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关于中国古代华夷关系演变规律的理性思考
—华夷关系的历史定位、演变轨迹与文化选择
【摘要】“中华(中国)多元一体”观念不仅是一个政治概念,也是一个学术概念,符合中国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实际。“中华多元一体格局”之内的华夷两大势力经过碰撞、冲突,以至此消彼长、互为主导,加深了各方的了解和民族认同,淡化了“华夷之辨”、“尊夏贱夷”等观念,促使各民族逐步凝聚在一起,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华夏汉族王朝和夷狄族王......
-
〓 古老的羌历年:“日美吉”
羌碉 资料图片我国影像人类学先驱庄学本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拍摄的在成都平原打工的羌族背夫。彩陶上的羊角纹和太阳图案。庄学本拍摄的为庆祝羌年而舞的羌族人。羌族,我国的一个古老民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的北川羌族自治县、茂县、汶川县、理县及周边地区,这四县的羌族人数占了全国羌族总人口的80%以上。2008年5月12日,强震猝然袭来......
-
〓 江南地区的“口岸”变迁:公元750—1840年
【内容摘要】唐宋以来,江南地区已逐渐成为传统中国社会经济最为发展的地区之一。江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对外经济吏往,这种经济吏往很大程度上依赖和得益于“口岸”的存在和发辰。在唐宋元明清长达千年的历史时期中,江南地区口岸经历了一个持续变迁的过程,影响这一变迁最基本的原因当推自然环境,主要是包括河、江、海综合作......
-
〓 中国的土地问题——《江村经济》第十六章
上述一个中国村庄的经济生活状况是对一个样本进行微观分析的结果。在这一有限范围内观察的现象无疑是属于局部性质的。但他们也有比较广泛的意义,因为这个村庄同中国绝大多数的其他村子一样,具有共同的过程。由此我们能够了解到中国土地问题的一些显著特征。中国农村的基本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农民的收入降低到不足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所需的程......
-
〓 地方环境与民众经济行为的双重变奏——以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山东章丘县为例
【内容摘要】明清至民国时期山东章丘县的环境与民众经济行为发生了一系列变动,这种变动不是单一定向的,而是双向互动的。地方环境一度塑造了民众各具特色、自给自足的生活,但清中后期以降,人口激增引发了地方民众的生存危机,进而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变化了的地方环境,又反过来影响了民众的经济行为。【关键词】章丘;环境;经济行为;互动......
-
〓 古代稻谷(米)的加工——《中国稻作史》第五章(三)
第五章中国古代稻谷(米)的贮藏和加工三、古代稻谷(米)的加工中国的稻米加工食用方式,多种多样,为其他粮食作物所不能比拟,现试分述如次。(一)稻米的加工分级先秦古籍中对稻米的加工分级已有明细的划分,对每一等级的米给以一定的名称。其中粝(米)、粺(米)、糳(米)和御(米)大约相当于现代的糙米、白米、精米、精白米。粝,亦作䊪......
-
〓 隋唐宋元引浊放淤的发展历史
——《中国古代灌溉工程技术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一节
第四章引浊放淤我国北方不少河流的含沙量很高,它们多发源或流经于黄土高原。由于黄土质地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极易遭到水流的侵蚀和分割,暴雨时期,大量泥沙被冲人河流之中。如著名的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挟带大量的泥沙流向下游,黄河陕县段河水终年平均含沙量达37.7公斤/立方米,平均每年有16亿吨泥沙被送往下游,海河也是一条多......
-
〓 施肥——《中国稻作史》第四章(六)
第四章中国古代的稻作技术六、施肥稻田的施肥历史牵涉到施肥的起源问题。广义的施肥可指人们无意识地为土壤添加了额外的有机、无机物质,提高了土壤肥力,例如刀耕火种所焚毁的草木灰。如这样理解,施肥的起源是同农业起源密切相关的。也可以理解为知道清除天然杂草经过腐烂,有助于促进作物的生长,如《诗经》的“荼蓼朽止,黍稷茂止”,也可以......
-
〓 大唐帝国的中衰与运河——《唐宋帝国与运河》第四章
第四章大唐帝国的中衰与运河第一节安史乱后政府对江淮财赋需要的激增与运河交通的阻塞上述开元天宝间因运河把大唐帝国的军事政治重心和经济重心密切连系起来而造成的伟大的时代,自天宝十四年(755—756)给渔阳羯鼓惊破以后,便渐渐没落下去,从而盛唐的光辉也就为之烟消云散了。为什么安史乱后开元天宝时代的盛世不能继续保持下去?这固......
-
〓 华夏边缘的维持:羌族历史记忆——《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第十一章
汉代被称作羌的人群,分布在青海东部河湟地区,以及四川西北与西部的青藏高原边缘。在青海河湟地区,根据中国文献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这儿有宕昌羌、邓至羌、白兰羌等等。也就从这时开始直到宋元时期,北方或东北的游牧人群如鲜卑人、契丹人、女真人与蒙古人,以及西南方的吐蕃,先后进入这地区,将此地及土著人民纳入他们所建立的吐谷浑、吐蕃......
