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苏东坡淮河之咏考述
——经典名篇故地新考之二十六
我行日夜向江海,枫叶芦花秋兴长。长淮忽迷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昂。寿州已见白石塔,短棹未转黄茆冈。波平风软望不到,故人久立烟苍茫。这首诗的诗题叫《出颖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作者苏轼。苏轼(公元1037-1101),字子聸,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宋仁宗嘉佑年间进士,历任凤翔府节度判官、直史......
-
〓 六十年来海峡两岸唐代文学研究比较
六十年来,海峡两岸由于思想政治和学术背景的不同,两岸的唐代文学研究也形成了各自的优长和存在着不同的缺憾。但中国毕竟只有一个唐朝,也只有一个唐代文学,何况又来自同一个学术传统,因此又有许多相似和共通之处。比较一下两岸六十年来唐代文学研究历程中的共通、不足和各自的优长,并就其中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这对两岸的古典文学研究......
-
〓 读史札记:礼与中国人的传统习俗
人们常把“礼”与“俗”合起来称“礼俗”,可见礼与俗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历代许多经学大师在给《仪礼》《周礼》《礼记》等作注作疏时,常常将礼与俗混为一谈。例如关于“礼俗丧纪祭礼皆以地媺恶为轻重之法而行之”,郑玄注曰:“礼俗,邦国都鄙民之所行先王旧礼也。‘君子行礼,不求变俗’,随其土地厚薄为之制丰省之节耳。”贾公彦疏:“俗者......
-
〓 多立皇后与不立皇后——魏晋南北朝皇后制度探微
摘要:多立皇后和不立皇后,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皇后制度的两个突出变化。多立皇后是要最大限度地 满足昏君和暴君的淫欲,同时也含有削弱外戚的意图,而不立皇后则主要是防止外戚专权。从效果上看,多立皇后的作用不大,也不符合传统礼仪,因而后世基本消失;不立皇后则作用明显,并由于外戚专权的存在为后世所继承。关键词:多立皇后;不立皇后;......
-
〓 《黄香故里考辨》之考辨——与张昕先生商榷
秦汉时的安陆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大县,其辖区十倍于今安陆市。《湖北省建制沿革·秦汉郡县》称:“汉之安陆,包括:汉川、孝感、黄陂、汉阳、安陆、云梦、应城、京山等八县。”东汉孝子黄香是古安陆县人,人们对此没有任何异议,更没有人要改变“黄香安陆人的历史结论”。但今安陆与古安陆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必须严加区别,不能混为一谈,如果......
-
〓 科举停废与文明冲突
内容提要:科举制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华文明产物,贤能治国说或精英统治理论为科举考试制度的出现奠立了理论基础。在一定意义上,科举制可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科举制的实质,是一种开放报名、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考试制度。废止科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西方文明冲突的必然结果和典型事例,实际上科举是废于时而不是废于制。科举制在......
-
〓 药山惟俨的宗系和禅风
内容提要:药山惟俨一般认为出自石头希迁,因而其下出的曹洞宗也被划归青原一系。本文以唐伸《澧州药山故惟俨大师碑铭》等为依据,认定药山应为马祖弟子,其宗风亦近洪州,故实属南岳。关键词:药山;禅宗;青原;南岳药山惟俨为唐代禅宗大师,过去一向被认为是石头门下的名德,其下出曹洞宗,法脉绵延,影响深远,然自南宋以来,临济宗人复出新......
-
〓 定位皇权,肇始宰辅专政——李沆论(君臣关系个案研究之一)
引言对于李沆,恕我寡闻,迄今为止尚未看到专门论述的文章。大概在众多的宋代士大夫中,李沆实在不太引人注目的缘故吧。他仕于宋初太宗、真宗两朝,官至参知政事和宰相。虽居高位,决策主政,但在他的任期内,既没有发生什么惊心动魄的事件,也缺少有声有色的作为。仅仅是承平时期的正常作为。因此,在后世,他便成了一个为人遗忘的“大人物”。......
-
〓 史海钩沉:东方海上丝绸之路浅探
“海上丝绸之路”(也称海上丝路)是指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海上通道的统称。学界一般将其划分为两条线路:“南海丝路”与“东方海上丝路”。但人们在谈到海上丝绸之路时,多想到的是“南海丝路”,却很少提及“东海丝路”。实际上东方海上丝绸之路有着悠久的历史,重视东方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研究,传承东方海上丝绸......
-
〓 研究心得:管窥中国古代符瑞文化
符瑞,或称之为“祥瑞”“瑞应”“祯祥”“符应”“嘉瑞”“嘉祥”等,是古代帝王承天受命、施政有德的征验与吉兆。符瑞文化生于殷周之际,殷周之际新天道观念的形成是其产生的关键因素,图腾崇拜、征兆信仰、史官文化等因素是其产生的重要原因。符瑞文化产生后,经历了先秦滥觞、秦汉繁荣、魏晋嬗变、六朝整合、唐宋复兴和元明清衰落几个主要阶......
