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种协调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论——玄学的名教自然论
每一个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人际等关系之中的,要受到社会职业、地位、法律、道德等等的制约。因此,人都是社会的人。但是,每一个人又都是有其各自的性格、独立的精神世界和意志追求的,从这方面讲,人又都是个体的人。人的这种两重性,构成了现实生活中社会和个人之间的矛盾关系。社会要求个人服从其整体关系的制约,而个人则要......
-
〓 抗战中一支不能忽视的人道力量——中国红十字会战时救护行动概述
加入中国红十字会的国际援华医疗队成员中国红十字会参与汉口空袭救护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的壮举和惊天动地的伟业,也是中国红十字运动史上的里程碑。在这场攸关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战争中,中国红十字会(包括总会及所属地方分会)各级会员,义无反顾地投入抗战的人道救援中。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这支人道力量和他们创造的救护历......
-
〓 释“爻”——儒的起源
【摘要】本文考释了“爻”的形义和声义,指出“爻”的字形记录的是数字八卦,“爻”在汉语言谱系中所属的根词是“雨”。符号八卦的原型为描绘“雨”状的图画。在八个三画单卦和六十四个六画重卦之前,有原始的四个二画单卦和十六个四画重卦的存在。八卦的八个卦名皆围绕着雷神崇拜而来,其中的功利目的则是求雨。从具体的雷神本源抽象出《周易》......
-
〓 传统孝道与现代孝道
每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都要解决“老有所养”的问题。我们民族给出的答案是“导民以孝,以孝侍亲”,以孝文化作为解决养老问题的思想基础。面对今日中国“银发社会”浪潮到来之挑战,应着力推动传统孝道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现代孝道筑强我国养老保障制度。传统孝道以养老敬老为基本要求传统孝道主张养老敬老。孝老敬亲是中国人伦道......
-
〓 清代诉讼费用研究
内容提要:清代虽不存在法定诉讼收费制度,但诉讼收费现象在当时普遍存在。讼费的产生与存在同当时财政制度有密切联系:国家向衙役、书差等人支付的薪水无法维持其生计,于是他们利用制度空缺,巧立名目向当事人非法收取费用。此类行为尽管被当时法律表面上所禁止,但为维持司法体制的正常运转,清王朝不得不容忍这种非法行为的长期存在。其结果......
-
〓 李纨形象解读
凡读《红楼梦》者,很少有人在初读时对李纨产生深刻的印象。在人们的头脑中,李纨的形象似乎再清楚不过了,她是“槁木死灰”,是封建淑女,是标准的节妇,是妇德妇功的化身。对于这样一个人物,人们似乎觉得没什么要说的。历年来,研究《红楼梦》者不计其数,作品亦是如此,但以李纨为研究对象的作品却少之又少即是明证。在研究当中由于惯性使然......
-
〓 宋人绝句清赏之十六
春游湖徐俯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徐俯(1075~1141)字师川,自号东湖居士,原籍洪州分宁(江西修水县)人,后迁居德兴天门村。徐俯7岁能作诗,为舅父著名诗人黄庭坚所器重。因父徐禧之死于国事,授通直郎,累官右谏议大夫。建炎(1127-1130)初,内侍郑谌赏识徐俯的品行和文才,......
-
〓 周公营建洛邑相关问题考释
洛阳周公庙 周公营建洛邑,是学术界久争未绝的问题,其中争议尤大的是有关周王城的营建情况。笔者谨结合文献资料和考古文物资料,来探讨、厘清和辨正周公营建洛邑是一城还是二城、成周城与王城的关系等问题,以就教于大家。 一、一城与二城之辨 武王伐纣取得成功之后,于公元前1046年建立周王朝。两年之后,武王疾殁......
-
〓 争鸣与商榷:全球史视野下的明代白银货币化
从全球史视野来看,明代白银问题非常值得关注,源自市场的明代白银,某种意义上改写了中国历史,也改写了全球历史。明代为什么会有大量外银流入中国?长期以来中外史学界多是以当时欧洲不能制造出与中国商品相匹敌的商品来交换进行解释,这种只见外在不见本质的观点显然缺乏说服力。我们需要切实了解中国内部在经济全球化前夜究竟发生了什么,通......
-
〓 葛剑雄:拿什么样的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中国文化要不要走向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虽然没有走向世界,但并没有影响中国文化的繁荣发展,怎么看待历史现象与现实的差异呢? “中国文化要不要走向世界?”这怎么会成为一个问题呢? 乾隆皇帝晚年时,英国使者马噶尔尼来华要求通商,乾隆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把人家赶了回去。中国人相当自信,认为中......
