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Af0Ca eateehu Willd.)为棕榈科(Palmaceae)槟榔属常绿乔木,是我国热带地区主要的经济作物。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槟榔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槟榔礼俗探源、槟榔药用价值方面,而且对槟榔起源问题形成了争议。而槟榔古代的异名、分布格局、栽培技术及古代对其生物学特性的认识方面研究相对薄弱,本文立足古代文献,试着对中国古代的槟榔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1.槟榔古代异名考
槟榔,由于品种不同,分布地区较广,其定名标准往往因时因地而异,故见诸历代文献者而兼数名。世易时移,令后人易望文臆断,真伪相杂,卒难辨析。
本文考辨名实则以文献记载为基础,并以现代农业科学知识为参验,力图榷定是非。并将我国古代槟榔各种异名初见文献顺序之先后为序,择要述之,见表1。
2.我国槟榔的起源
关于我国槟榔的起源,近年来说法颇多,现摘其要述之。
(1)徐鸿华(1986):“槟榔始见于《南方草木状》……我国引种栽培已有1500年的历史。”(1)
(2)王世敏等(1987):“我国种植槟榔已有1500—1600年的历史。”(2)
(3)周铁烽(2001):“槟榔……具有1000多年的栽培史”(3)
(4)陈锡沐(2002):“……中国引种槟榔已有1000多年历史”(4)
(5)林有润(2002):“槟榔一我国自汉代已有栽培。”(5)
(6)王庆煌,欧阳欢(2004):“我国种植槟榔历史已有1500多年。”(6)
(7)钟如松等(2004):槟榔一“……被世界热带地区广为种植,我国汉代亦已有栽培。”(7)
(8)晏小霞等(2006):“槟榔在我国种植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8)
(9)陈良秋等(2007):“我国引种槟榔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9)
可见关于我国的槟榔起源可谓众说纷纭,但总结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
首先,1500年说。这种观点的主要依据是晋朝徐衷的《南方草木状》“槟榔,三月华色,仍连著实。实大如卵。十二月熟,其色黄。剥其子,肥强不可食。……曝干之,以扶留藤、古贲灰合食之。食之则滑美,亦可生食,最快好。交趾、武平、兴古、九真有之也。”(10)这种说法两点欠妥,其一是交趾、武平、兴古、九真等地现属越南。其二,就文献内容来看并未提及种植,可能为野生。
其次,1000年说。持1000多年说的主要依据是《宋史·地理志》“琼州……元丰贡银、槟榔。”元丰(1078—1005)是北宋皇帝宋神宗的年号,据此推断,我国槟榔历史为1000多年。但这种说法也存在明显的漏洞,因为早在公元265年前后成书的《南中八郡志》记载“槟榔大如枣,色青,似莲子。彼人以为贵异。婚族好客,辄先逞此物。若邂逅不设,用相嫌恨。”(11),可见早在魏晋时期我国南中地区就有了槟榔。
第三东汉说。东汉说的主要依据是和帝时(公元89—105年)杨孚《异物志》,(又名《交州异物志》、《南越异物志》)中记述:“槟榔……以扶留、古贲灰并食,下气及宿食、白虫、消谷。饮啖设为口实。”(12)杨孚,东汉南海人,本书主要记载岭南包括广西地区和越南北部的山川、物产、民族风土等。所以这一资料不能确定当时我国广东或广西地区就有了槟榔,很有可能记载的是越南北部的情况。
第四西汉说。其依据是“汉武帝元鼎六年,破南越,起扶荔宫,以植所得奇草异木。……荔枝、槟榔……皆百余本。土本南北异宜,岁时多枯瘁”。(13)据此认为我国从越南引进槟榔,至今有2100多年的历史。这种说法忽略了“橘生江北则为枳”这个简单的道理,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土本南北异宜,岁时多枯瘁”。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我国槟榔起源最早的文献记载应该为公元265年前后的《南中八郡志》,距今已有1800年的历史。
3.我国古代对槟榔生物学特性的认识
3.1对其檀物性状的认识
