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0年昆明年会以来经济史研究与学会工作的新进展
2010年昆明年会以来经济史研究与学会工作的新进展——–2012年武汉中国经济史学会年会工作报告(中国经济史学会会长 董志凯)各位理事,各位专家、学者,老师和同学们:上午好!2012年,中国科学学肇始30周年,从“外引”到“内生”迅速发展。经济史学与其他学科一样,正在总结发展路径,探......
-
〓 争鸣,这一年
争鸣,这一年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终特刊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12月21日第395期2012年,“争鸣”版以学术为立足点,观照现实,重视中国本土经验的理论建构,力争展现哲学社会科学不同学说与观点的交锋,为学界搭建争鸣的论坛,为读者打开一扇明理之窗。本期对一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诸学......
-
〓 中国经济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名单
中国经济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 (按姓氏笔画排序)名誉会长:王洛林 郑学檬 经君健 赵德馨 董志凯顾 问: 陈支平 李伯重 武 力 韩 毅 会 长:刘兰兮副 会 长:陈 锋 陈争平 李 毅 郑有贵秘 书 长:魏明孔副秘书长:车维......
-
〓 历史商业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及其研究意义
一、商业地理学的发展历程与学科特点商业地理学是研究商业活动的地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即研究地球表面人类商业活动与各种地理要素相互关系的科学。从学科从属关系看,它属于地理学中经济地理学下的一个分支学科。但从它的发展历程看,它又远远早于经济地理学的产生而产生,是古代地理学中最早分化出来的分支学科之一。商业地理学的产生,可以上......
-
〓 中国考古学的历史主义特征与传统
【英文标题】The Histo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Archeology【作者简介】张海,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市,100871【内容提要】中国考古具有鲜明的历史主义特征,并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考古学研究中以历史文献为线索,以考古为实证的证史主义倾向;其二,借助于文......
-
〓 纪念吴承明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300071纪念吴承明先生。纪念他的论著丰富了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宝库,他与许涤新共同主编的巨著《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3卷本),为中国经济史研究树立了一座里程碑。本人有幸于上世纪70年代末参加吴承明主持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写作组,在他的指导下从事研究和写作,受益良多,终身难忘。其中对我影响最大者有三点:......
-
〓 “全国衙署文化与燕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1年10月21日至24日,由河北省史学会主办,保定学院和保定直隶总督署博物馆联合承办的全国衙署文化与燕文化学术研讨会于保定学院召开,会议旨在总结衙署文化与燕文化研究的成果,推动衙署文化与燕文化研究的深入发展。来自河北省社科院等科研院所,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国内高校,河北等省博物馆、文化局、旅游局、文......
-
〓 美国汉学家魏斐德:在中国发现历史
魏斐德其人魏斐德其人,恐怕多数人还不是很了解。一说起美国的汉学家与中国学研究,人们首先想到的多是美国中国学研究的开拓者、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的创始人费正清及其“中国观察”。我最早知道魏斐德,还是通过他的中国友人、著名诗人北岛的随笔《青灯》。文章写于魏斐德从伯克利执教四十年退休之际。后来这篇散文和其它几篇被集成一本书,就......
-
〓 从朱学到王学的历史演进——十世纪以来的研究综述
朱熹和王阳明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两位巨人,朱学和王学是理学史上的两座高峰。在此两座“高峰”之间的思想演进过程是怎样的,这一论题对于理解理学的发展,甚至对于探索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规律,都是很有意义的。至少,这应是理学史研究中的一个不能缺少的环节。但是通过对20世纪以来有关文献的检索发现,关于这一论题的专门研究并不多。有关的论......
-
〓 吕思勉的“执微”
严耕望称钱穆、陈垣、陈寅恪与吕思勉为“史学前辈四大家”已广为人知,严氏在其《通贯的断代史家》一文中又称许吕思勉“贯通”的特点亦为人广泛征引,吕氏著述之多、范围之广又为四人之冠,“贯通”二字当为定论已无疑义。而吕氏著述又与当时风气不合,亦是事实。由于机缘遇合,2008年顷,我有幸成为吕氏著作《中国文化思想史九种》(《吕思......
