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南诏大理国中心城市的发展
——《洱海区域古代城市体系研究》第四章
在云南的历史长河中,南诏大理国政权的统治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公元739年至1254年的五百余年间,大理作为云南少数民族政权中心所在地就是这一重要历史时期的最好见证。在这漫漫岁月里,大理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也领导着云南城市从萌芽状态到破土而出、从稀稀疏疏到雨后春笋般的形成、从弱小纤细至茁壮成长,走向......
-
〓 东方的稻米种植——《四千年农夫》第十二章
中国、朝鲜和日本人民的主食是大米。 到1906年为止,日本连续5年平均每年的大米人均消费量达到302磅。 1906年日本的耕地面积总共是175428平方英里,大约有12856平方英里的耕地用于种植水稻。 其中12534平方英里的耕地上平均每英亩的产量都超过33蒲式耳,321平方英里的旱地上平均每英亩的产量是18蒲式耳。......
-
〓 从地方资料看关中灌溉系统管理的演变
【内容提要】关中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和完善的灌溉管理系统,使得关中地区一度成为中华帝国的中心。本文系统回顾了关中悠久的治水历史,通过实地考察和图表绘制以及册簿、公牍和碑镌文字等地方资料,分别从地理和社会的角度对关中地区的灌溉管理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关中灌溉系统管理的演变。千百年间,西安地区曾是中华帝国的心脏。关中充沛的人力资......
-
〓 旧识新探说井车——水车起源与发展丛谈(十五)
《太平广记》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唐邓玄挺入寺行香,与诸僧诣园,观植蔬。见水车以木桶相连,汲于井中,乃曰:“法师等自蹋此车,当大辛苦。”由于记载比较简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学术界对这种水车的性质、特点、所属类型不甚了了。如何定位产生了分歧。刘仙洲先生称它为“井车”[1],但没有具体的论说,所以后来还是出现了认识的分歧。唐耕......
-
〓 《中国稻作史》目录
序言第一章中国稻作的起源、传播与分化一、中国稻作起源和历史神话传说二、中国野生稻的古今分布(一)中国古书上关于野生稻的文字(二)中国古代野生稻和现代野生稻的地理分布(三)中国古书中野生稻的问题三、考古发掘中所见的中国原始稻作(一)新石器遗址出土稻谷遗存的概况(二)考古发掘所见的中国原始稻作四、中国稻作起源与南方少数民族......
-
〓 我国古代税收名称略考
【内容摘要】我国古代关于税收的名称有很多,本文对我国历史上出现的十多个税收名称一一作了简要考析,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我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进过程。【关键词】古代;赋税;名称【作者简介】李波,夏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原文出处】《税收经济研究》(扬州),2011.5.69~72税收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经济......
-
〓 宋代赈贷初探
内容提要:赈贷是中国传统救荒政策的一项具体内容。宋代赈贷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以提供赈贷资金的主要仓储不同为主线,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北宋前中期:以省仓、军储、内库、三司资金等为主的赈贷;(2)北宋中后期:青苗法影响下以常平仓等为主的赈贷;(3)南宋前期:战乱破坏后政府多方位的赈贷;(4)南宋中后期:士绅主导下的社仓赈......
-
〓 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化多元丰韵传世——走进锡伯族之三
除了散布全县的物质文化遗产,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以下简称“察县”)还是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丰富的县之一。《自治州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拟定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公布的8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24项属于察县。记者拿到一本由佟加·庆夫和文健编著的《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书中收集了鲜卑瑞兽的传说、......
-
〓 唐代广州贸易与岭南经济社会变迁(二)
二、朝贡与私商贸易唐承隋祚,对外持开放态度,发展友好关系。武德五年,唐高祖赐书高丽王高建武云:“朕恭膺宝命,君临率土,祗顺三灵,绥柔万国,普天之下,情均抚字,日月所照,咸使乂安。方今六合宁晏,四海清平,……方申辑睦,永敦聘好”[1]。尤其唐朝皇族颇染胡族血统,李昞、李渊、李世民三代,皇后孤独氏、长孙氏、文德氏,皆为胡姓......
-
〓 鄂尔多斯及其邻近地区游牧社会的形成——《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第五章
在另一个黄土农业的边缘地区,就是内蒙古阴山以南,到陕西北部的鄂尔多斯附近,也经历了与河湼地区类似的人类生态变迁。由于这儿在地理位置上与晋陕龙山文化区更接近,使得在这儿发生的人类生态变迁,对南方龙山农业地区人群造成更直接的冲击。而南方人群对此的反应,也进一步影响鄂尔多斯及其邻近地区的人类生态变迁。鄂尔多斯地区,是指内蒙古......
