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波士顿学者论儒家(3):耶稣与孔子在此相遇——R. Neville, J. Berthrong,P.M. John 和 M. Ing
【作者按】本篇向大家介绍我所结识、接触或了解到的四位波士顿人,他们都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认同或欣赏儒家价值系统,甚至致力于儒学及其现代意义的研究;二是他们都信仰基督教,其中有的当过基督教传教士,有的是身居要位的神学家,有的是在美国宗教界有着广泛影响和特殊地位的学者。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自己的一点见闻,未必每部分都有学......
-
〓 竹帛《五行》篇比较
1973年冬,湖南长沙马王堆第三号汉墓出土的众多帛书中,有一本被名为《五行》篇。整整20年後,1993年冬,湖北荆门郭店村第一号楚墓出土的众多竹书中,有一本自名为《五行》篇。 两篇《五行》的最大不同是:帛书有《经》有《说》,竹书有《经》无《说》。《经》的部份,除几个章节次序互换外,内容方面基本相同。 20年前的研究已经......
-
〓 "煮酒论史"儒家的道德观
儒家的道德 一百多年来,中国的传统文明以及其魂魄儒家精神。在时间、现实、历史的潮流中,历经沉浮跌荡,屡次跌入谷底深渊,被万般洗炼,在新世纪的今天终于洗尽一切污垢耻辱,而大浪淘沙的传承给自己民族的是金子般的荣耀和精华。 何以见得,中国的传统文明以及其魂魄儒家精神已经洗净污垢耻辱呢? 事实是:千百年来中国人的国耻--太监、......
-
〓 蒙培元 ·〖我是怎样提出情感与理性问题的〗
我简单谈一谈我是怎样提出“儒学中的情感与理性”这个问题的,也就是谈一谈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过程。我的研究工作基本上都是按问题进行的,就是尽量先提出问题,然后对这个问题有了自己的看法,接着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再提出新的问题。所以,我直到现在还没有一本系统的关于中国哲学史的著作,我只是在讨论一些问题。(笑)当然,我提出问题与我......
-
〓 杨翰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不断开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新境界〗
[内容提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对待包括儒学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指导中国先进文化建设过程中,始终以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为理念,对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坚持批判继承、创新发展的方针,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结合新的时代特点,不断丰富、完善、发展批判继承、创新发展的文化观,不断开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境界。形成了......
-
〓 论民初孔教是否宗教之争
孔教是否宗教,是聚讼多年、迄未定论之问题。该问题在20世纪初的思想文化领域里曾成为争论之热点,各界要员卷入其中者甚多。该讨论正值社会嬗变、文化转型时期,无论对当时的舆论、政局,抑或对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潮,均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对清末民初康有为等人试图创孔教的实践,近年来有不少专著和论文进行了探讨,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
-
〓 余秉颐 ·〖孔子思想与中国哲学的致思方向〗(论纲)
孔子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影响是巨大的。中国哲学著作一般都从天命观、历史观、人生观、认识论等方面,论述孔子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影响。不过笔者认为,这些论述所注重的是中国哲学的理论内容方面,而没有重视它的致思方向方面。实际上,孔子思想对于中国哲学致思方向所产生的影响,同样值得我们重视。中国哲学自其产生以来,在不同的时代对于人们的社......
-
〓 从以天论德看儒家道德的宗教作用
随着儒学研究不断深入,儒家道德的宗教性问题近些年来再次上升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对于儒学是不是宗教的问题,除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之外,大部分学者(包括我自己)取居间态度,认为儒学不是典型的宗教,却有着宗教的作用。① 儒学既然不是宗教,其宗教作用源自何方呢?为此学者多借鉴康德的观点应答,认为儒家的天与康德道德宗教中的上帝有近似......
-
〓 蔡德贵 ·〖试论美国的儒家学派〗
看到这个题目,难免会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儒学是中国的特产,怎么会出来个美国的儒家学派? 诚然,儒学是发源于中国的思想文化体系,但是儒学早就走向世界,已经成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孔子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孔子既是时间人,又是空间人。从时间上来说,孔子跨越了两千多年,经过多次文化交流,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了四种类型的儒学:独尊儒......
-
〓 《中庸》的“参赞化育说”
《中庸》和《易传》一样,是早期儒家中最具形而上学特征的一部著作(但不是纯粹形而上学的著作),书中提出了“天人合一说”的基本模式。《中庸》相传为子思所作。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它就是孔子和孟子之间的最重要的文献。从中可以看出,从孔子的天命说到孟子的心性说是如何发展的。郭店楚简的出土和上海战国楚简的发现能够证明这一点。郭店楚......
