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蒋庆政治儒学批判
即使在当代复兴儒学的思潮之中,蒋庆先生的政治儒学也具有相当的独特性和奇异性。这既表现在他的思想结论上,更表现在他的论证过程中。因此,学术界和网络中围绕他的学说曾展开了多次讨论,但还远未能全面深入地得到清理并取得多数人较为认同的结论。也正因此,我们在此对于蒋先生的政治儒学予以实事求是地考察和分析是必要的。就眼下而论,这涉......
-
〓 第五章 礼学的功能
孔子的仁学主要是讨论道德的主体性问题,其学理意义在于为规范之所以可能寻找内在有根据与基础。但是,道德的主体性并不能等同于伦理的规范性,一个具有仁爱之心的人,并不一定就是一个在行为上合符道德规范要求的人。而一个人若不能通过社会所认同的方式、方法去爱人,其爱人之心就有可能成为一种异化的情感因素而不能被人们所接受。所以,仁如......
-
〓 论朱熹哲学的世界历史意义
《朱子语类》上有一句话“天不生仲尼,万古常如夜”,这代表着朱熹对孔子的评价。继孔子之后一千六百年,朱熹是又一位可比仲尼的大儒,故全祖望言朱子学云:“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矣!”①这位被李约瑟称为“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的思想早已走出国门,成为人类文化史中最珍贵的思想遗产。朱熹理学自13世纪先后传入朝鲜、日本和越南,其地......
-
〓 儒的是与非
儒的概念在今天已难以确定了,有布衣儒与贵族儒,山林儒与台阁儒,事功儒与隐逸儒,等等。概念的不同所导致的各种争论,使不同的学派浮出了水面。我所感兴趣的是对儒学的批评文本,批评与反批评的势力各自消长,才提供了一种精神话题。近百年来,对儒家文化一直存在着相悖的看法,比如亲儒与非儒各有自己的学术背景,形状很像西方近代关于神学的......
-
〓 黄玉顺·〖思想及其历史的生活渊源〗
——论“思想史”及其“对象”问题 【提要】 哲学史就是关于“形而上者”的思想史;而其它思想史则是关于“形而下者”的思想史;但思想史还应有一个更本源的视域,那就是关于那种先行于形而上者、形而下者的观念层级的视域,也就是那种未被理论化、甚至未被意识到的、类似于所谓“集体无意识”的领域。这种视野更为宽阔的思想史,可称之为“观......
-
〓 向春玲 ·〖儒家文化的现代意义〗
[内容提要]本文探讨了儒家文化的内在特质和对社会的整合价值,分析了它们在东亚一些国家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价值整合、规范整合和社会整合的作用,提出了对以往的现代化模式要重新认识,指出儒家文化人本主义思想、天人合一的思想、社会整合的功能必将对当代世界产生积极的影响。[关键词]人本主义 内圣外王 天人合一本世纪初,德国社会学家、......
-
〓 晚清理学狭小范阈的丰富和拓展
摘要 在儒学义理、考据、训诂和经济四个学术面向中,曾国藩承继程朱之道统,把义理推到儒学学术的首位,成为理学在清代的继承人。他主张气生成论,认为禀气之不同造成了圣人之性与常人之性的差别;面对世俗生活中日益微略的常人之性,圣人应担当起教化、“复性”的天职;圣人教化的途径有二:一是格物,二是诚意。在汉宋不同学术理路的学术争执......
-
〓 《易传》中的君子教育
《周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儒家将其列为群经之首。从历史的角度看,《周易》本来是一本卜筮之书,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一本以“推天道明人事”为基本理念的文化典籍。《周易》肇端于上古,成书于商周之际,完善于春秋战国。《周易》中包含有丰富的古代教育起源和发展的资料。《周易》分为《经》和《传》两部分,经主要......
-
〓 “儒”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整个21世纪,能确保中国经济持续强劲增长的关键是什么?发展经济的道理有千条万条,但究竟最基本的道理是什么?首先,要让经济持续强劲地增长,必须要有人来卖命地为国家、地方、公司、企业或个人的经济事业打造优势和竞争力;必须要让人真心实意地为事业出策出力;要人真心实意地与你共事、协作、联合;要有人放心地将他们的就业机会、职位、......
-
〓 三重道德论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 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礼记·中庸》 庞朴二十世纪之尾,郭店出土了竹简《五行》,回应了20年前马王堆帛书《五行》所引起的学术震撼,坐实了思孟五行说,在中国学术史上,是一件非同小可的大事。 只是,我们的研究工作似乎还没能跟上。我们多半还沉浸在思孟五行学说终于被发现了的喜悦中,而很少解答《五行》......