-
〓 战国秦汉时期的物价和货币经济的基本结构
[摘要]战国秦汉时期存在着“固定官价”、“平贾”(正贾)、“实际价格”这3个层次的物价结构。该时期市场实际价格的变动未必是与固定官价及平贾不同的例外或者是非法的现象,而为法律所允许,所以钱的价值并非是由金或布本位制以及与此类似的制度来维持的。国家当时只允许具有同一种钱文的钱流通,试图维持通过累加其枚数来计算商品价值的体......
-
〓 傣族的历史文化与戏剧艺术
傣族历史悠久,与古“百越”人有渊源关系,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孟连、元江、新平等自治县。他们自称“傣”,意为热爱自由和平的人。不同地区又有“傣泐”、“傣那”、“傣雅”、“傣绷”等称谓。一、傣族的历史文化傣族的语言分三种方言,即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泐语、德宏地区的傣那语和孟连等地的......
-
〓 中国古代槟榔的栽培技术及历史地域分布研究
槟榔(Af0Ca eateehu Willd.)为棕榈科(Palmaceae)槟榔属常绿乔木,是我国热带地区主要的经济作物。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槟榔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槟榔礼俗探源、槟榔药用价值方面,而且对槟榔起源问题形成了争议。而槟榔古代的异名、分布格局、栽培技术及古代对其生物学特性的认识方面研究相对薄弱,本文立足古代文......
-
〓 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家与近代科学革命——以达芬奇和布鲁内勒斯基为中心
作者简介:何平,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北京100083)欧洲近代科学在方法论、理论形式和宇宙观上区别于欧洲古典科学和其他文明的前现代科学。库恩曾用范式革命来概括欧洲近代科学变革。为什么这种以实验和数学方法而著称的范式在17世纪欧洲出现?这个问题从科学史在20世纪初成为一门学科时就受到关注,几乎每一部科学史都要触及......
-
〓 制订统一的税收政策
——《中国国家资本的历史分析》第二章第三节
第三节制订统一的税收政策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秦汉时期也确定了以后2 000余年封建国家赋税和财政体系的基本框架。在我国封建社会政府经济决策中,奉行“量入为出”[1]的原则,这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并被视为封建社会社会自始至终坚持的一个原则。实际上,人们对此理解是不全面的,其中......
-
〓 在广东发现“郑和”——以地方文献与民间信仰为中心
“郑和”是百年以来备受中外学者关注的重大课题,相关成果汗牛充栋,似乎已经题无剩义。然而,如果把视角做一些调整或扩大,例如原来没有注意的领域,原来缺乏注意的地区,原来缺少关注的海外,进行跨学科、跨地域、跨文化研究,仍有广阔的研究空间。其中广东(含海南),就是长期被忽略而实际上与郑和远航颇有关系的区域,笔者认为有必要作进一......
-
〓 隋唐宋元低洼平原水网圩田的发展
——《中国古代灌溉工程技术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一节
第三编水网圩田和挡潮工程技术的发展第一章水网圩田我国在低洼平原开挖河道,筑堤围田的历史很是悠久。春秋战国时期太湖平原已有开发浅沼、筑堤围田的迹象,汉代开始局部修筑太湖湖堤,六朝时期开挖了众多的通江塘浦。但大规模建设水网圩田是在中唐以后,至五代吴越时期,太湖平原形成了水网圩田的系统格局,这是我国人民开发低洼地区水土资源的......
-
〓 明代屯门地区海防与贸易
古代屯门包括今香港和深圳南头等地及附近海域。按照林天蔚先生的界定,古代的“屯门”(Tuman, Tumman)有两层意义:一是屯门镇,原指海道范围,由今日的南头,东延至大鹏湾,包括一切海岛。二是指陆地上的南头及香港的陆地[1] 。无论从海外交通与海防形势看,屯门地区都具有非同寻常的重要地位。它位于珠江口与南海交通要冲之......
-
〓 《中国家庭史》卷首语
摆在读者面前的《中国家庭史》(五卷本)是迄今公开出版的第一部关于中国家庭史研究的多卷本著作。原本是我在南开大学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日“中国家庭史研究”的课题。2004年4月我调到清华大学历史系工作,获得了该校亚洲研究中心的资助。期间召开过若干次国际性和全国性中国家庭史学术讨论会。[1]本项目的最终......
-
〓 气候变化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早期稻作农业
一、黄河中下游地区早期稻作的认识过程关于黄河流域的稻作问题,由于考古发现和学术研究的滞后,尤其是人们对气候变化认识的淡漠,着实经历了一个绵长的衍变过程。早在1921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进行考古发掘,出土有大量的石器和陶器,当他将这些文物带往瑞典进行整理研究时,发现一块陶片上附有植物遗骸,经植物学家......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