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宋太祖朝上的大事小情——摘自《大宋真天子:一代仁君赵匡胤》
当宋太祖的时代,很多割据的军阀都认为天命降临到了自己的头上,但是他们所理解的,显然只是天命的第一重含义。只有宋太祖“领悟”和“体贴”出了天命的第二重含义。 负土成坟就在太祖收复湖南、湖北的同时,占据两广的南汉国,乘此乱局,想要大捞一把,派兵进入湖南南部,攻城略地,抢劫财物。当时李处耘和慕容延钊还在湖南北部清扫周氏......
-
〓 “不知礼,无以立”——访国学教育者李刚
门上贴着“着我汉家华裳,兴我礼仪之邦”的春联,旁边挂着一串红红的大灯笼。院子里,李刚教授身着深红色唐装,胸前绣着栩栩如生的“中华龙”,举止儒雅谦和。其妻王建平教授,穿着红色汉服,腰垂绿色飘带,透出恬静贤淑。 李刚的家就住在他精心创办的“山西国学教育基地”院内。近日,当记者走进这个国学大讲堂时,一群孩子正在......
-
〓 一代骚坛唱大风
丁酉岁初,业师霍松林先生安然走完了自己人生的97个春秋,与世长辞,驾鹤西归!这是中国学术界的重大损失,更是我们这些受业弟子的重大损失。霍先生是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学者,更是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和蔼可亲的师长。自从1949年于南京“中央大学”毕业后,他即投身高等教育事业,至今已70年。他所教育、培养的学生不计其数,人们常说的......
-
〓 谦谦君子 卑自以牧——日记中所见朱自清先生的自省精神
朱自清先生是“五四”以来最为知名的学人之一,其《背影》《荷塘月色》等散文一直是中小学语文课本的保留篇目,影响了无数的青少年;他任教于清华大学达23年之久,担任过中文系主任、图书馆馆长等职,为老清华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在同时代人眼中,朱自清先生有“最完整的人格”(李广田:《最完整的人格》,见郭良夫编:《完美的人格——朱......
-
〓 “他对中国古代文学抱有十分的喜爱和热情”——记楚辞专家石川三佐男
作者与石川三佐男在日本仙台一同演讲的海报前合影 我和石川三佐男先生的初次相识,是在90年代中期的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那天早晨,刚起床,被子还来不及叠,有人敲门了,进来的是两位先生,一位是中国翻译,另一位就是石川三佐男先生(以下简称石川先生)。他个子不高,五十开外,头发却花白了,一边很恭敬地说着日语,一边向我递上......
-
〓 让国乐同世界音乐美美与共——纪念国乐大师刘天华逝世90周年
今年是国乐大师刘天华逝世90周年。“国乐与西乐并驾齐驱”一直是刘天华的理想和奋斗目标。他提出并探索的“音乐应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音乐”“音乐要顾及一般民众”及“国乐改进”等理想,对当下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仍有很强的借鉴意义。1、创作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音乐 刘天华,1895年出生于江苏江阴。儿时的刘天华......
-
〓 周维强:学林新语
⦾浙江余杭塘栖、江苏吴县洞庭山、福建莆田宝坑,是中国三大枇杷产地,其中尤以塘栖枇杷量多质高。近世大画家吴昌硕常常于超山赏梅后,来到邻近的塘栖,欣赏团团绿树、累累金果的枇杷林,并创作了不少以枇杷为题材的国画,其中一幅题诗曰:“五月天热换葛衣,家家庐橘黄且肥。鸟疑金弹不敢啄,忍饥空向林间飞。”⦾黄药眠教授说:“写文章自然是......
-
〓 善于独立思考的日本汉学家中岛敏夫——海外汉学家见知录之十九
中岛敏夫(1931—)日本二战以后汉学家,主要从事唐代文学和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岛敏夫在战争中渡过青少年时代,战争晚期的原子弹爆炸,在他身上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冲击伤痕。上一世纪的50年代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曾师从著名的日本学者仓石武四郎、长泽规矩也、加藤常贤、藤堂明保、赤冢忠、前野直彬等。后为爱知大学教授,在相当一段时间......
-
〓 追思·谢老不老
5月2日8点32分,著名文物专家谢辰生逝世,享年100岁。 谢辰生老仙逝,悲从中来。 “谢老”是文物界乃至社会各界对他的尊称,因为他年纪大,1922年生人;也因为他在文物界的资历老,是新中国文物事业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更因为他几十年为文物保护不遗余力地付出。 “谢老”的名号早在1998年就出现在我的采访笔记......
-
〓 雷海宗的留学岁月
1927年雷海宗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 1962年9月15日,身在南开大学的雷海宗给在万里外的弟子何炳棣回了一封信,信里表扬了何氏在美国取得的成绩并介绍了自己的近况。算起来,从1960年春何炳棣写信到雷海宗回信,已经隔了两年多,时间实在是拖得有些久。不过,冥冥中仿佛早有安排,何炳棣将要去任教的芝加哥大学,正是......
