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历史时期疏勒河水系变迁及相关问题研究
【内容提要】疏勒河是河西走廊西部的重要河流,关于历史时期其水系的演变问题,前辈学者已从不同角度予以关注,但在方法与详尽程度方面仍有较大改进空间。本文在充分发掘地方文献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游记、考古材料,并结合自然科学相关研究成果,就历史时期各阶段疏勒河流域水系分布状况与演变过程进行了全面讨论,订正了一些广为流传的明显错误......
-
〓 口岸城市与农村经济演变——以近代上海和长江三角洲为中心
摘要:1843年上海开埠后,逐渐成为中国最大的通商口岸城市,其内外贸易、近代工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等城市经济主干部分的较快发展,直接带动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农村经济的演进,促使后者的生产内容、技术手段和经营方式等发生相应的变革,上海与这一地区彼此间城乡经济的联系和互动,也因此日趋紧密。关键词:口岸城市,农村经济,近代上海,长江......
-
〓 辛亥革命前前后后与近百年来中国历史的结论
作者按:这是我一篇讲中国近代史的旧作,作于今年四、五月间,在箱底压了半年多,写作的目的是为了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故在十月间,放在博客上,供大家阅读批评,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回顾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走过的历史进程,还是富有历史和现实意义的,这一百多年如果以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分界的话,前面我们是在民族危机和灾难深重......
-
〓 高成长、高风险态势下的银行治理——一个金融史的视角
【内容提要】通过比较近代中国(1911后)和未来(2020年)上海银行业业态特征发现,二者存在意识形态差异上的“竞争和发展”的国际经济主题、高成长和高风险的业态特征以及近似的业态格局等相似点。从非主流的、金融史的视角,采用历史—现实分析方法,研究近代中国上海商业银行业相关文献资料,归纳出近代中国上海银行外部治理经验主要......
-
〓 春秋战国至南北朝陂塘工程技术
——《中国古代灌溉工程技术史》第二编第二章第三节
第二编大型灌渠及陂塘技术的发展(春秋战国至南北朝)第二章蓄水陂塘第三节陂塘工程技术修建陂塘,是解决来水与用水之间在时间分布上和水位高程上的矛盾,以很好地利用水资源。陂塘属蓄水工程,由挡水、泄水、取水建筑和库区组成一个水利枢纽工程。我国自春秋中期在淮南地区创建大型陂塘工程芍陂后,历秦汉、南北朝时期,大小陂塘在江汉、江淮及......
-
〓 阿米什人:“旧式”美国的活化石
三百年前,一群信徒,由于受宗教迫害,被迫逃离欧洲故土,远涉重洋,来到北美这片从未开垦过的处女地,繁衍生存。三百年间,这群信徒的代代后人一直保持着初来时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恪守着自己的宗教信仰,拒绝一切有违精神信条的诱惑,特立独行。今天的他们与三百年前祖先初来时相比变化不大。这就是生活在美国及加拿大的阿米什人。 ......
-
〓 南北交汇的青铜文化
西周时期的古应国辖区大致在汝河以南与南阳盆地以北的河南省中南部,和如今平顶山市大体相若,包括平顶山市区、汝州、舞钢、郏县、宝丰、鲁山、叶县等,此外还有许昌市的襄县。在古代气候湿润、河流交错、沼泽湖泊遍野的地理环境下。古应国因地处秦岭东延向黄淮平原过渡的浅山区.是纵贯南北陆路交通的必经之地。成为连接我国南北方的一座天然桥......
-
〓 峡江地区夏商周时期的资源与经济形态研究
内容提要:峡江地区地质环境恶劣,但其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夏商周时期,凭借天然的资源优势,该地的社会经济亦呈现出多种经济模式协调发展的特点。近年来,考古发掘工作更加重视收集整理反映经济形态的出土资料,提供了大量的实物证据。本文即综合运用考古出土资料、古文献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从峡江地区的资源与经济形态之间的对应关系角度出......
-
〓 中西方的经济差距何时拉开?
——谈安格斯·麦迪森的“千年统计”
【提要】中西方的经济差距到底何时拉开?是工业革命时期呢,还是15、16世纪的转型时期?史学界一直争论不休。世纪之交,英国统计史专家安格斯·麦迪森出版了关于世界经济的“千年统计”。其中,人口、GDP和人均GDP是有关中国、西欧经济发展水平的最直观的数字。比较结果令人震惊,中西方的差距早在公元1300年前后就已经拉开。部分......
-
〓 古老的羌历年:“日美吉”
羌碉 资料图片我国影像人类学先驱庄学本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拍摄的在成都平原打工的羌族背夫。彩陶上的羊角纹和太阳图案。庄学本拍摄的为庆祝羌年而舞的羌族人。羌族,我国的一个古老民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的北川羌族自治县、茂县、汶川县、理县及周边地区,这四县的羌族人数占了全国羌族总人口的80%以上。2008年5月12日,强震猝然袭来......
