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名臣对立国策论辩选评》的选择对象是历代名臣在一些涉及国策处置上,针锋相对的不同意见和建议。
这里所说的“名臣”,是指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人物,不一定是执掌枢要、执掌制定过国策的大臣,如周公、张九龄、林则徐之类,像向宋高宗上《中兴五论》《戊戌上高宗封事》的陈亮,当时不过是“婺州以解头荐”的一位举人;像殿试对策中仿效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撰《御试安边抚远疏》的龚自珍,同样是位参加进士试的举人。但他们的论辩或对策,在历史上都产生过重大影响;这里所说的“名臣”,也有别于政治上的界定:忠臣、奸臣;也不同于道德上的判定:贤臣、酷吏。关键是这些人物及其政见、奏对,是不是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或成为一定时期的国策,决定或改变了一定的历史进程。
这里所说的“国策”,它包含以下一些内涵:或是在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如何去击败对手,如何去争取民心?或是在一个新王朝建立后,如何巩固政权?如何安抚或镇压被击败的政治对手?如何安民,如何施政?或是在危机四伏的末代王朝,如何救亡,如何图存?或是一个王朝进入中期,面对种种积弊,如何革新,如何更化?面对外族入侵,是战还是和?战如何进击?和如何羁縻?面对地方叛乱是剿还是抚?剿如何征调,如何勤王?如何挫削?面对君主的奢侈、征战、修宫苑、近佞臣,眼看国家就要驰入灾难深渊,如何犯言直谏,挽狂澜于既倒?君主们是如何改过自新,使国事日新;或是怙恶不悛,直至败亡?面对朝臣的结党营私、朝政日非,如何去抗争、指斥?凡此种种,就是“国策处置”的内涵,让我们跟着这些历史名臣的抗、辩、争、驳、诉、谏、奏、对去体会个中的曲折,品味其中的得失,领略人物的风采!
所谓“对立论辩”,是指有意识选取这些名臣在“国策处置”中,所采取的的不同的甚至是针锋相对的方略、举措,如:面对战国纷争,是合纵还是连横?实行王道还是霸道?汉初立国,是行黄老之治还是独尊儒术?汉景帝时施恩固藩和武力削藩,究竟哪一种更好?武帝时,是继续“和亲”羁縻还是长途征战,那种方案更佳?唐太宗时面对高丽的叛乱,是“亲征”还是“缓征”为好?安史之乱的关键一役,哥舒翰的固守和唐玄宗的出击,其得失如何评判?唐德宗时,是继续“租庸调制”还是实行新政“两税法”?宋孝宗的“隆兴和议”是南宋与金朝订立的第二个屈辱和约,还是使南宋维持了一百多年和平安定的有利之举?元太宗时对儒生排斥还用任用、科举是停罢还是重开之争;明神宗时代对严嵩的弹劾和褒扬;清圣祖时代海禁的延续和重开之争;对中俄边境雅克苏地区的力争和放弃;对台湾是收复还是暂时搁置;对收复后的台湾是独自建省还是并入福建?清世宗时代对藏人占据青海如何处理?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要不要“改土归流”?道光年间对鸦片的输入究竟采取何种国策,是“禁”还是“放”,对洋人是“战”还是“和”。慈禧太后秉政期间,是加强海防还是西北防务之争,君主立宪之争等等。
这些针锋相对的论辩,如前面说的,不一定就是忠奸之变,爱国与卖国、富民与损民之分。有的主张可能出于私心,但大多分歧却并非为国和为己之别,大多只是各人遵循不同的理论主张,或是服从不同利益集团需要,或是观察的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同,对时势的判断不。因为事物是立体的,世界也不是扁平的,那种非此即彼,“不是…..就是”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并不能客观世界和解决问题,也不应成为我们判别这些针锋相对的论点的依据就是今天的史学家和古典文学专家们,对这些处置谁对谁错、孰优孰劣不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吗?相反,我们通过这些不同、甚至针锋相对的决策和举措的论辩,以及最后某种方案的选取和实施。既可以看出其奏对提出者的品格、风范和卓识远见,更可以从中看出当时政权的政治经济状况、社会风尚和精神主调,从而了解历史是如何形成的?这对今人也许更有启迪!
《名臣对立国策论辩选评》中还有一类,严格说来并非名臣之间不同的乃至针锋相对的论辩,而是名臣对皇帝征询国策时的应对和奏答,以及君主和名臣之间的不同应对举措和产生原因。从这类奏章和答对中可看出君主和臣工的各自用心和思虑的深浅,以及做决策时各自不同价值取向。如晋武帝司马炎为荆襄一带水灾、虫灾向度支尚书杜预询问救治办法,以解眼前之困。但杜预的奏对除提出眼前的解决办法外,更提出治本之策,强调水利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对如何改造当时落后的“火种”耕作制度,以及处理陂塘蓄水和漕运之间关系,皆提出一整套办法,甚至对中国农业的发展方向,也有深层的考虑。不仅治标,而且治本。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在《历代名臣对立奏议选评》中,也选了宋文帝刘义隆的《答沈庆之谏北伐疏》、汉宣帝《复宗室属籍诏》,清道光帝《严行查禁洋钱、鸦片谕》、光绪帝《命左宗棠统筹新疆全局谕》分别作为沈庆之、王吉、林则徐、左宗棠等名臣奏对的对应文章。作为眼光之远、短,思虑之深浅的对比。
历代名臣奏对的收集,最早始于明初的台阁大臣杨士奇。他将明代以前的历代名臣事关国计民生的奏章分类整理,分为“修身、农、兵、刑、工”诸类,便于查找。不足的是只收到元代。中国封建社会转型期明、清两代,以及在外忧内患最为剧烈的晚清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未能收入。近年来,由于强调对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历史借鉴,陆续出了一批类似著作,或叫《历代上皇帝书》、《名臣奏表》、《中国治国大观》之类。《历代名臣对立奏议选评》即是在此基础上再加工。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前面所说的两点:一是有意识选取这些名臣在“国策处置”中,所采取的的不同的甚至是针锋相对的方略、举措,包括名臣对皇帝征询国策时的不同应对和奏答;二是更注意选择在是在历史处于重要节点的国策奏对和处置,且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至于第三点则是在通常的“作者介绍、注释、翻译”外增加一个“评说”,且着重于“论”,即分析其主张、举措在治国上的利弊,如此举措奏对的提出是出于何种考虑,基于何种理论,争辩的实质,及在历史上产生何种作用,对后人有何重大影响等等。
