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八十年代台港老庄研究评价
(原刊《江南学院学报》〔无锡〕2000年第1期 经作者授权,转录于此) 洛阳大学 东方文化研究院 张京华台港地区对老庄学说的研究有两个显著的特点。首先是研究能够持续地展开,在时间上保持一贯的连续性,能够不断地推陈出新。由于台港地区对古代文化、儒家文化的研究比较深入持久,从而更为明显地反衬出了道家一系的独特性质,也推动老......
-
〓 测字秘牒—焉字
一人书焉字问病,余曰:“瘫症也。似马非马,不能行动 ;似为非为,服药无用。”其人曰:“果然!疯瘫四年矣,近 日以得足疾,故问之耳。”...
-
〓 测字秘牒—芍字
一人书芍字问病,余曰:“病者必年少之妇,二十岁上下 之人也。”其人惊曰:“然!生死何如?”余曰:“病犯黄幡 豹尾,焉能得生?且花月,女象也,字中全是花残月缺之形, 吾恐其葬已的矣!”其人去后,未一月来曰:“先生神数!向 所测芍字,乃内人,二十岁矣,得輶羸之疾。昨忽驩语,至夜 身亡。次日偶检历本,恰是箕水豹值日。数之奇验......
-
〓 道教哲学与中医学的发展
道教和中医学的关系, 一般而言, 就其内在的文化本体的一致性上, 是在哲学层次上的统一。因此, 道教对中医学的重大影响, 就必然表现为以道的本体论对中医学发展所作的哲学贡献。关于道的哲学研究, 以及对中医学的发展的相关性研究,学界的研究文献可谓汗牛充栋, 但是, 由于西方文化和哲学对中国文化发展在近代以来的滥殇,致使对......
-
〓 测字秘牒—元字(二)
一人将元字问男女,余曰:“生男。”复以问他相字者, 则用吾前效应曰:“生女。”至分娩,乃一男。其人复来问字 理,余曰:“元乃乾健之体,四德元为之首。兄之所娠又系头 胎。况兼三笔写成,可改作儿字。故知生子无疑也。”其人问 :“师曾断此字生女,弟遂写此字求数;因复以问于贵同道, 彼亦断女。何故却生儿子乎?何故师所断与前异乎......
-
〓 老子思想中的理政智慧
老子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源头。在一些人的印象里,老子是一位遁世远俗、玄之又玄的思想家。事实上,社会人生、治国理政等问题,才是老子关注的中心。从老子那些古老的思想中,我们可以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明晓盛衰之道、成败之数。大德非小惠。老子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也就是说,真正有大德、厚德的人......
-
〓 测字秘牒—转注测法
一字有二义、三义四义,如为(平)、为(去),行(蘅) 、行(杭)、行(沆)、行(慎),王(平)、王(旺),长( 场)、长(障)、长(掌)、长(仗),夫(平)、夫(扶) 类。不可不随机应变而用之也。 如临字问病,断不吉,则曰临丧,临乃去声也。王字问求 财,断曰旺相,王乃去声读之。以此应人,谁曰不然。余有诗 曰: 一字......
-
〓 《老子的帮助》:第五章 天地不仁(3)
老子个人未曾做过什么残酷的事,但是他看穿了人性中的丑恶,看穿了仁义道德的无力,看穿了多言只能数穷,不管你讲出多少花朵云霞。他还看出了百姓的没有力量,圣人的没有可能过于仁慈,天地的不闻不问,仁爱有些时候的无济于事。他看出了如黑格尔所说,你想进这间房子,结果只能是进那间不同的房子。他看出了许多美善的幻想都仅仅是一相情愿。他......
-
〓 《老子的帮助》:第一章 众妙之门(2)
中国人有一种聪明,他不致力于创造或者寻找人格神或神格人,因为这样的人—神,具有二律悖反的麻烦。《达·芬奇密码》中提出了耶稣的妻子抹大拉的问题。《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提出了圣徒是否大便的问题。中国神学不把精力放在这样未免可笑的烦琐问题上,而是对于人—神采取存而不论、敬神如神在的态度。老子等致力的是寻找世界的本质、起源与归......
-
〓 通往想象的世界
通往想象的世界——读《庄子》论文提要:本文从对想象的分析入手,提出解读《庄子》的另一种方案。问题的讨论依次为:一、通过几部经典的比较,为《庄子》的体裁定位;二、把《庄子》文章“章法散漫”的现象,同想象的逻辑联系起来;三、对《庄子》故事中的人物角色进行类型分析;四、揭示对另外的生活方式的想象同建构世界的大道理的对立;五、......
