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在儒家看来,孝顺父母,敬爱兄长,是实行仁德的根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同上)君子抓住这个根本,实行”仁”的基础建立起来了,人与人之间伦理道德就会产生出来。 有一次,孟懿子问孝,孔子回答......
-
〓 儒家修身成德之教与当代社会的公德建设
蔡元培先生在留德期间撰写的《中学修身教科书》,商务印书馆于1912年至1921年间共印行了16版,他还为赴法华工写了《华工学校讲义》,两书在民国期间影响甚大,今人合为《国民修养二种》一书。蔡先生的用心颇值得我们重视,他创造性地转化本土的文化资源,特别是儒家道德资源来为近代转型的中国社会的公德建设与公民教育服务。蔡先生强......
-
〓 略论儒学的和谐观念
(汤一介) 儒学的意义已经有许多学者对它进行了研究,特别是儒学对于现在东亚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正面价值已为许多学者所注意,本文打算从一个方面谈谈儒学对现代社会生活的意义。儒学中当然有许多不适合现代社会生活的部分,但是它对现代社会生活和人类文化的发展是否仍有积极意义呢?当然,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说明儒学的现代意义,但是有一......
-
〓 剖析儒学传统的问题性
(杜维明) 冷德熙以“历史神话和现代神话”为题针对我的《人性与自我修养》在《读书》(一九九○年七月,第48—55页)所发表的评介,是根据同情了解而作出的建设性的批判。仔细审阅数遍,很有启发。我本想扣紧冷先生论文的重点,一一详加解说,但因目前从哈佛休假担任夏威夷东西中心“文化与传播研究所”的工作,事务相当繁重,这篇回应......
-
〓 儒家思想发展成为国家宗教(1)
孔子生活在一个从周朝诸侯持续200年的混乱走向终结的过渡时期,随之一个新的时期,也就是“战国”时期开始了(公元前481-公元前221年)。诸侯割据演变成毁灭性的厮杀,那些余留下来的大国凭借着用战车装备起来的数十万大军点燃了战争的滚滚硝烟,那也许是他们自己从未经历过的残杀。那时中国历史的目标就是:一个在绝对集权统治下的统......
-
〓 谈儒学信仰的当代价值
儒学信仰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它曾长期在中国传统信仰中居于主导地位,创造了中华文明历史上的巨大成就,使中华文明在很长一段时期居于世界前列。即便在今天,它对构建和谐社会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一儒学信仰重视伦理道德生活,通过“心”、“理”等方式实践“道”、“仁”,追求君子、圣人的人格,积极追求人的自由境界......
-
〓 内圣外王之道
(汤一介) 我在《论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真善美问题》、《儒学能否现代化》以及几篇讨论中国传统内在超越问题之论文中都谈到应给儒家学说以定位,因为儒家学说不可能解决今日社会的所有问题,可是我们应找到在对它作了现代诠释的条件下,它对今日社会在哪个或哪些方面可以起重要作用。照我看,儒家学说中最有意义的部分就是“教人如何做人”。因此......
-
〓 儒学所面临的挑战与回应
孔子之后,儒学发生了相当大的分化。但实在说来,在战国初期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儒学的这种分化并不十分明显,孔门诸弟子虽然出于利害之争而难以集聚在一起,但他们相互之间尚未发生太大的冲突,只不过分立门户,各自聚徒讲学而已。 在这些分立门户聚徒讲学的孔门弟子中,毫无疑问,子夏是最大的一系。他不仅弟子众多,而且影响大。尤其是他与......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