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论李道纯的老学思想
摘要:本文以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老子”这一老学发展的共同规律为背景,简要地论述了李道纯《道德会元》中的主要内容。其以禅解《老》的作法,不仅反映了宋元老学新的时代特点,而且可以看出宋元道教哲学在义理上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即修丹的重点已不在于追求生命长存和肉体飞升,而在于心灵解脱和精神超越。关键词:李道纯 老学 性命李道纯(1......
-
〓 《老子》的生态智慧及其现代意义
《老子》一书中提出的“道生万物”、“道法自然”,“自然无为”等思想,强调以主客交融和人性的方式来认识和对待自然,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智慧。 “道”是《老子》哲学体系的起点、是宇宙的本原和实质,也是生态法则和自然规律,是其生态智慧的根本。《老子》一个最基本的理念是强调自然、天地万物(包括人类)作为统一整体......
-
〓 存思、守一和坐忘(1)
魏晋神仙道教兴起之后,修炼方术由炼形、炼气逐渐转移到以炼神为重点,存思、守一、内视、守窍、心斋、定观、坐忘等法日益受到重视。《西升经·邪正章》云:“道别于是,言有伪真;伪道养形,真道养神;真神通道,能存能亡;神能飞形,并能移山;形为灰土,其何识焉?”这说明修道者已体验到精神(即人的意识)本身存在着常人还没认识的奥秘,炼......
-
〓 测字秘牒—门字
一人书门字问病,余曰:“死矣!尚何问焉?”问字理, 答曰:“门字之形,乃日有余、月不足耳。”其人曰:“女病 也。”余曰“必死!”阅十四日验。...
-
〓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对老子的记载
老子者,(1)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2)姓李氏,(3)名耳,字聃,(4)周守藏室之史也。(5)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6)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7)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8)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9)是皆无益于子之身......
-
〓 存思、守一和坐忘(2)
葛洪认为“人能知一,万事毕”,将守一的功夫分为“守真一”和“守玄一”两法。“守真一”是一种定观功夫,和释教“止观”法本质相同。其法先虚其身,空其心,内凝神思,身心冥于寂寂之中,气液相生,真水充盈,自可治未病之疾,消未起之患,有招神却恶之功。“守玄一”为存思泥丸之神灵,并思如己身历历分明,久之体内金水分形,能见自己身外之......
-
〓 道教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
道教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它表现在许许多多的方面,若要详细地加以研讨的话,是可以写一本厚厚的书的。这里,我们仅举出几个例子来作一简要的说明。一、道教文化与民族精神道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宗教,这个命题的内涵,至少包括以下的内容:一是道教不仅为汉民族所信奉,也为许多少数民族所信奉,这一点,无论在历史上或者在......
-
〓 《周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周易》分两部分,一部分称《古经》,一部分是《周易大传》,共十篇。古经六十四卦本来是一部算卦的书,秦始皇焚书坑儒时才没把它烧掉。虽说是算卦的书,但其中包含许多重要的观点。因为在古代,宗教迷信思想往往跟哲学思想是混杂在一起的。《周易大传》主要是一部哲学理论书,传说乃孔子所作,实际上可能是孔子及弟子.再传弟子.三传弟子等许......
-
〓 海内十洲三岛记
汉武帝既闻王母说八方巨海之中,有祖洲、瀛洲、玄洲、 炎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麟洲、聚窟洲。有此十洲, 乃人迹所稀绝处。又始知东方朔非世常人,是以延之曲室,而 亲问十洲所在,所有之物名,故书记之。方朔云:“臣学仙者 耳,非得道之人。以国家之盛美,将招延儒墨于文教之内,抑 绝俗之道,摈虚诡之迹。臣故韬隐逸而赴五庭,......
-
〓 庄子的思想世界
以一般的情形而论,庄子生活的战国中期,是一个思想与学术都异常活跃的时代。儒家和墨家当然都已经成立,并在现实的政治、社会、生活以及思想领域中发生着影响。老子开创的传统似乎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从“黄老”以及杨朱思想的流行中就可以看出。另外,法家以其重耕战的理论适应了君主和时代的要求,在各诸侯国的朝廷中大都占据了主导的位置。......
-
〓 重温鲁迅先生“中国根柢全在道教”的科学论断
摘要:鲁迅讲的“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是一科学的论断,它完全符合中国学术文化的历史事实。鲁迅在批判中国旧文化时,也曾批判道教中存在糟粕,但并没有完全否定道教;也并未从道教文化中“悟”出一个“食人民族”的结论。另外,还可从鲁迅先生对宗教的认识:宗教与迷信应严格区分,宗教的产生和存在有其客观的社会根源,反对盲目主张消灭中国宗教......