(二)和戎与抗戎
提示:春秋时期西北少数民族西戎入侵中原。魏绛主张议和。主张以德律己待人,否则会“获戎而失华”;管仲主张战伐,认为戎狄是豺狼,不可亲近,中原华夏才是一家人。
魏绛论和戎 (左传•襄公四年)
无终子嘉父使孟乐如晋(1),因魏庄子纳虎豹之皮,以请和诸戎(2)。晋侯曰:“戎狄无亲而贪,不如伐之”(3)。魏绛曰:“诸侯新服,陈新来和,将观于我,我德则睦,否则携贰。(4)劳师于戎,而楚伐陈,必弗能救,是弃陈也,诸华必叛。戎,禽兽也,获戎失华,无乃不可乎?”(5)。
“《夏训》有之曰:‘有穷后羿’”(6)。公曰:“后羿何如”?对曰:“昔有夏之方衰也,后羿自鉏迁于穷石,因夏民以代夏政(7)。恃其射也,不修民事而淫于原兽(8)。弃武罗、伯困、熊髡、龙圉而用寒浞(9)。寒浞,伯明氏之谗子弟也。伯明后寒弃之,夷羿收之,信而使之,以为己相。(10)浞行媚于内而施赂于外,愚弄其民而虞羿于田,树之诈慝以取其国家,外内咸服。(11)羿犹不悛,将归自田,家众杀而烹之,以食其子。(12)其子不忍食诸,死于穷门。靡奔有鬲氏(13)。浞因羿室,生浇及豷,恃其谗慝诈伪而不德于民。(14)使浇用师,灭斟灌及斟寻氏。处浇于过,处豷于戈。(15)靡自有鬲氏,收二国之烬,以灭浞而立少康。(16)少康灭浇于过,后杼灭豷于戈(17)。有穷由是遂亡,失人故也(18)。昔周辛甲之为大史也,命百官,官箴王阙(19)。于《虞人之箴》曰:‘芒芒禹迹,画为九州岛,经启九道。民有寝庙,兽有茂草,各有攸处,德用不扰。在帝夷羿,冒于原兽,忘其国恤,而思其麀牡。武不可重,用不恢于夏家。兽臣司原,敢告仆夫’。(20)《虞箴》如是,可不惩乎”于是晋侯好田,故魏绛及之。(21)
公曰“然则莫如和戎乎?”(22)对曰:“和戎有五利焉:戎狄荐居,贵货易土,土可贾焉,一也。边鄙不耸,民狎其野,穑人成功,二也。戎狄事晋,四邻振动,诸侯威怀,三也。以德绥戎,师徒不勤,甲兵不顿,四也。鉴于后羿,而用德度,远至迩安,五也。君其图之”公说,使魏绛盟诸戎,修民事,田以时。(23)
【作者介绍】
魏绛:生卒年不详,姬姓,名绛,谥号为“庄”,史称魏庄子。春秋时晋国卿。 其先祖为庶人,因伐纣有功被周武王封于毕,于是以毕为姓。到毕万时,事晋献公,伐霍、耿,魏等国有功,封于魏,遂又以魏为姓。晋文公时,魏氏列为大夫。
魏绛的活动主要在晋悼公时期(前572年至前559年) 。晋悼公元年(前573年)魏绛为司马,执掌军法,执法严厉。据《春秋左氏传》:晋悼公三年,诸侯会盟,晋侯的弟弟杨干扰乱军队的行列,魏绛杀了他的仆人以示惩戒,晋侯发怒,以为这让君主蒙羞,一定要杀掉魏绛。魏绛在给晋侯的请罪信里说:“军队的人服从军纪叫做武,在军队里做事宁死不犯军纪叫做敬。君王会合诸侯,下臣岂敢不敬,所以才涉及到杨干。下臣没有能够事先教导全军,以至于动用了斧钺,这是下臣的罪过,请求回去到司寇那里受死。”经士魴、張老等人劝谏,晋侯认识到这是自己没有教育好弟弟,是自己的过失,魏绛这是用用刑罚来治理百姓。回国后提拔魏绛为新军副帅,不久又任下军主帅,主持国政。
魏绛也是位杰出的军事统帅。据《左传》记载:襄公九年(前564年)冬十月,佐主帅赵武率“諸侯伐鄭”,“斬行栗”;十年(前563年),与土肋戍梧及制;十三年(前560年),佐奕质将下军救部。十八年(前555年),与突盈以下军克邦。《左传》中皆记有“魏绛多功”可见他在多年率军作战中,战功颇多。魏绛居功不傲,不但八年之中九合诸侯不居功,而且带兵打仗多有战功仍甘为赵武之佐。可惜因史料不全,不能知其指挥军队的详细情形。
魏绛为人很廉洁,也能关心民政疾苦。襄公九年(前564年)伐郑归来,晋悼公召集会议讨论如何安民。魏絳建议将贵族多余的财货借贷给百姓,而且请悼公带头,“自公以下,苟有積者,盡出之。國無滯積,亦無困人。公無禁利,亦無貪民。”因此国强民富,南方大国楚国不敢与晋争霸。
在对待少数民族上,魏绛从国家大局出发,冲破传统偏见的束缚,主张和戎,结果国家安定。对外则八年之中,九合诸侯。悼公非常高兴,将郑国赠送的乐师、乐器,女乐的一半赐给魏绛,说:“子教寡人和诸戎狄以正诸华。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请与子乐之。”
魏绛最后被封为文候,住在今山西省新绛县横桥乡文候村,文候村因此而得其名。
【注释】(1)无终子嘉父使孟乐晋:无终子::无终的首领。无终,西北少数族“山戎”的一种,原居于今山西太原市一带;子,爵位;嘉父,无终的首领名;使,派遣;孟乐:无终的大臣名;如,前往。 (2)因魏庄子纳虎豹之皮,以请和诸戎:魏庄子,魏绛,晋国国卿,谥号庄子;因:依托,这里指托魏绛转交给国君;纳:交纳,呈上;诸戎:当时晋国西北少数民族总称,包括西部的大荔戎、义成戎、乌氏戎,西南的西犬戎,西北的临戎等。 (3)晋侯:即晋悼公,晋襄公曾孙,名周;戎狄:戎,上述诸戎;狄,晋西北少数民族;无亲:不懂礼仪,不知道父子、君臣相亲相敬之道。 (4)诸侯新服,陈新来和:指晋悼公三年(前571年)六月, 楚子辛為令尹,北上攻陈。陳成公求救于晋。晋悼公帅诸侯结盟在陈国结盟,楚不敢犯,“陳請服也”; 将观于我,我德则睦,否则携贰:将观察我国如何处置,是否有德行。有德行则和睦相处,共同拥戴,否则则怀有二心。 (5)获戎失华:占领西戎诸国却失去中原华夏诸国的拥戴。 (6)《夏训》有之曰:《夏训》上记载说;夏训:《夏书》记载夏代史事的书。包括《尚书》中《禹贡》、《甘誓》、《五子之歌》、《胤征》共四篇。近代学者多认为《禹贡》为后人所作,《五子之歌》和《胤征》为伪《古文尚书》一部分,《甘誓》可能本是《商书》的一部分;有穷后羿:有穷,国名,古称东夷。是夏朝时期位于山东半岛的一个善射的部落;后羿,有穷国国君,善于射箭,曾助尧帝射九日,又传说是嫦娥的丈夫。 (7)自鉏迁于穷石:从鉏地迁徙到穷石。