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庄子和老子的比较
一、直觉认识论 道家与儒家二家在先秦时期即同显于世,汉魏以后又同在"三教"。儒家大师以孔子、孟子并称,道家大师以老子、庄子并称,二者有着一个外表上近乎平行、对称的发展。道家以老庄并称,有益有害。益处是老子和庄子都是道家大师,有重要著述传世,在学说的许多方面都相一致,因而二人的学说可以互释、互明。害处是,既然认为二人在......
-
〓 测字秘牒—钟字
西商某书钟字问终身,余曰:“有金有玉,有位有基;有 宝镜出土之象,有异乡重发之形;为八音之领袖,振众声之洪 响。可谓美数矣。”...
-
〓 测字秘牒—吝字
一人书吝字问婚姻,余曰:“上有交欢之象,下有和合之 形,姻缘可谓美矣,必成!”其人曰:“神数!本系成事,姑 问之也。”...
-
〓 老子天下第一(一)
老子天下第一,写下这个题目,我觉得再准确不过了。在老子之前无人昭示比天还大的秘密——道,因此说老子天下第一! 一部《老子》,犹如一团迷雾,萦绕在世界几千年。《老子》问世以来,研究者众多,可谓汗牛充栋。面对堆积如山的《老子》研究著作,我不得不说:所有的研究,都凝聚着学者们的心血,令人景仰与钦佩。我也不得不说:所有的研究,......
-
〓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对老子的记载
老子者,(1)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2)姓李氏,(3)名耳,字聃,(4)周守藏室之史也。(5)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6)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7)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8)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9)是皆无益于子之身......
-
〓 测字秘牒—桢字
一人书桢字问会场,余曰:“明明宰相之体,春闱必中无 疑。且极字头、贵字尾,问功名可许极贵数中;卜乃圣上亲点。 ”初亦不知何人,后乃知姑苏吴廷桢也。...
-
〓 庄子的思想世界
以一般的情形而论,庄子生活的战国中期,是一个思想与学术都异常活跃的时代。儒家和墨家当然都已经成立,并在现实的政治、社会、生活以及思想领域中发生着影响。老子开创的传统似乎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从“黄老”以及杨朱思想的流行中就可以看出。另外,法家以其重耕战的理论适应了君主和时代的要求,在各诸侯国的朝廷中大都占据了主导的位置。......
-
〓 《老子的帮助》:第五章 天地不仁(1)
天地不仁,以万天与地是不讲仁爱的,它们将万物视如草芥——物为刍狗。圣人不仁,草扎的祭祀用的狗,任其生灭存毁。大人物——有道以百姓为刍狗。行的人也是不讲仁爱的,他们视老百姓如草芥——草扎的狗,任其生死存毁。 天地之间,其犹天地之间,不就像个橐籥(音驼月)——羊皮风橐籥乎?虚而不屈,箱袋吗?空无一物却不会穷竭,越是操作,它......
-
〓 修真内景谈
田诚阳 作者简介: 田诚阳道长,山东单县人。自幼随祖父学习中医和易学。十八岁高中毕业之后,赴东海崂山学道,为玄裔全真龙门派第二十四代传人。在山中悟道六年,得到道教内外功的传授。其间阅读了大量道教经典,并云游各地,寻访高真大隐。一九八七年在中国道教协会专修班学习。一九八九年常住北京白云观,通读了明版《道藏》5485卷。一......
-
〓 海内十洲三岛记—瀛洲
瀛洲在东海中,地方四千里,大抵是对会稽,去西岸七十 万里。上生神芝仙草。又有玉石,高且千丈,出泉如酒,味甘, 名之为玉醴泉,饮之数升辄醉,令人长生。洲上多仙家,风俗 似吴人,山川如中国也。...
-
〓 测字秘牒—茆字
一人书茆字问婚姻,余曰:“极易成,但妓者耳,兄何留 恋于彼耶?”其人笑曰:“果是!一美妓与我相处有年矣,今 彼有从良之愿,吾欲娶之,不识字理若何?而先生真可谓神见 也。”余曰:“此字全是残花败柳之象,是以知其为妓也。末 笔从节,犹可以为善,兄当娶。”...