-
〓 旧识新探说井车——水车起源与发展丛谈(十五)
《太平广记》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唐邓玄挺入寺行香,与诸僧诣园,观植蔬。见水车以木桶相连,汲于井中,乃曰:“法师等自蹋此车,当大辛苦。”由于记载比较简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学术界对这种水车的性质、特点、所属类型不甚了了。如何定位产生了分歧。刘仙洲先生称它为“井车”[1],但没有具体的论说,所以后来还是出现了认识的分歧。唐耕......
-
〓 唐代广州贸易与岭南经济社会变迁(一)
唐代社会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创造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空前强大的国力,又善于继承、开放兼容,达到中国古代对外开放的高峰,成为中古世界与拜占廷、阿拉伯并称富强的大帝国。岭南以其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传统的外贸优势,广州、交州等港成为唐朝海上交通的主要通道,对外贸易无论在经营规模、经营方式、管理体制等方面都有众多进展。确实如日本学者中......
-
〓 19世纪后期美国人环境观念转变的原因探析
【内容提要】19世纪后期,美国人的环境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征服自然”的观念逐渐为保护主义的理念所取代。造成上述转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工业化、城市化和西部开发所导致的资源破坏与环境退化引起社会各阶层的关注和重视外,继承了西方阿卡迪亚传统的浪漫主义者的宣传、生态意识的建立和早期保护主义智者的宣传与推动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
〓 清末民初汉冶萍公司与八幡制铁所比较研究
——以企业成败命运的考察为核心内容提要:汉冶萍公司和八幡制铁所为中日两国历史上的重要钢铁企业。清末民初,两家企业呈现出一成一败的迥异命运。就先天发展条件而言,两家企业各具优势,也各有不足,并不必然决定此后的命运。抛开微观层面的企业经营管理因素不论,汉冶萍公司和八幡制铁所命运各异,应从更宏阔的国家层面考察。由于近代中国积......
-
〓 少数民族的水稻栽培——《中国稻作史》第四章(十三)
第四章中国古代的稻作技术十一、少数民族的水稻栽培中国西南的少数民族现在都栽培水稻,但他们现在的水稻栽培包括品种,虽然还保留自己的传统方式,无疑已经和汉族的稻作有着密切的交流和影响。加上缺少历史文献,没有他们自己的文字,很难追溯他们以前的稻作情况。其中唯有云南的傣族曾有自己的文字,保留一些零散的涉及稻作的情况,弥足珍贵。......
-
〓 云碓与翻车——兼谈水车与水力在农副产品加工中的利用
——水车起源与发展丛谈(八)
翻车不但直接参与水利建设和农业生产,而且也用于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的加工,这是翻车用途的一个重要方面。不过,讨论这个问题不可能孤立谈翻车,它不能不涉及农副产品加工中水力的利用,这是一个大题目,对此的全面论述不是本丛谈应该和能够承担的。本节只从水车利用和水车与水碓关系的角度谈些看法。我们就从《会稽志》的一条记载说起吧。《授......
-
〓 江村五十年
已是50年的事了。1936年的暑季,我从广西大瑶山调查回到家乡,在江苏省吴江县境内的一个村子里作了一次短期的社会调查。调查后我写了一本书,书名《江村经济》。江村是我替这个村子取的学名。1957年我又到江村调查了一次。自1981年以来的这几年里,我多次去江村访问,同时指导我的学生蹲在村里做观察与研究。我亲自看到这个村子在......
-
〓 中国稻作起源和历史神话传说——《中国稻作史》第一章(一)
第一章中国稻作的起源、传播与分化中国稻作起源的问题,是一个有待于不断探索的问题。迄今为止,明确了不少以前不清楚的或被忽略的方面,澄清了一些模糊或错误的观点。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开拓,更产生了以前没有预见到的问题。扼要的加以回顾,可以看出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最早是根据古书上有关神农氏教民种植五谷的传说,五谷之中包括有稻,神......
-
〓 17世纪法国军事革命
军事革命提高了法国军队在陆地和海上的作战能力,改革后的法军先进性远超同时代欧陆他国,直至拿破仑时期的很多军事工具都从这里继承而来,其军事制度更是为西欧各国所仿效。欧洲的17世纪有“士兵世纪”或“职业士兵主宰的世纪” 之称,而战争也被视为一种社会常态。在此期间,法国进行的三个维度上的军事革命,深刻影响着法国和欧洲社会发展......
-
〓 对北魏均田令的一些分析
——《中国土地制度史论要》第五章
一均田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两个大的田制之一,也是全世界田土制度史的一个重要范例。但是,产生这样一种制度的根由是什么呢?要谈清楚这一点,怕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先从传统上看。井田制度是不能恢复的了;几次企图在某种程度上恢复井田的举措,也都失败了。曹魏的屯田制太峻急,可救一时之急,不可以持久;西晋占田制,遭遇到民族纷乱的严重干扰......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