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朱学到王学的历史演进——十世纪以来的研究综述
朱熹和王阳明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两位巨人,朱学和王学是理学史上的两座高峰。在此两座“高峰”之间的思想演进过程是怎样的,这一论题对于理解理学的发展,甚至对于探索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规律,都是很有意义的。至少,这应是理学史研究中的一个不能缺少的环节。但是通过对20世纪以来有关文献的检索发现,关于这一论题的专门研究并不多。有关的论......
-
〓 纪念吴老
【作者按】去年7月9日,我与刚由外地回京的老伴商量,准备于次日再去医院看望吴老当间,却接得吴洪教授的电话,告知他爸爸、我们敬爱的吴老病逝的消息。这使我深感震悼。霎时间,我与吴老相识并受其教诲的二十多年往事,如同过电般地一幕幕呈现眼前,无法停息。在此情景下,我一口气写了近三千言的回忆文字,将附于我编完待发的一个集子后面,......
-
〓 司马迁为商人立传的尺度
《史记·货殖列传》内列举的商人,除了齐太公、管仲两位先从商,后从政的特殊人物外,详细者说明其事迹者共有十八人,其中七人为属于春秋战国时期;另有九人属于西汉时期,当中有一些是与司马谈父子同时代的人物。关于本传的立意,司马迁开宗明义地说:「请略道当世千里之中,贤人所以富者,令后世得以观择焉。」[1]由此可见,太史公是立意要......
-
〓 关于中国史学科的发展问题
(“史学研究的新趋势”笔谈)最近的学科调整中,中国史学科被列为一级学科,一时成为史学界的一个热点话题,不少地方都在以各种形式讨论该学科的发展问题。其实,不管它是否列为一级学科,中国史研究如何发展、向何处发展,始终都是值得深入思考的大课题。学科的性质,学科的发展方向,学科的研究规范,学科的学术风气,学科的理论体系等等,都......
-
〓 伏尔泰的世界史观
(人民大学历史系博士生)【提要】伏尔泰是启蒙运动史学的代表人物。法国年鉴学派的代表人物勒高夫把他看成是当代法国新史学最早的“祖先”。【1】美国的斯塔夫里阿诺斯把今天“研究历史”的全球性方法,看成是“启蒙时代的编史传统”的“恢复”,而伏尔泰的《论各国习俗和精神》和《世界史》是这一传统的代表作。【2】显然,伏尔泰的世界史观......
-
〓 首届国际经济史论坛综述
中国经济史学会和香港科技大学于2011年8月29-30日在香港科技大学联合举办了“2011年国际经济史论坛”,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瑞典、葡萄牙、乌拉圭等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的30位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中国经济史学会会长董志凯和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李中清出席并主持会议。论坛的主题是探讨......
-
〓 20世纪以来国内环境史研究的述评
摘要:地理环境,又称自然环境,是指存在于人类社会周围的自然界的总和,它包括作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各个自然要素,如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和动植物等要素,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产和生活的必备的外界条件。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受到战后所兴起的现代环保运动的影响和推动,环境史的研究在美国率先成为一门新学科。它的出现和在......
-
〓 2011年度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学科发展综述
2011年我国世界史学科成为一级学科,这是世界史学科建设中一件令人瞩目的大事。2011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了新学科目录;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印发了《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文件,文件中规定了历史学学科门类下设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3个一级学科。据此,我国的世界史学科由原来的二级学科提......
-
〓 “汉唐西域考古:尼雅-丹丹乌里克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2009年11月21—22日,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新疆文物局、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日本佛教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共同主办的“汉唐西域考古:尼雅一丹丹乌里克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召开。来自中、日3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大会收到论文32篇,不久将由文物出版社结集出版。学者们就汉唐西域......
-
〓 2010年中国经济史研究总论述评
一、历史观与方法论彭刚指出,20世纪西方史学理论中关于历史学性质、历史学家工作与过往历史实在之间关系的看法,可以区分为重构论、建构论与解构论三种观点。在重构论看来,历史学家的历史是尽可能逼近历史实在;在建构论看来,历史学家的历史是以特定历史学家的特定视角呈现史家对历史某个面相的理解;解构论则认定,人们无从突破史料的限制......