-
〓 测字秘牒—求财二字
一人云:“我欲求财,请测一字。”余曰:“甚字?”其 人呆视不动,余曰:“汝又不写字,又不拈字,我即将求财二 字测之。”其人曰:“知我作何生意?”余曰:“当是卖果子, 否则必是树上所生之物。”曰:“何方买卖?”曰:“东南买 至西北方卖,先曾做过。有本而艺术不精,以致亏折。目今第 二次矣。生意虽精而本又不足,意欲与人合伙同......
-
〓 测字秘牒—门字
一人书门字问病,余曰:“死矣!尚何问焉?”问字理, 答曰:“门字之形,乃日有余、月不足耳。”其人曰:“女病 也。”余曰“必死!”阅十四日验。...
-
〓 《老子》《庄子》与道家智慧导论(上)
一、道家智慧总说中国哲学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关于宇宙人生根本问题的最高智慧,隽永深澈,韵味无穷。在先秦诸子蜂起、百家争呜的时代,曾涌现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兵家、农家、阴阳家等等。诸子百家各引一端,崇其所善,相反相成,相灭相生。在数千年中国哲学发展史上,有各种各样的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成为我们民族精神......
-
〓 老解真善美
近年来,很多人都喜欢用真、善、美三个字来描绘人生的价值。很早以前,欧洲人就喜欢使用真善美的字眼,甚至把康德哲学的三个部分也用真善美来概括。一般来说,科学所追求的是“真”,宗教和哲学所追求的是“善”,而艺术和文学所追求的是“美”。中国儒家的学说中,虽然没有直接用“真”这个字,以其主张“格物.致知”,从字面的意义看,是很具......
-
〓 论张伯端的老学思想
摘要:张伯端以道教内丹心性理论阐发《老子》,把老子思想落实在具体的炼养实践之中。其由命而性而心的修道理论,既是他在新的历史时期对《老子》的一次重新理解和运用,也是他融会三教思想的理论成果。张伯端的老学思想,充分反映了道教哲学发展的时代特色。关键词:张伯端 老学 内丹心性张伯端,字平叔,一名用成,号紫阳,天台人,北宋著名......
-
〓 测字秘牒—张字
维杨汪四被总宪拿问,其羽以张字问吉凶,且曰:“今已 有东王爷书到,早晚能出否乎?”余曰:“此字大凶,生且难 保,安望其出耶?”因断曰:“吊客当头,丧门煞局,内中王 心已偏,恐终不能挽回矣。”时在九月二十也。至十月终,果 自缢于监中。...
-
〓 测字秘牒—双句格法
夫取格炼句乃到精至妙之法,如“锺”字问功名则批曰: “名重金瓯,终身大贵。”又有格在次句者,不过间或有之, 如“甘”字问谋望则批曰:“事多阻隔,其无后乎!”又有一 句不能尽其所问之事,必用两句,语意方显者,乃松格也;虽 不足为上乘,然亦智愚共赏,且用之最广,取之甚易,学者宜 由此入焉。今录于左。 见(有容乃得宽舒,无......
-
〓 老子天下第一(三)
修道要求修道,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事情,有许多规矩要讲,有许多问题应该注意。归纳起来,主要有“八要”与“八戒”。修道“八要”。修道,是一个从人体返回道的过程。因此,修道必须按照道的要求去做,如此才能实现返本归根,才能最终实现与道相合。一要重德。“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二十四)符合德的规范的人,也就得到......
-
〓 老子的道与黑格尔的绝对理念
中国哲学的开山者老子,其学说不仅在中国有着巨大影响,而且一直影响到集西方古典哲学之大成的德国哲学大师黑格尔,这听来似乎令人难以置信。 黑格尔在其哲学体系中,既充分吸收了古代西方的哲学思想,亦明显受到中国古代道家“形上学”思想的影响。他在《哲学史讲演录》中,对孔子、孟子讲得很简略,一笔带过;而对《易经》,尤其是对道家的老......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