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历史分期命名标准刍议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2)摘要:大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历史分期聚讼未决,原因之一是“封建”等核心术语概念有待厘清。在给历史段落命名时.应“制名以指实”、“循旧以造新”、“中外义通约”、“形与义切合”。秦以下两千年命名“封建社会”,名实错位。形义脱节,亦与外来义相左,而称之“宗法地主专制社会”较为......
-
〓 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热点辑录
——2012年终特刊:历史学之二
2012年,是历史学与其他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结合继续夯实中国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的一年。这一年,我们关注国内外前沿热点问题,在域外新知介绍、跨学科研究等多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同时,这一年,地下考古、文献资料、海外鲜见资料的发掘与梳理,都较往年有较大增长。这是历史学认识论、方法论高度自觉性的体现,说明中国历史学逐渐汇入世界学......
-
〓 一个思考:由柯文“中国中心观”谈起
在战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美国研究近代中国史的学者中间存在三种研究中国近代史的模式:“冲击—回应”、“传统—现代”与“帝国主义”,这三种模式都认为近代中国变革的动力来源于西方,是由于接受西方的刺激而引发的。鉴于此,我们实际上可以把这三种关于中国近代史的书概括为一种模式:即“冲击—回应”模式。后来美国史家柯文(Paul A......
-
〓 新材料新视角新方法:中国古代史研究
2012年终特刊:历史学之一
2012年,是历史学与其他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结合继续夯实中国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的一年。这一年,我们关注国内外前沿热点问题,在域外新知介绍、跨学科研究等多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同时,这一年,地下考古、文献资料、海外鲜见资料的发掘与梳理,都较往年有较大增长。这是历史学认识论、方法论高度自觉性的体现,说明中国历史学逐渐汇入世界学......
-
〓 二十世纪以来晚宋史研究回顾与展望
20世纪以来的宋史研究,北宋史的关注程度一直强于南宋史,但是随着近年来南宋史研究的不断加强,较多的南宋史研究成果出现,特别是以往较为薄弱的晚宋史研究,也出现了丰硕的成果。对于晚宋史的界定,目前有胡昭曦《略论晚宋史分期》(《四川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将其界定于宋宁宗嘉定元年(1208)至帝舄祥兴二年(1279)南宋......
-
〓 从“欧洲中心论”到“中国中心论”——对西方学者中国经济史研究新趋向的思考
内容提要:《白银资本》、《大分流》中译本出版以后,引起了我国史学界广泛的注意和讨论。本文作者在阅读这些著作和参加几次讨论会后,对“欧洲中心论”和“中国中心论”以及相关的方法论问题做了进一步探讨。本文认为弗兰克对“欧洲中心论”的批评是切中肯綮的。但“欧洲中心论”在西方学者中的影响是复杂的,应’-3具体分析。至......
-
〓 从“专业”到“通业”:当前文明探源的理论、方法与实践
当前的文明与早期国家探源结合了社会科学通则与历史学个案的研究,是一个学科交叉的领域。就总体情况而言,这项探索的关注重点已由“何时”转向“为何”,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早期文明、早期国家所处的所谓原史时期虽有古文字记载可供研究,但并不能满足人们了解社会变迁诸多方面的要求,因此需要依赖考古学田野工作和理论方法的不断改善提高对物......
-
〓 访史学家史式:重新认识中华文化
史式近照曾经联合海内外一百余位历史学者共同倡议重写中华古史的中华民族史研究会会长史式教授,发表文章,呼吁为中华文化恢复名誉,并提出了中华文化发源于东南,发展于西北,发挥于今天,并将发扬于世界的观点。记者林治波特地走访了这位已经83岁高龄的老学者,请申其说,以飨读者。新著问世立见功效问:史老,您倡议的重写中华古史一事,近......
-
〓 中国历史分期与秦至清社会形态命名
【内容摘要】历史分期是从总体上把握历史体系的有效方法,近代以来史学界围绕中国历史分期作过长期探讨,而至今仍聚讼纷纭。当下流行的历史分期,将以君主集权为特征的秦至清两千余年称“封建社会”,有悖“封建”本义,且与社会性状全然不同的西欧中世纪封建制、日本中世及近世幕藩制混为一谈。而在此种泛化封建观出现以前及之后,曾有中国学人......
-
〓 张俊峰:在类型学视野下开展中国水利社会史研究
我与水利社会史研究结缘,应该始自1999年。当时我刚上硕士研究生不久,就在行龙教授指导下着手开展山西水利社会史的研究工作。当时正处在中国社会史研究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期,即从整体社会史向区域社会史的转变。在进行山西区域社会史研究的过程中,行龙教授认为以水为中心,以水的问题为出发点,是把握明清以来甚至是12世纪以来山西区域......