-
〓 竹简《文子》释文句读的几个订正
竹简《文子》的释文虽然已经发表,(1)但是整理者说明已发表的只是初步认定为《文子》的内容,其中还有若干文字没有校对,竹简的图版也没有发表。释文在几处的句读上,也有明显错误,需要订正,以作为进一步讨论的基础。下面综合部分学者和笔者的研究,予以校正。2329号简,整理小组句读:七十里举伊尹而天下归之,故圣人之治□校正后的句......
-
〓 测字秘牒 —公字
一人以公字问事,久不与断,平国先来者先测,而后至者 次序应之,故不笪即断也。至临测时问之曰:“何事?”则曰 :“忘之矣。”转身即走。余曰:“来,且勿行!尔非真忘之 也,不过因我之迟而生恚耳。”其人曰:“请说。”余曰:“ 字虽公字,却有一团私心;况分字头、去字脚,汝必与人共事, 今欲分头而去也。”其人曰:“诚如所言。我与......
-
〓 《老子》《庄子》与道家智慧导论(上)
一、道家智慧总说中国哲学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关于宇宙人生根本问题的最高智慧,隽永深澈,韵味无穷。在先秦诸子蜂起、百家争呜的时代,曾涌现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兵家、农家、阴阳家等等。诸子百家各引一端,崇其所善,相反相成,相灭相生。在数千年中国哲学发展史上,有各种各样的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成为我们民族精神......
-
〓 测字秘牒—卜字
朝宦请余问婚姻,书卜字。余曰:“大贵!非本郡,比年 翁犹高数倍之家,且易成。”宦悦曰:“果在都中议婚,男女 两家亦远隔五百余里,果系大贵。敢求教字理。”余曰:“字 之体,金枝玉叶,一竖为金枝,一点为玉叶,故知其为于金小 姐也。卜字乃外字之边,则不在本郡。可知卜字可上可下,则 其易成可决。”宦叹赏而去。...
-
〓 测字秘牒—求财二字
一人云:“我欲求财,请测一字。”余曰:“甚字?”其 人呆视不动,余曰:“汝又不写字,又不拈字,我即将求财二 字测之。”其人曰:“知我作何生意?”余曰:“当是卖果子, 否则必是树上所生之物。”曰:“何方买卖?”曰:“东南买 至西北方卖,先曾做过。有本而艺术不精,以致亏折。目今第 二次矣。生意虽精而本又不足,意欲与人合伙同......
-
〓 宋徽宗君臣的《老子》注疏
摘要:宋徽宗虽然在政治上无所作为,但在老学发展史上却有一定的地位。他与太学生江瀓以儒解《老》、会通孔老的老学思想,具有时代的典型意义,鲜明地反映了当时儒道合流、万殊归一这种思想发展的历史总趋势。关键词:宋徽宗 老学 儒道合流《老子》一书中含有“君人南面之术”的内容,这是千百年来众所公认的,因此,自汉代以来,许多统治者都......
-
〓 测字秘牒—齿字
有人书齿字问:“一人出外十余年,何时回来?”余曰: “死矣。”问何故,曰:“太岁当头,外边重重险厄,终归于 凶,是以知其死也。不知年几何?”曰:“三十六矣。”曰: “必死!齿,年数也。普天之下,从无三十七齿之人,今以此 字问之,恰值三十六岁,吾知其必不能生还也。”其人泣曰: “神数!此吾弟也,一出不归十余年,杳无音信。......
-
〓 周易参同契—姹女黄芽章第二十六
河上姹女,灵而最神,得火则飞,不见埃尘,鬼隐龙匿, 莫知所存。将欲制之,黄芽为根。物为阴阳,违天背元,牝鸡 自卵,其雏不全。夫何故乎?配合未连,三五不交,刚柔离分。 施化之精,天地自然,火动炎上,水流润下,非有师导,使其 然也。资使统正,不可复改。观夫雌雄交媾之时,刚柔相结而 不可解,得其节符,非有工巧以制御之。男生而......
-
〓 论陈景元的《庄子》研究
内容摘要 陈景元是北宋著名的道教学者,他对《庄子》作了文献与义理相结合的综合性研究。不仅对《庄子》进行了音训、校勘,而且注意发挥《庄子》一书的义理,将对道的体悟与修身治国思想融合在一起,表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关键词 陈景元 《庄子》 庄学陈景元是北宋著名的道教学者,其老庄之学在当时就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蒙文通先生曾指出:......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