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材料新视角新方法:中国古代史研究
2012年终特刊:历史学之一
2012年,是历史学与其他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结合继续夯实中国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的一年。这一年,我们关注国内外前沿热点问题,在域外新知介绍、跨学科研究等多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同时,这一年,地下考古、文献资料、海外鲜见资料的发掘与梳理,都较往年有较大增长。这是历史学认识论、方法论高度自觉性的体现,说明中国历史学逐渐汇入世界学......
-
〓 对话瞿林东:从“断”到“通”勾勒理论发展脉络
【核心提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从根本上说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即唯物史观来看待中国史学,重新解释历史现象。瞿林东,1937年生,安徽肥东人。196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同年考取研究生,师从白寿彝先生攻读中国史学史专业。现为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著有《唐代史学论稿》、《中国......
-
〓 亚细亚生产方式之研究与商榷
一、亚细亚生产方式论争中各派的意见研究历史,首先需要知道生产方式,根据特定的生产方式来区别某一社会的经济构成(或经济形态),因为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生产方式对于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的关系,和种差对于生物的发展规律的关系是相类似的。所谓生产方式,在马克思《资本论》全书一百多条的论述中,是指“特殊的生产资料和特殊的劳动者......
-
〓 我对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再认识
一、对于封建一词的争议近年来我国历史学界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对于中国封建社会展开过热烈的讨论,这是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史的一个中心课题,也引起国外学者的注意。所以,在讨论中尽管意见十分分歧,但提出许多有益的看法,值得重视。首先,外国学者对封建一词就有争议,他们认为封建制度不单纯是指经济的意义,而是包括有政治、法制上的含义......
-
〓 关于所谓“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设想”的真相
在最近十五年来的国内理论界中,马克思晚年关于俄国社会发展问题的某些论述,亦即当今所谓“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问题,如果不是最大热点,也算得上是最大热点之一。国内出版的相关的文章、书籍很多很多,观点则大都众口一词,即断言马克思晚年发生了“重大思想转变”,提出了“东方社会理论”,为落后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指出了方向云云。这......
-
〓 历史研究的碎片化与现代史学思潮
——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碎片化”问题笔谈(下)3
梁启超的《新史学》为大多数历史研究者所熟知。在其《新史学》的第二章“史学之界说”中,梁公对于历史的性质做了如此的阐说:“第一、历史者,叙述进化之现象也;第二、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也;第三、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为了说明这一历史研究的性质,他还引用英国社会达尔文主义者斯宾塞的比喻,像“邻......
-
〓 生态史:历史的生态学畅想
【编者按】生态史(亦称环境史)研究旨在运用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考察人与自然不断变动着的相互关系,揭示自然在人类历史中的作用以及人对自然变动的影响,从整体上探索人类文明与自然的共同演化过程。作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美国“生态学时代”的产物,历经三四十年的发展,它已经极大地扩展了历史学的边界,使其逐步走出“人类事务”的藩......
-
〓 我的三十年秦汉史研究报告
——“三十年秦汉史研究的理论反思”笔谈之三
【作者简介】熊铁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湖北,武汉,430079)《史学月刊》组织“三十年秦汉史研究的理论反思”笔谈,我有话可说。从1979年发表《重评(吕氏春秋)》开始,刚好三十来年,回顾一下自己的研究历程,或者也是一种“反思”。上世纪50年代以后,我学习研究中国古代史,编教材,写文章,各个朝代都涉及过。197......
-
〓 胡英泽:从“流动的土地”到“把环境史进行到底”
这是一本写给自己的书。一是珍藏个人情感,一是自我答疑解惑。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个人经历、朴素情感,显然不是博士论文选题的理由,对我而言,却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我的家乡是永济县黄河岸边的一个小村。打记事起,黄河就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白天,一出家门就能望见大河。晚上,枕着河水的声音入梦。幼时,正值黄河泛滥,大河东崩西蚀,人们......
-
〓 张俊峰:在类型学视野下开展中国水利社会史研究
我与水利社会史研究结缘,应该始自1999年。当时我刚上硕士研究生不久,就在行龙教授指导下着手开展山西水利社会史的研究工作。当时正处在中国社会史研究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期,即从整体社会史向区域社会史的转变。在进行山西区域社会史研究的过程中,行龙教授认为以水为中心,以水的问题为出发点,是把握明清以来甚至是12世纪以来山西区域......
-
〓 考泽莱克与德语世界的概念史——概念史笔谈之三
将“语言学转向”标识为20世纪英美哲学的基本特征也许是恰当的,但对于德语世界而言,这一转向由来已久。自启蒙运动以降,经过歌德、温克尔曼、洪堡、赫尔德、施雷格尔、施莱尔马赫等人的不懈努力,语言学被推崇为人文科学的必修法门,“好言者好智,好智者好言”,语言与思想之间的释义学循环在当时业已成型。洪堡将历史主义引入语言学的尝试......
