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天山走廊的发现
“杨增新要塞”的第一印象杨镰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博导。从1984年开始,数十次在新疆作实地调查与研究,重点是新疆(西部)人文地理,同时涉及新疆探险史、绿洲文明、环境与资源等领域。以中外文献与实地考察结合,形成个人特点。著有《寻找失落的西域文明》、《新疆探险史图说》和《黑戈壁》等。主编“西域探险考察大系”等丛书......
-
〓 古代稻谷(米)的加工——《中国稻作史》第五章(三)
第五章中国古代稻谷(米)的贮藏和加工三、古代稻谷(米)的加工中国的稻米加工食用方式,多种多样,为其他粮食作物所不能比拟,现试分述如次。(一)稻米的加工分级先秦古籍中对稻米的加工分级已有明细的划分,对每一等级的米给以一定的名称。其中粝(米)、粺(米)、糳(米)和御(米)大约相当于现代的糙米、白米、精米、精白米。粝,亦作䊪......
-
〓 江村五十年
已是50年的事了。1936年的暑季,我从广西大瑶山调查回到家乡,在江苏省吴江县境内的一个村子里作了一次短期的社会调查。调查后我写了一本书,书名《江村经济》。江村是我替这个村子取的学名。1957年我又到江村调查了一次。自1981年以来的这几年里,我多次去江村访问,同时指导我的学生蹲在村里做观察与研究。我亲自看到这个村子在......
-
〓 [宋元时期]主户:有田产的农家——《中国家庭史》第三卷第二章第二节
第二章“户”与家庭经济阶层第二节主户:有田产的农家观察宋元时期乡村农家经济阶层的分布情况,看看富裕人家、维持温饱的中等人家、连温饱都难维持的贫穷人家各占多大比例,一个比较现成而又相对准确的角度,是从户等制度入手。户等制度是户籍制度的分支,为了按各家的财产多少有差别地征派不同的税役,把各个家庭划分为不同的户等的时候,需要......
-
〓 施肥——《中国稻作史》第四章(六)
第四章中国古代的稻作技术六、施肥稻田的施肥历史牵涉到施肥的起源问题。广义的施肥可指人们无意识地为土壤添加了额外的有机、无机物质,提高了土壤肥力,例如刀耕火种所焚毁的草木灰。如这样理解,施肥的起源是同农业起源密切相关的。也可以理解为知道清除天然杂草经过腐烂,有助于促进作物的生长,如《诗经》的“荼蓼朽止,黍稷茂止”,也可以......
-
〓 17世纪法国军事革命
军事革命提高了法国军队在陆地和海上的作战能力,改革后的法军先进性远超同时代欧陆他国,直至拿破仑时期的很多军事工具都从这里继承而来,其军事制度更是为西欧各国所仿效。欧洲的17世纪有“士兵世纪”或“职业士兵主宰的世纪” 之称,而战争也被视为一种社会常态。在此期间,法国进行的三个维度上的军事革命,深刻影响着法国和欧洲社会发展......
-
〓 用“勤勉革命”替代“工业革命”?
——西方研究工业革命的一个新动向
【内容提要】“勤勉革命”原为日本学者速水融对走向工业化进程中劳动集约型路径的表述。美国学者德•弗雷斯提出要用“勤勉革命”(Industrious Revolution)来替代“工业革命”(Industrial Revolution)。他改变该词原义,称1650—1850年间英国出现了家庭劳动资源的再分配过程。为取得更多......
-
〓 土族为吐谷浑后裔
史料中吐谷浑人后来简称“吐浑”、“退浑”,也将“吐”简化为“土”,如唐代敦煌文献中称“土浑”,宋代《契丹国志》等也简称“土浑”,宋代文献还将“吐蕃”简化为“土蕃”。关于土族的族源,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有“吐谷浑说”、“沙陀突厥说”、“阴山鞑靼说”、“蒙古说”、“匈奴—阻卜说”、“阴山鞑靼—蒙古说”等,可谓众说纷纭。土族......
-
〓 华夏边缘的维持:羌族历史记忆——《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第十一章
汉代被称作羌的人群,分布在青海东部河湟地区,以及四川西北与西部的青藏高原边缘。在青海河湟地区,根据中国文献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这儿有宕昌羌、邓至羌、白兰羌等等。也就从这时开始直到宋元时期,北方或东北的游牧人群如鲜卑人、契丹人、女真人与蒙古人,以及西南方的吐蕃,先后进入这地区,将此地及土著人民纳入他们所建立的吐谷浑、吐蕃......
-
〓 大唐帝国的中衰与运河——《唐宋帝国与运河》第四章
第四章大唐帝国的中衰与运河第一节安史乱后政府对江淮财赋需要的激增与运河交通的阻塞上述开元天宝间因运河把大唐帝国的军事政治重心和经济重心密切连系起来而造成的伟大的时代,自天宝十四年(755—756)给渔阳羯鼓惊破以后,便渐渐没落下去,从而盛唐的光辉也就为之烟消云散了。为什么安史乱后开元天宝时代的盛世不能继续保持下去?这固......
