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世界史到全球史——各国学者聚首北京研讨世界历史研究与教学
2011年7月8—10日,由世界史学会主办,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全球史中心协办的“世界史学会第20届年会”在首都师范大学举行,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名学者参加了这次大会。本届大会是在我国举办的规模空前的一次全球世界史研究者盛会,主题是“世界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心—边缘视角中的世界史”,主旨在于从大历史、世界体......
-
〓 传教士、萨满与中外文化交流
【核心提示】与利玛窦和金尼格的赞扬态度不同,安文思对中国官吏所持的抨击态度,与他本人在明清鼎革时期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2012年10月2—4日,由加拿大拉瓦尔大学和中国华中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传教士、萨满与中外文化的相遇与交流”国际研讨会在拉瓦尔大学隆重召开。拉瓦尔大学校长德尼·布里埃与中国驻蒙特利尔总领事馆总领事赵江......
-
〓 莒文化研究探究中华文明起源
——中国莒文化高层论坛在鲁召开
中国社会科学在线讯(记者张清俐)9月28-29日,由中国先秦史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山东省文化厅、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山东师范大学、日照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莒文化高层论坛在山东师范大学召开。与会近百位史学研究学者就莒文化的历史源流、精神内涵与特点特色以及与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关系等相关论题进行探讨......
-
〓 黑水城西夏文文献整理与研究
【核心提示】正是由于黑水城西夏文文献数量巨大、内容丰富,极具学术价值,所以对黑水城西夏文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其意义和价值是不言而喻的。黑水城遗址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东南的荒漠中。其地在汉代属古居延地区,著名的居延汉简就在附近发现。自汉至唐,这里多数时段相继为少数民族统治和经营。宋元以来,为党项、羌、蒙古族控......
-
〓 概念史研究在中国:回顾与展望
【摘要】“概念史”是伴随“语言学转向”而在德国兴起的一种史学类型和跨学科研究领域。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将概念史手法引入中国近代史研究,在方法探讨和实证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逐渐形成了东亚近代知识考古、数据库研究方法、历史文化语义学、中国近代新名词研究、近代知识与制度体系转型研究等不同的研究路径。但总体而言,概念史......
-
〓 明清佛山经济史研究综述
佛山市博物馆历史研究部广东佛山528000宋代至明代前期,佛山城市经济已经初具规模,在珠三角地区颇具影响。佛山在明清时期就取得了辉煌的经济成就和享有突出的城市地位,其繁荣的商业、发达的农业、手工业及其与资本主义萌芽的关系也逐渐引起了多位学人的关注。特别是手工业的产品种类、总体规模、销售区域等等方面,在国内已跻身首位,享......
-
〓 考古学家刘庆柱:考古学的真实境界
【核心提示】现代考古学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突出“透物见人”理念。考古学是“人学”,是研究与“人”相关的科学,离开人,考古学没有任何意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汉晋简牍、敦煌文书三大考古发现,引发了中国传统史学的革命性变化。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出现,有力推动了中国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的转变,使从“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
-
〓 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区分是一种后设式区分
——访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邹诗鹏
【核心提示】所谓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区分,实际上是一种后设式的区分。因为其间还有作为社会科学以及技术科学这类既不同于自然科学,也不同于人文科学的崛起。在这种实际上已经非常复杂的学科分化中,已经很难确定哲学的学科归属了。对于科技与人文这一话题,很多哲学家的著作均有所涉及,海德格尔就是其中之一。在他看来,现代科技根源于形而......
-
〓 述往知来:历史与现实交汇下的中国经济史研究
——“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历史探索”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经济史年会纪要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430072由中国经济史学会、武汉大学、三峡大学共同举办的“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历史探索”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经济史学会年会于2012年9月14日—20日在武汉大学和三峡大学召开,来自中国大陆和港台地区以及美国、日本、印度等地的180余位学者参加了此次大会,会议收到论文120余篇。与会学者涵盖了中国经济史......
-
〓 中国社科院发布2012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
本报讯(记者王春燕)1月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在京举行,论坛发布了2012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分别是:江苏泗洪县顺山集新石器时代遗址、陕西神木县石峁遗址、新疆温泉县阿敦乔鲁遗址与墓地、山东沂水县纪王崮春秋墓、河北邺城遗址东魏北齐佛寺遗迹和佛教造像埋藏坑、贵州遵义市海龙囤遗址。顺山集文化遗存为淮河下游目前所知年......
