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也说“验之出土文献与历史”——答尹振环先生
尹振环先生撰文《论<老子>需要验之出土文献与历史》(见《哲学研究》2003年第1期,以下简称“尹文”),对拙作《老子道论价值取向辨略》(见《哲学研究》2001年第6期,以下简称《辨略》)提出商榷,其以“验之出土文献”、“验之历史”置辞,断言老子学说为“政治哲学”,指摘拙论对老子道论之价值取向的辨说乃是“远离......
-
〓 发现自己庄子
在现代生活中,哲学家差不多是世界上最受人尊崇,同时也最不受人注意的家伙,如果这么一个家伙真的存在着的话。“哲学家”已经仅仅变成一个社交上恭维人家的名词了。任何一个莫名其妙,深奥不易了解的人都被称为“哲学家”。任何一个不关心目前状况的人也被称为“哲学家”。然而,后者这种意义中却含着相当的真理。当莎士比亚在《皆大欢喜》(A......
-
〓 老子哲学源流(上)
【摘要】郭店《老子》出土面世,为解决“老子其人其书”问题提供了可靠证据。老子姓老氏,名聃,春秋宋国沛人,与孔子同时且长于孔子。郭店《老子甲》积极应世,主张以“道”佐人主治国,以“亡事”取天下。《老子甲》的“道”是中国哲学中的重要范畴,是老子的发明,是中国古始神话本原的理性升华。老子通过对自然之“象”的领会,把握住“混沌......
-
〓 海内十洲三岛记—长洲
长洲一名青丘,在南海辰巳之地,地方五千里,去岸二十 五万里。上饶山川,及多大树,树乃有二千围者。一洲之上, 专是林木,故一名青丘。又有仙草灵药,甘液玉英。又有风山, 山恒震声。有紫府宫,天真仙女游于此地。...
-
〓 周易参同契—圣人上观章第四
於是仲尼赞鸿蒙,乾坤德洞虚,稽古当元皇,关睢建始初, 冠婚气相纽,元年乃芽滋。圣人不虚生,上观显天符。天符有 进退,屈伸以应时。故易统天心,复卦建始萌,长子继父体, 因母立兆基。消息应中律,升降据斗枢。三日出为爽,震庚受 西方。八日兑受丁,上弦平如绳。十五乾体就,盛满甲东方。 蟾蜍与兔魄,日月炁双明,蟾蜍视卦节,兔者吐......
-
〓 【解经闲谭】(5)
解经之前的闲话到此就要结束了。我们最后来解一下西湖黄龙洞的那副奇联巧对,为即将开始的破玄解老、九九八十一章经文之旅热热身。话说杭州为数不多的道教名胜之一的西湖栖霞岭黄龙洞。在其保留着原先道观景象的山门入口处,两侧门柱上挂着一副蓝底金字楹联,联文仅八个字:"黄泽不竭,老子其犹"。上、下两联分别隐去了一个字,当然是有意为之......
-
〓 【解经闲谭】(3)
这又扯出了另一个有趣的话题来了。我们可以在《论语》里看到,有多处提到一些当时有名的隐者。孔子对这些道家人物也颇为尊重,全然没有"道不同不相与谋"的意思,可能就是我前面所说的好汉惜好汉,英雄识英雄。这种儒道领袖之间的相通相容的情怀,让人感慨、感动。不过,道家爱讲"无为",认为只有顺应自然,才能让万物自由长成,和谐共生,无......
-
〓 【解经闲谭】(2)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从司马迁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得知老子当年在周朝出任过"守藏室之史"的官职,这个职务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孔子见老子"的故事在这里也交代得比较详......
-
〓 测字秘牒—乡字
一人书乡字问婚姻,余曰:“姻缘虽易成,男女亦相得, 第奈何以真童而娶再醮之女。幸末笑乃节字,到后却能守节。” 其人笑曰:“此女果作过养媳,未成婚而夫死,今翁姑欲嫁之 也。不识字理何居,先生何以备知若此?”余曰:“此无他, 乃牛郎织女巧相逢耳。因郎字全,织字只有半边,是以知之也。 ”复问:“到后守节,何以不守前夫。”答曰......
-
〓 “道”与“心”
庄与禅是中国古代艺术哲学中两大神奇而绮丽的瑰宝。它们对于中国古代艺术的发展,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二者既有相通之处,又有不同之点。辨明两者的关系,对于了解和掌握古代艺术哲学大有裨益。从其产生来看,庄子哲学是中华本土的产物,禅宗则是印度佛学传入中土之后,由中国士大夫加以改造吸收之后而成的一个佛教变宗。从真正意义上讲,禅宗的......
