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神仙家渊源考
内容提要:战国、秦汉的神仙家有驳杂的渊源。大致可以分三方面:道家的真人思想;上古医术和养生思想,杂祀、巫术和数术。此外,神仙家的服食、导引、炼丹等实践富有不同于其渊源的特点,它们是后来道教的渊源。 关键词:神仙家、真人、数术、服食、导引、炼丹、巫术 神仙家是战国以来直到秦、汉一直活跃的群体,它在当时十分兴盛,秦皇汉武......
-
〓 老子哲学源流(下)
【摘要】关尹子遗著郭店《太一丙》(“太一生水”含“老子丙”),提出了“太一生水”、“太一藏于水”两个命题,“生水”之“太一”指天地未分时的混沌,或曰“混沌之气”;“藏于水”之“太一”指混沌运动变化所显现出来的大自然力。“太一藏于水,行於时,周而或始,以己为万物母;一缺一盈,以己为万物经”。“藏于水”之“太一”即是“道”......
-
〓 周易参同契—男女相须章第二十七
坎男为月,离女为日,日以施德,月以舒光,月受日化, 体不污伤。日失其契,阴侵其明,晦朔薄蚀,掩冒相倾,日消 其形,阴凌灾生。男女相胥,含土以滋,雌雄错杂,以类相求。 金化为水,水性周章,火化为土,水不得行。男动外施,女静 内藏,溢度过节,为女所拘。魄以钤魂,不得淫奢。不寒不暑, 进退和时,各得其和,俱吐政符。...
-
〓 楚简《老子》牵出历史谜团 道家的老子究竟是谁
《老子》与《周易》中的老易辩证法,是传统的中国哲学的结晶,是中国智慧的核心。但是,《老子》书同周易一样难读。甚至连老子为何许人?《老子》作者又是谁?老子的籍贯何处?老子生于哪一年,享年几何等等,学术界至今未有定论,莫衷一是。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帛书《老子》甲乙本两种佚籍,1993年10月湖北荆门市沙洋县郭店村......
-
〓 修炼和修道
关于修炼和修道,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很容易忽视的问题。往往在这个问题上的一点点认识上的偏差,就会造成几十年的荒废和迷途,可以说是必须明了的事情。当然,每个人的渴求不一样,有些人修炼不是为了修道,有些人修道却不修炼,这都是跟各人的觉悟和人生选择有关系。无论怎么选择,都是每个人的自由,但要明白这些区别,才能做出正确于自......
-
〓 关于老子的一句名言
在《道德经·四十八章》中,老子言: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对于这句话,历史上不乏各种解读者,我们在这里不作纯考据学的例证,而是就这句话的含义及其对于我们的启示作一点浅显的说明,以期对我们的生活有若干帮助。首先,什么是“为学”、“为道”?“为学”的对象是知识和技术。对于这些东西,人不去学习......
-
〓 老子的思想与“人文关怀”
“人文”一词源于西方,人文主义指文艺复兴时期市民阶级的新文化运动,其基本精神是抬高人的地位贬抑神的地位,强调人的价值,肯定人的理性和智慧。中国思想史并没有一个“人性”取代“神性”的明确的时间界限,但有一个与此类似的转化过程。中国从上古时代至西周晚期,天命鬼神观念在思想领域一直居于统治地位,西周晚期开始由天命鬼神观念向关......
-
〓 测字秘牒—寅字
正月初八,一人指时宪书上月建之寅字,问曰:“闻得圣 驾南巡否乎””余曰:“宇宙一人之象,正是兆民仰问圣上之 字也。上有离宫之形,下有甲胃之人卫之,财巡必矣。寅,阳 木。下月水日到。”后到二月初七壬午日,驻跸维扬。...
-
〓 测字秘牒—笔字
周龙从仪真至扬,携一笔字问终身,余曰:“笃字头,律 字尾,中一竖有精神。逢丑年,交鸿运。十二年顺利,家业长 二千余金。二十岁上下即走关津渡口,以建立功名。丰神虽潇 洒,但眉间定有伤痕。笔之为物纵然贵重,却随人掌握而行。 以吾观之,早年即当为入幕之宾,妻迟子晚,祖业又凋零亏煞 个算头,着实也,到后来受用些墨沈余芬。”批毕......
-
〓 测字秘牒—穿心测法
凡字画端正、左右俱全,而从中穿入数笔,以变化其字, 谓之穿心;如衣裾之缝,其不从中而合。 文(吏) 昌(量)鞋(难) 维(棨) 月(舟、用、 冉、角) 旦(里、车、叟) 弓(弗、嵒、费)...
