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顺治年间浙江嘉兴一带士人的生存方式
【内容摘要】嘉兴北靠苏、松,与浙东有带水之隔,顺治年间这一带士风严正而不失宽厚。当时在士风中起引领作用的陈确、张履祥等都以治生为立身之前提。艰苦的外部环境不仅没有使他们自暴自弃,反而使他们在反己自修方面提出了更加坚定的要求。他们尚且相信“圣王再作”的可能,所以他们一方面“修身以俟之”,另一方面通过破除邪说、绍述先进以及......
-
〓 读史札记:礼与中国人的传统习俗
人们常把“礼”与“俗”合起来称“礼俗”,可见礼与俗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历代许多经学大师在给《仪礼》《周礼》《礼记》等作注作疏时,常常将礼与俗混为一谈。例如关于“礼俗丧纪祭礼皆以地媺恶为轻重之法而行之”,郑玄注曰:“礼俗,邦国都鄙民之所行先王旧礼也。‘君子行礼,不求变俗’,随其土地厚薄为之制丰省之节耳。”贾公彦疏:“俗者......
-
〓 国学争鸣:中国文学史的本与末
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的演讲中指出“用近代的文学眼光来看,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其本意为嘲讽新月派与创造社“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主张,孰料这一讽喻时事、有感而发的观点竟在传播中异化。有人提出魏晋有所谓“人的觉醒”,并把魏晋时期“人的觉醒”与“文的自觉”结合起来,“魏晋文学......
-
〓 孙明君:历代《老子》研究举隅
从先秦时代开始,学者们对《老子》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其成果几乎可用汗牛充栋来形容。为使初学者了解历代《老子》研究的概况,本文对历代《老子》研究做了一番挂一漏万式的描述。 中国古代的老子研究汉初黄老之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无不受到老子学说的影响。老子被道教视为始祖,也被视为气功养生学说的创始人。关于古代老子研究的......
-
〓 自负与推崇齐飞,爱才一生独秀——浅谈曹操的欣赏意识
摘要:曹操一生,挟天子以令诸侯,南征北战,完成了中国北方的统一,奠定了晋统一的基础。其人豪迈自负却又爱怜有才之人,推崇对手却又狂妄自大,可谓矛盾重重。然而观其一生所作所为,分明又有一条思想主线——欣赏意识贯穿始终。关键词:曹操;欣赏意识;自负;爱才;推崇对手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南充637009三国之时,尔虞......
-
〓 孔子生年生日详考
【本文作者】毕宝魁,1952年3月生,现为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内容提要】目前通行的孔子诞辰9月28日是缺乏依据的,子夏传授《公羊传》和《榖梁传》都有孔子生日的明确记载,两传所记实质也吻合,参照其他文献,再参照天文学相关记载,可以确定孔子生年生日为公历公元前552年10月9日。其他说法应该摒弃。【中心词】孔子;生日;三......
-
〓 专家论坛:史学研究的主旨在于求真
精彩导读 ▶一个新的学科或新的研究领域,以及新的研究方向的形成,其前提是具有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的存在。学术用语或范畴的形成要遵循语言的基本规则,否则会引起表义的不确切或导致意义的混乱。从提倡“新某某史”的论证看,他们论定的“新”是基于研究理念、方法、视角方面,而这些不构成新学科、新领域、新方向的要件。▶当代史学风......
-
〓 《四库提要·尚书古文疏证》
国朝阎若璩撰。若璩字百诗,太原人,徙居山阳。康熙己未荐举博学鸿词。古文《尚书》较今文多十六篇,晋魏以来绝无师说,故左氏所引,杜预皆注曰逸《书》。东晋之初,其书始出,乃增多二十五篇。初犹与今文并立,自陆德明据以作《释文》,孔颖达据以作《正义》,遂与伏生二十九篇混合为一。唐以来虽疑经惑古如刘知几之流,亦以《尚书》一家列之《......
-
〓 汉魏南北朝乐府清赏之十五
南朝乐府·吴声歌子夜歌(之一)落日出门前,瞻瞩见子度。冶容多姿鬓,芳香已盈路。子夜歌(之二)芳是香所为,冶容不敢当。天不夺人愿,故使侬见郎!冶容多姿鬓,芳香已盈路国学《子夜歌》是吴声歌中的一个曲调,约产生于晋孝武帝太元年间(376—383)。之所以称之为“子夜”,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晋代有位女子名叫子夜,《子夜歌》是她......
-
〓 国学漫谈:逝者如斯
孔子是极善于从自然现象和事物中获得人生感悟的。如从山梁上的野鸡“色斯举矣,翔而后集”(《乡党》)中感其审时,从“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阳货》)中知其客观必然性。还有“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宪问》)和“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等,都是用了引譬连类的比兴手法感发志意,由物及人。其中最脍......
