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关于中国古代华夷关系演变规律的理性思考
—华夷关系的历史定位、演变轨迹与文化选择
【摘要】“中华(中国)多元一体”观念不仅是一个政治概念,也是一个学术概念,符合中国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实际。“中华多元一体格局”之内的华夷两大势力经过碰撞、冲突,以至此消彼长、互为主导,加深了各方的了解和民族认同,淡化了“华夷之辨”、“尊夏贱夷”等观念,促使各民族逐步凝聚在一起,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华夏汉族王朝和夷狄族王......
-
〓 上堡古国:昔日起义地今日安乐居
在远离都市的偏僻地区,有一些古老而神秘的村落。在那里,一些古老习俗、建筑造像、宗教信仰、历史遗迹,避开都市喧嚣,躲过灾害战火,得以较为完整地保存。他们不是定格过去的博物馆,也并非观光游览的圣地,而是老百姓世世代代生息繁衍、耕织劳作的场所,是活的聚落。这些古村落被称为“记录历史的活化石”。一个古村落即是一个微缩的社会,对......
-
〓 [宋元时期]客户:租地租牛而耕的佃农——《中国家庭史》第三卷第二章第三节
第二章“户”与家庭经济阶层第三节客户:租地租牛而耕的佃农宋代的客户从官府征派税役的角度而言,是无资产无赋税负担的民户;从租佃关系看则大都属于佃农雇农,以至于有“佃客”连称的习惯。佃农,自战国秦汉以来就是指“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伍”,自己没有土地,需要租地而耕的农民。[1]在宋代,他们在租地的同时又加上了租牛,以至于当时称......
-
〓 试论中国牛车、马车的本土起源
车是古代重要的交通工具,也曾作为古代战争的主要装备,在人类文明史上产生有很大的影响。车的发明及其牵引动力的利用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国在这方面同样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一、中国的车源自本土车是最早出现的带有轮子的陆上交通工具。就目前的考古资料看,在西亚的两河流域、中东欧地区较早出现了车子。发现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乌鲁......
-
〓 中国传统商业招徕市声
中国传统的商业广告民俗主要有两种形态,一是以色彩、造型等视觉标识播布信息的招幌,一是通过有声语言和器乐音响招徕顾客的市声。根据经营方式和商品特点,或采用前者,或采用后者,或两者兼用。招徕市声,源远流长,透过这独具风采韵味的漫长乐章,可使人置身于充满乡土情思而别有洞天的风俗画长卷之中,获得一种天籁境趣的享受。一、叫卖吆喝......
-
〓 《泾洛流域自然环境变迁研究》目录
《泾洛流域自然环境变迁研究》,王元林著,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目录序………………………………………………………………………………………………………………………1前言…………………………………………………………………………………………………………………1第一章泾洛流域气候变化……………………………………………………......
-
〓 谁最先到达美洲?——新发现与新理论
【作者简介】何平,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牛津大学博士(四川成都,610065)【关 键 词】地理大发现;古人类学;美洲史前史美国的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正在重构人类到达美洲的时间和方式。这主要是由于旧理论无法解释近来一系列的考古发现。许多美国历史学家现在相信,欧洲人(包括亚洲人)早在哥伦布到达美洲约13000年前......
-
〓 罗马共和政体衰亡原因新解
文明转型期:古希腊、罗马帝国演进规律及特点(专题讨论2)
主持人:杨共乐【主持人语】古代世界各文明转型时期的历史是史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本专题从不同的角度对古希腊、罗马等若干转型时期的历史现象进行讨论,以进一步深化对历史发展规律和特点的认识。王大庆分析了希腊城邦向帝国时代转型面临的困境与趋势,指出陷入危机的希腊城邦并不具备像共和末期的罗马那样建立帝国的条件和动力。杨共乐分析了......
-
〓 重访江村(上编)
我前天才离开开弦弓,在村里住了有20天。开弦弓是一个农村的名称。这个村子是在苏州南边,吴江县境内,靠太湖不远,可说是在水乡深处,从附近的震泽镇摇船进去,还要两个小时。21年前我曾经去过这里一次,是1936年的夏天。那时我刚从广西回乡,在瑶山里跌伤了,到家养病。我有个姊姊在开弦弓帮助农民办了一个合作丝厂。她约我到村里去住......
-
〓 佛教的生态观对解决当代生态危机的意义
核心提示:许多生态学家认为,正是笛卡尔-牛顿系统激发了人们把握宇宙的妄想和征服自然的欲望,成为现代生态与人类危机的根源。从思维方法上看,还原论首要的错误就是假设能够把要素从整体中抽取出来,并可在分离的状态下认识它们的真相。生态学家认为,要克服生态危机,最根本的方式就是摒弃还原论、机械论的世界观,转向整体论、关系论的生......