-
〓 钱 逊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刍议〗
[内容提要]本文提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作为儒学和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方针。内容分五个部分:[1]马克思主义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2]传统文化的二重性;[3]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互补性;[4]儒学和传统文化需要吸取马克思主义之长发展自己;[5]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道路。结论部分文章认为我......
-
〓 郭齐家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摘要]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同党的“十四大”到“十六大”精神既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强调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弘扬中华文化”的战略意义。中华文化强调“以仁为本”、“以和为贵”、“修己安人,成己成物”,“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
-
〓 冯俊 ·〖浅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儒学因素〗
[内容提要]本文在系统分析了儒家知行观、民本观、和谐观、德治观、社会理想等几个方面重要思想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后,指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传播、生根、发展并被中国化,正是由于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优秀传统思想和民族特性紧密结合,使其相互交融、发展,从而促进了马克......
-
〓 牟宗三的风骨[1]
摘 要:牟宗三是现代新儒家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水准”的哲学家。他在苦苦地追求“哲学地建立中国哲学”的学思历程中,也表现出鲜明的人格特征。与很多哲学家相同的是,牟宗三对于做学问和做人都有明确的意识。他认为做人与做学问一样均不是一件易事,因此需要认真的态度。牟宗三的一生规行矩步,儒雅谦逊,儒者风范。但与此同时,他又常常表......
-
〓 论屈原与郭店楚墓竹书的关系
湖北荆门郭店一号楚墓的墓主是谁?出土竹书是什么时代、什么学派的文献?近年来海内外学术界对此颇为关注。不少研究者已逐渐突破那种以提出假说为主的研究方法,取得很大进展。 笔者试用被王国维称为“二重证据法”的科学考据方法,以出土墓葬与传世文献相互印证,发现已有充分证据表明,屈原完全符合郭店一号楚墓墓主的基本情况;而出土竹书则......
-
〓 读刘小枫《儒家革命精神源流考》
《儒家革命精神源流考》⑴ 的写作缘起,是集中反驳学者顾彬在文章《上帝病——人病:论中国和西方的不完美性问题》提出的观点:与西方的现代国家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及社会运动乃基督教救世思想的世俗化形式几近相侔,现代中国革命思想也受到西方基督教世俗化思想及社会运动影响;其中最著名、影响最深远的范例是马克思、列宁和毛泽东。(见......
-
〓 清末民初孔教会实践与儒家现代转化的困境
随着中国现代化过程而产生的制度变革,使得原来与传统制度融为一体的制度化的儒家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体制性支持。特别是科举制度的废除,使得儒家的传播渠道、儒家与权力之间的关联被割断,造成了儒家“魂不附体”的状况。 在儒学面临困境的时候,一部分富有保守情怀的中国精英分子,意识到儒家的意义系统对于变乱时期中国的社会秩序和文化认同......
-
〓 儒学——站在科学的肩膀上 (中国思想与现代理性)
摘要:儒学是对历史、社会、自然、人的阐释,在这种阐释中,它也成为了儒学自己,这种学术的元学的性质就是中国文化的理性与西方文化理性的区别,如果说西方的文明表现为一种理性化的存在,那么儒学就是一种存在的理性。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学和现代科学哲学的内容和方法正是反映了西方理性向阐释学的转变,现代科学的前沿理论已成为了对科学自身......
-
〓 “有马者借人乘之”辨正
《论语·卫灵公》:“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包咸曰:“古之良史,于书字有疑则阙之,以待知者。有马不能调良,则借人乘习之。孔子自谓及见其人如此,至今无有矣,言此者以俗多穿凿。”邢昺疏:“此章疾时人多穿凿也。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者’,史是掌书之官也;文,字也。古之良史,于书字有 疑则阙之,以......
-
〓 驳“儒家文化崩溃论”
儒学的现代困境,在我看来,与其说是其萧条没落的一种表现,毋宁说是其生命力的另类彰显。儒学在自我反思,在奋力挣扎,它正在浴火重生。没有生命的东西,譬如列文森眼中的古董展物似的儒学,自然也就没有反思和挣扎,也就自然没有重生的可能。 儒学的这种反思和挣扎,自身是痛苦的,进程是复杂的,时间是长久的,路途是艰难的。然而,儒学更生......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