-
〓 老子哲学的生命精神
【内容提要】对生命及其精神的独特的价值取向和理论架构是老子哲学的生命所在。在老子思想体系中,人的生命是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超越生命的有机统一,与此对应,生命也依次呈现出"真"、"和"、"静"与"朴"的精神,它们是道在不同生命层面上的具体显现,具有层次性、个体性和本体性的特质。这些精神代表着生命的理想状态,指引着生命走向......
-
〓 葛洪及其人生哲学
摘要:葛洪的人生哲学与其人生际遇有关。葛洪人生观的形成是由儒而入道,最终立足于道,其人生哲学总的表征是《庄子·天下篇》所谓“内圣外王之道”。行善升仙,“得道匡世”,是葛洪超越人生困境的理想生活方式,是其所认为的人生意义之所在,是其人生哲学的基本内核。 关键词:葛洪;人生哲学;佐时修仙;得道匡世一、葛洪生平及其人生哲学形......
-
〓 "回望"传统 老子文化的当代价值与传播
河南省越调剧团的越调《老子》获得第九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绝非偶然。这一艺术实践既是对当前呼吁保护传统文化,传承经典的积极回应,又是一次当代戏曲艺术汲取传统文化精髓,进而立足当下,打磨出艺术精品的典范性实践。在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重要性被广泛认同和认识的今天,我们从什么角度“回望”传统,又如何通过艺术载体呈现和传承优秀传统......
-
〓 什么是东方文明的博大精深?
我们常说东方文明博大精深,什么是东方文明的博大精深呢?东方文明博大精深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也许我们心里明白,可就是说不出来或不想说出来。 一、东方文明的神秘 世界已发掘出比较完整的人类四大古文明,古巴比伦文明(约公元前3500年)、古埃及文明(约公元前3000年)、古印度文明(约公元前2500年)和古中国文明(约公元前......
-
〓 对语言边界的撞击——《老子》对“道”的言说方式初探
提要:“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范畴,对道与言的紧张,《老子》有深切的感受,《老子》为解决这一紧张进行了种种创造性的尝试,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的梳理和探究。 关键词:道言负的方法显示的方法超逻辑地言说 作为早熟性的哲学著作,《老子》敏锐地意识到了“道”与言说之间的紧张。道能否说?如何说?道与说如何定位?对这些问题的玄思和......
-
〓 《老子》“恒道”论要
中国传统哲学的体系化研究,是中国文化研究中的重要任务。然而,由于西化之误,这一任务虽历经百年,不但没有完成,反而步入了以西方哲学的概念范畴所设定的理路。笔者注意到这一问题,以承诺推定法为哲学方法论,推定了中国的哲学是形而中论,并且以《周易》作为儒学哲学的主体形式,使孔子的思想在形而中论的哲学架构中得到一以贯之的解读。那......
-
〓 老庄新论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二十一章)老子的“道”指的是化育宇宙万物的某种神秘的势能。这势能“周行而不殆”;当其耗损之时万物由“无”显现为“有”,而当其恢复之时万物又由“有”回归于“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一章)。前......
-
〓 庄子的人格理想
如果以西方哲学的解释模式与框架来看待中国哲学史上的庄子哲学,庄子的人格理想内容似乎并不见容于西方“哲学”这一学科的尺度标准。因此胡适之先生在他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这本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之作中谈到庄子哲学,竟取了《庄子》中的“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比附于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胡适说:“这十一个字竟是一篇‘......
-
〓 阴骘文
帝君曰:“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未尝虐民酷吏。救人 之难,济人之急,悯人之孤,容人之过。广行阴骘,上格苍穹。 人能如我存心,天必锡汝以福。”于是训于人曰: 昔于公治狱,大兴驷马之门;窦氏济人,高折五枝之桂。 救蚁中状元之选,埋蛇享宰相之荣。欲广福田,须凭心地。行 时时之方便,作种种之阴功。利物利人,修善修福。正直代天......
-
〓 测字秘牒—杜字
一官书杜字问曰:“有一术士讲炉火之事,谓之炼银母利 否?”余曰:“杨头墨尾,此乃杨墨之道也,最邪不正。叱堂 下杖之,以戒其误人之妄。”其官深然吾言。...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