-
〓 论环境复古主义
关键字:社会复古主义;环境复古主义;环境史;衰败论摘要:复古主义是人类挥之不去的情结,传统时代盛行社会复古主义,进入工业时代后又兴起了环境复古主义。环境复古主义与环保主义关系密切,两者都对环境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环境史要健康发展,就必须对环境复古主义的功过进行辩证分析。环境史学者要避免过强的环境复古主义倾向,就必须规避......
-
〓 追问中华文明五千年探源工程十年回顾
缘起与历程谈到中华文明的起源,就不能回避一个问题——中华文明五千年。中国古代史籍把黄帝和炎帝时期作为中国历史的肇始,中华文明被认为具有五千年的历史。但是,古代文献中对黄帝、炎帝乃至尧舜禹时期的记述均为后代文献的追述,其中还有不少神话的色彩。正因如此,在学术界,很多人对中国是否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持怀疑的态度,部分国外学者......
-
〓 中国古代对矛盾命题的思考
【核心提示】20世纪三四十年代,波兰学者首先提出一种理念,即某种逻辑系统在特定条件下也可以不遵守矛盾律。到了六七十年代,巴西和秘鲁学者又提出,在特定条件下矛盾律不再普遍有效,A和非A同时成立,但不可漫无边际地推出其他任何命题。这迅速得到国际学界的认可。令人惊异的是,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公孙龙子•指物论》中就隐含着某种......
-
〓 西方地震知识在华早期传播与中国现代地震学的兴起
中国自古以来即留下世界上最为丰富的地震记载,古人朴素的地震认识也不乏自身特有的思想智慧。张衡创制的候风地动仪,更成为中外地震认知史上不朽的事件。但近现代意义上的地震学却最先诞生于西方。17世纪至20世纪之前,西方的地震学虽然还遗留着许多中世纪的印记,但却逐步走到了中国的前面。值得注意的是,早在17世纪初期,因欧洲天主教......
-
〓 柯林武德:“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在中国学术界,比较知名的“柯林武德”(Collingwood,也译作科林伍德)有两位,他们都是英国人。其中一位叫做罗宾•乔治•柯林武德(RobinGeorgeCollingwood),是一位历史哲学家;另一位叫做爱德华•福伊尔•科林伍德(Edward Foyle Collingwood),他的主要贡献在数学领域。我们今......
-
〓 简论胡三省的宋室情怀与文化情结
此文为本科毕业论文,未公开发表,请勿转载摘要:胡三省在《通鉴音注》一书中透露出一股强烈的宋室情怀。对宋王朝称谓的亲切和对宋朝地名的沿用,可以看作是胡三省对宋王朝的深切怀念,而其义不臣元、隐居著书、对宋氏灭亡进行深刻的反思,可以看作是胡三省宋室情怀的最高展露。在这股情怀的背后,实际上是一种文化情结的延续和反映。胡三省本此......
-
〓 吴景超的两汉史研究
吴景超(1901-1968年)是一个活跃在20世纪20至50年代社会学界和公共思想界的著名学者,但鲜为人知的是,他还是一位对汉代历史情有独钟并作出独特贡献的社会学家。有影响的两汉史研究学者据同级同寝室的同学梁实秋描述,早在清华学校求学时期,吴景超“好读史迁,故大家称呼之为太史公”。1928年夏吴景超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
-
〓 王汎森:傅斯年是一个时代的表征
王汎森《傅斯年:中国近代历史与政治中的个体生命》,王汎森著,王晓冰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5月版,45 .00元。王汎森与老师余英时先生王汎森,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现任台北中研院副院长、中研院历史语言所特聘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明代中期至1950年代思想史、学术史及史学史研究。著有《章太炎的思想》、《古史......
-
〓 论傅衣凌的史学道路
傅衣凌先生是老一代学者中具有开拓性的史学大师。他重视对农村、商人、手工业的研究,提倡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历史学,最早研究明清时代的簿记、碑刻、方志、地契、族谱等民间文献,从而使中国传统史学别开生面。他对中国经济史研究的许多观点,至今尚在产生重要影响,值得总结。一、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经济史傅先生所说的社会学方法,是指受人类......
-
〓 2011年楚简·楚文化与先秦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由中国先秦史学会、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武汉大学中国地域文化研究所联合主办的2011年楚简·楚文化与先秦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0月29-31日在武汉、随州隆重举行。来自大陆及港台、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150多位专家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上举行了“中国先秦史学会楚文化研究基地”授牌仪式。10月30-31日......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