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隋唐五代复合型家庭结构及其时代特征——《中国家庭史》第二卷第一章第二节
第一章家庭规模与结构第二节复合型家庭结构及其时代特征讨论家庭人口结构的意义在于,它涉及家庭的经济生活模式和家庭伦理关系模式。从实际的家庭生活来说,家庭结构比家庭规模更能说明问题。现代家庭社会学使用的家庭分类标准诸如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都是从家庭结构上出发而不是以家庭规模为主要出发点,其原因盖在于此。但是,现代社......
-
〓 唐代广州贸易与岭南经济社会变迁(六)
六、海上航线与贸易伙伴唐初平西突厥,于西域设置北庭、安西两大都护府,建州置县,声威远播西域,与中亚、天竺、西亚的陆路通道相当畅通。则天朝与日益强大的吐蕃关系恶化。咸亨元年,吐蕃攻陷安西四镇,阻截中西交通。后唐朝收复安西,但阿拉伯人势力向东方推进,越过中亚,与唐朝发生直接冲突。天宝十载,大食人在怛逻城打败唐军,唐朝势力退......
-
〓 浅谈英国庄园法
庄园法基本上是一部习惯法。它是用来协调庄园领主和农奴及庄园经济生产的一部法律。庄园法产生和发展过程同庄园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最早的庄园法就是庄园经济生活的一些规定和法则,它们更多的是一种被大家共同认可的约定俗成。庄园法的这一特征是由庄园经济生产结构所决定的,它是庄园领主和农民的关系及农业生产关系在法律层面的一种反映。通......
-
〓 《农牧生态与传统蒙古社会》第四章畜群与人群
在人与草原的关系中,人主要是借着畜群对草原产生影响。不同的畜种对草原有不同的影响,马和牛因为食草方式不同,对草地的损坏程度不同。不同的牲畜数量对草原的破坏程度更是明显不同。畜群与人之间的生态关系有许多反映到社会关系上,正是社会关系中草原与畜群的联系构成了蒙古社会的基本特色。一、畜群结构畜群结构指畜群内畜种比例和同种牲畜......
-
〓 太行山地区与粟作农业的起源
太行山地区是中国粟作农业起源地之一。第四纪全新世前后,太行山地区优越的自然环境为粟作农业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早期人类经常的采集活动为粟作农业的诞生准备了技术条件;多种原因造成的食物缺乏为粟作农业的产生提供了契机;野生的尾草的存在为粟作农业的起源提供了生物依据。以上条件的具备,使得太行山地区的先民们约在距今一万......
-
〓 近二十年英国中世纪经济——社会史研究的新动向
【作者简介】侯建新,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南京210093);龙秀清,天津师范大学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天津300387)。【原文出处】《历史研究》(京),2011.5.167~177在西方,经济-社会史(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它起初是从经济史发展而来的,而英国......
-
〓 四川凉山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历史根源
从历史地理学角度来看,凉山地区的现代生态环境问题,部分原因是当前人们举措失当造成的,另一部分原因则是历史时期人为活动所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延续。 人是环境的承受者,也是环境的缔造者,自人类产生以后,环境随之发生着相应变化,因此人类自身变化也是促使环境变化的一个因素。以人口变化与森林变迁为例,西汉凉山地区人......
-
〓 郑和下西洋与朝贡体系
1905年,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以“中国之新民”之名发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称赞郑和是与哥伦布、维哥达嘉马(达伽马)“并时而兴” 的“海上之巨人”,是“全世界历史上所号称航海伟人”[1],藉以振奋人心,鼓动民气,为“维新吾国,维新吾民”创造氛围。其后,郑和下西洋研究备受中外学者关注,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一领......
-
〓 春秋战国至南北朝大型引水渠道工程的技术成就
——《中国古代灌溉工程技术史》第二编第一章第二节
第二编大型灌渠及陂塘技术的发展(春秋战国至南北朝)第一章引水渠系第二节大型引水渠道工程的技术成就我国早期大型引水渠道工程漳水渠、都江堰和郑国渠,都创建于战国时期,之后经不断整修,工程逐渐完美。这三大灌渠工程取得的技术成就光彩夺目,是我国水利史上的奇葩,足以引起世人的瞩目。一、多首制引水工程——漳水渠漳水渠,又称漳水十二......
-
〓 论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饮食
任何一个民族的饮食乃至由饮食折射出的文化特质都贯穿与体现着这个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化风范。饮食作为文化的载体,不仅内含着这个民族的文化精神与特征,而且也述说和传达着该民族的文化传统。由中国饮食与中华文化的结合而形成的中国特色的“美食”文化,是在数千年的文化历史中经过无数前贤思想和智慧的熔铸与打造而形成的一种特殊文化......
