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韩贞的平民儒者风范与罗汝芳的理学思想
袁承业在重订王艮、王栋、王襞遗集时,费二时之力,编成《明儒王心斋先生师承弟子表》。虽如袁氏自谓“搜罗未广,遗漏颇多”,然亦可概见泰州学派的发展状况。袁氏在该表序言中说:心斋先生毅然崛起于草莽鱼盐之中,以道统自任,一时天下之士,率翕然从之,风动宇内,绵绵数百年不绝。(1)该表著录自王艮至其五传弟子共计四百八十七人,其中以......
-
〓 儒家文化在当今中国社会的定位及命运
来源:中国儒学网 作者:高予远 内容摘要:2002年,中国哲学界关于“儒家与宗教”的讨论,无疑是有其学术价值的。但儒家是不是宗教的问题并不是问题的核心所在,问题在于儒家思想如何发挥其对当代中国文化的影响,如何对当今中国12亿民众的道德教化发挥作用。为解决此问题,本文讨论了儒家文化在今天中国社会的定位问题,认为儒家文化是......
-
〓 黄小洲·〖解释学研究对建构中国当代学术的意义〗
解释学是一门关于理解与解释的艺术,在中西方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然而从影响史和效果史来看,首先把理解与解释上升为一般哲学问题的是德国的施莱尔马赫。他于1839年出版的《解释学与批判》标志了解释学哲学的诞生。狄尔泰紧跟其后,推动了一般解释学的发展。因而,两人都是解释学哲学的创始人。尽管如此,19世纪西方解释学的研究对于哲......
-
〓 世界历史\全球化和儒学运动
内容提要 本文首先考察了黑格尔和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并从世界历史的角度对今天的全球化时代予以把握。在这样的基础上,本文详细探讨了儒学在这一时代的存在状态、尤其是它和资本运动的关系。最后,本文对于儒学在世界历史的全球一体化和同质化阶段的发展方向和最终命运做出思考。 关键词 世界历史 全球化 儒学运动世纪之交、千纪之交的......
-
〓 《华盛顿邮报》:儒家学说在现代中国的复兴和争议
美国《华盛顿邮报》2007年7月24日文章:儒学思想在拜金盛行的现代中国盛行(莫林-樊/Maureen Fan)中国郑州——关涛(GuanTao)是一家网站的总监,妻子是学校的老师。刚开始,当他们把5岁的儿子送到本市一家孔子学校学习时,原因只有一个:学校离家仅有几步之遥。但随着对学校的了解越来越多,他们对所看到的一切也......
-
〓 心道天地与浑厚生意:魏庄渠先生的大心说
提要:中华心性儒学的目的是以生机、活力和生意为道,希望万物和人类生生不息。儒家个体的秘诀是从自家生活和生命上做工夫。心性学的过程表现为对生意境界秘诀的体验、反躬和涵养。《易经》的“复旦天心”、“生生不息”和圣人洗心要法,包含工夫的法门。孟子的“存心养性”、“尽心知性”和以大山、大海为胸襟的大丈夫理想人格,开创大心说的学......
-
〓 儒家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性及其道统——兼答质疑“存天理,灭人欲”的问题
[内容提要]:本文是对儒家政治哲学基本问题性和其道统线索的一个梳理。从中可以看到,杨万江政治哲学与儒家治道传统的密切关系和发展。 在上古传统中,《尚书》里讲“惟天生民有欲,无主乃乱”,“民有欲”是天生的,天生的就是正当的,不是可以反对的。舜甚至说“从欲而治”,顺从人民的欲望或愿望来治理。但是,每个有欲望的人相互之间的关......
-
〓 孔子的人格魅力——以《论语》为考察中心
内容摘要:本文以《论语》为考察中心,同时参照《孔子家语》、《礼记》等书,着重论述孔子的人格魅力。孔子非凡而永恒的人格魅力,体现为以下几端:孔子是文化的终极关怀者,孔子是孜孜不倦的传道者,孔子是身体力行的践履者,孔子是乐观坚毅的通达者,孔子是无上亲和的仁爱者。关键词:孔子 人格魅力 《论语》 礼 乐 仁毫无疑问,文献资料......
-
〓 方 铭 ·〖“腐儒”的坚守,保持向善力量的源泉〗
战国时期,相比于其他诸子,儒家是颇为寂寞的,而其寂寞的原因,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即主张脱离社会现实。这样的一个评价,最终演变成一个新词:“腐儒”。今天,我们对书生的称呼,亲热点,叫“书呆子”,文雅点,叫“书生气”,而心里窃窃私语,则会用“迂腐”这样的词。 汉刘向、刘歆父子撰《诸子略》,认为儒家出于司徒之官,助人......
