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资金——《江村经济》第十五章
在交换过程中,以货物、劳务或现金不能及时偿还时便发生了信贷。简单地说,信贷就是一方信赖另一方,经过延迟一段时间,最后偿还。在这一意义上讲,相互之间的义务,互相接待留宿,互赠礼物等非即刻交换的形式也是信贷的形式。这些信贷的偿还是通过社会制度中固有的互惠原则来保证的,并与亲属关系及友谊有密切关系。对于有这种关系的群体之外的......
-
〓 论中国古代士大夫及士风和名节——以宋朝士大夫为中心
一、对以士大夫为中心史观的异议目前,在中华古史的研究中,盛行一种以士大夫为中心的史观。笔者从与不少研究生的谈话可知,他们受目前的史学思潮影响,至少对士大夫的关注远甚于对劳动大众的关注。依笔者可能不很准确的观察和臆断,时尚的史学思潮似有两个特点:一是关注点似集中于士大夫,而不是劳动大众;而对士大夫的观念似又集中于官宦,对......
-
〓 地动仪的历史真实和科学价值
【中国经济史论坛编者按】最近有人否定张衡地动仪,代表人物是方舟子。他从否定现实生活中地震预测预报的可能性进而否定历史上地震预测的科学成就。不少学者反对这种观点。本坛曾刊登中国社会科学报的系列文章。现在再刊登冯锐在科学时报上发表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同时把方舟子和何祚庥的质疑文章作为附录。近期,社会上出现了一种彻底否定张衡......
-
〓 耘耥——《中国稻作史》第四章(四)
第四章中国古代的稻作技术四、耘耥《诗经·鲁颂·閟宫》:“有稷有黍,有稻有秬。”又《小雅·甫田》:“或芸或芓,黍稷儗儗。”芸指除草,芓指以土培根。芸芋在后世通写作耘耔,是中耕除草的代名词。《诗经》的芸芓虽描述黍稷,不可能那时的除草只限于旱地而不及水稻。用手拔草称“薅”(音好)。《齐民要术》水稻篇:“稻苗渐长,复须薅。”注......
-
〓 跨文化的夜郎研究或为突破点
——访贵州省社科院文化研究所研究员王鸿儒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报》第180期4版“独家报道”文章之一。对很多人来说,存在于两千年前的夜郎古国一直是个神秘王国,充满令人费解的待解之谜。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研究员王鸿儒是一位执著的“解谜人”。通过11年的研究,王鸿儒已经出版关于夜郎和夜郎文化的《夜郎之谜》、《纵横夜郎文化》、《夜郎史引》、《夜郎王国传奇》和《......
-
〓 利用自然——《中国农学遗产要略》(二)
农业生产活动是人类向自然作斗争的一个方面。它的实质无非是依靠人力,合理地利用自然,以取得动植性物资的供应。农业生产技术上的许多复杂问题,归根到底,不外乎是:要取得哪些物资?应当如何依靠人力?如何合理地利用自然?上面我们已经谈过,人类生活所需的物资,衣、食、学习、医药、战争等各个方面,除去一部分所谓“矿物”或“无机物”以......
-
〓 《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前言
黄土高原是范围相当广大的地区。它南倚秦岭,北抵阴山,西至乌鞘岭,东抵太行山,有今山西全省和陕甘两省的大部,兼有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甚至还涉及青海省东部和河南省西北部一隅之地。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说法,乃是其北仅至于横山之北陕蒙两省区交界之处,不包括鄂尔多斯高原和河套平原,当然也就不能至于阴山山脉之下。......
-
〓 汉字拼义理论提出汉字是独一无二的视觉文字
汉字在华夏文明的继承、传播和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长期以来,对汉字本质和发展方向的认识,成为世界性学术问题。近日,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张学新从心理学和脑科学的视角,在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对汉字独特性的论证,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张学新利用神经科学技术,发现了一个中文阅读独有的脑电波。他在2月22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汉字是独一......
-
〓 《中国家庭史》第五卷《民国时期》目录
《中国家庭史·民国时期》,郑全红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主编简介:张国刚,l956年生,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兼崽想文化研究所所长。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唐史学会会长,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南开人学、中国人民......
-
〓 近代以来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的主要特点及成因
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周期性的生产过剩危机就相伴而生,而且每隔若干年就要爆发一次的经济危机给整个社会生产造成严重的破坏,沉重打击了原有的生产力体系,甚至造成整个世界经济体系的瓦解和崩溃。尤其从15世纪开始,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地理大发现,原有封闭的区域经济体被逐渐打破,各国经贸往来日益频繁,加速了世界经济体的形成,经济......
