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无解——市场环境中的水源危机
——《制度性干旱》第五章
面对恶性水源危机带来的深重灾难,国家也试图采取措施缓解;除了已于2002年开工的“南水北调”工程外,还有“限额灌溉”、“节水灌溉”、“提高水价”等方案。但仍然是杯水车薪、治标不治本。一、“南水北调”杯水车薪、成本昂贵“南水北调”是说从长江等外流域近期调200多亿、远期调400多亿m3的水到中国北方。然而,调水只能解决用......
-
〓 洱海区域城镇经济的发展
——《洱海区域古代城市体系研究》第五章第四节
第五章大一统政权下洱海区域的地方城市四、洱海区域城镇经济的发展如果说南诏大理国时期城市经济中工商业发展还不够成熟的话,那么1274年以后的数百年里,云南城市工商业大多开始有较明显的发展,逐步形成一个以大理为中心的城市市场体系。(一)手工业生产及其市场的发展1.中心区城市——大理城的手工业元朝以后,一些新兴的手工业生产出......
-
〓 中国传统社会民间信仰之考察
中国封建社会到了晚明出现一大变局,即西方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传人独尊上帝一神的基督宗教以图征服中国传统宗教,于是佛道二教与民间信仰都遭到了严重打击,统统被扣上“迷信”贬词而受全面批判。“迷信”一词本在魏晋以来的汉译佛经和中国佛典中已偶尔出现,但那都属于佛经格义而作宗派哲理的阐释,它未见于中国古代传统文献之中,如东汉的......
-
〓 《农牧生态与传统蒙古社会》第九章人、物流与蒙古社会
近代东部内蒙古地区的耪青制度是从华北随移民传人东蒙的,由于宽松的人地关系、地权变化等因素,这种制度得到很大的扩展。在这种制度下,精耕细作的汉农业文化在蒙地获得了推广。在耪青传播的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社会流动,各种类型的移民都在流动,同时也有蒙古游牧民和流民的固定。社会流动的第一波浪潮是在东蒙的南部地区,发生在清代,耪青......
-
〓 唐代广州贸易与岭南经济社会变迁(八)
八、南海贸易与岭南社会经济变迁20世纪初叶,已经有学者注意到中唐以后出现的前所未见的经济社会变迁,这种变动与宋代相衔接,在中国历史上出现向近世转变的观点。1910年,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在《概括的唐宋时代观》提出“唐代是中世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的命题;其后,宫崎市定对内藤氏的观点加以阐述与完善,形成系统的宋代“......
-
〓 杨联陞(1914-1990)
杨联陞(1914-1990),字莲生,生于河北保定,原籍浙江绍兴。他过继给他伯父,伯父是盐务官员,退休后以吃瓦片为生。他在保定上初级中学,成绩优异。当时缪钺先生因家庭困难,考取北大而不能入学在保定志存中学教课,杨联陞不在他的班上,与缪钺之弟同班。缪钺听说杨成绩很好,为人忠厚,后就把妹妹缪鉁(宛君)嫁给他。多年后,缪、杨......
-
〓 《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导言
本书以生态环境与乡村社会为主题,探讨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生态环境所对应的社会特征。这一段时期主要从明代中后期——16世纪开始,一直到1950年代。传统华北生态——社会的基本特征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初步具备了,到六朝时期,已经形成了体现在《齐民要术》中的那种经典体系。尽管明代中叶以后华北的村落、河流和人口与以前相比发生了一些变......
-
〓 吴江行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我今年又有机会回访故乡江苏省吴江县。屈指算来,离我1981年三访江村正好十年。这十年故乡的变化真大。十年前吴江有名的七大镇正从冷冷清清的衰落景象里抬起头来,一股生气引起了我的注意,启发我作出调查研究小城镇的倡议。从那年起,我每年都回乡考察,江村的老乡提醒我今年是第15次访问了。这十年里我看着这一带农......
-
〓 豪强论(一)
豪强一词在中国古书上、特别是史书上,是个司空见惯的词语。二十四史中,豪强一词从来没有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过。汉朝的《盐铁论》之中更是有众多对豪强的论述。豪强有时候也被称为:豪民、豪富、豪绅、大户、强人、门阀。近代所谓的土豪、劣绅、乡绅也是对豪强的称谓。可是今天这个词汇似乎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人们对这个词汇已经相当陌生了,除......
-
〓 理解中国的小农——《四千年农夫》中文版序
2011年,是为辛亥百年纪念,也是《四千年农夫》英文版出版一百周年。在与中国这百年来诸多不谙洋务却食洋不化之辈相互印证的、近乎无慨而慷的作缅怀态中,愿意认真反思百年激进现代化历程中制度变迁成本的中国人之鲜见,竟使我的两个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任劳任怨地做“在地化”生态农业试验研究的博士生抽空翻译出版的这本书《四千年的农夫》,......