-
〓 中缅怒族与傈僳族的分化与交融
从怒族与傈僳族长期分化与交融的历史中可见,所谓“民族”,并非与生俱来,更不是固态化、一成不变的,而是随不同时期社会与文化情境的改变而改变。跨境民族的民族意识与民族认同在当代的凸显,不仅是因为社会资源在其中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还与跨境民族所处的国家以及相邻国家的民族政策密切相关。怒族与傈僳族分布在我国的怒江、澜沧江......
-
〓 宁波民营企业制度演变的历史考察
【内容提要】宁波民营企业制度自五口通商发轫至今经历了长期的演变发展。从19世纪末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普遍采用古典企业制度,到20世纪前期资本扩张时期引进股份制等近现代企业制度,经历两次世界大战、新中国国有化浪潮的波折,再到改革开放以后重新寻找民营企业的发展路径,宁波民营企业制度演变通过企业家精神的传承实现了不断的积累、重聚......
-
〓 [宋元时期]家庭生活中的精神文化活动——《中国家庭史》第三卷第三章第五节
第三章家庭生计和日常生活第五节家庭生活中的精神文化活动我国古时候的多数家庭终日为温饱而忙碌奔波,有暇顾及娱乐和精神文化生活的主要是上层富贵家庭。不过,普通人家尽管生活压力大,生活单调,同样也需要休息、放松和调整,所以也有自己的休闲和娱乐方式,他们的家庭生活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呆板。总的说来,上层富贵家庭以琴棋书画之类的......
-
〓 诺思和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
——《创新与融合——美国新经济史革命及对中国的影响(1957—2004)》第四章第二节
第二节 诺思和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西方世界为什么能够率先实现工业革命并进而转型为现代社会,是一个长期以来吸引大批学者的问题。作为经济史学家,诺思也需要对社会经济变迁尤其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做出解读。一、论点: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西方经济增长的关键诺思认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西方经济增长的关键;一个有效率的经济......
-
〓 隋唐宋元拒咸蓄淡堰闸工程技术成就
——《中国古代灌溉工程技术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二节
第二节拒咸蓄淡堰闸工程技术成就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地势平坦,潮汐差大,河流常受海水咸潮的倒灌,引起土地的盐碱化,严重危害农业生产的进行。唐宋元时期,随着沿海地区农业开发的加快,海堤工程系统的建成,为隔绝海潮的入侵,使内河咸淡分离,并蓄积淡水供给农田灌溉用水,在众多的通海溪河上相继修建堰闸,以拒咸蓄淡。拒咸蓄淡工程是我国东......
-
〓 明代屯门地区海防与贸易
古代屯门包括今香港和深圳南头等地及附近海域。按照林天蔚先生的界定,古代的“屯门”(Tuman, Tumman)有两层意义:一是屯门镇,原指海道范围,由今日的南头,东延至大鹏湾,包括一切海岛。二是指陆地上的南头及香港的陆地[1] 。无论从海外交通与海防形势看,屯门地区都具有非同寻常的重要地位。它位于珠江口与南海交通要冲之......
-
〓 栽培植物——《中国农学遗产要略》(四)
狭义的农业,一切操作过程,只是将野生植物驯化栽培为“作物”,以提高它们的质与量,供给人类的需要。从生存期限的长短来说,人类首先栽培的野生植物,多数是一年生和所谓“二年生”、与少数多年生“宿根”的草本植物。多年生的木本植物,栽培驯化比较迟些。从应用方面来说,最初主要的是作为主食的粮食,蔬菜果品,以及一些纤维作物,然后发展......
-
〓 宁夏历代生态环境变迁述论
【关键字】宁夏;历代生态;环境变迁【摘要】历史上的宁夏,地处中原农耕与北方游牧民族融汇过渡的地带。游牧民族的南下与农牧界线推移密切相关,畜牧与农耕交替出现。西周时期,宁夏境内气候温和湿润,生态环境良好;秦汉时期,由于移民与屯垦,生态环境开始变化;南北朝时期,是生态恢复的重要时期;隋唐时期基本是农牧并举,生态平衡发展,安......
-
〓 工业革命与英国妇女社会地位边缘化
英国步入工业化时代的18—19世纪是其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妇女地位亦受社会变动的影响。社会学理论认为,个体把对自身的性别认同有机地与社会所规定的性别角色整合起来的过程即性别社会化的过程,也是性别角色和性别规范的学习过程。在人类社会中,这种性别规范的制度——社会性别制度通过个体和社会的互动使性别不平等制度得以延续。工业化......
-
〓 隋唐宋元重要的陂湖工程技术
——《中国古代灌溉工程技术史》第三编第三章第二节
第二节重要的陂湖工程技术隋唐宋元时期,东南地区的扬州五塘、宝应白水塘、丹阳练湖、余杭南湖、杭州西湖、鄞县东钱湖、昆明滇池等都有较大的改建整治工程,水利工程系统逐渐完善,水利效益大为提高,可代表这一时期陂湖工程技术取得的进步和成就。一、扬州五塘扬州以北有维扬蜀岗,为黄土状岗地,从仪征向东延伸,经扬州到邗江的湾头镇逐渐消失......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