-
〓 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质
近年来,历史唯物主义再次成为学术界的关注热点。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还是哲学?如果是科学,它是什么意义上的科学?如果是哲学,它是历史哲学还是世界观?本文试图就上述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求教于方家。一、康德黑格尔:科学与哲学的科学化在回答上述问题之前,首先要考虑到德语语境中“科学”的含义。德......
-
〓 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本性
近年来,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取得了新进展,学者们围绕着“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性质、在马克思哲学中的理论地位及其在当代世界的理论意义等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但在此过程中,有一个重大课题的研究显得相对薄弱,那就是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法之间的内在关系。我们认为,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具有深层的一致性,阐发“历史唯物主义”的“......
-
〓 十年来中国历史地理学理论研究的进展
【摘要】历史地理学理论研究主要是关于历史地理学科自身建设的探讨,大致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即: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属性和研究对象、历史地理学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历史和发展前景。与对历史时期各种地理要素的变化及其规律研究相比,近10年来中国历史地理学界对于历史地理学理论的研究成果要薄弱得多,虽然很多学者在自己......
-
〓 对于中国历史GDP核算和数量经济史问题研究的一点想法
——中国经济史研究中GDP估算笔谈之八
各位上午好。很高兴能有机会对清代GDP核算问题发表看法。我的发言分为三部分:对中国经济史定量研究的看法、对中国历史GDP研究的看法和对青年经济史学者的一点建议。一、对中国经济史定量研究的一点看法众所周知,中国经济保持了30多年的接近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这使得中国经济研究逐渐成为国际学术界关注的......
-
〓 信息化的历史学:基于互联网驱动的史学变革——“互联网与史学观念变革”笔谈之五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信息研究系主任博格曼(ChristineL.Borgman)在2002年出版的一本专著前言里提到,互联网是自600年前古腾堡(Gutenberg)发明印刷术以来人类交流史上最伟大的进步。【1】该书问世后仅几年时间,便令站在2011年这个时空坐标点上的我们完全能够断言,其历史意义之伟大将远非局限于此......
-
〓 跨文化研究的话语——关于历史思维的讨论
【内容摘要】跨文化研究越来越成为历史学领域特别是史学理论研究领域的热点课题。认同问题与历史意识紧密结合,对文明的宏观研究可以从对历史意识的研究做起。在关于跨文化历史思维项目的讨论中,学者大多都能本着平等和相互尊重的态度开展积极的对话,能够认识到世界上的文化是多元的、平等的,坚持西方中心主义态度的学者已不多见。有关历史意......
-
〓 学术量化为哪般——从黄侃五十岁前不著述谈起
黄侃五十岁再著书的缘由近读《量守庐学记》及续编,对黄侃先生的生平与学术略有所知。他的弟子们几乎都谈到这样一件事,1935年,黄侃(字季刚)在南京做50岁生日(实年49岁),他的老师章太炎赠给他了一幅寿联:“韦编三绝今知命,黄绢初裁好著书。”太炎先生是催他写书,他却认为是谶语。因为上联末字是“命”,下联“黄绢”用的是《世......
-
〓 从“新史学”到社会文化史
【内容摘要】目前有关社会文化史的讨论中,论者偏重于汲取西方“新文化史”理论和方法,而对中国史学资源甚少提及。本文认为,20世纪初年“新史学”的研究取向和方法仍可资借鉴。社会文化史内容丰富,论题亦不限于大众文化一隅,可从多方面拓展和深化。【关 键 词】新史学;新文化史;社会文化史【作者简介】罗检秋,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
-
〓 中国古代史的主线与体系
【内容提要】中国古代史的主线与体系可以从许多方面去探讨。本文以“民”的演变为主线,指出“民”在中国古代经历了从先秦依存于部族到汉唐出现“豪民”,唐宋以来崛起“富民”,近代以来逐渐形成“市民”的历史进程。相应地,中国古代社会经历了从“部族社会”到“豪民社会”,再到“富民社会”,并走向“市民社会”的演进过程。“富民社会”是......
-
〓 历史书写应该回到叙事
【作者简介】汪荣祖,台湾嘉义中正大学讲座教授。因为想写书,我最近的阅读内容多半是相关史料,特别印象深刻的书很少读到。实际上,那种有启发性而且令人印象深刻的书并不多,像黄季刚所说“八部书外皆狗屁”——这当然是他读中国古书读通了以后的狂言。不过我以前倒是读过一些印象很深刻的书。20世纪以来,史学界用科学方法研究历史,后来改......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