-
〓 域外汉籍研究打破国别局限
“近年来,域外汉籍的回归、资料的丰富和获取便利,成为相关学科研究发展的前提。”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副院长胡玉冰向记者表示。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各国交往日益频繁,学术观念不断进步,域外汉籍逐渐成为各国学者尤其是中国学者关注的焦点。近两年来,该领域的研究呈现出一些新动向,研究视野正从国别研究走向亚洲乃至全球。域外汉籍......
-
〓 内藤湖南对中国古代史注的误断
【内容摘要】日本学者内藤湖南在其《中国史学史》一书中对中国古代史注提出了许多见解,但是许多认识如史注在目录著作中的地位、刘知几的史注观、史注与史评的关系、史书自注的肇始及史书他注的终结等问题与史注发展的实际不一致,很有必要予以澄清。【关键词】内藤湖南;史注;误断【作者简介】刘治立(1965—),男,河南洛阳人,陇东学院......
-
〓 20世纪历史学的特点
【作者简介】于沛,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所研究员。19世纪被称为历史学和历史学家的世纪。人们对19世纪史学极尽赞美,并不是因为它已经竭尽历史研究、历史认识的真理。19世纪史学的最大贡献,是史学在这一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一门具有完备形态的科学,为20世纪史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现实道路。20世纪史学表现出明显的特点。这些特......
-
〓 “中国当代史学科建设”笔谈
1.中国当代史研究的起步与意义2.跨过1949:二十世纪中国整体研究刍议3.刻不容缓地重视口述史,保存中国当代史不可再得的鲜活资料4.走出思想上文化上的“被殖民”5.中国当代史建设刍议6.以求真求实的态度推进中国当代史的教学【作者简介】杨奎松,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导;冯筱才,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导;徐有威,......
-
〓 人文情怀、社会责任和史念海先生的历史观
——“史念海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之一
本文是作者为《史念海全集》(人民出版社,2012年)所作序言。《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编者按:史念海先生(1912-2001),字筱苏,山西省平陆县人。终身治学,以历史地理研究、《河山集》(1-9集)等论著享誉海内外学界,诚为20世纪中国历史学、地理学的代表人物。陕西师范大学乃先生著书立说、培养专业人才、关心国计民生的地方......
-
〓 与时俱进,老当益壮
——深切怀念吴承明先生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100871当吴承明先生逝世的噩耗传来的时候,尽管我已有思想准备,尽管吴老[①]享年九十有四,是高寿的。但我依然禁不住地泪水涌泉,这是因为他的精神依然是年轻的。泪水虽然模糊了我的双眼,但是对他的怀念却如花蝶联翩,犹如电影放映在我的脑海里。我第一次拜见吴承明先生是在1980年的春夏之交。那时吴老正在和许涤......
-
〓 中国考古学的历史主义特征与传统
【英文标题】The Histo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Archeology【作者简介】张海,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市,100871【内容提要】中国考古具有鲜明的历史主义特征,并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考古学研究中以历史文献为线索,以考古为实证的证史主义倾向;其二,借助于文......
-
〓 史无定法 识人唯长
——吴承明先生的治学与为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100836在去年那个闷热难熬的八月,几经犹豫后我还是决定应邀撰写关于不久前辞世的吴承明先生的学问人生。尽管此前也为之写过两文[①],还是担心自己因先生离去的悲痛昏昏沉沉,而且时间很紧恐难完成这篇长文,更怕能力学养不逮无法全面、准确地写好先生一生的坎坷光辉与博大精深。不过,好在最终还是按时交了稿......
-
〓 研究方法及视角的拓展与经济史的反思
——“比较视野下的经济史论坛”会议纪要
由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心与国际学术团体“Frontier Research in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 (FRESH) Meeting”共同发起和组织,“比较视野下的经济史论坛” 于2011年12月18日在清华大学召开,这也是FRESH Meeting首次在......
-
〓 “漆侠与历史学:漆侠先生逝世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漆侠先生(1923-2001)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名家,河北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宋史研究中心创始人,曾任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农民战争史学会理事长等职。漆侠先生在史学领域耕耘五十余载,建树非凡,在中国古代史、宋辽夏金史、中国农民战争史等领域都有创新性研究,先后出版《隋末......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