鉏,地名,即今河南滑县;穷石,地名,在今洛阳南;有夏:即“夏”,“有”,语助;因夏民以代夏政:夏王太康无道,后羿因百姓之请取代太康做了夏王。(8)恃其射也,不修民事而淫于原兽:后羿做了夏王后,仗恃自己箭法好,不好好为百姓办事,整天沉溺于打猎。淫:荒淫,这里指沉溺于;原兽:原野上的野兽。 (9)弃武罗、伯困、熊髡、龙圉而用寒浞:武罗、伯困、熊髡、龙圉,后羿身边的近臣。当武观叛夏时,后羿就想趁夏朝统治力量混乱与衰弱时机发难,但在近臣武罗、伯困、熊髡、龙圉四人的劝说下才作罢。当后羿称帝后,把首相之位授予寒浞,这四人又极力劝解,但后羿不再听从,反将这四人罢免.。后被寒浞陷害处死 (10)句:寒浞,妘姓,是伯明氏后代,其祖先为黄帝的车正哀,因哀有功于黄帝朝,黄帝将他封于寒(今山东潍坊市一带),其属地称为寒国(也称伯明国),其族人后来便以寒为姓。寒浞从小好逸恶劳,打架斗殴,横行乡里。父母批评几句,他竟把父母捆起来照样出去为非做歹。邻居们只好告到族长伯明后寒(诸侯国君)那里,族长大怒,下令将寒浞驱逐出境,永远不准再回寒国。于是寒浞投奔后羿。施展各种手段博取后羿的信任后羿不顾大臣们的反对,认他为义子,并任命他为主政大臣“相”; 谗子弟:不成器的弟子;夷羿:东夷国后羿。 (11)浞行媚于内而施赂于外,愚弄其民而虞羿于田,树之诈慝以取其国家,外内咸服:寒浞对内向后羿献媚,对外则贿赂大臣。欺骗老百姓,诱使后羿沉溺于打猎,用欺骗隐蔽的手法来窃取国柄,上上下下都很服从他。田:田猎,此处当动词用;树,行使;慝(tè)邪恶。 (12)羿犹不悛,将归自田,家众杀而亨之,以食其子:后羿仍然不知改悔,田猎归来时,被家丁们杀害并煮熟,让其族人吃。悛(quān),悔改;家众,家丁们,近卫;烹,大锅蒸煮;子,据《夏本纪》,应指族人。 (13)其子不忍食诸,死于穷门。靡奔有鬲氏:族人不忍吃后羿肉,被寒浞杀死在穷门,原来的夏臣靡则去投奔有鬲氏族长。诸:之于;穷门:即当年后羿率族人从自鉏(今河南滑县)迁徙的居住地,即今洛阳南。靡:原指剩下的,这里是人名,是夏朝的一位贤臣伯靡。有鬲氏:部落(国)名,在今山东德州附近 。有鬲氏又是夏族的重要一个分支,传说是皋陶的后代。 (14)浞因羿室,生浇及豷,恃其谗慝诈伪而不德于民:寒浞霸占了后羿的妻子,生下浇和豷两个儿子。仗持自己会谗言善掩伪,对百姓不施德政。按:具有关史载,后羿妻叫玄妻,与寒浞私通,两人共同杀害了后羿。 (15)使浇用师,灭斟灌及斟寻氏。处浇于过,处豷于戈:寒浞又让浇率兵灭了夏的同盟部落斟寻和斟灌氏,将长子浇封于过,次子豷封于戈。斟寻氏:姬型,禹的后人,在今陕西华县西南;斟灌氏:姬型,禹的后人,在今华县南塬的桥峪与赤水河之间。过:封国,斟寻氏故地。华县南塬东部塬头之下的三角地带,尚存有过村;戈:封国,斟灌寻氏故地。 (16)靡自有鬲氏,收二国之烬,以灭浞而立少康:伯靡在有鬲氏那里召集被灭的斟寻和斟灌氏余部,消灭了寒浞,将“相”之子“少康”立为夏王。烬,灰烬,残余。少康,夏朝第六任国王(自禹算起)他是相的遗腹子。相被迫自杀时,少康还没有出生。母亲后缗氏当时顾不得失去相的悲痛和王后的尊严,急忙随宫女从狗洞中爬出,逃到娘家有仍氏部落(今山东济南东南),第二年生下了少康。 (17)少康灭浇于过,后杼灭豷于戈:少康攻克“过”,消灭了寒浞的长子“浇”, “杼”攻克“戈”,消灭了寒浞的次子豷。杼:少康之子,“后杼”即杼王,后来接替少康为夏王。 (18)有穷由是遂亡,失人故也:后羿的有穷氏从此灭绝,这是由于后羿失去人心的缘故啊!有穷,有穷氏,后羿所在的氏族名,这里指代后羿;失人:失去人心,得不到百姓拥戴。 (19)昔周辛甲之为大史也,命百官,官箴王阙;当年周朝的辛甲担任太史时,下令百官谏规王的过失。辛甲,原商纣王之臣,因屡谏纣王不听,随离商至周。周文王称其贤,任命为太史; 大史,即太史,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箴,规劝;阙,同“缺”,缺失,过失。 (20)于《虞人之箴》句:辛甲最看重的,是百官中递交的《虞人之箴》。虞人,管理田猎官员;虞人之箴,即管理田猎官员劝诫国君,大禹王创立基业不易,继任者要牢记历史教训,不要学后羿,沉溺于田猎,导致亡国丧身。《虞人之箴》的内容是:“大禹王足迹所至,把辖地画为九州,又开启水陆通道,让百姓住有所居,还有祖庙供祭祀。牲畜兽禽,也有丰茂的草原生息繁殖,与百姓和谐相处,互不打扰。夷羿本是夏之部落首领,弑夏登上王位,贪恋渔猎,把国家忧患放在脑后,却迷恋捕杀公兽母兽。用武力过度杀生,会损害国家的元气。作为作为管理田猎的官员,斗胆劝诫国君不要这样”。 (21)《虞箴》如是,可不惩乎”于是晋侯好田,故魏绛及之:《虞箴》说得如此深刻恳切,难道能不引以为戒吗?当时晋悼公亦爱好狩猎,所以魏绛说了上面一番话。 (22)公曰“然则莫如和戎乎?”:晋悼公说:“看来最好的办法是同意与诸戎讲和了?” (23)“对曰”数句:魏绛回答说:“与诸戎讲和有五大好处:戎狄在草地上居住,看重财货而轻视土地,我们就可以买他们的土地,这是其一;和戎后边疆地区就不再害怕,人民就习惯于在那里的土地上生活,管理田地的官吏就能完成农业生产,这是其二;戎狄都臣服晋国,晋国周边的国家就因此而受到震动,各诸侯国就更慑服于晋国的国,这是其三;用仁德来安抚戎族,将士就不会劳苦,战衣兵器不致损坏,这是其四;以后羿为借鉴,施行仁德,远方之人会来归附,国内也会安宁,这是其五。请君主考虑吧。”荐居,逐水草而居;贵货易土:重视财物而轻视土地(指不愿农耕);贾(gǔ):买卖;边鄙不耸:边境安宁。鄙,边境;耸,耸动,纷扰;狎,亲近;野,田野;穑人,管理农业生产的官员;事晋,臣服于晋国;怀威,慑服于其国威;绥,安抚;师徒,将士;不勤,不辛劳;迩,远方。 (23)公说,使魏绛盟诸戎,修民事,田以时:晋悼公很高兴,派魏绛与诸戎签订合约。重视民事治理,狩猎也恪守季节等规定。
【翻译】
(鲁襄公四年,)无终戎人的头领嘉父派孟乐到晋国,通过魏绛送给晋国虎豹的毛皮,用来请求晋国同各戎族建立和睦关系。晋悼公说:“戎狄不懂礼仪,不知道父子、君臣相亲相敬之道。又很贪婪,不如征伐他们。”魏绛建议说:“诸侯们刚刚服从晋国,陈国又是第一次来与我们建立同盟,他们都在看我国如何处置,是否有德行。有德行则和睦相处,共同拥戴,否则则怀有二心。他们都在看我们的行动。我们有仁德,诸侯各国就会同我们亲睦;否则,就会背离我们。如果对戎族用兵,而楚国要进攻陈国,我们就无法去援救,那就是抛弃了陈国。华夏各国也会叛离我们。占领西戎诸国却失去中原华夏诸国的拥戴,这样的事能干吗?
