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析毛泽东对早期道教的原始社会主义的解读
从文化的维度来考察毛泽东,我们就会发现: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毛泽东深深地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和熏陶。从他的留下的大量文章、诗词和讲话记录稿等文献中,我们都发现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史子集、诗词歌赋、俚语俗言信手采撷、推陈出新;不仅妙语迭出,而且高意频现。同时,这种浸润和熏陶也突出地表现在他对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吸纳上。〔1〕......
-
〓 测字秘牒—纸字
一人书纸字问山地风水,余曰:“一边皆纺绩缝织之旁, 此地必多生女,先从终字起,后全氏字,又应夫终而氏存,主 多出寡妇。不利之地,勿用。”...
-
〓 从“化胡”到“化全球”
《老子化胡经》曾经是道教的一部经典,相传作者是道士王浮,南朝僧佑在他《三藏集》中的《法祖法师传》里说:“昔,祖(师)平素之日,与浮(王浮)争正邪,浮屡曲,即竟不自忍,乃作《老子化胡经》,以诬谤佛法。”王浮是西晋时的道士,而且是一位道教的祭酒(领袖)。最早《化胡经》的作者是王浮,得到了佛教文献的旁证。该书主要的内容是认为......
-
〓 测字秘牒—长字
一人书长字问:“买一骑好否?一日可行几多路?”余曰 :“马化龙肠,千里龙驹也;良字脚,德力兼全,宜买。若乘 之,自然驰聘得意。”...
-
〓 张伯端的性命思想研究
摘要:张伯端在形而上层次以真一统帅真精和先天气,落实到形而下而有精、气、神三宝合修的主张。为了圆融地处理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关系,不得不把精气神的理论发展为性命理论。张伯端在综合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二分,发展了前人关于性命关系的思想,提出了先命后性、性命双修、重性轻命等思想,为后世道教的性命理论确立......
-
〓 道教教义中的环境保护思想初探
内容提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道教,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具有深邃的生态智慧。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道教教义中的环境保护思想:(1)道教的“天人合一”、“万物一体”观念中所蕴含的生态整体思想;(2)道教关于“一切有形,皆含道性”的观念对自然价值的尊重;(3)道教的自然无为观念所蕴含的因应物性、按客观规律办事的思想......
-
〓 黄老、道家即道教论
提要1 “道家”概念最初所指是汉初的黄老;2 “道教”概念最初所指乃是儒家或儒教;魏晋时代,人们用“道家”指称我们今天所说的道教,同时用仍用“道教”指称儒家或儒教;3 道家和黄老一直是异名同实的概念;4 从汉朝末年开始,人们用黄老指称今天所说的道教;5 葛洪到寇谦之,道家、黄老和道教逐渐成为同实异名的概念;6 唐代及其......
-
〓 测字秘牒—凫字(三)
一人以凫字问生意,余曰:“凫凫鸟乘风,可以翱翔得意, 然无尽日飞腾之理,恐不得久。”其人笑曰:“神数!我所卖 者,要货也,大抵半月已耳。”又一人即指此字问生意与月建, 余曰:“岛屿风轻鸟倦飞,此数不利,当慎之。”...
-
〓 测字秘牒—凫字(二)
一人书凫字问:“守旧与更新孰胜?”余曰:“字乃败翎 鹦鹉之象,又象褪毛鸾凤。守旧不宜,决无兴旺之日。此时春 光明媚、花卉向荣,细推数中,乃天机到处鸟能言之兆也。若 更改生涯,自然十分得意。”...
-
〓 李筌《黄帝阴符经疏》的真伪考略
李筌,号达观子,新旧《唐书》俱不载其身世,大约为唐玄宗(712-756年)至唐肃宗(756-763年)时人。按敦煌本《阃外春秋》残卷卷首进书表,末署有“天宝二年六月十三日少室山布衣臣李筌上表”,推知筌在天宝二年(743年)尚为布衣。晚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上提“李筌郞中为荆南节度判官”、“后为邓州刺史”,此说与曾慥《集仙......
-
〓 砚池堂本《老子》"德经"原文(3)
三十二天下皆谓我道大。大而不宵。夫唯大,故不宵。若宵,细、久矣。我有三宝,抱而持之:一曰慈,二曰检,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检,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其慈且勇,舍其检且广,舍其后且先,则必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建之,女以慈垣之。三十三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弗與,善用人者......