-
〓 试解徐福东渡的几大谜题
青岛胶南琅琊台徐福东渡群雕徐福东渡最早的历史记载见于《史记》。司马迁在《秦始皇本纪》《封禅书》《淮南衡山列传》中均有记载,多达千余字,其中《秦始皇本纪》《淮南衡山列传》中更是多处直接提及徐福377字。但是千余字的历史记载毕竟不能面面俱到,还是留下了历史谜团。诸如,徐福东渡未归,“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引发了对徐福渡海......
-
〓 “人为万物之灵”——《天工开物》里的人文精神
此两图选自北京图书馆(今为国家图书馆)的《天工开物》杨本。“杨本”即福建书商杨素卿于清初刊行的第二版,现藏国家图书馆。日本早稻田大学版本明后期帝王(崇祯除外)怠政,朝纲颓败,乱像丛生,让明迅速走向衰退以至灭亡。不过,历史的吊诡在于,皇权的式微却刺激了民间或底层的活力。明末后期商业的繁荣是这一活力的表现,而具有划时代意义......
-
〓 马执斌:《古朗月行》的影射意象
《古朗月行》是李白写的一首乐府诗。诗题罕见。六朝宋代诗人鲍照有《代朗月行》的作品。《李太白全集》王琦注:“鲍照有《朗月行》,疑始於照。”鲍照《代朗月行》写明月照绮窗,靓妆佳人,当户抚琴,放喉歌讴,为诗人吟唱朗月。诗人被歌声和美酒所陶醉,意气相投,一掷千金而不惜。李白在《古风·其一》中说:“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
-
〓 八大山人的绘画艺术
八大山人(一六二四~一七0五年),明宁献王朱权的后裔,原名统,南昌人。明亡后出家为僧,法名传綮,字雪个。别号有驴汉、屋驴、驴屋驴、人屋、刃庵、个山、朱耷等。后其画作上又常署八大山人。八大山人是我国明末清初书画双绝的艺术大师。在他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怪伟豪雄、淋漓奇古、苍劲圆”的作品,使之成为中国画史上的一颗璀璨的巨星......
-
〓 中国历代名园简介(三):其它名园之东莞可园
第三编其它名园六、东莞可园国学位于在广东省东莞市城西的博厦村内,与顺德清晖园、佛山梁园、番禺余荫山房合称清代粤中四大名园,是四大名园当中保留得最好的一个,岭南园林的代表。东莞可园始建于清朝道光三十年(1850),为莞城人张敬修所建,咸丰八年(1858)全部建成。张敬修文人出身但投笔从戎,官至江西按察歙署理布政使。3ad......
-
〓 历史透视:开罗会议与《开罗宣言》
1945年,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协议》并同意接受《波茨坦公告》《开罗宣言》影印本 自1941年以来,美英首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举行过六次会议,英苏之间举行过一次首脑会议。但是美苏没有举行两国首脑会议,而中国也未与美英苏三国举行过首脑会议。 1943年,盟军分别在苏德战场、北非战场和太平洋战场取得巨大胜利,德......
-
〓 伏羲初探
伏羲氏,风姓。关于他的名号,史书记载很多,有宓羲、包牺、庖牺、伏戏,也称春皇、牺皇、皇羲、太昊。史家称他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百王之先。他是中华龙的笫一传人,对原始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文明初创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于伏羲的研究,由于历史久远,史料零碎而简略,且有些史料带有神秘色彩,后人难以对其有个全面了解和认识。笔者试从以下几方面......
-
〓 贺麟与唐君毅——人生经历、社会交往与学术思想
内容摘要:风云激荡而又异彩纷呈的中国现代思想史、哲学史、学术史,大师巨子辈出;四川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贺麟与唐君毅,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人物,并且同为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二人有颇多惊人相似之点,也有巨大差异之处。本文从人生经历、社会交往、思想发展历程及时代际遇等层面比较二人之同与异,并略陈感想一二。关键词:贺麟;唐君......
-
〓 前孔子时代之“仁”观
内容提要:在前孔子之时代,“仁”字的使用已经比较普遍,周王室、鲁、晋、楚、吴、郑、齐等国精英阶层都非常重视“仁”,“讲仁”已经作为一种风尚深入到个人品质、战争、治国等众多领域,使得“仁”成为一个普遍的价值。不过,人们对“仁”的认识和看法不一,不同背景和思想的人对“仁”作出了多种解读,有的互相差别很大。先民对“仁”的理解......
-
〓 “三沈”与陕南渊源考
内容提要:人的一生,成年以前所受教育和所处环境对其一生的影响,无疑是源头性、基础性和关键性的。 汉阴时期孕育了 “三沈”的整个思想文化基底。 考量“三沈”年少时所受教育和所处环境,不仅对探寻“三沈”何以续写我国“一门数杰”的成才佳话有着特殊意义,对弘扬“三沈”爱国进步的崇高精神和振兴中华优秀文化同样具有现实意义。作为享......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