魏绛接着说:《夏书》中曾提到有穷国的后羿。晋悼公问:“后羿是个什么样的人?”魏绛回答说:“当年夏朝衰败时,后羿从鉏地迁徙到穷石,应夏朝百姓的请求执掌夏朝国政。仗恃自己箭法好,不好好为百姓办事,整天沉溺于打猎,弃武罗、伯困、熊髡、龙圉而用寒浞。寒浞,是伯明氏不成器的弟子。伯明氏的部落长将他赶走,东夷的后羿则收留他,信任他让他去办事,提拔他担任最高长官“相”。 (10)寒浞对内向后羿献媚,对外则贿赂大臣。欺骗老百姓,诱使后羿沉溺于打猎,用欺骗隐蔽的手法来窃取国柄,上上下下都很服从他。浞行媚于内而施赂于外,愚弄其民而虞羿于田,树之诈慝以取其国家,外内咸服。后羿仍然不知改悔,田猎归来时,被家丁们杀害并煮熟,让其族人吃。族人不忍吃后羿肉,被寒浞杀死在穷门,原来的夏臣伯靡则去投奔有鬲氏族长。寒浞霸占了后羿的妻子,生下浇和豷两个儿子。仗持自己会谗言善掩伪,对百姓不施德政。寒浞又让浇率兵灭了夏的同盟部落斟寻和斟灌氏,将长子浇封于过,次子豷封于戈。伯靡在有鬲氏那里召集被灭的斟寻和斟灌氏余部,消灭了寒浞,将“相”之子“少康”立为夏王。少康攻克“过”,消灭了寒浞的长子“浇”, 少康之子“杼”攻克“戈”,消灭了寒浞的次子豷。后羿的有穷氏从此灭绝,这是由于后羿失去人心的缘故啊!当年周朝的辛甲担任太史时,下令百官谏规王的过失,辛甲最看重的,是管理田猎官员劝诫国君的《虞人之箴》:“大禹王足迹所至,把辖地画为九州,又开启水陆通道,让百姓住有所居,还有祖庙供祭祀。牲畜兽禽,也有丰茂的草原生息繁殖,与百姓和谐相处,互不打扰。夷羿本是夏之部落首领,弑夏登上王位,贪恋渔猎,把国家忧患放在脑后,却迷恋捕杀公兽母兽。用武力过度杀生,会损害国家的元气。作为管理田猎的官员,斗胆劝诫国君不要这样”。《虞箴》说得如此深刻恳切,难道能不引以为戒吗?当时晋悼公亦爱好狩猎,所以魏绛说了上面一番话。
晋悼公听后说:“那么不如与戎族议和吧? ”魏绛奏道:“与诸戎讲和有五大好处:戎狄在草地上居住,看重财货而轻视土地,我们就可以买他们的土地,这是其一;和戎后边疆地区就不再害怕,人民就习惯于在那里的土地上生活,管理田地的官吏就能完成农业生产,这是其二;戎狄都臣服晋国,晋国周边的国家就因此而受到震动,各诸侯国就更慑服于晋国的国,这是其三;用仁德来安抚戎族,将士就不会劳苦,战衣兵器不致损坏,这是其四;以后羿为借鉴,施行仁德,远方之人会来归附,国内也会安宁,这是其五。请君主考虑吧。”
晋悼公听了很高兴,让魏绛与各戎族订立了盟约。他也整顿民事,在应当狩猎的时候狩猎。
附:关于太康失国、后羿篡夏、寒浞杀羿、少康中兴的一段史实,魏绛说的过于简略,现据《夏书》和相关史料补叙如下:
羿是有穷国国君,有穷国在今山东西部德州靠近泰山山脉一带。属于炎帝后裔,商朝以后被视为东夷(夷之称呼周朝才形成)。如按《帝王世纪》记载羿则是高辛氏帝喾的后人,是黄帝后裔,善射。帝尧接父亲帝喾之位掌权后,天有十日,遂命后羿射落九日,救民于水火,后羿也成为尧的得力辅佐。尧死后,后羿又称为大禹之子“启”的重臣。启之子太康无道,长时间外出游猎不问政事,,后羿趁机窃取掌控国家大权,公元前2173年,当太康在外游猎之际,后羿趁机领兵长驱直入占领夏都斟鄩(河南偃师二里头村),并亲自带兵守住洛水北岸,等到太康带着一大批猎得的野兽,兴高采烈地回到洛水边,对岸后羿的军队已经拦住他的归路,太康没法只好在洛水南面过着流亡生活,定居于阳夏(今河南太康县),头上虚顶了一个夏朝帝王的帽子,夏王朝的执政权力落在后羿手中。而且后羿没有一点让太康回国执政的意思。太康没法只好在洛水南面过着流亡生活,定居于阳夏(今河南太康县)。当27年后前2160年,太康病死于河南太康县太康死后,后羿扶植太康之弟仲康为夏王。并把自己的氏族有穷氏迁到邻近斟寻的鉏(今河南滑县东),把夏王实权抓在自己手里。仲康死后,又扶植仲康之子“相”为夏王,又把自己的氏族再从鉏(今河南滑县东)迁到离帝都较近的穷石(今河南孟县西,即穷谷)。两年后即公元前2145年,后羿罢黜相并将相放逐到斟灌(山东曹县),夺了夏朝的王位,成为夏王朝第六任君王。
寒浞出生在夏王仲康七年,因为父母从小骄惯于他,任由他胡作非为,顽劣不堪。族人纷纷遣责他的父母,他的父母只好批评他几句,谁知他竟把父母捆起来照样出去为非做歹。邻居们只好告到族长(诸侯国君)那里,族长大怒,下令将寒浞驱逐出境,永远不准再回寒国。当时寒浞只有十三岁。寒浞被逐后没有丝毫的悔意。押送他的士兵问他是否回家与父母告别,他竟说不必了,毫不犹豫地与士兵上路,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寒国,去投奔后羿。后羿三十年秋,寒浞辗转来到夏都斟鄩,凭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伶牙俐齿,赢得了后羿的青睐。后羿不顾大臣们的反对,把他留在朝中,并认他为义子。 寒浞知道自己名声不好,如果想在此长久立足,必须得改掉以前的恶习。于是他处处谨慎小心,一方面施展各种手段博取后羿的信任。另一方面又广交朝中权贵,努力减少自己的对立面。后羿见他身体强健,勇武过人,便让他在军中当了个小头目。寒浞利用这个机会,多次参加对诸侯的作战,也多次立功受奖。从军不到一年就成为了勇武无敌的大将军。这时原来隶属于有穷国的方夷国突然反叛,停止纳贡,脱离有穷国的管辖。后羿派寒浞领兵征讨,大获全胜,方夷重新归顺有穷国。后羿十分高兴,便提拔寒浞为军队的左司马(副总管)。还为他定了亲,帮他操办婚事,成家立业此后寒浞经过多次升迁,竟然成了朝中的主政大臣。
当了国君后也像太康一样贪恋女色美酒,喜好巡游打猎,把朝政上的一些事情全都委托给了义子寒浞。寒浞利用后羿给他的权力,结党营私,发展和壮大自己的势力。后羿三十一年,后羿不顾大臣武罗、伯因、熊髠、尨圉等反对,拜寒浞为相,让他总揽朝政。
后羿三十二年,又纳了一位十八岁纯狐为妃纯狐对此婚姻十分不满,但他是个极为聪明的女子,表面上对后羿百依百顺,暗地里却打主意准备致他于死地。于是,她暗中勾引寒浞,很快便与他私通。两人合谋,在三年时间内,陆续害死了后羿的亲信大臣武罗、伯因、熊髠、尨圉等人。到后羿十九年, 朝中的大臣几乎都成了寒浞的死党。寒浞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将后羿杀死在寝宫的床上,然后自立为王,改国号为寒,立纯狐为正妃,以庚辰年为寒浞元年,生下浇和豷两个儿子。
