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太行山地区与粟作农业的起源
太行山地区是中国粟作农业起源地之一。第四纪全新世前后,太行山地区优越的自然环境为粟作农业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早期人类经常的采集活动为粟作农业的诞生准备了技术条件;多种原因造成的食物缺乏为粟作农业的产生提供了契机;野生的尾草的存在为粟作农业的起源提供了生物依据。以上条件的具备,使得太行山地区的先民们约在距今一万......
-
〓 只有农民自己能够代表自己——《毛泽东视野中的农民问题》结束语
十九世纪中期,马克思在研究法国农民阶级后得出结论:农民“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而且“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是不受限制的政府权力”[1]。又过了将近一个世纪,毛泽东在研究中国农民问题后指出,农民战争在中国历史上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但却只能是历代统治阶级“改朝换......
-
〓 长江流域在经济上的统治地位
——《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第七章
东晋(公元317—420年)南朝(公元420—589年)时期,作为农业生产中心的长江流域,由于明显地承担着基本经济区的作用,。因而其重要性增加了。自唐朝(公元618—907年)以后,这里就成了基本经济区。但从政治上看,重心仍然在北方。由于北部边境的游牧者入侵的不断骚扰,则提高了北方各省在战略上的重要性【1】。尽管基本经......
-
〓 西王母文化考察记
西王母是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神祇形象,西王母信仰起自远古,绵延至今,并传播到海外华人世界。在昆仑神话世界中,青海湖是昆仑主神西王母的居住地,被称为仙海、瑶池。在今天的青海湖环湖地区,不但有许多与西王母信仰有关的历史文化遗存,而且西王母至今仍受到民间的敬奉,香火不绝。近日,在青海省社会科学院、青海省文物考古......
-
〓 甘州回鹘游牧经济初探
甘州回鹘被民族学界普遍认为是裕固族的先民,民族是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这其中的共同经济生活是其他“共同”的物质基础,在唐末五代时期甘州回鹘和西州回鹘有了地理环境和经济生产方式的差别,也正是这种生产方式的差别,漠北回鹘后裔才形成了今天的维吾尔族和裕固族两个民族......
-
〓 美国牛仔生活史
牛仔在美国“西部片”中被浪漫化为个人英雄主义的化身,行侠仗义铁骨柔情之余还大多不事稼穑。这与牛仔的社会生活史有很大出入。实际情形是,美国内战以后,随着美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需要有新的畜产品生产基地来满足美国人对肉类日益增加的需求;数万名牛仔以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精神,把一直被称为“美国大荒漠”的大平原地区开发成疆域......
-
〓 生态概念的内涵及思想源流——《中国生态演变与治理方略》第一章
提要:自有人类文明史以来,一切文明的共同基础是生态文明。这一基本观点是贯穿全书的中心思想。生态要素、生态系统、生态循环及生态平衡等都是人类社会赖以进化的根基,在社会生产力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尽管在我国古代文献上没有出现“生态”这个词汇,但是浩瀚的考古史料证明,中华文明史是一部不断认知生态原理的历史。国外古代生态思想......
-
〓 中国古代环境卫生的治理及其特点
广州南越王宫遗址发掘的水井。左图是渗水井,右图是食水井。渗水井井底遗留有过滤的沙和煤渣,进行污水的净化处理;食水井外围专门铺设了圆形槽沟,防止泥沙流入。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已认识到地理位置、环境、水质等与健康长寿有密切关系。如《左传》等书就有关于水土影响人体健康的论述。《左传·成公六年》云:“土薄水浅,其恶易觏,……于......
-
〓 大一统帝国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元、明、清的土司制度
【核心提示】土司制度,实质上一直存在到二十世纪上半期。从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层次上来看,实行土司制度与改土归流,都有着它独特的意义。元、明、清三代,在以云南、贵州、四川、湖南(含广西、湖北)为中心的中国西南部非汉民族地区,实行了一种任命当地民族集团的酋长担任总管、知府、知州、县令和宣抚使、安抚使、招讨使、长官等地......
-
〓 中国古代城市排洪防灾解析与借鉴
世界文明大都是缘水而起的,如起源于尼罗河流域的埃及文明,起源于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的两河文明,发祥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相应地,古代建城也自然沿河选址,以水为邻、依水而建自然佳处颇多,然而也不免有一定的隐患。古人有很多与城市水患斗争的例子,甚至也有为躲避水患而迁都的。如商代第十二位君王河亶甲立,是时嚣有河决......
