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临济宗颂古诗研究
内容提要:临济宗颂古诗以汾阳善昭的《颂古百则》为代表,采取再现公案、平铺直叙的表达方式,文字平实枯淡,但其首创颂古体制、奠定颂古雏型之功实不可没。经由其后继者的努力,将铺叙公案式的颂古,向造境含蓄、词藻华瞻的方向发展。雪窦正是在汲取善昭等人经验的基础上,将颂古推向禅文学的巅峰。关键词:临济宗;禅诗;汾阳善昭;颂古诗;发......
-
〓 浅论苏轼在词史的贡献
内容提要:苏轼在中国词史上的地位不可磨灭。本文从其思想、人生观、文艺观等入手,并透过其作品的风格创新、特色、意境、词学渊源及其词学改革、流派、历史影响等方面的分析,较为完整地剖析其整个词学体系的嬗变过程和词学创作的脉络,对其在中国词史的重要地位和贡献略作刍议。关键词:苏派词;词学观;豪放派;苏轼贡献苏轼(1037—11......
-
〓 酒泉刘萨诃资料辑释
刘萨诃是活动于东晋末至南北朝时期的一位高僧,记载他的籍贯、名号、事迹及传说的佛典和史籍很多,主要集中在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唐释道宣《续高僧传》、《广弘明集》、《集神州三宝感通录》、《释迦方志》、《道宣律师感通录》,道世《法苑珠林》,宋释志磬《佛祖统纪》,宋乐史《太平寰宇记》以及敦煌遗书P.3570、P.2680、P......
-
〓 历代著名家教选介(十六):王修、王昶、向朗《诫子书》
诫子书王修【原文】自汝行之后,恨恨不乐,何哉?我实老矣,所恃汝等也(1),皆不在目前(2),意遑遑也(3)。人之居世,忽去便过。日月可爱也!故禹不爱尺璧而爱寸阴(4)。时过不可还,若年大不可少也。欲汝早之,未必读书,并学作人。汝今逾郡县,越山河,离兄弟,去妻子者(5),欲令见举动之宜效高人远节(6),闻一得三,志在“善......
-
〓 苏洵与王安石思想异同论
内容提要:苏洵与王安石是同时代人,但二人关系并不密切,没有相互交往的记录,也谈不上有何个人恩怨。为了攻击王安石,有人刻意制造苏王矛盾,并大谈其思想冲突。本文旨在说明二人在思想和政治主张方面有很多共同之处,并无根本冲突。关键词:苏洵;王安石;思想;冲突苏洵与王安石素无瓜葛,然而一篇伪造的《辨奸论》却使他成为反王先锋,洞察......
-
〓 北朝乐府《敕勒歌》散考
——经典名篇故地新考之二十一
《敕勒歌》是一首北朝乐府,见于宋人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中的“杂歌谣辞”。全诗仅二十七字,却异常出色地描绘了天高地远、草肥牛羊壮的边陲风光,突显出苍莽壮阔的异域情调,其雄浑慷慨的格调全然不同于以吴歌西曲为代表的婉约缠绵的南朝乐府。也正因为如此,它一直受到历代文论家和文学史论著的一致好评,如南宋王灼云:“金(指传说中《敕......
-
〓 《新唐书》中的服饰史料
《新唐书》为北宋欧阳修、宋祁等奉敕修撰,是关于唐代的纪传体史书,二百二十五卷 ,帝纪十卷,志五十卷,表十五卷,列传一百五十卷。所增列传多取材于本人的章奏或后人的追述,碑志石刻和各种杂史、笔记、小说都被采辑编入。新书诸志大多比旧志详细。《新唐书》增写《兵志》、《选举志》和《仪卫志》,在正史中是第一次,为《宋史》以后诸史所......
-
〓 中国历代绘画简介(五):壁画
壁画是指绘在墙壁上画,主要可分为建筑壁画和墓葬壁画两大类。其中建筑类主要是宫殿、寺观墙壁上,又称宫殿寺观壁画。壁画从西周到明清历代皆有,最兴盛则是在汉唐。(一)先秦壁画现存最早的墓葬壁画是西周时代,发现于山西扶风县法门镇杨家堡4号墓,但只见一些残存痕迹。秦代的宫殿、衙署,普遍绘制壁画,常常以精美的图案和阔绰的画面,显示......
-
〓 卢文弨与《抱经堂丛书》
【摘要】卢文弨是清乾隆时期著名的校勘学家,其《抱经堂丛书》是校勘学集大成之作。本文对卢氏的校勘学思想,方法及成就予以阐述。【关键词】卢文弨;校勘学;思想;方法;成就卢文弨为清代乾隆年间校勘古书大家,清末著名藏书家丁丙评论云:“校勘之学,至乾嘉而极精。出仁和卢抱经、吴县黄荛圃,阳湖孙星衍之手者,尤校雠精审,朱墨烂然,为艺......
-
〓 从需求的角度看明末慈善事业的兴起
慈善施粥活动。 资料图片 传统慈善事业在中国古已有之,历代统治者大都对社会救济事业非常重视,屡颁诏谕,要求尊老扶幼、赈贫恤患、关爱生民。有此背景,官方、宗教、宗族及个人举办的慈善救济事业随之兴起。不过早期的慈善事业与政府的社会救济事业难以区别,我们可以统称为慈善救济事业。在中国慈善事业发展史上,明末是一个转折时期......