寒浞即位后,曾残酷地屠杀有穷氏族人。他吩咐手下人将后羿的尸体剁成肉泥,加入剧毒的药物烹制成肉饼,然后送给后羿的族人吃,吃下的便被毒死,不吃的便让士兵用乱刀砍死。 其状惨不忍睹。一部分有穷族人恐遭杀害,纷纷逃往边远地区,留下来的也都隐姓埋名,投靠在其它诸侯门下。原来的夏臣伯靡则去投奔有鬲氏族长。从此,中原地区再也找不到有穷族人了。寒浞二十年,又派他的长子浇率兵灭了夏的同盟部落斟寻和斟灌氏,将长子浇封于过,次子豷封于戈。寒浞灭掉了斟灌氏和斟鄩氏两大诸侯,除去了夏王朝的左膀右臂。紧接着便兵分三路围攻夏都帝丘。夏王相率城中军民拼死抵抗,终因势单力薄,挡不住寒军的强大攻势。寒军攻破帝丘,残酷地屠杀城中军民和夏后氏大臣,夏王相及族人皆被寒军杀死,宫室内外血流成河至此,夏朝正式亡国,夏朝的统治区域全部控制在了寒浞手里。
寒浞自以为已经把夏王朝的子孙斩尽杀绝,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夏王相已经怀了身孕的妃子后缗,人不知鬼不觉地从城墙下的水洞子爬了出去。后缗本是有仍氏之女,她装扮成农妇逃回了母家有仍(今山东济宁市南)。寒浞二十一年,相的妃子后缗在有仍生下了一名男孩,取名少康。
少康在外祖父家里长大,后来当了有仍国的牧正(主管畜牧的官)。不料身份泄露,消息传到了寒浞那里,寒浞大惊,立刻派自己的儿子寒浇带人前往有仍抓捕。少康闻讯后逃往有虞(今河南商丘市虞城县西南)。 寒浞三十九年,少康在有虞被国君虞思招为女婿。虞思还把伦邑(今河南商丘市虞城县东)赐给他,赏他良田十顷,士兵五百名。姒少康不忘父仇和亡国之辱,刻苦习文练武,广交天下勇士贤臣,为复国准备力量。寒浞五十五年,逃亡到有鬲(夏代诸侯国,今山东德州市平原县西北)的夏朝老臣伯靡,暗中联络残存的斟灌氏和斟鄩氏族人,率领他们投奔少康,组成了一支复国大军,向寒国宣战。寒浞五十七年,少康的复国大军攻打寒浇的封国,攻占过城,杀死了寒浞的长子寒浇。寒浞五十九年,少康命长子杼领兵攻打弋邑,寒浞的次子寒豷领兵迎战,被夏军击败,少康杀死寒豷,收复了弋邑。寒浞六十年,少康的复国大军先后攻克了寒浞的两大封国,收复了中原地区的大部。紧接着便进军攻打寒浞的老巢斟寻都城。此时寒浞已经年近八十岁,无力征战厮杀,只好躲在深宫里苟延残喘。他的部下见大势已去,在夏军围城的时候突然反叛,杀入宫中,将寒浞给了少康。少康下令将他处以极刑,同时命令将寒浞一族斩尽杀绝。
【评说】
今日之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政策是各民族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然而,这种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国是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阶段后才形成的。在中国历史上,在中原华夏之外,四边居住有众多的少数民族。古代称之为北狄、南蛮、东夷、西戎。虽说是“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臣民”,然而华夏民族与周边诸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则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问题。春秋时期,戎、狄等少数族不断对诸夏居民进行骚扰和掠夺,威胁着诸夏民众的生存。因此,如何处理好诸夏与周边民族之间的关系,是当时统治者感到非常棘手的问题,存在着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一种是抗击,只能用征战迫其降服;另一种是和亲。认为应修文德以和诸戎,双方建立睦邻友好关系,以华夏文化去教化开导他们,完成华夏文化的大一统。前者的依据是“华夷之辨”:戎狄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是豺狼,诸夏才是一家人:“戎狄之有君,不如华夏之所无”;另一种则强调“胡汉一家”。理由是“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臣民”。对戎狄也要行王道,要用儒家的礼仪去开化他,所谓“夷狄近中国则中国之”。
这篇《魏绛论和戎》就是后者主张的最早实践。用议和的策略,争取到晋国周边各少数民族的拥护,使晋国稳定,同时也为民族融合创造了条件。开创了我国历史上汉族争取团结少数民族的先例。魏绛认为:“和戎”至少可以有五个好处:可以不通过战争而用赎买的方式获得对方的土地;使边境安定,边民安心生产,获得丰收;连戎狄都臣服晋国,这对晋国周边国家有震慑作用,使晋国霸主地位不可动摇;用仁德来安抚戎族,将士就不会劳苦,也不需要耗费国帑去置办军用物资;远方之人会来归附,国内也会安宁。这当中最重要的自然是最后一点:施仁德以绥远。魏绛还将此说引深,施仁德不仅用以绥远,使戎狄臣服,远人归附;而且在国内也要行仁义,不能骄奢淫逸,沉溺与田猎。魏绛的奏对中用大量篇幅总结太康、后羿、寒浞的亡国教训,以及周太史辛甲最看重管理田猎官员劝诫国君的《虞人之》,其用意也在此。
晋悼公能纳谏,采纳了魏绛的建议和和对自己的规劝。和戎政策实施后大见成效,到晋悼公十二年(前562年),仅短短的八年时间内,晋国与戎狄一直和睦相处。八年中,晋国又一次成为霸主,九合诸侯,戎狄亲附,晋也把国都重迁到原来的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
魏绛实践的对外族和亲政策在历史上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国力强盛的汉唐,对少数族前来求和或对待被征服后的少数族,更是以和睦施恩为主。如: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秋,匈奴浑邪王率十万余众降汉,武帝命长安令发车二万前往迎接。长安令以无钱为由,不派车马。武帝大怒,认为长安令不解制夷之术,贻误大事,要将其斩首以示羁縻之策不可违反。遂将浑邪王等降众安置在云中、上郡、北地等边塞五郡作为屏障,自此“金城河西,西并南山至盐泽,空无匈奴”(《资治通鉴》“汉纪”十一)和睦施恩政策收到明显效果。汉宣帝神爵四年(前58年),匈奴呼韩单于与屠耆单于争权中兵败。呼韩单于率众南附。宣帝亦按当年武帝模式,命高昌侯等率骑兵一万六千人护送呼韩单于等至鸡鹿塞,并留下协防北匈奴袭击。为安顿其降众,汉廷又前后输谷米三万四千斛,钱二十万,杂帛八千匹絮六千斤,“助其安民” (班固《汉书》卷49,“匈奴传”下)。自此,匈奴分为南、北。南匈奴一直依附汉廷,与北匈奴处于对峙状态。自宣帝之后直至东汉灭亡这280多年间,呼韩单于及其后裔的南匈奴,一直是汉朝防范北匈奴及其它少数族南侵的屏障,并配合窦宪马续、邓鸿等汉代诸将,开展对北匈奴、乌桓。鲜卑的军事行动,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史上和戎政策实施最成功的一例。至于景帝之后的元帝,其昭君和番的故事更为人们熟知,不必再论。直至今天,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的董必武还写诗称赞:“千古唯有昭君在,汉蒙和亲识见高”。