-
〓 《西双版纳傣族传统灌溉与环保研究》序
序一马曜本书是高立士同志所著《西双版纳傣族的历史与文化》的续编,着重论述西双版纳傣族传统环境保护与水利灌溉的关系。傣族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种植水稻的民族之一,傣族的水崇拜与图腾信仰以至民族节日等文化艺术,都和水发生密不可分的关系。没有水利灌溉,水稻栽培就无法进行,而要保持水源,就必须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傣族“垄林”文化就是这......
-
〓 蓝田人时期至两周之际西安附近地区自然环境的演变
——《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生态环境编》之四
我们祖国的锦绣河山,现在如此,过去也应该是一样的。不过事物总是在不断变化着的。虽说过去和现在都是锦绣河山,其间却难免有一些差异。俗话说:“繁花似锦”。既然是繁花,就会万紫千红各呈异彩,在不同的角度观察都仿佛变化无穷。祖国的锦绣河山正是随着时代的演变,而有各种不同的变化。即令有所变化,其为锦绣河山则初无二致。我曾经有过这......
-
〓 废物利用——《四千年农夫》第九章
迄今为止,中国、朝鲜和日本农民实行的最伟大的农业措施之一就是利用人类的粪便,将其用于保持土壤肥力以及提高作物产量。要理解这个措施的演变过程,首先要知道,在西方现代农业生产中使用旷物肥料就如同在工业生产中使用煤一样广泛。但是,旷物肥料也仅仅是在近几年才在西方国家普及,供给短缺才得到一定的缓解。同时我们还必须认识到,东方国......
-
〓 水渠和梯田——《四千年农夫》第五章
3月15日晚上,我们离开广东前往香港,并将于第二天再次搭乘土佐丸号轮船去往上海。 尽管我们的轮船驶出大海很远,除了离岸的岛屿,已经看不见土地了,但是一路上的海水都很浑浊,直到我们穿过北回归线,驶离汕头的汉江口。 在一片距海岸线以南600多英里,可能出海50英里的海域,来自中国最肥沃土壤的巨量的泥土被海水带到这里,人......
-
〓 唐宋以来“富民”阶层之规模探考
【内容提要】唐宋以来,由于土地自由买卖的发展和土地市场的扩大,促使富民作为一个拥有雄厚经济实力且广泛分布、但其内部又有差别的新的社会阶层而得以逐渐形成。到宋代,占真实上三等富户九成二以上、为总户数13.3%—33.9%左右的富民阶层,占有约60%—70%的社会土地财富。【关键词】富民阶层;上户;土地;唐宋“富民”是唐宋......
-
〓 专利制度与工业革命
摘要:“李约瑟之谜”的一个全新解释就是:专利制度是导致近代中国与欧洲在知识积累和技术进步模式上产生巨大分野,进而导致产业革命在欧洲而非中国发生的关键所在。理解专利制度在工业革命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对今天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也有一定的启示。“李约瑟之谜”的一个全新解释就是:专利制度是导致近代中国与欧洲在知识积累和技术进步模式......
-
〓 定位“古昆仑山”
摘要:利用高分辨率地图,依托中科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的研究成果等,结合《山海经》中的具体描述,成功确认“赤水、洋水、黑水、弱水、青水、氾天之水”等的当代位置和名称,从而完成了“古昆仑山”的准确定位,破解了“寻找古昆仑山”这一困扰中国学者两千三百多年之久的一个伪命题。关键词:古昆仑山;山海经;定位Abstra......
-
〓 [隋唐五代]居家过日子——《中国家庭史》第二卷第五章第一节
第五章家庭生计第一节居家过日子一、农家生活哲学《颜氏家训》是现存最古老的治家资料,本书第一卷附录已经对此有所论述。该书的治家思想一般来说反映了士族之家的情况。敦煌文书中也有许多童蒙类作品,反映了那个时代普通大众的人生哲学和价值观念。其中《武王家教》通过武王与太公的对话,比较多地涉及家庭治理中的一些原则。主要是“十恶”、......
-
〓 中国历史上的救灾思想与政策
【内容摘要】中华民族在与自然灾害的博弈中,产生了一系列针对农业生产特征,维护社会再生产的救灾、抗灾的思想、政策与措施,可以将其概括为四个方面:为救荒而事先建立的仓储制度;救荒的国家赈济措施;政府的实蠲和灾赈;政府用以恢复生产的政策措施。【关键词】救灾;抗灾;以工代赈;农贷;华洋义赈会【作者简介】刘方健(1954一),男......
-
〓 罗马共和政体衰亡原因新解
文明转型期:古希腊、罗马帝国演进规律及特点(专题讨论2)
主持人:杨共乐【主持人语】古代世界各文明转型时期的历史是史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本专题从不同的角度对古希腊、罗马等若干转型时期的历史现象进行讨论,以进一步深化对历史发展规律和特点的认识。王大庆分析了希腊城邦向帝国时代转型面临的困境与趋势,指出陷入危机的希腊城邦并不具备像共和末期的罗马那样建立帝国的条件和动力。杨共乐分析了......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