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怀念我的父亲——抗战诗人田间
田间1938年在西北战地服务团 编者按: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的众多诗人、作家,先后投入到这场伟大的反侵略战争之中。被闻一多先生称为“擂鼓诗人”的田间(1916—1985),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田间创作的抗战诗歌如同“一声声的鼓点,不只鼓的声律,还有鼓的情绪”,成为抗战文学的经典。在本版9月1日推荐的“纪念中国人民......
-
〓 灯火南园第九楼——翦伯赞与柴德赓的交谊
翦伯赞与柴德赓都是当代史学名家,新中国成立前,未见二人有交集。新中国成立后,翦伯赞作为“马克思主义史学五老”(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侯外庐、吕振羽)中的代表性人物,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重要开创者、推动者和建设者。史学家陈垣的得意门生柴德赓先是担任辅仁大学历史系主任,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后,又担任北京师范大学历......
-
〓 周维强:学林新语
朱自清在西南联大教书时对学生热情鼓励,但并不轻易称许,往往为一个问题会与学生争得不可开交。他曾风趣地对学生说:“你们不易说服我,我也不易说服你们,甚至我连我的太太也说不服,虽然民主的精神在于说服。” 西南联大数学教授赵访熊结婚之日大雨,有客曰:“天公太不作美”,潘光旦先生妙语解颐:“既云且雨,天地交泰之象......
-
〓 钱锺书的确斥责过马悦然
一、“钱锺书斥责马悦然” 多年以来,在中国媒体(包括纸本报刊和网络)广泛流传着一则“钱锺书斥责马悦然”的话。这则话虽然被广泛引用和传播,却因为引用者都不注明出处,最终成为疯传多年的“无主信息”。这种“无主传播”状态,使“钱锺书斥责马悦然”的真实性丧失殆尽,如在新浪微博中,网友“云梦子围炉夜话”就在与马悦然......
-
〓 游走中西,且思且行——邵大箴与中国当代美术
学人小传 邵大箴,1934年生,江苏镇江人。美术史家、美术教育家。1953年考入江苏师范学院(今苏州大学)中文系,1955年前往苏联列宁格勒(今俄罗斯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学习美术史论,1960年回国并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执教。1979年参与创办了《世界美术》杂志,曾任《美术》《美术研究》《世界美术》等杂志主编。著......
-
〓 “出版是永远的朝阳产业”——缅怀导师肖东发先生
肖东发 老师经常对我们学生说,国家、民族要兴旺、发达,一要办好教育,培养优秀人才;二要办好出版,传播优秀文化,并常说“出版是永远的朝阳产业”。4月16日下午我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参加第22期博雅论坛,晚上回到家,接到一位同学打来的电话,告知肖东发老师去世了,猝不及防,无比震惊。心存侥幸,不停给北京的几位同学打......
-
〓 范用的出版品格
范用,笔名叶雨,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编辑家、出版家。1938年入三联书店前身之一——汉口读书生活出版社做练习生,翌年入党。1959年起任人民出版社副社长,兼任三联书店总经理。1985年底离休后仍发挥余热,继续从事编辑出版工作,直至病逝。所谓出版品格,即出版与人格的有机结合。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代出版人,自20世纪70年代末至2......
-
〓 胡适的婚礼
1917年夏,从美国康奈尔大学获取哲学博士学位后,26岁的胡适荣归故里,并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1918年他加入《新青年》编辑部,与陈独秀成为新文化运动领袖。这期间,他还完成了一件人生大事,回安徽绩溪与江冬秀成婚。胡适的婚礼到底是什么样的?2014年,胡适早年手稿首次正式公开,为我们揭开了谜底。最近,在艺联合云杪文化发起......
-
〓 文艺人物志·赵聪:奏响新时代的“国风雅韵”
她是观众眼中的“琵琶女神”,是专业人士眼中“在古典与现代之间执着游走的音乐行者”,而她将自己定义为“琵琶的修行者”。“修行”一词,凝聚了她对中华文化的虔诚。多年来,她致力于琵琶艺术的推广,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第一”,不断拓展民族音乐创新表达的边界。她说:“上天给我一把琵琶,我以一生相赠。” 她的笑容,灿烂得像一簇火......
-
〓 周维强:学林新语
⦾林风眠出生于广东的一个小山村,爷爷是石匠。他后来到法国第戎美术学院求学,与校长杨西斯交谈,他说自己石匠出身,杨西斯误把“石匠”理解成“雕塑家”,林风眠非常坚定地说:“不不不,我是个石匠,不是雕塑家。”⦾考古学家苏秉琦对孩子说,学术研究,“多数情况下,对立面总归有其合理成分,要善于向对立面学习,要学会吸收营养。”他举硬......