关于其植物性状的记载,历代文献记载很多。最早是东汉杨孚《异物志》载“槟榔若荀生竿,种之精硬,引茎直上,不生枝叶,其状如柱。其颠近上末五六尺间,洪洪肿起若木焉。因拆裂,出若黍穗。无花而为实,大如桃李。”(14)晋徐衷《南方草木状》“槟榔,三月华色,仍连着实,实大如卵。十二月熟,其色黄。”(15)记载了槟榔三月开花,十二月成熟。“槟榔……三四月花开绝香,一穗有数千朵,色白味甜。”(16)更是记载了槟榔花的色香形。东晋时期喻希的《与韩康伯》曰:“槟榔信南游之可观,子既非常,木亦特镜。大者三围,高者九丈。叶聚树端,房生叶下,华秀房中,子结房外。其擢穗似黍,其缀实似,其皮似桐而厚。其节似竹而刕。其内空,其外劲,其屈如覆虹,其申如缒绳。本不大,末不小,上不倾,下不斜,稠直亭亭,千百若一。其林则寥朗,庇其?则萧条。信可以长吟,可以远想矣。性不耐霜,不得北植。”(17)文中对槟榔的植株、果实,叶子作了形象科学的描述,同时指出了栽培成活必要的气候条件。以后文献关于植物性状的记载很多。但是所述内容基本都不出这几项。
3.2古代对槟榔品种的认识
槟榔在古代基本可以分为三种:
其一为山槟榔,苏颂《图经本草》载:“槟榔……此有三四种。有形小而味甘者,名山槟榔。”(18)据《本草纲目拾遗》“尖小者名主赐槟榔,又名(口契)子,其形长尖,状如鸡心,内有锦文,又名鸡心槟榔,即雄槟榔也。”(19)《吴普本草》曰:“槟榔一名宾门,尖长有紫文者名槟。”(20),罗愿《尔雅翼》又说:“仁频,向阳曰槟榔,向阴曰大腹。”(21)据此可考,山槟榔又叫鸡心槟榔、主赐槟榔、槟,向阳生,所以又叫雄槟榔。形状尖小,内有锦文,味甘。
其二为大腹子,据《本草纲目拾遗》“形扁而圆大,乃大腹子,俗名雌槟榔。”除此之外,《名医别录》曰:“槟榔……此有三四种。……形大而味涩,核亦大者,名猪槟榔。”(22)《吴普本草》曰:“槟榔一名宾门,……圆而矮者为榔。”《尔雅翼》曰:“仁频,向阳曰槟榔,向阴曰大腹。”《本草纲目》直接考证“猪槟榔即大腹子。”(23)所以大腹子,又叫猪槟榔、大腹、榔,向阴生,又叫雌槟榔。形状圆大,核亦大,味涩。
其三为埜子,据《图经本草》“槟榔……又小者南人名埜子,俗人呼为槟榔孙,亦可食。”而《本草纲目拾遗》曰:“有一种鸡心槟榔,……极小,外有壳,如枣核,故又呼枣核槟榔。”所以槟榔最小的一种称为茔子,又叫枣核槟榔。
3.3我国古代对槟榔的归类
据曹魏时期周成撰《杂字解诂》“槟榔,果也,似螺,可食。”(24),可见三国时期我国就把槟榔归为果树类。
3.4槟榔刺激性和上瘾性的认识——“醉槟榔”和“嗜槟榔”
刺激性主要体现在“醉槟榔”的记载。《西溪丛语》载“初食微觉似醉,面赤,故东坡诗云,红潮登频醉槟榔。”(25)《岭外代答》“裹槟榔咀嚼,先吐赤水一口。而后<口廿>其余汁,少焉面脸潮红,故诗人有醉槟榔之句。”(26)可见古人已经认识到食槟榔后,由于槟榔的刺激作用,会出现面脸潮红的反应,即“醉槟榔”。
而上瘾性则体现在“嗜槟榔”的记载中,例如:《南史·任昉传》“昉父遥,本性重槟榔……昉亦所嗜好。”(27)《岭外代答》载“唯嗜槟榔。”(28)《分甘馀话》“南海人嗜槟榔。”(29)甚至“居岁余,则一日不可无此君(槟榔)矣。”(30)
4.我国古代槟榔的栽培技术
古代关于槟榔的栽培技术,仅个别的文献中提到,槟榔宜和椰子间作,则可以使槟榔增产,即“种槟榔必种椰树,得椰树则槟榔结实愈繁。”(31)而周钟瑄《诸罗县志》卷十二《杂记志·外纪》详细记载了台湾地区的槟榔栽种技术:“槟榔之苗,喜阴而畏日。种之法,先以牙蕉。俟蕉长成行,于二三月间撒槟榔子空园中盖以草,芽发去草,蔽以苇席,夜揭之,使得露滋润,开叶高四五寸,乃移种蕉下,每一蕉间一槟榔,高至尺余,则移其蕉而槟榔自盛。”(32),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槟榔栽培的三个技术环节,一是二三月待蕉长成行撒子育苗,因为槟榔苗有畏光的特性,期间要注意避光,方法主要是盖草或苇席,夜间揭掉,使苗得露水滋润。二是待苗高四五寸时移栽,移栽要与蕉间作。三是待槟榔长至高一尺余,将蕉移走。可见我国古代槟榔栽培的精细化,不仅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更要讲究每个环节的时机。
5.古代槟榔的历史地域分布
我国历史上的槟榔种植区主要分布于北回归线附近,按省区分布,兹分述如下。
海南:
“槟榔必当遐树海南” (《喻希文》引自《齐民要术》卷十)
“琼州……贡槟榔一千颗” (《元丰九域志》)
“琼州……以槟榔为命”(《方舆胜览》)
“槟榔产诸蕃国及海南”(《诸蕃志》)
“槟榔生海南黎峒”(《岭外代答》)
“琼州……贡银、槟榔”(《宋史·地理志》)
“槟榔产于海南,惟万崖、琼山、会同、乐会诸州县为多,他处则少”(《海槎余录》)
“槟榔……不如琼产也”(《粤剑篇》)