-
〓 屈原之时
屈原对生命的有限性有着清醒的认识,《离骚》中多次用到带“恐”字的句子,抒发时间的紧迫感,如“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岁月匆匆,屈原渴望尽早建功立业,这既是一种自我鞭策和激励,更是一种责任与担当。“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王逸说:“言我念年......
-
〓 《古冈遗谱》与岭南古琴派
《古冈遗谱》是宋代遗留在广东省新会县的古琴曲谱。古冈即古代冈州,清代才改名新会。南宋末年,金元入侵中原,南宋皇室被迫从临安(即今杭州)南逃至福州,最后逃至冈州改号祥兴。1279年(即祥兴三年),冈州被破,丞相陆秀夫背负少帝赵丙投海而殁,从而结束了宋代的历史。相传《古冈遗谱》就是当时留下来的古琴谱。宋朝皇室的南移也把中原......
-
〓 清代财政制度创新与近代财政体制发端
■本期主持:陈锋(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本期主题:清代财政转型与国家财政治理能力主持人语 传统社会的国家财政,从总体上体现着国家政权为实现其职能,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分配和再分配而形成的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清朝处于中西交汇、新旧交替、社会巨变之中,各项制度多有变化。清代财政制度的沿袭与......
-
〓 重读杜甫的《又呈吴郎》
“十一”长假期间,友人来串门聊天,提起40多年前,我们一起游成都杜甫草堂的情景,犹历历在目。记得在《诗史堂》前,友人最欣赏郭沫若先生撰写的那副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他说:“杜甫是最关心民生的诗人。”当时,我摇晃着脑袋,流畅地背诵出杜甫的七律《又呈吴郎》,以示赞同。友人走后,我几次尝试......
-
〓 “晚来风急”与“晓来风急”的是与非
关志敏、蒋丹丹二君《李清照〈声声慢〉:“晚”来风急?》(载《语文月刊》2017年第3期,以下简称“关文”)一文,以“‘乍暖还寒’写秋晨”、“扶头卯酒御晓寒”“‘晚来风急’矛盾多”和“权威选本都用‘晓’”四点作为论据,断言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声声慢》词中异文“晚来风急”应作“晓来风急”。对于这一观点,笔者不敢苟同,特提出来......
-
〓 国学漫谈:敦煌学与巴蜀
敦煌学的兴起,在中国学术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它是清代嘉道以来徐松、龚自珍开创的“西北学”的延续和发展,它不仅仅是新材料的发现,更主要的是中国的学术风气因之一变。从此,中国的学者认识到,研究中国学问不能只翻阅四部书,要关心中外交流及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中国的学术开始走进国际学术语境。所以,敦煌学是一个具有现代学术韵味的......
-
〓 天下人格与天地人格
追溯原始宗教及夏商文化就可发现,华夏民族经历了一个祭祀帝神的漫长时期,而借此肃穆的祭祀礼仪活动,最终不仅没有委身于观念中的帝神,反而积极培塑了自己的心灵品质和精神体验,使得中国近3000年以来构建人格中心的传统文化成为可能。 “人格”一词在西方文化体系中,不论是古希腊时期的戏剧表演,还是近现代的心理疗治,......
-
〓 《道德经》带给我们的文化自信
宋代晁补之《老子骑牛图》 资料图片元代赵孟《老子》书法(局部) 资料图片《道德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伟大的经典之一,拥有一个精深玄奥的思想体系,具有跨越时空的恒久价值,故一直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道德经》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而且远播海外,成为全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道德经》在历史长河闪耀出来的哲学......
-
〓 朱熹诗学与孔子诗学
编者按王锺陵教授讨论的是有关《庄子》编纂成书的过程以及郭象注本与向秀注本的关系问题。王先生认为,郭象剽窃向秀是毋庸置疑的,向秀的学术贡献在于在“旧注”之外开辟了“发明奇趣”的义理阐释道路,郭象虽窃向注以为己有,但亦有“述而广之”之功。王锺陵教授对这一著名学术公案作了比较客观中肯的论断,值得学术界广泛关注。刘娟博士的《朱......
-
〓 张世英:万有相通的哲学
当今之世,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几乎人生的每一个方面都离不开互联网,它似乎已经浸透到人们脑海的深处。但互联网的思想根源在哪里?有何本体论、认识论的根据?对我中华思想文化未来的发展有何影响?这些都是有待回答的重要问题。我近些年来所提倡的万有相通的哲学,实际上是从哲学和中西哲学史的角度,对这样的问题进行了一点探讨。一中国人有......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