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库提要·尚书古文疏证》
国朝阎若璩撰。若璩字百诗,太原人,徙居山阳。康熙己未荐举博学鸿词。古文《尚书》较今文多十六篇,晋魏以来绝无师说,故左氏所引,杜预皆注曰逸《书》。东晋之初,其书始出,乃增多二十五篇。初犹与今文并立,自陆德明据以作《释文》,孔颖达据以作《正义》,遂与伏生二十九篇混合为一。唐以来虽疑经惑古如刘知几之流,亦以《尚书》一家列之《......
-
〓 特别关注·纪念甲午战争120周年:甲午战争思辨
冲向日舰的“致远”号与管带邓世昌 资料图片 ●作为一个成熟的民族,不应拒绝反思失败,而应认真吸取失败教训,找出原因,深挖根源,有针对性地采取切 实有效的举措,把教训转化为民族振兴的契机和动力。 ●中日两国观念、制度、文化上的差异,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战争的胜负。中国在甲午战争中不仅败在战场,也败 在软实力上。这......
-
〓 顾农:《文选》与《玉台新咏》
一中古齐梁时代文学大为繁荣,创作方面涌现出空前之多的作家作品,理论批评方面有《文心雕龙》《诗品》两部大书,稍后又贡献了《文选》《玉台新咏》这两部篇幅很大、影响深远的文学选本,大放异彩,照耀古今。 二大型诗文选集《文选》出于梁昭明太子萧统(501~531)之手,他手下的文人如刘孝绰(本名冉,481~539)等人也有......
-
〓 《乐记》之“乐”音义辨
今传本《礼记》有《乐记》一篇,尽管人们对于其成书于何时有不同意见,但它总结了先秦儒家对于礼乐文化尤其是乐文化的看法,却是大家的共识。这点只要通读《论语》,看看荀子的《乐论》,就不难明白。然而,当我们阅读这一传统文献的时候,首先便碰到一个问题:《乐记》之“乐”该读何音释何义呢?人们也许不假思索就能回答:《乐记》之......
-
〓 中国图像史学的理论建构略论
《清明上河图》(局部)敦煌壁画编者按图像是文字之外最重要的历史资料。通过图像提供的各种信息进行历史研究,是近年来国际史学界的研究热点和重要方向,进而涌现出众多新颖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在西方史学传统中,由于古代文明图像史料的丰富,学者们对图像史料的采集和利用有着深厚渊源,并熟练地应用于历史研究中。受西方史学影响,中国图像史......
-
〓 “生命写作”还是“面包写作”——曹雪芹与李渔小说创作的当代启示
当前的文学领域,客观存在两类创作方向,即以回归文学本质为目的的纯粹写作和以赢利为目的的商业化写作。事实上,这样的形态古已有之。曹雪芹与李渔,就是中国古代通俗文学史上纯粹写作与商业化写作两个经典的个案。 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是地道的纯粹写作,没有任何商业目的。这是因为,尽管穷困到“举家食粥酒常赊”,他在《红......
-
〓 孔门学规——《论语》首章新解
我先下一个判定:《论语》首章,也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一段话,乃孔门学规,因为它所包蕴之理是全部孔门儒学思考的根基与前提,旨趣与目的。 正如“不懂几何学者请勿入内”之于柏拉图学园的意义。此章当为孔子晚年所说,或许还是其晚年反复道及之语,列为......
-
〓 影视史学:亲近公众的史学新领域
从史学史的角度看,史学大体可以分为“精英史学”和“大众史学”(或公众史学)。自古以来,“精英史学”一般为当权者所驾驭,如传统史学着力要表现的是政治事件和显要人物,传统的书写史学正是为这一宗旨服务的;“大众史学”多以口舌相传的形式流行于坊间,以中国古代的大众史学而论,那些视觉感极强的画像、碑铭、壁画、服饰,那些声情并茂的......
-
〓 “卧冰求鲤”三题
资料图片“卧冰求鲤”是二十四孝中的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王祥为西晋重臣大僚。更为重要的是,“晋王氏自王书生祥、览,而祥位三公。同时衍、绥、澄、戎、敦、导、玄并位至三公,才名冠世,人号琅琊八王。导之后洽、悦、昙首、弘、俭又累世贵盛,与五代相终始”(王圻《续文献通考》卷二百十一)。因此,所谓王祥“卧冰求鲤”发生地也引起多方......
-
〓 国学争鸣:中国文学史的本与末
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的演讲中指出“用近代的文学眼光来看,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其本意为嘲讽新月派与创造社“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主张,孰料这一讽喻时事、有感而发的观点竟在传播中异化。有人提出魏晋有所谓“人的觉醒”,并把魏晋时期“人的觉醒”与“文的自觉”结合起来,“魏晋文学......
