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知识分子谈论文化(1)
石勇:在“文化”这个东西上,人们的确很难有共识,首先在含义上就可以有很多种理解;其次在囊括的领域、事物、现象上,可以说涉及太多,难以一一描述。而且“文化”既能被看见,也无法看见,既在典章制度中,也在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中,如何准确地界定?然而尽管如此,大致有一些东西人们还是能够捕捉到并把它界定为“文化”的,比如“中国文化”......
-
〓 释“慎独”
一慎独是儒家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其含义,人们一般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辞海》),或“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辞源》)。然而,七十年代出土的马王堆帛书《五行》经传和九十年代出土的郭店竹简《五行》都提到一种慎独,其内容却与人们以往的理解大相径庭。其文云:“鸤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
-
〓 “有马者借人乘之”辨正
《论语·卫灵公》:“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包咸曰:“古之良史,于书字有疑则阙之,以待知者。有马不能调良,则借人乘习之。孔子自谓及见其人如此,至今无有矣,言此者以俗多穿凿。”邢昺疏:“此章疾时人多穿凿也。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者’,史是掌书之官也;文,字也。古之良史,于书字有 疑则阙之,以......
-
〓 中国知识分子谈论文化(2)
陈壁生:在上世纪末那场国学热潮正兴的时间,值得一提的另一个人物,是蒋庆先生。蒋先生在《鹅湖》杂志1989年8月、9月连载了一篇长文:《中国大陆复兴儒学的现实意义及其面临的问题》,其论点和他2006年在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所讲的内容一脉相承。蒋庆的观点当时受到了非常严厉的批评,那些文章被“现代新儒学思潮研究”课题组编印......
-
〓 儒家学说在现代中国的复兴和争议
按我理解,儒学提倡用一种文化在世界上实现大同。在实现了大同的世界,一切不同的宗教都将拥有同一种观点,对宇宙的一切不同解释都将取得一致. 美国《华盛顿邮报》2007年7月24日文章:儒学思想在拜金盛行的现代中国盛行(莫林?樊/Maureen Fan) 中国郑州——关涛(Guan Tao)是一家网站的总监,妻子是学校的老师......
-
〓 箫韶遗韵,尽善尽美
钟磬与琴瑟的合奏一次次响起,像从远古传来的圣哲的叮咛,清朗而又舒缓;峨冠与博带的舞步一遍遍上演,数千年的历史在裙裾间飘飞,让人恍如隔世。 山东曲阜孔庙恢复祭孔活动和举办孔子文化节已经有24年了。每年的孔子文化节,祭孔大典都是最核心的活动,每次祭孔大典上,祭孔乐舞又是最华彩的篇章。然而,每一次观赏祭孔乐舞时,人们在新奇过......
-
〓 驳“儒家文化崩溃论”
儒学的现代困境,在我看来,与其说是其萧条没落的一种表现,毋宁说是其生命力的另类彰显。儒学在自我反思,在奋力挣扎,它正在浴火重生。没有生命的东西,譬如列文森眼中的古董展物似的儒学,自然也就没有反思和挣扎,也就自然没有重生的可能。 儒学的这种反思和挣扎,自身是痛苦的,进程是复杂的,时间是长久的,路途是艰难的。然而,儒学更生......
-
〓 论儒说法(五)∶荀子之真
荀子可以说是从儒家分化为法家的基础,他的思想核心 ,便是真。虽说法治的思想只是他思想中藏于礼治思想的一小部分,但他这种对“仁义”“诚”和“真”与社会现实的辨证考思考,无疑是以后法家思想的认识基础。在道德观上,荀子提出, “礼”是“先王”为了调节人们的欲望、避免战乱而制定出来的“度量分界”,“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
-
〓 说到“人文精神”(3)
陈壁生:说起“人文精神大讨论”这一事件,不得不说一点题外话,那就是李2003年在网上抛出来的一个震动一时的长文《蓦然回首灯火阑珊处——中国20世纪80年代文化风景兼历史备忘》和《有关人文精神讨论及其他“合作”旧事》。我读过他的小说《丽娃河》,这个人可以说是文坛的异数,可惜后来远赴重洋,至今未归,让沪上文坛至今缺了这一道......
-
〓 徐峰:奥运开幕式 孔子该不该有戏
最近,季羡林老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建议在开幕式上将孔子‘抬出来’,因为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季羡林+孔子+奥运,此类“兴奋点”大集合的新闻,总是很打眼,也总是能引来各种迥然不同的议论。从互联网上的反应来看,反对者不在少数,更有甚者用“腐儒”等字眼来形容“挺孔派”。这是一个值得玩味的话题——中国人的奥运......
