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孔子75代孙留日23年做宣传 每天必读《论语》
关键字:孔子 孙子 论语把孔子思想推向世界是祖辈的心愿。作为孔家的子孙,孔健把这份心愿看得很重,想用一辈子去实现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郭一娜发自北京 4岁读《论语》,20岁学日语,24岁当记者,27岁赴日留学,38岁在日创办首份华人日文报纸,45岁写《新论语学》,49岁翻译《于丹论语心得》……他的所有故事,都和《论语》有关,......
-
〓 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的一个重大问题
当代中国文化研究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如何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在一些人看来,强调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与强调中华民族文化复兴是矛盾的,如冰炭同炉,不可两存。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看,它们并不对立而是相得益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由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而导向正确,马克思主义由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滋养而......
-
〓 儒家箴言三百句(十五)
儒家箴言三百句(十五) 163·父母虽没,将为善,思贻父母令名,必果;将为不善,思贻父母羞辱,必不果。 (《礼记·内则》) [译文]父母去世以后,将要做善事的时候,要想到会给父母留下好名声,就必定会做出成效来;将要做恶事的时候,要想到这会羞辱父母的名声,就必定不去做。16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
-
〓 当代儒学发展之趋势
国际儒联近日举行小型专题座谈会,讨论当前儒学发展趋势问题。参加会议的学者首先肯定现在儒学发展的形势大好,基本是健康的。儒学要想真正热起来,所有研究儒学的学者都要努力做普及宣传工作,将儒学传播到百姓那里,人人都会说几句《论语》和《孟子》中的话,还能在行动中贯彻儒学思想,弘扬儒家精神。同时,儒学也要提高与普及相结合。雅文化......
-
〓 科学与儒学能够融会贯通,创造中华新文化
本人曾读过一些研究、探讨、批评儒家学说的文章、专著,也许我孤陋寡闻,挂一漏万,但我始终怀疑,一百多年来新儒家、已故的儒学大小宗师以及批评者们,连儒学的根本性问题都没完全搞清楚,特别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既没有被询问自然也没有看到解答:从孔子起,儒者们是使用什么方法来获得知识并建立他们的学说体系的?本源性的问题都没明白,没......
-
〓 儒家箴言三百句(十九)
儒家箴言三百句(十九)225·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集·与子俨等疏》) [译文]一打开书本阅读,就会有所收获,于是高兴得连吃饭也忘掉了。226·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人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颜氏家训·慕贤》) [译文]与好人一起,好像进入摆满芝兰的屋子,日久天长,自己也变香了......
-
〓 儒家箴言三百句(二十一)
儒家箴言三百句(二十一) 237·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昌黎先生集·进学解》) [译文]事业、业务精良的原因是勤学,事业、业务荒废的原因是只知游玩嬉戏。行为是通过认真思考后形成的,毁坏于随心所欲,不认真对待。 238,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每一衣,则思纺绩之辛苦。 (吴兢《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 [......
-
〓 儒家箴言三百句(十四)
儒家箴言三百句(十四)144·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小雅·车辖》) [译文]仰望高山顶,走在大路上 (对德高望重者表示仰慕)。145·任贤勿贰,去邪勿疑。 (《尚书·大禹谟》) [译文]任用贤人不要对他存二心,去除邪恶果断不犹豫。146·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译文]自满的人会受到损害,谦逊的......
-
〓 儒家箴言三百句(二十四)
儒家箴言三百句(二十四) 273·自古未有不遵民心而得天下者。 (《读书录》卷三) [译文]自古以来没有不遵照民心、顺从民意而得到天下的。274·捐其躯有益于天下,君子之所乐为。 (方孝孺《逊志斋集·云敞赞序》) [译文]牺牲生命而有利于天下,这是君子所乐意去做的。275,师道立则善人多。 (《海瑞集·赠陈元山任古田司......
-
〓 孔子茶道
第一道:“志于学”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茶道”从志于学开始,是我们学习孔子思想的第一道。孔子从15岁便立志学业,他主张“先难而后获,先苦而后甘”,这是第一道吃苦的茶,没有开始的“苦茶”,就没有以后的“甘茗”,年轻志于学时不吃苦努力,老大只能徒伤悲。 第二道:“而立茶”孔子曰:“三十而立。”他并且告诫儿子“......