唐前期统治者的纳异胸怀更为宽广,成为盛唐气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创造“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认为“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但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美”。(《资治通鉴》卷一九七。)开创“开元盛世”的唐玄宗李隆基亦是开怀纳戎,张袖延狄”。( 全唐文》“安置突厥诏。”)有唐一代,有宰相24人,来自15个民族。其中有匈奴人刘崇望,鲜卑人长孙无忌、宇文士及,契丹人李光弼,西域人李抱玉,沙陀人李克用,这还不包括胡汉混血的杜鸿渐、裴光庭、杨牧等人,以至朝中大臣开玩笑说:“可以归矣,近日中书皆蕃人”。 (计有功《唐诗纪事》唐前期诸君,还身体力行,倡导胡汉混融、四海一家。高祖李渊有女19人,其中7人嫁给胡族,占36%;太宗有女21人,胡族驸马8人,占38%;玄宗30女,5位嫁给胡族,占17%。太宗时代的文成公主,中宗时代的金城公主远嫁和番吐蕃,更是典型一例。甚至帝王的本身就是胡汉混血:李渊之母独孤氏是鲜卑族,李世民之母窦氏是鲜卑族,高宗李治之母长孙氏也是鲜卑族。另外,高祖李渊之妃宇文氏是匈奴族,生韩王元嘉和鲁王元夔,玄宗女寿安公主是非汉族的曹野那姬,代宗妃鲜卑人独孤氏生韩王迥和华阴公主。唐史上辉煌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其形成原因固然很多,但胡汉文化的交汇和四海一家的胸襟,当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当然,中国古代的汉族君臣,无论是主张抗戎或者是和戎,有两点必须注意:
一是两者对异族的本质认识是相同的,只是处置的策略不同而已。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史官就在史书中警告说:少数民族“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左传•成公四年》“史佚之《志》”)这是古代中国汉族君臣同异族打交道的底线和基本看法。所以魏绛虽主张和戎,但在奏对中也认为“戎,禽兽也,获戎失华,无乃不可乎?”这与下面选的管仲说的“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是一致的。反映的皆是当时处于中原位置和进入农耕文明的华夏族的民族优越感和自大意识;
二是无论是和戎还是抗戎,都是握在中国古代汉族统治者手中的一柄双刃剑,以适应不同时期、不同军事态势下的不同需要。一般说来,国家统一、国力强盛时,尤其是在武力征服和异族归顺之际,往往强调“胡汉一家”。其中开明者 更是提倡“以德绥远”,以教化“变夷为夏”,如汉武帝、唐太宗时代就是如此;但在国家分裂、异族入侵之际,尤其是积贫积弱又要抗击被侵略、并吞并之际,往往更加强调“夷夏之辨”,“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这就是中华古典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
春秋时期晋与西方诸戎的军事态势
管仲论抗戎 (左传•闵公元年)
闵公元年春(1),狄人伐邢(2)。管敬仲言于齐侯曰(3):“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宴安鸩毒,不可怀也。(4)《诗》云:“岂不怀归,畏此简书”(5)。简书,同恶相恤之谓也。请救邢以从简书”(6)。齐人救邢。
僖公元年,(7)齐师及诸侯救邢。邢人溃,出奔师(8)。师遂逐狄人,具邢器用而迁之(9),师无私焉。救患也。凡侯伯救患分灾讨罪,礼也(10)
夏,六月,邢迁于夷仪(11)。齐师、宋师、曹师城邢(12)。
【作者介绍】
管仲(前719—前645年)名夷吾,字仲,谥敬,姬姓,周穆王的后代。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著名的政治家、经济学家和军事家。被称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颍上(今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人,父亲管庄是齐国的大夫,后来家道中衰,到管仲时已经很贫困。为了谋生,管仲做过当时认为是微贱的商人。他后来和召忽一起被齐僖公任命为二儿公子纠的太傅。齐僖公有三个儿子,大儿名诸,二儿名纠,三儿名小白。诸后来继位为襄公,三子小白的太傅则是管仲的好友鲍叔牙。襄公无道,穷兵黩武,奢靡荒淫,甚至与胞妹(鲁侯夫人)淫乱,并杀害了偕夫人来访齐国的鲁桓公。鲍叔牙为避祸,奉公子小白奔往莒国;管仲和召忽也奉公子纠奔往鲁国。襄公十二年(前686年),齐国爆发内乱。齐襄公被叔伯兄弟公孙无知杀死。一年后,齐国贵族又杀死公孙无知,一时齐国无君,一片混乱。小白与纠同时飞奔返国以谋取君位。为了阻挡小白,管仲领兵先行在途中堵截。堵截不成,一箭射出,射中的却是带钩。小白急中生智,倒在车中装死,疾驰而去。纠却误以为小白已死,因而放慢了行程,结果,王位就让小白抢到手,这就是后来威名赫赫的齐桓公。公子纠只好再回到鲁国避难。结果齐军大兵压境,迫使鲁君杀了公子纠。齐桓公即位后,准备请鲍叔牙出来任齐相。鲍叔牙却推荐管仲。说管仲有五点比我强:宽以从政,惠以爱民;治理江山,权术安稳;取信于民,深得民心;制订礼仪,风化天下;整治军队,勇敢善战。鲍叔牙进一步谏请齐桓公释掉旧怨,化仇为友,并指出当时管仲射国君,是因为公子纠命令他干的,如果赦免其罪而委以重任,他一定会象忠于公子纠一样为齐国效忠。