-
〓 “儒学复兴论”的贫困
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文化纲领是“儒学复兴论”,这较早可追溯到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此后三代新儒家的薪火相传,虽在论证方法上有所变易,却也都是围绕着这一纲领所做的阐发。就大陆思想界而言,“儒学复兴论”在建国后已成隔日黄花,消声匿迹了许久,但在打开国门后八十年代中期的文化讨论中,港台及海外的新儒家借机泊岸登陆,并以此......
-
〓 《礼记?乐记》与儒家政治美学
作为人内在本质的艺术呈现和人的一种本真释放,音乐往往超越时间和空间,记录社会文明、抒发人类心声、传递生活价值,并且以其独特的方式参与到现实生活中。在中国传统尤其是儒家传统中,音乐除了以声音之美装点和修饰生活之外,同时还作为政治元素参与到现实社会生活中去并发挥独特作用,表达了音乐作为政教之具的本质,试图将艺术上的“优美”......
-
〓 孔孟之间与老庄之间
1993年清理出土的荆门郭店楚简,在1998年公布;1994年收购入藏的上海博物馆楚简,自2001年开始发表,迄今仍在继续出版之中。郭店简和上博简的出现,迅速引起一波又一波的讨论研究热潮,涉及到许多学科和方面,但受影响最大的,恐怕应推学术史、思想史。两批简内大量丰富的佚籍,使人们不得不提出重写有关学术思想历史的要求,在......
-
〓 先秦礼文化凸显的道德生活
礼是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手段,是道德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的礼文化源远流长,尤其是先秦礼文化的建立与完备,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培养了炎黄子孙高尚文雅、彬彬有礼的精神风貌,也奠定了中华民族“礼义之邦”的基础。可以说,礼是中国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古代中国,上自朝廷的军国大政,......
-
〓 说到“人文精神”(5)
石勇:姑且不论“经”是否能让人导致蒙昧,这种要求读经的方式和背后不允许质疑的预设的确是一种蒙昧。这种手法和宗教颇为类似,对圣经不允许质疑,对圣人更不允许理性审视。然而,少儿读经并不类似于成年人信仰宗教。“文化”(“经”所承载的中国文化)除了安身立命这一稍微“形而上”的功能以外,还体现为老百姓的日常伦理、思维方式、价值偏......
-
〓 中国文化经典核心范畴的意义流变研究——以“心”为中心的考察
一般而言,所谓文化经典的核心范畴,是指能够代表本民族文化的本质特征,具备哲学本体性或思想原发性,同时具有意义生成和阐释的无穷性的文化核心要素。在汗牛充栋的中国文化典籍大厦里,像道、气、心、理、天、仁等这样的本体性范畴,既是贯穿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的一根根红线,又是构成叹为观止的文化典籍的一颗颗明珠。可以说,文化核心范畴既......
-
〓 鲜为人知的另一个孔子
鲜为人知的另一个孔子“孔子何许人也”?这个看起来多余的问题却引发了当代国人的诸多回答。虽然翻阅《史记》《春秋》便可略知孔子生平事迹,然而,今人了解孔子其人,特别是他的思想论述,却主要通过《论语》这部旷世之书。由此,如何解读《论语》,自然就成为当今国人认识孔子的重要途径。 国内当下“国学热”中的“重读《论 语》”浪潮,表......
-
〓 没有看到“精英联盟”的危险(3)
石勇:把某些教条从理论、主义赖以产生并赖以有意义的语境中抽象和剥离开来,它们就已经与经验隔绝而独自演绎。我们看到,一旦这么干,它就存在双重逻辑上的断裂:一是意识形态化的理论与原先的经验断裂;二是这种意识形态化的理论在试图运用来解释和规范新的现实时,只能根据意识形态本身来确立其解释的有效性和规范的合法性。这就必然导致一种......
-
〓 儒学在美国:动向与反思
一、南乐山论儒学的现代意义前波士顿大学神学院院长南乐山(Robert C. Neville,2000)几年前出了本名叫《波士顿儒家——现代晚期的可行传统》的书,这本书对于我们理解儒学在西方的传播及发展非常有帮助。全书共分十章。第一章介绍这本书的产生,起因于波士顿地区出现了一个以杜维明、南乐山、白诗朗(John Bert......
-
〓 孔子思想具有自足性 他让中国人不再需要鬼神
人的“自足性”是指人自身的价值完全依靠自己建立,不受任何外在因素的。孔门仁学不奉鬼神,一切都是面对死亡——人生有限性——的自我设立,使人具有了最彻底的“自足性”。人具有“自足性”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特点,也是中国文化可以以哲学、美学代宗教的根本原因。深入探讨这一问题,对于提高中国古代哲学的地位和开掘其对于未来的意义都十分重......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