-
〓 学人小传:叶淑穗
叶淑穗,广东番禺人,1931年生于北京。北京鲁迅博物馆研究馆员。1949年考入辅仁大学心理系,后转入经济系。1951年参军,到解放军后勤学院任教。1956年到北京鲁迅博物馆工作,曾任资料组组长、文物保管组组长,长年从事鲁迅文物的征集、保管和研究工作。著有《鲁迅手稿经眼录》《从鲁迅遗物认识鲁迅》(与杨燕丽合著),参与......
-
〓 学人小传:王宽行
王宽行,1924年出生,2004年去世,江苏邳县(今邳州市)人。1948年考入无锡国学专修学校,1949年1月至1950年9月休学,1950年9月到1952年7月在无锡苏南文化教育学院学习,1952年9月至1953年7月在江苏师范学院中文系读本科,毕业后分配到开封师范学院中文系(今河南大学文学院)任教。著有《王宽行......
-
〓 “板凳宁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半句空”——略谈范文澜的治学态度
一代史学大师范文澜先生(1893—1969)早年在北京大学文科中文门学习,师从黄侃、陈汉章、刘师培等,受到古文经学的熏陶及考据学方面的严格训练。在治学上,以严谨求实著称于世,其治学态度后来被形象地概括为“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范文澜的助手荣孟源、彭明、来新夏等著名学者大力宣传此说,使之广为世人所熟知......
-
〓 翰墨往事:“于右任”的由来
“于右任”的由来 于右任1879年出生于陕西省三原县,原名伯循,字诱人。“诱人”典出《四书》“夫子循循善诱人”。直到1905年,他在《新民丛报》上发表文章时首次署名“于右任”。“右任”是“诱人”的谐音,又暗含反清之意。因中国一向以“左衽”来指接受异族统治,故他反其意而用“右任(衽)”。 于右任幼时便......
-
〓 艺旅回望:近读戴泽百岁艺术人生
回头去看,风流人物俱往矣,只留下一幅幅时代现场的写生,平静地挂在墙上。白驹过隙,真正属于自己的只有心中的记忆。最美的画,应该是画在时间之上的,时间会给出一切作品答案。——戴泽 作为20世纪以来中国第二代油画家、为新中国高等美术教育作出重要贡献的美术教育家,戴泽在中国现当代美术的发展历程中可谓成就卓越、桃李天下。他......
-
〓 汉语的知音——作为语言学家的启功先生
启功先生(1912-2005)的书法闻名于世,而他的语言学研究则鲜为人知。启功先生的语言学著作有《汉语现象论丛》《诗文声律论稿》《说八股》和《古代字体论稿》等,融多门学术,立一家之言。他的语言学,是在渊源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成长起来的。民族文化还滋养了他另外两方面的成就:字画碑帖等文物的考据和鉴定,以及古代文......
-
〓 俄罗斯当代著名汉学家季塔连科的中国情结——海外汉学家见知录之二十一
米哈伊尔·列昂季耶维奇·季塔连科(ТИТАРЕНКОМИХАИЛЛЕОНТЬЕВИЧ)是研究中国哲学史、中国政治和现实问题、俄罗斯与亚太各国及俄中关系问题的著名学者,是俄罗斯顶尖的汉学家之一。现任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俄罗斯联邦功勋科学活动家,俄罗斯外交部学术委员会委员,俄联邦安全委员会学术委员......
-
〓 出版家金灿然的教材人生
金灿然是一位对教材建设事业作出过贡献的出版家。他先后在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教科书编审委员会、出版总署编审局、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社”)等单位参加文科教材的编写与审读工作。他积极倡导教材租型制度,主抓教学地图出版工作,推动创办北京大学古典文献学专业并亲自授课,参加中国教育史教材编写座谈会,在新中国教材建设史上留下......
-
〓 “书非货财,自当化私为公”——记近代藏书名家徐恕
徐恕(右)与黄侃 近代以来,较之江浙地区,湖北的藏书家并不算多。比较著名的有宜都杨守敬,黄冈刘卓云,枝江张继煦,襄阳杨立生等。武昌徐恕的箕志堂藏书不仅藏品保存完善,而且不少刻本、钞本也极为稀见。尤其是徐氏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以货财遗子孙”,慷慨解囊,化私为公,将自己毕生的珍贵收藏全部捐献给了国家,更为后世出版界和......
-
〓 何门问学记——忆我的老师何兹全先生
我的老师何兹全先生于2011年2月15日晚8时去世。我不知道该做些什么纪念老师,经过一天徒劳的打电话,联系火车票之后,慢慢地觉得应该写点什么,晚上刘九生先生特意从美国打来电话安慰我,也说写点什么吧。一、偶然报考,侥幸录取读硕士期间,很早就打算念博士。当时想跟随田余庆先生,得知田先生不招生之后,只能将专业确立在硕士期间用......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