-
〓 货币供给量、货币结构与中国经济趋势:1650—1936
【内容摘要】货币与经济的关系以及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一直存在很大争论。本文通过对1650—1936年近三百年间中国的货币供给、货币制度和货币结构的变化,以及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的分析,探讨了经济近代化过程中货币与经济的关系。研究表明:18世纪货币量的充足供给推动了这一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增长,为现代经济的成长准备......
-
〓 《农牧生态与传统蒙古社会》目录
《农牧生态与传统蒙古社会》,王建革著,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6目录绪论…………………………………………………………………………………………………………………(1)第一章总体概况……………………………………………………………………………………………………(15)一、游牧中的人地关系………………………………………......
-
〓 《中国家庭史》第一卷绪论
第一节本卷的基本内容和编写主旨本卷叙述远古至南北朝时期中国家庭的起源、发展演变。远古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如此漫长,占去了中国历史的绝大部分。在此期间,社会形态和文化阶段经历了多次巨大跨越,中国家庭亦起源于此一时期,并在此间发生了多次革命性的变迁,其中需要梳理的问题十分复杂、头绪繁多。而与以后时代相比,有关这一时期家庭历史......
-
〓 工业革命为什么发生在18世纪的英国——一个全球视角的内生分析模型
【内容摘要】工业革命是经济史上的“奇点”,它推动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但工业革命本身并不是天外来客,它同样是一系列历史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从全球视角分析了工业革命出现在18世纪英国的内在动因。结果显示,工业革命是在全球经济互动过程中,因在英国局部出现的较长时间的资本与劳动的巨大价差,与其特殊的政治、文化和......
-
〓 关于农业与文化的关系
【作者简介】唐珂(1969—),男,中国农业博物馆馆长。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农业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和延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不曾中断的古老文明,创造了上下五千年的灿烂辉煌历史。作为泱泱农业大国,有着上万年的农业文明史。农业生产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衣食物品,也为中华文化......
-
〓 美国西部畜牧王国的兴衰
牧业大王们是以破坏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屠杀野牛等野生动物和对印第安人实行残暴的种族灭绝为代价而造就了“畜牧王国”的繁荣。在我们肯定其辉煌成就时,不能忽视美国西部牧业开发中的严重失误和消极影响。“畜牧王国”的兴起和发展,是美国内战后西部三大支柱行业之一,其作用和影响巨大。“畜牧王国”的兴起与发展是19世纪后期,美国西部开......
-
〓 中国稻作起源与南方少数民族的关系——《中国稻作史》第一章(四)
第一章中国稻作的起源、传播与分化四、中国稻作起源与南方少数民族的关系在探索中国稻作起源与驯化稻的人的关系时,就必须追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的分布迁徙和稻作的关系,因为那是远在汉族形成之前的事。在语言学上所称的汉藏语系各族[1]的文化融合是华夏族或后来所称的汉族的民族组成的基础。这一形成过程最早始于新石器时期。北方在黄河南北......
-
〓 传统煤炭工业的生产及其局限
《经济与政治之间──中国经济史专题研究》第七篇
中国人懂得利用煤炭,已有悠久的历史。[1]在宋、明两代,产量和生产技术,曾有显著成就。[2][2] 可是,煤炭的生产因面对技术和市场销售各方面的限制,在近代中国工业发展历程上,远未能适应其历史任务。本世纪 20 年代末,俄人杜格斯夫(Boris P. Tograsheff)对远东矿业作出以下的评论:(除少部份外,远东的......
-
〓 以畜牧业为生的怒族及其传统文化
迪麻洛村隶属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捧当乡,位于贡山县的东北部,这一带被称为贡山的“藏区”。迪麻洛村是一个以怒族为主,藏族、傈僳族、独龙族杂居的村寨,其中怒族占总人口的70%,藏族占25%。该村是贡山的酥油产地,酥油是这一地区的生活必需品。该村耕地坡度大都在35度以上,当地形成了以畜牧业为主,农业、......
-
〓 夜郎文化 资源共享
——访贵州省政协原主席、著名作家龙志毅
在贵州夜郎学术研究中,有这么一位人物不可忽视,他集官员、作家、学者于一身,既是夜郎研究的积极倡导者,也是坚定的参与者。他就是贵州省政协原主席、著名作家龙志毅。日前,一向很少面对媒体的龙志毅在贵阳的家中,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82岁的龙志毅,听力不太好,但对记者提出的问题一一作了答复。谈到自己对夜郎的研究,他谦逊地说,在......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