-
〓 论儒家对现代化的调适
提要:儒家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充满反抗而又不断调适的艰难曲折的过程。文章侧重讨论儒家的调适。对儒家调适的阶段、动因、方式、方向和前景作了分析。以“现代化共识”的形成和“新儒家”的诞生为界,区分了儒家调适的早期和晚期,认为“新儒学”形成以前,儒家的调适以“中体西用”为主要的调适方式。“新儒学”形成以来,儒家的调适以“创造性......
-
〓 汤一介·〖论儒学的复兴〗
(一) 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民族复兴的进程之中,民族的复兴必然与民族文化的复兴相关联,在我国历史上虽说是由儒、道、释三家构成中华文化,但儒学却一直曾居于主流地位,影响着我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儒学的复兴和中华民族的复兴是分不开的,这是由历史原因形成的。儒学自孔子起就自觉地继承着夏、商、周三代的文化,从历史上看它曾是......
-
〓 袁宏道与泰州王学(陈寒鸣)
[摘要]作为晚明公安派的重要领军人物,袁宏道力倡文学革新论,在诗文创作上成就斐然,声名卓著,影响甚大。并且,他与当时思想界人士有广泛交游,尤与泰州学派学者接触较多,受李贽影响最深。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他的文学革新论及力倡个性的文学主张是在泰州王学、尤其是李贽影响下形成发展起来的。而袁宏道的文学革新论与泰州学派的平民儒......
-
〓 杜维明:现代儒学核心乃是见利而思义
赢周刊记者 庞华玮杜维明其人:祖籍广东南海,1940年出生于昆明,1961年毕业于台湾东海大学,1962年获哈佛燕京学社奖学金后前往哈佛大学深造。在哈佛相继取得硕士、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普林斯顿大 学、加州伯克利大学,1981年至今任教于哈佛大学。1988年,杜维明获选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他是联合国推动文明对话杰出......
-
〓 宋儒“天理”论的建构与其经典诠释的理学化特征
宋儒所开创的儒学发展路数及其思想成果,之所以被论者称为“新儒学”,乃是因其以“天理”论为核心。“天理”论的建构确乎是宋儒的一大创获。程颢说: 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拈出来。(1)按:“天理”二字仅在儒家经典《礼记·乐记》中出现过一次,汉唐诸儒对之似不甚重视,但二程却拈出此二字来建构其以“天理”论为核心的理学......
-
〓 郭齐勇 ·〖先秦儒学关于社会正义的诉求〗
——郭齐勇教授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的演讲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下午好! 关于正义问题,西方自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到当代的罗尔斯都有很多讨论。在我们的国学中,在思想史和文化史上,其实也是有一些思想资源的。儒家的社会理想与制度设计多是针对当世的社会弊病提出,并用来批评、指导当世的;儒家思想与专制体制是有距离、有张力的。大家知道......
-
〓 龚鹏程 ·〖儒学复兴年代的隐忧〗
20世纪90年代后,传统文化愈来愈受重视,各种被描述为“国学热”、“儒学复兴”的社会现象,目不暇给。既有学院中竞设国学院所、争开国学班之状况,也有社会上遍是文化讲坛、儿童读经班,乃至出现国学辣妹、汉服运动之类。各地又或祭孔、祭三皇、祭五帝,或大讲姓氏文化、尊祖报本,或抬出乡贤名儒,号召儒商。凡此等等,无法殚述,形成新时......
-
〓 戴震义理之学的形成、确立及其方法
[摘要] 作为十八世纪著名的学术巨擘和思想家,戴震为中国思想文化宝库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本文从“志存闻道”的学术路向、戴震义理之学思想形成与确立的三个阶段、戴震义理之学思想形成原因之辨析及戴震义理之学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四个层面对戴震义理之学的形成、确立及其方法做了恰如其分的叙述和剖析。戴震的义理之学奠定了他在中国思想......
-
〓 张 践 ·〖实学精神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内容提要]实学是中国儒家学说发展到一定时期而形成的一个特殊的学术思潮派别。“崇实黜虚”、“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等实学精神,对于推动近代中国社会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变,促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关键词] 实学 现代化 崇实黜虚 实事求是 经世致用 东亚诸国,实学思想在推动社会从传统农......
-
〓 张汝伦 ·〖《论语》对于现代教育的意义〗
曾经是传统社会读书人必读书和传统教育核心文本的《论语》,今年来在一些高校的课程中也占有了一席之地,比如在我服务的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和中文系都开设了《论语》的课程,而且成了常规课程,几乎每个学期都有,但学生还是踊跃选修,我曾在一个学期同时开两个班,选课学生近五百人,但仍然有许多想修这门课的同学未能如愿。问题并不在今天的学......
-
〓 乐爱国 ·〖孔子“仁者寿”的养生思想〗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儒家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的重要创始人。他的思想对于中国文化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同样,他的养生思想是中国养生文化的主要源泉。尤其是,他的“仁者寿”的概念作为儒家养生学的基石,不仅是历代养生家的炼养旨要,而且也可成为今天养生保健的行为指导。一、概念的提出 孔子提出“仁者寿”的概念可见《论语·雍也》。......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