-
〓 志远与《法华传记》的著作时代
释志远,《宋高僧传》有传,为天台宗五台山系的一个并不特别出名的高僧,然其故事又见于《广清凉传》和《法华传记》,其间详略细处有异,故有予以考查的必要。唐人僧详所著《法华传记》卷三讲解感应第七之二江南释志远十可谓最早的记载:释志远,俗姓宋氏,江南人也。早丧其父,孤养于母,承顺颜色,朝夕无违。天性聪利,颖悟法华。生年十八,启......
-
〓 史海钩沉:晚清中西人士在“救国策略”译介中的心态历程
翻译引进西学著作,在西学中求得救国之策、强国之法,改变国家命运,这是晚清知识群体译介西学的初衷。而作为这一时期西学译介的另一主力,来华传教士也有着自己的打算。纵观晚清中西人士在西学译介中的互动和心态变化,虽然在微观层面上因个体、环境差异而各不相同,但在宏观层面上,以社会群体视之,则呈现出一般性特点和规律。这两个社会群体......
-
〓 《聊斋志异》仿书发展流变研究
内容提要:本文第一次系统梳理研究了《聊斋》仿书的发展流变历程,首次界定了仿书的概念以及《聊斋》仿书的主要书目,并根据仿书的流变特点划分为四个阶段,即高潮期、低谷期、重振期和蜕变期,对于每个阶段的特点作了初步的分析,力求勾勒出《聊斋》仿书发展历程的概貌。关键词:《聊斋志异》;仿书;流变作者简介:崔美荣,1971年1月出生......
-
〓 关于齐白石花鸟画和莫兰迪静物画审美特征的差异
昔日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论》齐璜(1863–1957),字濒生,湖南湘潭人。白石原是其老家的一个村名。齐白石虽木匠出身,却是一位入俗而得雅赏的艺人,是中国20世纪家喻户晓的......
-
〓 中国古代诗歌教育简史
导论中国诗歌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古代文学的河流里追本溯源,诗歌恐怕是最古老的文学形式。如果从“杭育杭育”派的原始诗歌开始算起,那么,诗歌的历史也就几乎等同于人类语言的历史。流传至今的《弹歌》也许就是远古时候最美的诗歌了。有了诗歌,也就有了诗歌教育——利用诗歌来传承生产经验和社会经验,运用诗歌来教授自然知识与社会伦理,同时......
-
〓 旋毛论
马禀天地阴阳之气以生,生之初,精血交构下生。肾上生心,心含虚灵,虚灵含真,真立精凝,干生于脏腑,支行于经络脉理,条分于骨节、肤肉、孔窍、皮毛,而止一气也。脏腑经络在内不可见。而骨节、肤肉、孔窍、皮毛在外,易见也。马毛比人独旋,旋毛在上者向下,在下者向上,在左者向右,在右者向左。凡上左者属阳——向下、向右者,阳,数顺也。......
-
〓 蒲松龄的反贪小说
私心里曾想,何妨从《聊斋志异》中选出若干篇反贪小说来,编成一册,用作反贪教材,让那些贪赃枉法的腐败分子们对照自己,好好学习,这对廉政建设或许不无裨益。 在中国古代作家中,蒲松龄大概算得上是反腐倡廉最力、旗帜也最为鲜明的一位了。他在《聊斋志异》中写了不少反贪小说,也写了不少表彰清官的小说。在当今的中国,反腐......
-
〓 “曹操墓”仍不宜定论
2010年6月,“曹操墓”挖掘现场“曹操墓”出土的刻铭石牌 2009年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认定河南安阳市西高穴东汉大墓为魏武王曹操高陵,引起了学术界乃至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为一座当时还没有结束发掘工作的墓葬举行新闻发布会,这在文物考古界是罕见的,更何况墓主人还是在公众中知名度极高的历......
-
〓 国学争鸣:还是简称“文心学”为妥
吴中胜教授《还是简称“龙学”好》(《光明日报》2016年8月1日第16版,以下简称“吴文”)一文,全盘否认拙文《“〈文心雕龙〉之学”当称“文心学”的几条理由》(2015年8月于云南大学召开的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第十三次年会上所作大会交流论文),谨就吴文之驳议,逐一回应之。其一,关于“前两条不是指向事情本身,也不是讨论‘名’......
-
〓 自负与推崇齐飞,爱才一生独秀——浅谈曹操的欣赏意识
摘要:曹操一生,挟天子以令诸侯,南征北战,完成了中国北方的统一,奠定了晋统一的基础。其人豪迈自负却又爱怜有才之人,推崇对手却又狂妄自大,可谓矛盾重重。然而观其一生所作所为,分明又有一条思想主线——欣赏意识贯穿始终。关键词:曹操;欣赏意识;自负;爱才;推崇对手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南充637009三国之时,尔虞......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