-
〓 《唐宋帝国与运河》节略
《经济与政治之间──中国经济史专题研究》第一篇
【说明】《唐宋帝国与运河》是先师全汉升院士在1944年出版的代表作,在中国经济史学界具有非常重要地位。谨将逾十万言之原书节略为二万余字,供研究中国经济史及唐宋史的同道参考。第一章 绪论 隋炀帝因为要游幸江都而开凿的运河,完成不久之后,由于历史上其它因素的影响,在此后的六百多年内变为唐宋帝国的大动脉。这一条动脉的......
-
〓 古巴比伦私人农业经济的商业化特征
【内容摘要】虽然王室和神庙控制着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土地,但私人经济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古巴比伦私人农业经济领域,商品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纳第图女祭司、商人塔木卡乃至政府官员均投入土地买卖活动中,他们并不直接参与土地耕种,其目的是通过土地买卖赚取商业利润。土地的开发利用实行各种形式的租赁制和合伙制,甚至出现了专门负责管......
-
〓 中国古代稻的生物学知识——《中国稻作史》第二章
自从甲骨文中首次创造了象形的“禾”字以后,禾便作为代表禾谷类作物的总名而成了一个重要的偏旁(部首)。以后凡是同禾谷类作物有关的植物、局部器官、形态、生理特性等,都通过形声的手法创造出一系列新字新词,而且这些形声字往往还兼有含义,成为声义兼顾的字。如稻字的右边除发“舀”的音外,还有用手从臼中挹出米的意义,其他如采(即穗)......
-
〓 论十七世纪法国社会消费及特征——兼论它对早期资本主义经济的作用
【内容摘要】17世纪是法国社会消费的黄金时期,虽然消费依旧是基本的衣食住行等商品,但社会消费 更主要的体现为城市社会上层对奢侈品消费的特征。这种消费特征对近代法国资本主义经济 发 展而言,给正在发展中的早期资本主义经济提供了市场,这对商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不裨益 ,也对传统的手工工场向资本主义生产组织转化起到促进作用。【......
-
〓 《“从下往上看”:英国农业革命》绪论
世界发达国家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向人们提供一条重要的经验:由于农业在前工业社会具有经济主导性,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就不免要从农业变革人手,必须有“农业的先期或至少伴随的发展”[1]。英国的现代化模式正是一个例证。农业革命率先开始,通过对土地关系、生产组织和耕作技术的改造,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率,保证了英国现代化的全方位展开。英......
-
〓 宋明间白银购买力的变动及其原因
一中国在唐(618—906)及北宋(960—1127)时代,由于全国的统一,商业的发展,钱币的使用非常发达。在唐末至北宋中叶以前,当钱币使用的盛况达到最高潮的时候,中国的货币制度又复前进一步,即采用银两及纸币作为交换的媒介。纸币始于宋真宗(998—1022)时四川交子的发行。白银在唐、宋之际已经开始具有货币的用途,好些......
-
〓 历史时期疏勒河水系变迁及相关问题研究
【内容提要】疏勒河是河西走廊西部的重要河流,关于历史时期其水系的演变问题,前辈学者已从不同角度予以关注,但在方法与详尽程度方面仍有较大改进空间。本文在充分发掘地方文献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游记、考古材料,并结合自然科学相关研究成果,就历史时期各阶段疏勒河流域水系分布状况与演变过程进行了全面讨论,订正了一些广为流传的明显错误......
-
〓 财产与继承——《江村经济》第四章
1.所有权在开始讨论财产和继承问题以前,有必要在本章加述一节所有权的问题。关于土地所有权问题,我将在以后章节中论述。所有权是一物与个人或一组人之间的一定关系。所有者根据惯例和法律规定,可以使用、享有和处理某物。关于这一问题有下列三方面需要研究:所有者、物、所有者与物之间的关系。我们从村里的人了解到他们对财产的一种分类办......
-
〓 土族为吐谷浑后裔
史料中吐谷浑人后来简称“吐浑”、“退浑”,也将“吐”简化为“土”,如唐代敦煌文献中称“土浑”,宋代《契丹国志》等也简称“土浑”,宋代文献还将“吐蕃”简化为“土蕃”。关于土族的族源,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有“吐谷浑说”、“沙陀突厥说”、“阴山鞑靼说”、“蒙古说”、“匈奴—阻卜说”、“阴山鞑靼—蒙古说”等,可谓众说纷纭。土族......
-
〓 我国古代税收名称略考
【内容摘要】我国古代关于税收的名称有很多,本文对我国历史上出现的十多个税收名称一一作了简要考析,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我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进过程。【关键词】古代;赋税;名称【作者简介】李波,夏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原文出处】《税收经济研究》(扬州),2011.5.69~72税收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经济......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