-
〓 测字秘牒—乡字
一人书乡字问婚姻,余曰:“姻缘虽易成,男女亦相得, 第奈何以真童而娶再醮之女。幸末笑乃节字,到后却能守节。” 其人笑曰:“此女果作过养媳,未成婚而夫死,今翁姑欲嫁之 也。不识字理何居,先生何以备知若此?”余曰:“此无他, 乃牛郎织女巧相逢耳。因郎字全,织字只有半边,是以知之也。 ”复问:“到后守节,何以不守前夫。”答曰......
-
〓 术数学的发展(4)
术数学的发展曾经给中国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带来动力。中国古代的教育没有自然科学的启蒙教科书,更没有专门的科学理论著作。由于《周易》被尊为儒家经典,周易象数体系实际上便成了对古代知识分子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教科书。同时,中国术数学中的那些阴阳五行、天干地支、四象九宫等象数模型也成了古代科学技术普适的理论框架。中国古代科学技......
-
〓 术数学的发展(3)
陈抟后学有张无梦、刘海蟾、张伯端、陈景元等,皆得内丹法诀真传,在社会上声名卓著。后来陈抟的象数之学和易图辗转传到刘牧、邵雍、周敦颐、蔡元定等人手中,开宋代易学之新风,讲河图、洛书、先天、后天、太极、无极之说,将内丹学的术语充斥于理学家著作之中。《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易》之为书,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左传》所记诸占......
-
〓 《老子的帮助》:前言(2)
第六,他带来的是汉字所特有的表述的方法、修辞的方法、论辩的方法、取喻的方法、绕口令而又含蓄着深刻内容的为文方法。他将汉字的灵活性多义性多信息性弹性与概括性简练性发挥到了极致,他贡献给读者与后人的可以说是字字珠玑、句句格言、段段警世、页页动心、处处奇葩、自由驰骋、文如神龙巨鲸。这是汉字的真正经典,是汉字古文的天才名篇。 ......
-
〓 《老子的帮助》:第三章 虚心实腹(2)
横看成岭侧成峰。老子的这一章论述,具有后现代的文化批判主义色彩。知识、计谋、欲望、追求、心思、志向,所有这些被文化的发展所充实、发育起来,大大地扩充延伸起来的东西,果真就是那么美好吗?知识高的人幸福指数一定比知识少的人高吗?计谋多的人成就一定比计谋少的人大吗?为什么情况多半是相反呢?甚至于,智商到底高到什么程度对于自身......
-
〓 论道的显现再读《道德经》
内容提要:老子《道德经》中的“道”是指自然之道。首先只有消除强力、欲望才能回归自然之道。这种自然之道向人们显现的是一种绝对的无,而这种无刚好使万物得以有。道向我们显现着一个道、天、地、人的世界,并使得道之人在此世界中获得绝对自由。关键词:道、自然、强力、欲望、无、有、世界老子《道德经》作为中国经典文本,历经千年风雨仍为......
-
〓 百年《老子》散文艺术研究述要
摘要:20世纪以来,诸子学勃兴,“以子证经”的学术传统被打破,《老子》及先秦道家学统得到重新审视。百年间围绕老子其人其书和“五千言”真谛展开了广泛的讨论,《老子》文学研究虽寂寞却也成绩斐然。就散文艺术而言,研究者对《老子》的文体形式、情感内涵、艺术特色与文章风格等进行探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本文就以上几个方面对20世纪......
-
〓 超凡脱俗的曲折心路
超凡脱俗的曲折心路──论“道化教育的层次效应”的建立及意义作者:邓红蕾,女,1954年6月生于武汉,1979──1986年在武汉大学获哲学学士、哲学硕士学位,师从萧萐父、李德永、唐明邦教授。1986年在中南民族大学任教,现为该院教授。【摘要】达道合真、得道成仙,是道家与道教的理想境界,这一理想境界的实现,经历了从形而下......
-
〓 中国思想和精神哲学
摘要:虽然黑格尔被认为是辩证法的大师,但他并没有对辩证法自身的来源做过论述,黑格尔的哲学的真正前提是“同一”,同构的同一与超越的同一是“同一的不同一”,这就是黑格尔的辩证法的真正来源,他的哲学在本体论与存在论的同一意义上的自相缠绕。中国哲学的变易思想是自身超越的同一,是阴“和”阳一致而不是阴“或”阳的对立,中医就是这种......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