管仲任齐相后,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治国称霸之道:一是寓兵于农,把保甲制和军队组织紧密结合在一起,每年春秋以狩猎来训练军队,于是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同时又规定全国百姓不准随意迁徙。人们之间团结居住;二是在经济方面,提出“相地而衰”的土地税收政策。根据土地的好坏不同,来征收多少不等的赋税。这样使赋税负担趋于合理,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三是发展经济,积财通货,设“轻重九府”,观察年景丰歉,人民的需求,来收散粮食和物品。又规定国家铸造钱币,发展渔业、盐业,鼓励与境外的贸易,使齐国经济开始繁荣起来;四是在外交上提出“尊王攘夷”,就是尊重周朝王室,承认周天子的共同领袖的地位;联合各诸侯国,共同抵御戎、狄等部族对中原的侵扰。攘夷于外,必须尊王。作为盟主晋国的执政率领诸侯击败北方入侵燕国的山戎,两次击败入侵邢国的北狄,使齐桓公一次次成为诸侯拥戴的霸主。受到孔子和司马迁的称赞。孔子称赞管仲抗击外族入侵的功绩,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如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司马迁称赞管仲 “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苏洵在《管仲论》也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敢叛”。
管仲故里今安徽颍上县建颍乡管谷村建有管鲍祠,是为纪念齐相管仲与齐大夫鲍叔牙的合祠。山东省临淄(今淄博市临淄区齐陵街道办事处北山西村)牛山北麓,有 管仲墓。并以此为依托,建有管仲纪念馆。
管仲一生还有件事不甚至比他的光辉事业还有光彩的就是“管鲍之交”。管仲和鲍叔牙是好友,交情很深。他们俩一起经商。在经商时赚了钱,管仲总是多分给自己,少分给鲍叔牙。而鲍叔牙对此从不计较。人们背地议论说,管仲贪财,不讲友谊,鲍叔牙知道后就替管仲解释说:管仲这样做,是由于他家贫困要养老母,多分给他钱,是我情愿的。管仲三次参加战斗,但三次都从阵上逃跑回来。人们讥笑他贪生怕死。鲍叔牙听到后又向人们解释说,管仲家有年迈的母亲,全靠他一人供养,所以他不得不那样做。管仲同鲍叔牙的友谊非常诚挚,他也多次想为鲍叔牙办些好事,不过都没有办成;不但没有办成,反给鲍叔牙造成很多新困难,还不如不办好。因此人们都认为管仲没有办事本领,鲍叔牙却不这样看,他心里明白,自己的朋友管仲是个很有本领的人。事情所以没有办成,只是由于机会没有成熟罢了。在长期交往中,他们两人结下了深情厚谊,
在管仲陷入公子纠、公子小白的恩怨后,又是鲍叔牙恳辞为相的任命,谏请齐桓公释掉旧怨、化仇为友,任命比他本领高强的管仲为相。齐桓公同意后,又去劝管仲。管仲对鲍叔牙说:“我与召忽共同侍奉公子纠,既没有辅佐他登上君位,又没有为他死节尽忠,实在惭愧。又去侍奉仇人,不是让天下人耻笑吗”?鲍叔牙对管仲说:“做大事的人,常常不拘小节;立大功的人,往往不需他人谅解。你有治国的奇才,桓公有做霸主的远大志愿,如你能辅佐他,日后不难功高天下,德扬四海”。 结果管仲为相,成就了齐桓公的霸业,也成就了自己一生英名。管仲多次对人讲过:生我的是父母,知我的是鲍叔牙。
管仲临死前,齐桓公征求他的意见,让鲍叔牙接任。管仲对桓公说:“鲍叔牙是君子,善恶过于分明,见人之一恶,终身不忘,这样是不可以为政的”。小人易牙把这话传给鲍叔牙,鲍叔牙笑道:“这说明管仲一心为社稷宗庙考虑,不存私心偏爱友人。我做司寇,驱逐佞臣,正合我意。如果让我当政,哪里还会有你们容身之处?”中国有句成语叫“管鲍之交”就是指这种友谊不是为自己或对方的私利,而是建立在为国为民的大节之上。为后人留下光辉典范!
【注释】(1)闵公元年春:公元前661年春。闵公,鲁闵公姬启,春秋诸侯国鲁国第十七任君主,鲁庄公之子,在位2年。《春秋》这部编年史是按鲁国干支纪年的。 (2)狄人伐邢:北方的少数民族攻打邢国。狄: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以族命名的姓氏,源于周代,活动于齐、鲁、晋、卫之间。始祖叫做孝伯,又叫做考伯。发源于山东省境内。孝伯是炎帝姜氏的后裔,因为在参卢居住,所以又叫做参卢氏。周成王封他于狄成(今天的山东省高青县南),他在那里建立了狄国。这个国家灭亡以后,国人便以国为氏,姓狄。邢,邢国,周公第四子的封国,地在今河北省邢台市周边,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周成王所封,姬姓,侯爵。先后传二十世,历五百余年。在当时我国北方占有重要地位,是西周初分封的53个姬姓封国之一。 (3)管敬仲言于齐侯曰:管敬仲,管仲。“敬”是管仲的谥号;齐侯: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名小白,齐僖公第三个儿子、齐襄公的弟弟。春秋五霸之首。 (4) 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宴安鸩毒,不可怀也:西戎和北狄这些少数民族是豺狼,他们的愿望是无法满足的;中原地区华夏族亲密接近,不能抛弃他们。如贪图安逸,就像喝毒酒,饮鸩止渴,是不可依恋的。“厌”,餍足,满足;亲昵,由于民族、文化背景相同,之间很亲密接近;宴,贪图;鸩(zhèn):. 传说中的一种毒鸟。把它的羽毛放在酒里,可以毒杀人。 (5)《诗》云:“岂不怀归,畏此简书”:《诗经》上说:“哪里是不想回家?是迫于王命要去征伐玁狁、西戎啊”。出自《诗经》“出车”篇。是一首去征讨玁狁、西戎的将军写的诗;《诗》:《诗经》,中国第一部民歌集,被儒家尊为“五经”之一,故称《诗经》;简书:告诫、策命、盟誓、征召等事的文书,先秦时代写在竹简上,故称“简书”。这里指王命。 (6)简书,同恶相恤之谓也。