-
〓 陈鼓应:道家思想在当代
道家思想在当代(摘要上)台湾大学哲学系 陈鼓应 一、近现代道家思想的兴起 中国传统文化常被简化为儒家文化,这主要缘于它在官方支持下罢黜百家,长期居于独尊地位。然而,时至近现代,随着政治与与社会动荡、科举制度的废止以及新思潮的冲击,儒家文化的特权地位渐渐丧失,随之而来则出现了诸子学复兴的局面。在这一局面中,道家因其特有的......
-
〓 辟谷、服气与采气(3)
以存思为主的服气法,逐步发展为采气法。例如《上清握中诀》所载“服日芒法”及“服月芒法”,便是初期的采气工夫。“服日芒法”为:“平坐,临目,直存心中有日象,大如钱,赤色,紫光,九芒从心上出喉至齿而回还胃中。良久,存见心胃中分明,乃吐气,漱液,服液三十九过止。一日三为之。”夜间可行“服月芒法”,即存想月亮在泥丸宫,月光芒四......
-
〓 庄子哲学:认识论
张京华(洛阳大学东方文化研究院副教授) 一、小大之辩先秦诸子百家都是在探求真理,即探求世界万物的根据和规则中建立各自的理想和学说的。什么是天地万物的根据,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这是庄子哲学最终要回答的问题,也是庄子哲学的出发点。《史记·律书》说:“神生于无,形成于有,形然后数。”《汉书·律历志》说:“数者,一、十、百、千、......
-
〓 “坐忘之法”与“尽性知命”
──司马承祯道学理论的比较研究内容提要:“坐忘之法”是司马承祯的道学修持方法,其代表了司马承祯的道学理论模式。道教史表明,司马承祯继南朝刘宋时期的道教学者陆修静改革道教之后,以上清派的道学理论为基础,对道学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之后的内丹理论的成熟奠定了“修性”的方法论基础,他的《坐忘论》在唐宋之际的道学史上曾发......
-
〓 近二十年“老子故里考辨”梳辨
摘要:以学术界、文化界、新闻界近20 年对老子故里的争论为基础,从古史料、存世文物和出土文物、口述历史和非物质文化遗存三个方面,对以前学者们考辨成果进行新的梳理和辨析,可以得出老子的故里是今河南省鹿邑县的太清宫镇的结论,这一结论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地位毋庸置疑。 鹿邑是老子故里,本无可争辩。近二十年来,以已故安徽大学孙以楷......
-
〓 道教文学研究的现状与反思
摘要:本文对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道教文学的研究现状从文学通史通论、体裁分类、作家作品、文学专题等各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这一研究现状从论说视域和论说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反思,以期对这一交叉性的新兴课题的研究现状做一全景式的勾勒和评述。 关键词:道教文学 通史通论研究 体裁分类研究 作家作品研究 文学专题研究 如果要在中国宗......
-
〓 测字秘牒—亥字
人有遗孤五岁,偶病。其乳母以亥字问吉凶,余曰:“亥 乃孩不见子之象,上是六不全,中是久不得,下是人不长;本 月三十日是月尽,亥为时尽,此儿殆难矣。”复以一字再问, 余曰:“一乃生字之终,死字之始,则生从此尽,死从此至矣。 况是半个十字,禄命止于五乎?”其师又以水字参决,断曰: “水字之形,不能永之象。五行之数,土数五。......
-
〓 周易参同契—姹女黄芽章第二十六
河上姹女,灵而最神,得火则飞,不见埃尘,鬼隐龙匿, 莫知所存。将欲制之,黄芽为根。物为阴阳,违天背元,牝鸡 自卵,其雏不全。夫何故乎?配合未连,三五不交,刚柔离分。 施化之精,天地自然,火动炎上,水流润下,非有师导,使其 然也。资使统正,不可复改。观夫雌雄交媾之时,刚柔相结而 不可解,得其节符,非有工巧以制御之。男生而......
-
〓 从道教看妇女之地位
中国道教是远古华夏民族的宗教信仰、民间巫术、神仙传说与方术、以及先秦老庄哲学和秦汉道家学说综合与提升的产物,深深地植根于华夏的肥田沃壤之中。鲁迅先生曾说过:“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①在《而已集·小杂感》一文中,鲁迅再次诠释此义:“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耶教徒,而不憎道士。懂得此理......
-
〓 老子、《老子》、老学、道家、道学家、道士
老子生在我国历史上社会剧烈动荡的时代,曾作过周朝的藏书吏,管理档案工作,有机会博览群书。加之他善于思考,深究哲理,因此对当时的社会现象深有认识,提出了许多改革当时社会混乱状况的主张。尤能可贵的是他不仅限于对社会现实的研究,他还探讨了宇宙的起源和物质的结构及运动的形态,而且把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结果,引用到社会生活中。因......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