-
〓 齐白石:天然意趣得真妙
编者按 图像是有生命的。拥有思想的感光镜,图像才会折射出带着温度的光与影。一张照片、一卷书画、一件设计,甚至一方小小的藏书票、一帧定格的影像,背后隐藏的都是凝结在时光里的故事。眼睛后面有头脑,令人触动的画面震动着情感,牵动和启发着个人的审美经验。以图像之根干生发文字的枝叶,用文字记录图像,讲述图像背后的故......
-
〓 不畏权威的方东美
方东美 清初古文大师方苞的十六世族孙、皖籍现代哲学家方东美(1899—1977)先生是我的老乡。最令我心仪的还是他的“坐飞机”理论。他说,青年人要多去“坐飞机”,在飞机上俯视地球和我们的家园,就会觉得原来地球和人间是如此美好,绿茵茵充满生机,而不是平时所遇到的各种坎坷和不平,如同人们在地球上看月亮,总看见一片洁白......
-
〓 “在生活中深造,做人民的学生”
——记“人民艺术家”王蒙与作家们的“清溪一课” 5月22日,中国作协“作家活动周”开幕。作家们来到作家周立波长篇小说《山乡巨变》的发生地——清溪村,探寻创作的秘诀,捕捉山乡的诗意,回溯文学的初心。 这天下午,“人民艺术家”王蒙走到作家们中间,开讲“清溪一课”。他分享了70年的文学往事,鼓励大家“在生活中深造,做人民......
-
〓 “四姊”张充和女士在慕尼黑及其他
张充和去年(2015年)6月17日午后充和四姊辞世。我正在柏克莱朋友家作客。东岸的友人来电话告知,一时惘然。耳边响起她温柔叫我名字的声音,声音带着笑、带着一点点安徽口音。就在耳边,而四姊已经远行。 一1980年夏天,慕尼黑大学的鲍吾刚教授(ProfessorWolfgangBauer)到我工作的巴伐利亚州立图书馆......
-
〓 留得枯荷听雨声——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礼忠
陈礼忠在创作中。 资料图片 近日,“文心点石——陈礼忠寿山石雕刻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150余件寿山石雕刻精品,以荷塘、翠鸟为主题的创作系列,既有荔枝洞石、芙蓉石、坑头石、水洞高山石等质地温润的寿山石名品,也有老岭石、焓红石等质地粗糙的石种。在他的刻刀下,从盛夏荷塘《接天莲叶》的热烈,到初秋《池面风来》的清冽......
-
〓 罗大冈:他是个学者 其次是诗人
1929至1933年,罗大冈在北平中法大学深造。有一天下午,住在同一公寓北大英语系的浙江同学告诉他:戴望舒来北平,还提起他。那时罗大冈只在报刊上发表一些诗文,但每次都用不同笔名,目的在于施耐庵说的“不求人知,人亦不知。”他也非常企慕黄仲则“独立市桥人不知,一星如月看多时”那种旁若无人,悠然自得的风度。他向来喜欢......
-
〓 季羡林:印中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我在《中印情缘》一书中坦诚地谈论过自己的一些导师和同事,季羡林先生是其中之一。尽管我从来没有上过他的课,但如果就此认为他对我本人以及我有关印度和中国的研究毫无影响那就太不公道了。我在印度时,从尼大(尼赫鲁大学)老师的口中听到了他的名字,也读了一些他写的关于印中文明对话的著述。季先生被认为是中国印度学研究者中的顶尖人物、......
-
〓 书之岁华,其曰可读——王念祥其人其书
《左图且书右琴与壶》《半坡陶鱼纹》金石为宗 初夏午后,暑气漫过街道,如约拜访王念祥先生。一开门,古朴清雅之气即刻将先前的浮躁一扫而空,室内的光亮淡而不昏,人的心也慢慢平静了下来。 初见王念祥,朴素,真诚,和蔼。几句寒暄后,在袅袅的茶烟中,他将自家书画之事娓娓道来。 1956年,也正值暑夏,王念祥生于北......
-
〓 择善而固执 上下而求索——何兹全的学术成就和史学思想
出生于1911年的何兹全,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对中国古代史的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半个多世纪的研究与教学中,他淡泊自守,孜孜以求,在史学园地里辛勤耕耘,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史学思想。不倦探索 取得丰硕成果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是何兹全着力最多的领域。他长期潜心于古代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于1989年完成......
-
〓 方勤:不负时代,讲好文化遗产故事
9月28日,“郧县人3号头骨”——迄今欧亚内陆发现的同时代最为完整的直立人头骨化石,在湖北发掘出土的消息一经发布,迅即成为学界与大众关注的焦点。 “新时代以来,文化遗产工作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党的二十大代表、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方勤表示,身处这个好时代,文博人要倍加珍惜,不负文博人的担当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