-
〓 古史研究的……博物学-知识社会史转向
从敦煌古城遗址往西,在西出阳关之前的中途,在党河河谷的北岸,今天的西千佛洞显得比较寂静。从敦煌古城遗址往西,在西出阳关之前的中途,在党河河谷的北岸,今天的西千佛洞显得比较寂静。开越野车的司机是当地人,他说虽然只是与敦煌市区相距三十多公里,但来参观的游客很少,游客去得最多的当然是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湖等景点。从他浓重的当......
-
〓 概念史与历史的选择——概念史笔谈之一
【编者按】概念史是20世纪70年代由英国剑桥学派的代表人物昆廷.斯金纳和德国的考泽莱克所开创。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它已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为世人所公认的研究方法。概念史的形成,一方面得益于社会史和文化史的推动;另一方面,也与人文科学向语言学转向有关。目前,在西方一些主要国家都有专功概念史的学者,在一些国际合作项目中,也有以......
-
〓 “自媒体时代”的历史研究和史学表达——“互联网与史学观念变革”笔谈之四
人类具有超常的历史记忆能力,也总是追随最先进的记忆工具去表达自己走过的路。中国文明的发生其实就是历史记忆的萌生,不论是史前的刻画符号,还是殷墟的龟甲,后来的竹简,再后来的造纸,每一次技术上的进步都使中国的历史研究和史学表达发生一次深刻变化。没有龟甲,没有竹简,就没有孔子删订六经;没有造纸,也就不可能有历代正史的编修与流......
-
〓 购买力平价法在中国经济史研究中的运用初探
——中国经济史研究中GDP估算笔谈之三
购买力平价理论(Purchasing Power Parities,简称PPP)是汇率决定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假说之一,是世界各国制定汇率政策的依据。国际组织亦基于PPP理论横向比较各国的宏观经济发展,如世界银行的国际比较项目ICP(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Program)。上述的横向比较以及由......
-
〓 “网络史学”的神话与实际——“互联网与史学观念变革”笔谈之一
人类具有超常的历史记忆能力,也总是追随最先进的记忆工具去表达自己走过的路。中国文明的发生其实就是历史记忆的萌生,不论是史前的刻画符号,还是殷墟的龟甲,后来的竹简,再后来的造纸,每一次技术上的进步都使中国的历史研究和史学表达发生一次深刻变化。没有龟甲,没有竹简,就没有孔子删订六经;没有造纸,也就不可能有历代正史的编修与流......
-
〓 深人研究中国发展道路和发展经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
——“社会形态理论与历史价值观”笔谈之一
《中国社会科学》编者按:当代中国面对的问题形成了各种思潮的交汇点,不同的思潮对“中国道路”的理解和评价也大不相同。历史研究必须从现实出发,这个现实就是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独特性。如何看待这一历史创造的独特性?如何揭示隐含在中国现代社会转型中的历史逻辑和理论意义?涉及到重大历史评价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
-
〓 黄宗智:如何阅读学术著作和做读书笔记
1.阅读方法首先要养成连接概念与经验的阅读习惯。读书必定要首先掌握作者的中心论点(当然有许多没有形成中心概念的著作,甚或主要是经验信息堆积类的著作,有的价值不大,但有的是十分珍贵的参考书。我这里关心的不是参考书的编撰,而是学术专著的写作),而为了精确地掌握一本书,也是为了锻炼自己概括能力与养成连接经验与概念的思维习惯,......
-
〓 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的形成与发展——《中国经济原论》第一篇第一章
一、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特殊经济构成从19世纪40年代的鸦片战争起,到20世纪40年代末的解放战争胜利结束止,这l00多年的历史过程,在一方面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买办官僚奴役压迫中国人民,把中国社会变成半封建半殖民地乃至殖民地的悲惨苦痛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前仆后继地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反官僚资本主义的英勇斗争过程。中国......
-
〓 亨普尔《普遍规律在历史学中的作用》之文本研究
——“历史学中的个别与一般”讨论之二
【《史学史研究》编者按】本期“历史理论”栏目发表的两篇文章,探讨历史学中的“个别”(或典型性)与“一般”问题。关于此问题,张耕华教授在本刊2010年第四期发表的《略论历史归纳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已有讨论。在本期发表的《历史学中典型性研究的类型及其限度》中,张耕华教授对此问题作了更为深入的探讨。他指出,历史研究要涉及两种......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