-
〓 隋唐宋元南方陂湖塘堰的发展
——《中国古代灌溉工程技术史》第三编第三章第一节
第三编水网圩田和挡潮工程技术的发展第三章陂湖塘堰山丘高亢地区,地表水易流失,干旱是这些地区农业生产的最大威胁;而一降大雨,又易发生山洪,毁坏农田和房屋。因此需要修建蓄水工程,拦蓄水流,达到滞洪和灌溉农田的目的。陂湖塘堰是南方山丘地区农田水利的主要工程形式,有利用环山抱洼的有利地形,修筑长堤,围成陂湖的;有在平地凿池,或......
-
〓 赫西奥德《农作与时日》里的社会史问题两则
【英文标题】Two Questions of Social History in Hesiod’s Works and Days【作者简介】张巍,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上海200433)对研究希腊古风时期的历史而言,赫西奥德创作于公元前8世纪的史诗体诗篇《农作与时日》是一份重要的材料。【1】有别于以赞美英......
-
〓 中国农具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中国农具通史》〈绪论〉
一由宇宙星云凝聚而成的、一个不算太大的自然天体——地球上,经历了太古代、古生代、终生代、近生代,从单细胞的水藻开始,经过亿万年的发展,终于演化出了灵长类动物,并且在这个基础上演化出了能够思维、能够使用工具的“万物之灵”的人。从此地球进入了以人类为主体的社会;从此揭开了人类创造文明的新时代。早期的人类,虽然脱离了动物的范......
-
〓 论古代河西走廊屯田对绿洲生态的影响
关键字:河西走廊;屯田;绿洲生态;影响摘要:古代河西走廊从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始屯田到清道光五年(1840年)至,历数一千九百多年,大规模的屯田促进了河西走廊政治、经济的发展,但这一系列的屯田过程中由于忽视了生态效应及相关的生态建设,造成绿洲植被萎缩减少,河流下游尾闾湖泊萎缩甚至干涸;过度的屯田及不合理的耕作方......
-
〓 草原文化基因传承浅论
【摘要】草原文化遗传基因的载体是包含人居、草地和畜群三者共生的放牧系统单元,亦即人居、草地、家畜三者共生的,三位一体基本元素。放牧系统单元包含两重结构。第一层是草地一草食动物(家畜)构成的牧食系统;第二层结构是在草畜系统之外,加入人为因子,扩大为人居—草地—家畜的共生体。放牧系统的驱动力是能量按照一定的“序”的运动模式......
-
〓 《农牧生态与传统蒙古社会》后记
本书是一部以蒙古的生产、生活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来分析传统蒙古社会的著作。现在到内蒙草原去旅游,越来越看不到传统的东西,传统的生活场景往往是故意做给我们看的。传统的蒙古社会当然有必要进行研究,但我有心研究蒙古草原的生态与社会问题是无意的。1992年,我在南京农业大学读博士研究生时就对生态史感兴趣。生态史的研究往往要寻找生态......
-
〓 中国太空力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发展方向
天宫一号升空了,中国巨人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只有懂得外空事业对中国的深远意义,才会在天宫一号升空之际深深地为中国激动;历经过无数沧桑的中国人是真正站立起来了,而这一切,我们要感恩许多人!在为中国航天事业欣慰的今天,让我们一起在心里默念这些为中华民族的强盛、繁荣而开创中国太空事业的先驱和领袖们!中国在明朝曾一度拥有可以改......
-
〓 基本经济区的概念及其与水利事业的关系
——《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第一章
第一章基本经济区的概念及其与水利事业的关系【1】一、概述清朝著名的尚书慕天颜【2】在1871年写给皇帝的一则奏章中曾经指出:“兴水利,而后有农功,有农功,而后裕国。”【3】这段话简明地说明了在水利事业、农业生产与国家财政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这样一类接连在若干世纪中都有记载的土木工程史,对于研究中国历史上统一与分裂的经济......
-
〓 《泾洛流域自然环境变迁研究》余论
发展与环境,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普遍关心的大事。可持续发展理论就是旨在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强调经济发展必须要与环境的承受能力相平衡,环境保护必须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以使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持续发展。它包含着生态环境持续性、经济持续性和社会持续性三个层次。泾洛流域自然环境的变迁即是其中生态环境持续性的变化,它受人类社会经济......
-
〓 独特奇异的土族文化:走进西北民族走廊上的七彩土族
在青藏高原东北边缘,黄河及其支流湟水、隆务河日夜奔腾,形成一个个美丽富饶的河谷,这里是土族同胞生活的家园:民和土族生活在黄河边的三川土族之乡;同仁土族在隆务河谷与藏族一起创造了灿烂的热贡艺术;互助等地土族则主要聚居在湟水以北地区。土族居住的地区都是多民族共居的地区,从县名就可窥见一斑。互助、民和、同仁等县都是1930年......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