-
〓 中国图像史学的理论建构略论
《清明上河图》(局部)敦煌壁画编者按图像是文字之外最重要的历史资料。通过图像提供的各种信息进行历史研究,是近年来国际史学界的研究热点和重要方向,进而涌现出众多新颖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在西方史学传统中,由于古代文明图像史料的丰富,学者们对图像史料的采集和利用有着深厚渊源,并熟练地应用于历史研究中。受西方史学影响,中国图像史......
-
〓 “记取好亭子名”——扬之水谈名物研究
扬之水摄于五七初读扬之水新作:《曾有西风半点香:敦煌艺术名物丛考》,三联书店2012年1月版;《物中看画》,金城出版社2012年5月版;《桑奇三塔:西天佛国的世俗情味》,三联书店2012年11月版;《〈读书〉十年》(3册),中华书局2011~2012年版 编者按:扬之水先生粉丝之多是人所共知的。这多少有些奇怪......
-
〓 对中国当代文学学术知识分子的观察与解读
知识分子一词内涵含混,外延不明。从字面上看指的是拥有知识并能运用、生产、传播知识的人。英语上知识分子(intellectual)的词根intellect是智力的意思,可理解为从事抽象推理的人。而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的身份却要复杂的多。余英时在《士与中国文化》中指出,春秋末期,士为四民(士、农、工、商)之首而被正式规定在“......
-
〓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元宵节的文化意义
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又叫上元节,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元宵观灯的盛况,在中国历代文人墨客的诗文里,留下了众多令人神往的记载。它以热烈喜庆的民俗意蕴和团圆浪漫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岁时文化中大放异彩,是深受我国人民喜爱的传统节日。正月十五是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此时一元复始,大地回春,同时国人历来重首尚新,根据道教......
-
〓 “卧冰求鲤”三题
资料图片“卧冰求鲤”是二十四孝中的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王祥为西晋重臣大僚。更为重要的是,“晋王氏自王书生祥、览,而祥位三公。同时衍、绥、澄、戎、敦、导、玄并位至三公,才名冠世,人号琅琊八王。导之后洽、悦、昙首、弘、俭又累世贵盛,与五代相终始”(王圻《续文献通考》卷二百十一)。因此,所谓王祥“卧冰求鲤”发生地也引起多方......
-
〓 艺坛论道:科学对待中国画的文化传统
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需要科学对待文化传统。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画传承至今,经过了不同时代的砥砺与淘洗,并在发展的过程中一直求新求变,成就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和民族文化基因的塑造。因此,科学客观地对待中国画的文化传统,就要对千百年来形成的中国画基本理论进行厘清,对中国画的文化之源进行梳理分析,明晰其特质,并......
-
〓 从《论语》看孔子和仁学
楔子庄子曰,“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我读《论语》,是为了解孔子其人和他的仁学系统,读法不同,于是便有了我的“《论语》心得”。一、“子不语乱力怪神”“子不语乱力怪神”。(《论语·述而》)有学生问他怎样事奉鬼神,他说:“人的事尚且没有处理好,哪里谈得上鬼神?人生前的事都没弄明白,哪能知道死后怎么样?”(《论语·先进》)......
-
〓 论坐忘
内容摘要:本文首先具体探索了坐忘的本来意义,笔者又将它的具体成分化归为养生、思维方式、哲学意义等三个层面,在具体阐释了坐忘的三个层面之后,又着眼于现代社会,表达了坐忘对现代生活的重要希望。关键词:坐忘超越;养生;坐忘的现代意义一先探讨一下“坐忘”的历史面目。《庄子》的原文是:颜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谓也?”曰:......
-
〓 天命五年后金国的大福晋
天命五年(1620)三月,后金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大福晋突然被废,《满文老档》于此事记载甚悉,却唯独未言大福晋系何人,这在当时大概并不成为问题,逮至后世,却引发了一场长期的争论,或谓此大福晋系继妃富察氏,或言其人乃大妃阿巴亥,各执一端,实难定夺。今细究其据,略发浅见,以求引玉。据《满文老档》载:“(天命五年三月小福晋)代......
-
〓 《聊斋志异》仿书发展流变研究
内容提要:本文第一次系统梳理研究了《聊斋》仿书的发展流变历程,首次界定了仿书的概念以及《聊斋》仿书的主要书目,并根据仿书的流变特点划分为四个阶段,即高潮期、低谷期、重振期和蜕变期,对于每个阶段的特点作了初步的分析,力求勾勒出《聊斋》仿书发展历程的概貌。关键词:《聊斋志异》;仿书;流变作者简介:崔美荣,1971年1月出生......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