-
〓 《老子的帮助》:前言(3)
证词一说使我满意至极。我曾想说是理解、是心得、是发挥、是体会,都太一般化了。我七十余年的所见所闻所历所悟所泣所笑所思所感,不是可以拿出来与老子对证查证掰扯一番吗?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悟君一句话,回首七十载。老子是原告,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政治军事个人生活尤其是当时的主流观念孔孟之道则是被告。我是法庭所找的而不是原告或......
-
〓 《老子的帮助》:前言(2)
第六,他带来的是汉字所特有的表述的方法、修辞的方法、论辩的方法、取喻的方法、绕口令而又含蓄着深刻内容的为文方法。他将汉字的灵活性多义性多信息性弹性与概括性简练性发挥到了极致,他贡献给读者与后人的可以说是字字珠玑、句句格言、段段警世、页页动心、处处奇葩、自由驰骋、文如神龙巨鲸。这是汉字的真正经典,是汉字古文的天才名篇。 ......
-
〓 神仙者,大乱道者也
道教吸收黄老的思想,这是黄老的悲哀,试论之: 神仙思想可以说是道教的核心思想,所谓神仙,即可以上游九天、下通九渊、长生不死之辈。长生者,无死也,无死者,止阳不阴也。一阴一阳之谓道,此黄老之通理。老子虽守雌,但不废雄,虽守阴,不废阳。然神仙求阳弃阴,有违道原。生者阳,死者阴。相辅相成,不能相分。“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
-
〓 言与道——读《道德经》札记
一《道德经》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诗。在这种诗里回响着事物和它自身的原始关联,它让物象世界处处显示出诗意的光辉。这种诗很难简单纳入我们现在所建立的诗歌分类系统。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诗, 比我们通常所说的诗,更具有完整性的意义,或可称之为诗之诗。从诗学的观点重新解读《道德经》,我们也许可以在这种思与诗之如此聚密结合的语言......
-
〓 研究《老子》的一部新作
——评《老子道德经新编》董京泉所著的《老子道德经新编》,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根据老子《道德经》的思想内涵和内在逻辑,对原有文本进行了重构,将其分为道论篇、德论篇、修身篇和治国篇,使老子的思想观点更为集中、脉络更为清晰。该书有两大特点:富有理论创造性。该书各章在原文、注释、译文、述评之外,特设“辨析”一栏,对......
-
〓 道家自由思想的两种形态
引说我首先要指出,我们把道家同自由或自由主义联系在一起的方式,的确很常见。常见到使我们感到道家不仅是中国自由思想的源头,而且也是西方自由思想的先驱(如严复在《庄子评语》中所说)。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重提道家的自由思想,我就深感不安,我担心我会被同化到这种常见的境况之中。因为,我认为有一种说法非常有道理,这就是“我们受到事......
-
〓 智者察同愚者察异
自然界的事物是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西方科学的显著特点是区别事物,找寻这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本质规定性;中国科学的重要特色是求同,探寻自然事物共同具有的气阴阳规律。以察异为特点的科学是累积性的,并且是按指数规律发展的;以察同为特色的科学则是相对静止的。察同和察异都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某种努力,它们从不同的方面探索自然界的规......
-
〓 当鞋子合脚时(谈庄子)
第一章当鞋子合脚时庄子是最难得的开悟者之一,甚至比佛陀或耶稣更加难得。因为佛陀与耶稣主张有为,而庄子强调的是无为。有为当然能做成事,但无为能做成的事更多;许多事可以通过意志来做成,但更多的事可以通过没有意志来做成。无论你通过意志做成什么,总是会成为一种负担,一种冲突,一种内在的紧张,你随时都有可能失去它,它必须被持续地......
-
〓 胡孚琛先生文集--21世纪的新道学文化战略
(一)当全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传统的人们共同迈进一个新的千年纪元之门,踏入21世纪之时,最重要的莫过于回顾过去世界发展的历史,从而展望人类的未来。在过去的一百年中,人类历史似乎将千万年来积蓄的能量加速爆发,使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剧变,几十年前还流行的观念很快过时,每个人都目不暇接地忙着适应这......
-
〓 道家伦理与后现代精神
要开创一个新起点,只需打开过去的伟大哲学著作,并努力领会其精髓。曾经被长久地隐埋了的基本真理的重现,将彻底根除在近代造成灾难性后果的错误。--莫提梅·阿德勒《哲学十大错误》一、引言:韦伯问题的后现代倒置以马克思为代表的19世纪西方社会理论试图从经济生活方面去解答现代资本主义的历史根源和历史必然性,并进而论证它注定要被新......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