-
〓 郭齐家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摘要]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同党的“十四大”到“十六大”精神既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强调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弘扬中华文化”的战略意义。中华文化强调“以仁为本”、“以和为贵”、“修己安人,成己成物”,“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
-
〓 论屈原与郭店楚墓竹书的关系
湖北荆门郭店一号楚墓的墓主是谁?出土竹书是什么时代、什么学派的文献?近年来海内外学术界对此颇为关注。不少研究者已逐渐突破那种以提出假说为主的研究方法,取得很大进展。 笔者试用被王国维称为“二重证据法”的科学考据方法,以出土墓葬与传世文献相互印证,发现已有充分证据表明,屈原完全符合郭店一号楚墓墓主的基本情况;而出土竹书则......
-
〓 评梁漱溟重建儒家思想体系的尝试
[内容概要]:本文以梁漱溟建构新儒家思想体系的工作中对儒家核心概念的阐释为线索展开,试图厘出一个思想史中作为儒者身份的梁漱溟,以澄清他的这一尝试对后学的开示作用及其影响。[关键词]:新儒学 重建 仁 理性THE ATTEMPT OF RECONSTRUCTIING CONFUCIANISM BY LIANG SHUMI......
-
〓 学衡派对儒学的现代诠释和转换
[摘要]论文从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角度入手,通过个案分析,认为学衡派对儒学是站在慎思明辩、同情立言的学术立场,主要通过学理的争辩来说明孔子在中国文化中心地位,阐释孔子基本思想的现代意蕴,以及后儒对与原始儒学的偏离和异化,并站在中西古今文化比较的高度,提出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融通中西,返本求新,建设新文化的具体方案。这......
-
〓 腐败还是苛求?
内容提要:刘清平先生将《孟子》中舜的两个案例判为腐败,引起学界震惊。本文是对这一观点的进一步批评。本文认为,刘先生这种作法是以对西方法律思想误解为基础的对儒学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双重苛求。关键词:孟子;腐败;西化自从刘清平先生发表《美德还是腐败》一文判定《孟子》中舜的两个案例为腐败之后,学界骤起波澜。先是郭齐勇先生发表了反......
-
〓 孔子的诚信伦理思想初探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传统主流文化——儒家文化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之一。所谓“诚信”,就是诚实、守信,在孔子的伦理思想中主要以“信”这一概念出现。“信”字在《论语》中共出现了38次,其中36次是作为伦理概念来使用的。《说文》:“信,诚也,从人,从言”,所谓“人言成信”;“诚从成言而得”;近代蒋伯潜在《语义广解......
-
〓 从文化立场看现代新儒家的界定
[摘要]现代新儒家学派是在“五四”以来的文化论争中形成、发展的,它首先是一个思想文化学派,有着特定的文化立场,即:在现代条件下重建儒家价值系统,会通西学以谋求中国文化和社会的现代化。这种文化立场是现代新儒家学派区别于其它学派的基本标志,是现代新儒家之所以成为现代新儒家的本质特征所在,因而也应该是界定现代新儒家的基本标准......
-
〓 中国文化经典核心范畴的意义流变研究——以“心”为中心的考察
一般而言,所谓文化经典的核心范畴,是指能够代表本民族文化的本质特征,具备哲学本体性或思想原发性,同时具有意义生成和阐释的无穷性的文化核心要素。在汗牛充栋的中国文化典籍大厦里,像道、气、心、理、天、仁等这样的本体性范畴,既是贯穿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的一根根红线,又是构成叹为观止的文化典籍的一颗颗明珠。可以说,文化核心范畴既......
-
〓 没有看到“精英联盟”的危险(6)
陈壁生:胡适完全是以西方哲学为标准整理中国思想。在比较哲学的背景中,胡适通过他对西方哲学的定义、研究对象、领域的了解,把西方的整个哲学史模式搬到中国,把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思想统统套到这个体系中进行剔取、整理与评估。他以一个西方人的眼光看待中国哲学,把中国哲学中一切他认为不符合西方“哲学”主题的内容全部剔除,而特别注重那些......
-
〓 《语言和谐论》评介
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和谐语言的构建。基于此,相关学科和领域的专家已经开始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关注语言和谐这一古老而又全新的课题。由人民出版社新近推出的冯广艺的新著《语言和谐论》(以下简称《语谐》),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语谐》主要从三个方面探讨了语言和谐问题:语言和谐问题......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