-
〓 王琦生平事迹小考
论及李白,必须提到王琦。因为至今研读李白诗歌,仍然以王琦《李太白诗集注》为重要注本。赵信称赞它“一注可以敌千家”,詹锳《李太白集版本叙录》亦认为“当今传世本,当以此为最善”。此外,王琦尚著有《李长吉歌诗汇解》,整理刊刻了医学典籍《周慎斋遗书》《医林指月》等,为医学发展作出了贡献。 然而对于王琦,学界却所知......
-
〓 论辩之先秦儒家流程考辨
内容提要:说服是先秦儒家推行王道政治主张的一致策略,对语言论辩功用的践行体现了儒学思想体系相对的连续性:从孔子的话语论辩性,到孟子的夫子好辩,再到荀子的君子必辩;有着清晰的线性流程。关键词:线性流程;论辩质性;好辩;必辩作者简介:刘卫东,男,吉林德惠人,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论辩之于先秦儒家之意义,彰显了先秦儒家一......
-
〓 荀子的“礼”论与“群居和一”的政治理想(提纲)
一在中国历史上,制订或修订“礼”是每个新兴王朝取得政权后所做的第一件大事,而维护“礼”和推行全民的“礼”教育,又是治国安民的头等要务。因此,关于“礼”的研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内容十分丰富。“礼”在中国数千年的封建社会中是以维护宗法等级制度为其核心内容,经过近代以来从思想理论到革命实践对封建“礼教”的激烈批......
-
〓 中国书法简史(四):秦代书法
第一章 先秦和秦代书法第二节秦代秦朝(前221年~前206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实行中央集权制,嬴政自号“始皇帝”,国祚虽短,却有深远的历史影响。秦推广小篆,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文字的分化。秦同时还推行了隶书,使之逐步成熟。1、小篆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秦小篆是战国秦文字的进一步整理、推行。它主要用于官方文......
-
〓 唐衡岳大律师希操考
内容提要:希操为中唐时期南岳著名律师,一生度人无数。其弟子中有不少是禅宗大师,因此他与禅宗有不解之缘。弄清希操的史事,不仅有助于了解唐代南岳的律学传承,对于理清药山惟俨、丹霞天然、百丈惟政、兴果神湊等人的师承与受戒时间也有所裨益。本文依据唐人碑传等史料,对希操的名字、师承、生卒、传人、等提出了一些假说。并肯定了他对律禅......
-
〓 朱有燉研究综述
朱有燉是明朝初期杂剧作家重要代表,日本学者青木正儿称其为“明代第一杂剧作家”,周贻白先生称其为“明初杂剧最后一人”。这位皇族杂剧作家以其尊贵的皇家气派而独立于世,其杂剧作品彰显着宫廷文化的华贵和典雅。其现存杂剧作品是《元刊本古今杂剧三十种》之外最早刊刻的杂剧刊本,文献价值极其珍贵,可见对于朱有燉的研究有其重要意义,古今......
-
〓 浅析苏轼对词体革新的历史性贡献
宋初诗文为“淫巧侈丽,浮华纂组”的西昆体所笼罩。作品多作于酒筵歌席遣兴娱宾之际,内容多为“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为君持酒对斜阳,旦向花间留晚照”等流连风月、感伤时序的闲情闲愁,与“缀风月,弄花草”的西昆体诗文既无什么差异,亦未逸出花间词的侧艳樊篱。虽然柳永一生专力写词,推进了词体的发展,但他未能突破词的传......
-
〓 中国(大陆)宗教史研究的百年回顾
引言要在较短的篇幅里说明现代的中国宗教史研究的大体情况实在很困难,因为可以称之为现代的学术性的中国宗教史研究,如果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算起的话,到现在也已经有一个世纪的历史了。在这一百年的时间里,研究中国佛教道教以及其他宗教的著作与论文很多,也经历了相当复杂的变化过程,不小心的概括有可能导致描述的失真。不过,如果允许我从......
-
〓 日本实施性奴隶制度的新证据——新发现的关东军“慰安妇”档案解读
最近,吉林省档案馆公布的日本关东宪兵队档案等记录了日本侵略中国的种种罪行。其中涉及“慰安妇”的档案,记载日军在东北各地、华北、华中地区以及爪哇等地普遍设立慰安所,甚至有“慰安妇”与日军官兵比例、某个时段日军官兵进入慰安所的人数统计等。 在关东军的邮件检查文献中,保存了许多官兵通信,里面也记载了许多日军推行......
-
〓 也谈“牝鸡司晨,惟家之索”
三千年前———准确地说,是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黎明时,在镐京郊外的牧野,周武王姬发面对着他统领的多民族统一战线联军,向他们发布与商纣王作最后决战的动员令。他劈头就说:“牝鸡无晨。牝鸡司晨,惟家之索。”意思是指纣王宠信妲己,朝政落于妲己之手,所以必须打倒。在这个极具宣传煽动作用的政治动员中,不知姬发何以会把“女人干......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