-
〓 2009年日本的魏晋南北朝史研究
2009年,日本各媒体也报道了发掘者认为是曹操墓发掘的消息。除埋葬者可能是曹操外,三国时代也是日本人感兴趣的时期,很久都未出现这种让人感觉普通日本人也对中国史感兴趣的事情。此外,非历史学专业的人也出版了概述包括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内的中国史专著,它似乎也表明日本人对这一时期抱有浓厚的兴趣。专门从事中国史研究的研究者应该怎样......
-
〓 2010年宋史研究综述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北京 l00732)2010年宋史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发表论文约600余篇,出版的研究著作和论文集约50余种。现将主要内容综述如下。一、政治史政治:专著有顾宏义《宋初政治研究:以皇位授受为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平田茂树著,林松涛、朱刚等译《宋代政治结构研究》(上海古籍......
-
〓 保护为主、研究并重:2011年考古学综述
回首2011年,文物考古事业走过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年头。考古发现与发掘、文物保护及利用、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程度的收获和进步,其中一些事例可视为文物考古事业的里程碑。考古发现与发掘无论是抢救性发掘还是主动性发掘,都继续秉承了考古发掘一贯的科学严谨态度,同时,更加深入地贯彻了2009年《田野考古工......
-
〓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与国际比较”学术研讨会综述
由中国经济史学会和辽宁大学历史学院、辽宁大学比较经济史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与国际比较”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5月14—15日在辽宁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高校、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科研单位的5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本次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40余篇,代表们通过大会发言和分组讨论的方式,围绕中国经济发展的......
-
〓 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顾颉刚——写在《顾颉刚全集》出版之际
“在中国现代学术的开创者中,顾颉刚是最后一位离世的大师。‘古史辨’派将与‘乾嘉学派’一样,作为古典学史上一个特殊段落的标识。永远载入中国学术史中。”对于人文学界来说,20世纪不但以“疑古”发端,还以“走出疑古”来宣告自己的结束,去今最为遥远的上古史竟纠缠了中国学术界整整一个世纪。无论赞成还是反对,以顾颉刚为领袖的“古史......
-
〓 2010年先秦秦汉经济史研究综述
2010年先秦秦汉经济史研究成果在数量上较上年减少,但总体研究水平有所提高,研究方法更具多样化,部分硕士论文值得关注。兹分述如下。总论 本年度先秦秦汉经济史研究专著主要有陈力的《东周秦汉时期城市发展研究》[①],高婉瑜的《先秦布币研究》[②],朱宏斌的《秦汉时期区域农业开发研究》[③]。一些相关硕士论文值得关注。主要......
-
〓 2010年中国经济史研究总论述评
一、历史观与方法论彭刚指出,20世纪西方史学理论中关于历史学性质、历史学家工作与过往历史实在之间关系的看法,可以区分为重构论、建构论与解构论三种观点。在重构论看来,历史学家的历史是尽可能逼近历史实在;在建构论看来,历史学家的历史是以特定历史学家的特定视角呈现史家对历史某个面相的理解;解构论则认定,人们无从突破史料的限制......
-
〓 内藤湖南对中国古代史注的误断
【内容摘要】日本学者内藤湖南在其《中国史学史》一书中对中国古代史注提出了许多见解,但是许多认识如史注在目录著作中的地位、刘知几的史注观、史注与史评的关系、史书自注的肇始及史书他注的终结等问题与史注发展的实际不一致,很有必要予以澄清。【关键词】内藤湖南;史注;误断【作者简介】刘治立(1965—),男,河南洛阳人,陇东学院......
-
〓 考古学家刘庆柱:考古学的真实境界
【核心提示】现代考古学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突出“透物见人”理念。考古学是“人学”,是研究与“人”相关的科学,离开人,考古学没有任何意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汉晋简牍、敦煌文书三大考古发现,引发了中国传统史学的革命性变化。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出现,有力推动了中国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的转变,使从“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
-
〓 “中国当代史学科建设”笔谈
1.中国当代史研究的起步与意义2.跨过1949:二十世纪中国整体研究刍议3.刻不容缓地重视口述史,保存中国当代史不可再得的鲜活资料4.走出思想上文化上的“被殖民”5.中国当代史建设刍议6.以求真求实的态度推进中国当代史的教学【作者简介】杨奎松,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导;冯筱才,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导;徐有威,......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