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传统主流文化——儒家文化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之一。所谓“诚信”,就是诚实、守信,在孔子的伦理思想中主要以“信”这一概念出现。“信”字在《论语》中共出现了38次,其中36次是作为伦理概念来使用的。《说文》:“信,诚也,从人,从言”,所谓“人言成信”;“诚从成言而得”;近代蒋伯潜在《语义广解》中指出“信”有二义:“说话必须真实;说的话必须能践言”。因此,诚信这一思想主要包括两层意思:1、从言语方面看,说的话真实无妄,人己不欺,符合客观实际;2、从行动方面看,对说的话能信守、实行,不违背。孔子的诚信思想包括了这两方面含义,并在关于诚信的地位、标准、实行等问题上包含了丰富的思想。总结和宏扬孔子的诚信伦理思想,对于完整理解这一基本道德规范,加强当前公民道德建设,消除不讲信用、欺骗欺诈这一社会公害,具有重要意义。
一、关于诚信的地位
在孔子的整个道德体系中,“仁”是其核心思想,“信”则是其重要内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信”也是孔子一生中用以教育学生的重要内容。关于诚信的地位,孔子从多个方面作了论述。
1、“信”是“仁”的必然要求
孔子的伦理思想,以“仁”为核心和最高的道德标准,“信”是这一道德标准的必然要求。仁者、贤者必然具备“信”这种道德品质,而试图通过修身以“成仁”“成贤”者,在人际交往中也就必须努力做到“信”。孔子提出,做人要“主忠信”,即以忠和信两种道德为主。他要求学生“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以便通过孝、悌、信、爱等品质的培养而迈向“仁”的境界。对于古人“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 的重“信”作风,孔子推崇、赞叹不已。
孔子的学生曾参特别重视“信”的修养。他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曾参的妻子要去赶集,儿子哭闹着要同去。妻子就对儿子说:“你在家好好听话,等妈妈回来,杀猪给你吃”。儿子信以为真,不闹了。曾参回家后,儿子把妈妈要杀猪的事告诉了他。曾参沉吟片刻,就和儿子一起去把猪绑了起来,准备宰杀。妻子回来了,连忙制止:“别杀猪,我是跟孩子说着玩的。”曾参严肃地说:“对小孩子是不能随便开玩笑的,孩子年幼无知,父母教什么,孩子就学什么。你要骗他,他就会去骗别人,这怎能教育孩子向善呢?”最后还是把猪杀了。这个故事表现出曾参在“信”的问题上不容丝毫苟且,他既以此教育儿子,其实同时也是自己修身以实现人格自我完善的需要。这正如庄子所说:“夫孝悌仁义,忠信贞廉,此皆自勉以役其德者也”。
“信”是“仁”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所以,孔子说:“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即有仁德的人必然能说出好的话,能做到“信”;但能说出好的话、能做到“信”的人却不一定就具备了仁德。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仁”呢?孔子的回答是:“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这五者即“恭、宽、信、敏、惠”,因为“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除了“信”之外,还必须做到恭、宽、敏、惠,还有忠、敬、智、勇,甚至刚、毅、木、讷等。总之,“仁”既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也是一个兼涵诸德的总的道德规范,它要求在人际交往中必须做到“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