“槟榔产琼州,以会同为上,乐会次之,儋、崖、万、文昌澄迈、定安、临高、陵水又次之”(《广东新语》)
“槟榔出海南而偏于两粤”(《岭南杂记》)
“槟榔……琼州有之”(《植物名实图考》)
“槟榔树最海南之锟观”(《江西通志》)
“岁贡惟槟榔”(《陵水县志》)
“榔椰税”(《琼州府志》)
“槟榔产琼州”(《广东实业调查概略》)
广东:
“岭外槟榔小于交趾者,而大于茔子,土人呼为槟榔”(《广州志》)
“山槟榔一名茔子” (《登罗浮山疏》)
“岭南人以槟榔代茶”(《鹤林玉露》)
“槟榔……广州以南者,形大味涩”(《本草纲目》)
“槟榔树类椰子,高、雷之间有之”(《粤剑篇》)
“槟榔出海南而偏于两粤”(《岭南杂记》)
“枣子槟榔,即广东鸡心”(《台海使槎录》)
“槟榔三四月开白花”(《粤东闻见录》)
“粤中槟榔坚实而无味”(《滇南闻见录》)
“婚礼用槟榔……嚼槟榔”(《明统一志·广东布政司》)
“以槟榔为礼”(《明统一志·肇庆府》)
“婚娶以槟榔为礼”(《明统一志·南雄府》)
广西:
“槟榔出广西郁林州”(《格古要论》)
“婚以槟榔为礼”(《明统一志·浔州府》)
台湾:
“槟榔之产,盛于北路,次于南路”(《台湾县志》)
“台地多瘴,三邑园中多种槟榔,新港、萧垄、麻豆、目加溜湾者最多尤佳”(《台海使槎录》)
“槟榔产台湾,新港、萧垄、麻豆、目加溜湾者最多尤佳”(《闽产录异》)
“园中多种槟榔。新港、萧垅、麻豆、目加溜湾最多”(《重修台湾府志·物产》)
“台之南路,最重槟榔”(《台湾通志》)
“槟榔、番檨饷,二者以宅计。”(《东瀛识略》)
“槟榔之苗”(《诸罗县志》)
云南:
“大腹子出滇南”(《本草纲目》)
“云南有大腹槟榔”(《云南记》)
“平琴州有槟榔”(《云南记》)
“又王姓者业卖槟榔致富,人呼为槟榔王”(《滇略》)
“滇省……槟榔花开,香气甚浓”(《滇南闻见录》)
四川:
“槟榔……四川、交趾亦有之”(《诸蕃志》)
福建:
“槟榔为礼”(《明一统志·泉州府》)
由此可见,海南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槟榔产地,主要分布在会同、乐会、万崖、琼山、文昌、澄迈、定安、临高、陵水等地。台湾省主要分布在台湾北部的新港、萧垄、麻豆、目加溜湾等地。广东省主要分布在东部的高州和雷州。另外云南南部、平琴州,广西郁林州、浔州,四川和福建也有少量的分布。
参考文献:
(1)徐鸿华:《热带药用植物栽培》[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l986:32.
(2)王世敏,洪祥千,黄光斗:《槟榔栽培技术》[M].广州科学普及出版社广州分社,1987:1.
(3)周铁烽:《中国热带主要经济树木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杜,2001:292—294.
(4)陈锡沐:《南方名贵药材栽培与加工》[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2:97.
(5)林有润:《观赏棕榈》[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39.
(6)王庆煌,欧阳欢:《兴隆热带植物园——热带农业科技旅游示范园》[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1):57.
(7)钟如松:《引种棕榈图谱》[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004:33.
(8)晏小霞,王祝年,王建荣:《海南槟榔产业发展现状分析》[J].《中国热带农业》,2006(3):12.
(9)陈良秋:《我国引种槟榔时间及其它》[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7(2):48.
(10)(15)石声汉:《辑徐衷南方草木状影印石声汉教授手写遗稿》[M].北京:农业出版社,l990.
(11)缪启谕:《齐民要术译注·卷十》[M].徐衷.南中八郡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12)(14)杨孚:《异物志》[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9.
(13)何清谷:《三辅黄图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5.
