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五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索南多杰,又一次深入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开展调研采风,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继续深挖民间文艺宝藏。沿途采访调研,他的思绪不禁飘向20年前,一场会议,让他与唐卡艺术结下不解之缘。
2003年,索南多杰到杭州参加中国民协的工作会议,休息时冯骥才叫住他:“你是青海的?长得不像藏族呀。”“我是长得比较委婉的藏族。”索南多杰笑着回答。
话匣子打开,二人聊到了当时广受关注的唐卡艺术。“我们的唐卡现在是一天一个价,大师们都‘走红’了,但爆火后,鱼目混珠、以次充好等乱象也浮出来了,市场很乱,很需要规范。”索南多杰沉痛地对冯骥才说。市场上许多急功近利的人,甚至让索南多杰感到恐惧,“这么好的文化品牌,再这样乱下去,将来可能一地鸡毛,啥也不是”。
冯骥才也一直关心唐卡艺术,二人一拍即合,决定对唐卡艺术进行普查和资料搜集,以抢救、保护、传承、研究、弘扬中国唐卡文化。冯骥才申请了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嘱托索南多杰来做示范卷,给大家“打个样”。
索南多杰和团队奔赴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隆务镇吾屯村和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仲达乡藏娘村,走访收集唐卡的分类、供奉、制作工序、绘制工具、唐卡艺人传承脉络等信息。在通天河南岸偏远闭塞的藏娘村,他前后一共住了半年多,调研做得极为扎实。“从文字来讲,这几本书我拿出来问心无愧。”索南多杰说。
苦心人,天不负。索南多杰主持的《中国唐卡艺术集成·吾屯卷》出版后不久便获得了全球华人出版金奖,之后主持的《中国唐卡艺术集成·藏娘卷》也获得了班尼奖。
索南多杰与中国少数民族三大史诗之一的《格萨尔》结缘更早,至今足有四十余年。他出生于青海湖畔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小时候家里没有电视,每到夜幕降临,老人就会给索南多杰讲《格萨尔》中的故事。“我对自然、人情往来的认知,都是长辈通过《格萨尔》和民歌、谚语传授的,民间文艺就如同我们的阳光、空气。”索南多杰告诉记者。
索南多杰听着瑰丽奇美的《格萨尔》故事长大,受此影响,他在读博期间选择做《格萨尔》的翻译研究。调入青海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后,他又主动承担起《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史诗·格萨尔·青海卷》的翻译和编纂工作,目前已经出版了两卷,每卷都是一百多万字的鸿篇巨作。
“青海丰厚的文艺沃土一直滋养着我。”索南多杰言辞恳切地说。“入瑶树琼林中皆宝”,从翻译研究《格萨尔》,到为唐卡建档,再到收集整理民间谚语和传说故事,索南多杰就像发现了一个富矿,“越整理研究越有意思,接下来我还有个宏大的计划,想把青藏高原的山神谱系梳理清楚”。
2014年6月,青海省民协召开了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普查与申报工作动员会,索南多杰非常激动,“这是一次对民间文化整体挖掘和整理的好机会,村落里面所有的文化,物质的、非物质的,建筑古迹、服饰、歌谣、格萨尔传说、唐卡艺人等,都可以装进我的‘麻袋’里,以供将来研究”。他承担起青海传统村落的普查工作,四处拉来建筑专家和经费,攒起团队。从河湟地区到通天河流域、澜沧江流域、玛柯河流域、隆务河流域等,索南多杰和同事们完成了青海地区100个传统村落的立档调查任务,其中40多个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这一次,索南多杰向着民间文艺汪洋大海中更深更广的海域探索,看到了散落乡村的无数民间文艺结晶,这也让他补充了有关《格萨尔》、唐卡艺术的资料。
长期以来,索南多杰一年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扎在田野,在青藏高原的村落间穿梭,发掘整理青海民间文艺的沧海遗珠。无论是传统村落普查,还是调研唐卡艺术,只要是在田野调查期间,索南多杰都是以真心换真心,与村民喜则同庆,戚则同怜。“下去要与老百姓同吃同住,不要高高在上,一定要打成一片。村子里喝什么粗酒我都一起喝,从不搞特殊化。”索南多杰说。
索南多杰在藏娘村待得最久,与这里的唐卡艺人如同亲人一般,至今仍保持联系。他曾请红十字医院去藏娘村义诊送药,唐卡艺人到西宁看病,他也会帮着翻译协调。但若是唐卡艺人想以送礼表达谢意,他就会板起脸来,坚决不收。
在藏娘村,一次调研组的车掉进通天河的冰窟窿里,“险些喂了鱼”。是乡亲们把裤腿一卷,跳进刺骨的冰水,靠人力把车拖了出来。回忆起这次死里逃生,索南多杰喟叹道:“老百姓真正把我们当成自己人了,这是我们做田野工作最大的收获。”
这片热土上的人民如此淳朴可爱,索南多杰立志要让民间文艺“活起来”,反哺自己在下田野时遇到的乡亲们,“我想通过宣传少数民族的文化,实实在在地提高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收入”。自2010年至今,在索南多杰的助推下,“中国格萨尔文化之乡”等近10个国家级文艺之乡的研究基地称号先后在青海特色县乡落地。
“现在像吾屯这些唐卡艺人的村子,家家户户都有小别墅和小汽车,如今我们的绣娘和唐卡艺人,好多都成了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咧,民间文艺的春天来了!”索南多杰自豪又欣慰地说。
作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青海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索南多杰一直为保护研究、宣传活化青海民间文艺默默出力,却向来低调谦逊,“我只是在做基础的工作,在民间跟老百姓打交道,把我放到任何一个牧场、一个屯子里,跟老百姓没什么两样”。这样一位赤诚、简单、淳朴的藏族汉子,以全部心血,持之以恒地浇灌着青海民间文艺根芽。
(本报记者 王笑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