请救邢以从简书:《简书》上说的就是相互联手,对付共同敌人。请求发兵救邢按照《简书》说的那样去办;同恶相恤:对共同憎恶者,必相互援助以对付之。“恤(xù)”,同情,怜悯。 (7)僖公元年:公元前659年。僖公,鲁僖公,姬姓,名申,鲁庄公之子,春秋时期鲁国第十八任君主,在位33年(前659年―前627年)。 (8)“齐师及诸侯”句:齐国作为盟主率宋国、曹国等诸侯救邢,屯兵在邢国的“聂北”( 今山东茌平县博平镇西洪官屯乡南五里郭摄庄)。此时,邢国都城已被狄人攻破,邢人逃跑到盟国部队所在的聂北,盟国部队收留了他们。 (9)师遂逐狄人,具邢器用而迁之:齐国率领的盟军随即击溃狄人,为邢国人配备必要的生活用具(一说是守城器械)把他们迁徙到新的居住地(即下文说的“夷仪”) (10)师无私焉。救患也。凡侯伯救患分灾讨罪,礼也:这表明,齐国的盟军部队完全是出于援救邢国,毫无私心。大凡诸侯如此的救援患难、减轻灾害,讨伐有罪,这就是“礼”所提倡的。 (11)夏,六月,邢迁于夷仪:鲁僖公元年六月,邢国都城搬迁到夷仪。夷仪,在今邢台县西部浆水镇(一说今山东聊城西南)。 (12)齐师、宋师、曹师城邢齐国率领的宋国、曹国盟军部队帮助邢国守卫新的国都夷仪。
【翻译】
鲁闵公元年春,北方的狄人进攻中原邢国。管仲对齐桓公说:“西戎和北狄这些少数民族是豺狼,他们的愿望是无法满足的;中原地区华夏族亲密接近,不能抛弃他们。如贪图安逸,就像喝毒酒,饮鸩止渴,是不可依恋的”戎狄好像豺狼,是不会满足的;中原各国互相亲近,是不能抛弃的。安逸等于毒药,是不能怀恋的。《诗经》上说:“哪里是不想回家?是迫于王命要去征伐玁狁、西戎啊”! 《简书》上说的就是相互联手,对付共同敌人。请求发兵救邢按照《简书》说的那样去办。于是齐国出兵救邢。
鲁僖公元年,齐国作为盟主率宋国、曹国等诸侯救邢(屯兵在邢国的“聂北”)。此时,邢国都城已被狄人攻破,邢人逃跑到盟国部队所在地,盟国部队收留了他们。齐国率领的盟军随即击溃狄人,为邢国人配备必要的生活用具(一说是守城器械)把他们迁徙到新的居住地。这表明,齐国的盟军部队完全是出于援救邢国,毫无私心。大凡诸侯如此的救援患难、减轻灾害,讨伐有罪,这就是“礼”所提倡的。
僖公元年六月,邢国都城搬迁到夷仪。齐国率领的宋国、曹国盟军部队帮助邢国守卫新的国都夷仪。
【评说】
春秋时代,中原华夏诸国处于南北少数民族夹攻的军事态势:周惠王十四年(公元前664年),山戎趁机统兵万骑,攻打燕国,企图阻止燕国通齐,燕庄公抵挡不住,告急于齐桓公。齐桓公为了集中力量对付南方蛮夷楚国,本来不想支援燕国。但管仲认为,当时为患一方的,南有楚国,北有山戎,西有狄,都是中原诸国的祸患。国君要想征伐楚国,必须先进攻山戎,北方安定,才能专心去征伐南方。如今燕国被犯,又求救于我国,举兵率先伐夷,必能得到各国的拥戴。齐桓公深以为然,遂举兵救燕。山戎闻齐师大队人马将至,掳掠大量财物解围而去。齐军与燕军合兵一处,北出蓟门关追击,山戎首领带着残兵败将逃入孤竹国(今河北西北部)。 齐军一鼓作气,兵围孤竹国,孤竹国派人诈降齐军,献上山戎首领首级,谎称孤竹国国君已弃国逃往沙漠。齐桓公以降将为前部,率军追赶。孤竹国降将将齐军诱入荒漠,自己则乘人不备逃之夭夭。此时天色已晚,放眼望去只见茫茫一片平沙,迷失方向。管仲见状遂命人取数匹产自漠北的老马,放之先行,军队紧随其后,果然走出险地。这个就是“老马识途”的典故。 孤竹国国君见齐燕大军被诱入沙漠,便举兵攻进无棣城,赶走了守城的燕兵,躲避在山谷中的百姓也随着回城。管仲见此情形,命令将士数人扮作百姓混入城中,半夜举火为应。然后,又分三路攻打无棣城的东南西三门,只留下北门让敌军逃跑,孤竹国国君果然中计被杀。齐桓公灭了令支、孤竹,辟地500里,悉数赔给了燕庄公。诸侯莫不畏齐之威,感齐之德,齐恒公遂确立了霸主地位。
当时西北方的狄人也起兵进攻中原,先攻邢国(今河北邢台),管仲又建议齐桓公作为霸主,率宋、曹等国盟军救邢。不久狄人又出兵攻卫国,卫懿公被杀,卫国灭亡。狄人又追赶卫国百姓到黄河沿岸。 宋国出兵救出卫国百姓七百三十人。加上共、滕两邑的居民一共五千人。就在曹邑(今河南滑县)立卫戴公为国君。刚刚恢复的卫国,处境十分困难。齐桓公、管仲派了公子无亏带着五百乘车马和三千名甲士来武装卫国,戎守曹邑。又给卫君带来乘马祭服,还给卫君夫人带来乘车和锦帛。此外还有牛羊猪狗鸡等三百余只。又帮助修建宫殿。 邢国还未恢复,狄人又来第二次洗劫。齐桓公和管仲立即联合宋、曹救邢。当齐、宋、曹军队到达时,邢国国都已被攻破,盟军立即收容逃难百姓,为他们配备必要的生活用具,把他们迁徙到新的居住地。于是齐桓公和管仲同宋、曹两国,帮助邢国把都城迁到夷仪,这里靠近齐国,较为安全,又派盟军帮助守城。邢、卫两国都遭狄人洗劫,在齐桓公、管仲的主持下,得以复国。当时人们都赞赏地说:邢国人迁进新都城,好像回到了老家;恢复后的卫国,人们心情高兴,也忘记了亡国的悲痛。
以上就是管仲帮助齐桓公征伐北狄。山戎立下的战功,也帮助桓公进一步确立其霸主之位。管仲说动人主并以此号召诸侯的主要旗帜就是“尊王攘夷”,也即是本文中所说的“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这也就是史佚在《志》中所说的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左传•成公四年》)的进一步发挥。孔子是不赞成管仲的,认为他“气量狭窄”又不知道节俭 ——“管仲之器小哉”“ 管仲俭乎”(《论语•八佾》)但在管仲抗击外族入侵,保卫华夏文明这一点,却高度赞扬:“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后来在异族入侵,民族危亡或南北对峙之际,如东晋、南北朝时期、南宋和蒙元、满清南侵之际,管仲都会成为抗击外族入侵的一面旗帜!
但正如上文所指出的,管仲抗戎,魏绛和戎,在理论和对策上虽针锋相对,但在中原统治者的对外方略上,它们又像是一把双刃剑,成为两个不可分离的边锋:一面是强调“华夷之辨,认为戎狄是豺狼,华夏是一家,“戎狄之有君,不如华夏之所无”;另一面则强调“胡汉一家”,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对夷狄要行王道,要以儒家礼仪开化他,所谓“夷狄近中国则中国之。”历代统治者握在手中,以适应不同的政治需要。这就是中国古典爱国主义的主要内涵。
山东淄博管仲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