(16)屈大均:《广东新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7)缪启谕:《齐民要术译注·卷十》[M].《喻希·与韩康伯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杜,2006.
(18)苏颂:《图经本草》[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l988.
(19)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
(20)尚志钧:《吴普本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
(21)罗愿:《尔雅翼》[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05.
(22)陶弘景:《名医别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
(23)李时珍:《本草纲目》[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24)周成:《杂字解诂》[M].江都李望祖半亩园,1884.
(25)姚宽:《西溪丛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6)(28)周去非:《岭外代答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7)李延寿:《南史·任防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9)王士桢:《分甘馀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9。
(30)罗大经:《鹤林玉露》[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1)郭柏苍:《闽产录异》[M],长沙:岳麓书社,1986.
(32)周钟瑄:《诸罗县志》[M].台北:台北出版社,1958.
Research on Betelnut Cultivation Techniques
and the Historical Regional Distribution in Ancient China
Cao Xing- xingl Ru Hui2
(1,2 College of Humanities,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Yangling,712100)
Abstract: According to historical records, it has 1,800 years of history of betelnut in China. Since wei jin nan – bei dynasties, it has been on the betelnut plant morphology, fruit shape, flowering, varieties, and exciting and addictive nature of knowledge has reached a high scientific level. After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cultivation techniques had been very meticulous: seeding, transplanting plants based on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etelnut, not only avoid light, but pay at- tention to the timing of each stage; adopt intereropping in coconut cultivation techniques to i~ nut production, which reflects China’s ancient tradition of intensive agricultural techniques.
Keywords: China ancient; betelnut; cultivation technique; historical regional distrib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