-
〓 中国古代花卉饮食考略
我国花卉栽培至少有七千多年的历史【1】,几乎贯穿了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的全过程。自古至今,花卉始终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改善了人类的生存环境,美化了庭院居室。因此,学界对古代花卉的起源、引种栽培、新品种培育、花期控制及园艺古籍等方面的研究颇多,而对花卉的另一种重要用途——食用,则研究很少。我国历史时期......
-
〓 里坊——中国都城史上的华美亮相
“北魏平城坊”城建与管理模式,不啻是中国都城发展史上一个华美亮相,特别是这一模式经北魏洛阳移植放大——一石激起千层浪,微波碎漪绿无边;风影断续终无缝,水珠散落也成圆,对后廿产生了巨大影响,甚至朝鲜半岛分布着的高句丽、百济、新罗等国家,都接受了深远引领。里坊是中国古代城市民居一种独特形式,其经历卜个萌芽滥觞、成型发展、鼎......
-
〓 云碓与翻车——兼谈水车与水力在农副产品加工中的利用
——水车起源与发展丛谈(八)
翻车不但直接参与水利建设和农业生产,而且也用于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的加工,这是翻车用途的一个重要方面。不过,讨论这个问题不可能孤立谈翻车,它不能不涉及农副产品加工中水力的利用,这是一个大题目,对此的全面论述不是本丛谈应该和能够承担的。本节只从水车利用和水车与水碓关系的角度谈些看法。我们就从《会稽志》的一条记载说起吧。《授......
-
〓 广西壮族的农事歌谣及其生存境况
【内容摘要】中国广西壮族的农事歌谣丰富多样,这些歌谣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传授农业生产经验的歌谣、鼓舞斗志和调节情绪的农事歌谣、围绕农业生产进行祭祀活动的歌谣。本文对此分别进行介绍,并概述其主要特点、功能、产生的原因和目前的生存境况。【关 键 词】广西壮族;农事歌谣【作者简介】徐赣丽,女,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
-
〓 古老的羌历年:“日美吉”
羌碉 资料图片我国影像人类学先驱庄学本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拍摄的在成都平原打工的羌族背夫。彩陶上的羊角纹和太阳图案。庄学本拍摄的为庆祝羌年而舞的羌族人。羌族,我国的一个古老民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的北川羌族自治县、茂县、汶川县、理县及周边地区,这四县的羌族人数占了全国羌族总人口的80%以上。2008年5月12日,强震猝然袭来......
-
〓 “计然”考辨
【作者简介】张连伟,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北京,100083。【项目基金】本文系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科振兴专项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项目编号:RW2011-18。《史记·货殖列传》中的“计然”是人名还是书名,由于对《史记》及其相关文献的解读不同,学术界形成了几种不同的观点。钱穆先生曾据......
-
〓 19世纪后期美国人环境观念转变的原因探析
【内容提要】19世纪后期,美国人的环境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征服自然”的观念逐渐为保护主义的理念所取代。造成上述转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工业化、城市化和西部开发所导致的资源破坏与环境退化引起社会各阶层的关注和重视外,继承了西方阿卡迪亚传统的浪漫主义者的宣传、生态意识的建立和早期保护主义智者的宣传与推动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
〓 东莞古代盐业与沿海城镇的兴起
【内容摘要】在古代东莞即珠江口东西两岸的广大地区,盐业是重要的手工业之一。本文研究表明,东莞古代盐业的兴起和发展对珠三角沿海城镇的兴起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正是古代东莞即珠江口东西两岸的盐业生产为珠三角沿海城镇的兴起集聚了最初的人脉,为城镇的发展提供了人口、商贸流通、文化的基础。【关 键 词】古代东莞;盐业历程;珠江三角洲......
-
〓 宋明间白银购买力的变动及其原因
一中国在唐(618—906)及北宋(960—1127)时代,由于全国的统一,商业的发展,钱币的使用非常发达。在唐末至北宋中叶以前,当钱币使用的盛况达到最高潮的时候,中国的货币制度又复前进一步,即采用银两及纸币作为交换的媒介。纸币始于宋真宗(998—1022)时四川交子的发行。白银在唐、宋之际已经开始具有货币的用途,好些......
-
〓 中国稻作起源和历史神话传说——《中国稻作史》第一章(一)
第一章中国稻作的起源、传播与分化中国稻作起源的问题,是一个有待于不断探索的问题。迄今为止,明确了不少以前不清楚的或被忽略的方面,澄清了一些模糊或错误的观点。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开拓,更产生了以前没有预见到的问题。扼要的加以回顾,可以看出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最早是根据古书上有关神农氏教民种植五谷的传说,五谷之中包括有稻,神......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