-
〓 从复数“中国”到单数“中国”——试论统一多民族中国及其疆域的形成
【内容摘要】由于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及其政权多自称“中国”,以及当时一些政权虽没有自称“中国”,但为后来的“中国”所继承,并仍被称为“中国”等原因,致使中国古代自秦统一以后仍然存在复数“中国”的现象。经过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辽宋夏金的发展,到了元朝统一全国,复数“中国”开始过渡为单数“中国”,明朝时期稍有反复,到了清朝......
-
〓 唐代广州贸易与岭南经济社会变迁(二)
二、朝贡与私商贸易唐承隋祚,对外持开放态度,发展友好关系。武德五年,唐高祖赐书高丽王高建武云:“朕恭膺宝命,君临率土,祗顺三灵,绥柔万国,普天之下,情均抚字,日月所照,咸使乂安。方今六合宁晏,四海清平,……方申辑睦,永敦聘好”[1]。尤其唐朝皇族颇染胡族血统,李昞、李渊、李世民三代,皇后孤独氏、长孙氏、文德氏,皆为胡姓......
-
〓 论中国古代士大夫及士风和名节——以宋朝士大夫为中心
一、对以士大夫为中心史观的异议目前,在中华古史的研究中,盛行一种以士大夫为中心的史观。笔者从与不少研究生的谈话可知,他们受目前的史学思潮影响,至少对士大夫的关注远甚于对劳动大众的关注。依笔者可能不很准确的观察和臆断,时尚的史学思潮似有两个特点:一是关注点似集中于士大夫,而不是劳动大众;而对士大夫的观念似又集中于官宦,对......
-
〓 大唐帝国的极盛与运河——《唐宋帝国与运河》第三章
第三章大唐帝国的极盛与运河高宗以后政府因长安物资供给困难而常常迁往洛阳办公的情形,自开元二十四年玄宗由洛阳西返后即告终止;此后他便长期住在长安,不再东幸。开元二十四年后政府所以能够长期驻在长安,主要由于关中的经济状况发生激剧的变化,即关中的物资供给由过去窘困贫乏的状态一变而为丰富宽裕,足以供应中枢因经费开支激增而起的对......
-
〓 中国古代环境卫生的治理及其特点
广州南越王宫遗址发掘的水井。左图是渗水井,右图是食水井。渗水井井底遗留有过滤的沙和煤渣,进行污水的净化处理;食水井外围专门铺设了圆形槽沟,防止泥沙流入。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已认识到地理位置、环境、水质等与健康长寿有密切关系。如《左传》等书就有关于水土影响人体健康的论述。《左传·成公六年》云:“土薄水浅,其恶易觏,……于......
-
〓 “富民”阶层:解构唐宋以来中国社会发展与变迁的一把钥匙
——《中国古代“富民”阶层研究》读后
国家与社会关系整体视野下的唐代以前社会研究已经形成了若干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如许倬云对春秋战国和汉代社会、谷川道雄对中世共同体、毛汉光对中古社会结构的研究等都极具代表性。这些研究的共同之处是探讨社会运行形态和构成状况,揭示作为国家与民众间的媒介、在基层社会起稳定和领导作用的社会阶层[1]。而对宋代以后的社会还缺乏这样的......
-
〓 谁推动了文艺复兴的发生?
著名文学批评家、哈佛大学教授斯蒂芬·格林布莱特偶然发现了古罗马诗人、哲学家卢克莱修的哲学长诗《物性论》的一个译本。《物性论》是系统阐释古希腊原子唯物论的著作,距今已有2000年。而关于卢克莱修文学成就的更重要的发现是:他的诗歌在一个德国修道院的藏书楼中远离世俗骚扰地度过了几个世纪后,被波焦·布拉乔利尼找到。如今,格林布......
-
〓 录像显示9-11时击中美国五角大楼系导弹而非飞机
据国外媒体8月30日报道,美国新闻工作者近日透露,一些泄露的录像显示,9-11事件发生当天,袭击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的巡航导弹而不是飞机。美国资深新闻编辑戈登-达夫称:“一共有85个视频。29日又有另外一个视频被公布。虽然没有对这个视频进行严格检查,当它看起来很真实,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一枚巡航导弹从另外一个角度击中了五角......
-
〓 中国传统商业招徕市声
中国传统的商业广告民俗主要有两种形态,一是以色彩、造型等视觉标识播布信息的招幌,一是通过有声语言和器乐音响招徕顾客的市声。根据经营方式和商品特点,或采用前者,或采用后者,或两者兼用。招徕市声,源远流长,透过这独具风采韵味的漫长乐章,可使人置身于充满乡土情思而别有洞天的风俗画长卷之中,获得一种天籁境趣的享受。一、叫卖吆喝......
-
〓 跨文化的夜郎研究或为突破点
——访贵州省社科院文化研究所研究员王鸿儒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报》第180期4版“独家报道”文章之一。对很多人来说,存在于两千年前的夜郎古国一直是个神秘王国,充满令人费解的待解之谜。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研究员王鸿儒是一位执著的“解谜人”。通过11年的研究,王鸿儒已经出版关于夜郎和夜郎文化的《夜郎之谜》、《纵横夜郎文化》、《夜郎史引》、《夜郎王国传奇》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