-
〓 儒家精神的重定:补儒与超儒
李贽及整个泰州学派异端思想的出现决不是偶然的。它意味着宋明理学的式微,也意味着陆王心学同样无法解救现实社会的危机。然而在没有新的思想资源作凭借的历史条件下,思想家们的思考只能在旧有的范围内打转。于是在晚明思想界所涌现的清流运动,所反对的只能是逐步变质的宋明理学,所呼唤的也只能是儒家的早期精神。他们的表现形式虽与李贽等异......
-
〓 当代新儒家对儒学宗教性问题的反思
面对西方精神文化的挑战和某些传教士直至黑格尔(Hegel)以来西方学界视儒学为一般世俗伦理的误导,当代新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无不重视儒学内部所蕴涵的宗教精神的开掘。从一定意义上说,20世纪儒学的一个重要的面相是通过讨论儒学的宗教性问题,一方面与西方精神资源相沟通并对话,另一方面由此而深化对于先秦、宋明儒学等五经传统、四......
-
〓 范文澜与《诸子略义》
范文澜与《诸子略义》范文澜治学,博涉经、史、子、集四部。他在诸子研究上用力颇多,著有《诸子略义》一书,该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多言他人所未言,发他人所未发。书中的独到见解及其所昭示的治学精神,均有不容忽视的学术价值和意义。上世纪初,关于先秦诸子之源起,曾发生过争论。梁启超、夏曾佑等人坚持自班固以来的出于王官之说,但......
-
〓 思想大合,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历程
思想大合,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历程作者:周桂钿 转载于:中国教育报 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也是不断融合创新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没有固定的、僵化的模式。秦代不善于综合,很快就失败了。汉代善于综合先秦百家思想,形成多样统一的思想体系,成为汉代几百年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从此奠定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 中华民......
-
〓 儒家修身成德之教与当代社会的公德建设
蔡元培先生在留德期间撰写的《中学修身教科书》,商务印书馆于1912年至1921年间共印行了16版,他还为赴法华工写了《华工学校讲义》,两书在民国期间影响甚大,今人合为《国民修养二种》一书。蔡先生的用心颇值得我们重视,他创造性地转化本土的文化资源,特别是儒家道德资源来为近代转型的中国社会的公德建设与公民教育服务。蔡先生强......
-
〓 普遍伦理与东亚文化
(风海客) 自从1993年世界宗教会议发布《走向全球伦理宣言》以来,全球伦理、世界伦理、普遍伦理或普世伦理的问题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其影响并不限于宗教界。正象我们当今所处的这个世界在文化和生活方式呈现多元化存在状态一样,对于普遍伦理的理解和态度也是多元化的。同样,正象多元化对于我们本身来说只是一种预设的前提,我们......
-
〓 中华礼仪之活
彭林,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长年从事中国古代史与学术文化的研究。为迎接北京奥运会,全国各地都在进行礼仪教育,这让彭林颇为欣慰,他认为北京奥运会应是复活和振兴中华礼仪的大好契机。问:近来,您在很多场合表达了对当前礼仪教育的担忧,这是为什么呢?答:礼仪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征,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现在,国内的一些礼仪教材......
-
〓 孔子是否还能哺育我们
(蒋迎春) 2550年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诞生在今山东曲阜。在200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他的思想给中华民族以深远的影响,对东亚乃至整个世界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孔子及儒学闪烁出中华民族世代相传、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智慧与美德,它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今年9月28日孔子......
-
〓 南怀瑾·论语别裁·八佾第三
南怀瑾·论语别裁·八佾第三礼乐衣冠 首先,我们对本篇篇名作个简单的解释:八佾——“佾”与“仪”同音,如今在孔庙中拿羽毛,在祭孔典礼中所舞蹈的叫八佾之舞。用现代的名称,可说它是“文化舞”,代表古代文化的一种舞蹈。当时中央政府是周天子,天子举行国家大典,代表国家的精神,用作余兴的舞蹈,典礼开始的礼乐。八佾是八个人一......
-
〓 论多元文化与儒学超越
中国儒学自春秋末年由孔子创立,中经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发展成为一个体大思精的学术思想体系。至西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文化路线,一跃而升腾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魏晋南北朝以后,虽然长期处于儒、道、释三教的鼎立与纷争的局面,但是,盛唐以后经过韩愈的反佛、批道、复兴儒学的努力、重新诠译和阐扬了儒学,到了北宋......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