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探寻人类文字的“活化石”——东巴文(“走进东巴文”之一)
祖国西南边陲,距离赤道最近的大雪山——玉龙雪山四周,聚居着一个古老的民族——纳西族。千百年来,纳西人以自己的方式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并创造了神奇的纳西语和东巴文。纳西语是纳西人自己的语言,而东巴文则是纳西人发明的文字。东巴文具备图画和象形文字的双重特点,用生动曼妙的图形勾画出纳西族先民对世界万物的认识。作为世界范围内......
-
〓 微子封建考
【内容摘要】微子启助周武王伐纣,被封于孟渚之滨(今山东曹县),筑庙曰薄(亳)邑,奉祀其父帝乙,不久老死其地,曹县因有微子墓以及亳邑之设。周公成王东征后,迁微子之侄、微仲之子稽于宋(今河南商丘),立为宋公亦即商公,奉殷先祀,另建宗庙于其国都,即南亳,以备日常之祀。后世附会汤之“景亳”或“景亳之会”在曹县,即北亳,以及成王......
-
〓 《四千年农夫》部分章节摘录
【提要】在我们乘船或是乘火车游历上海、嘉兴和杭州的过程中,经常看到人们将稻田里的土壤挖出,之后将其堆放在运河沿岸或是直接倾倒进运河里。迄今为止,中国农民实行的最伟大的农业措施之一就是利用人类的粪便,将其用于保持土壤肥料以及提高作物产量。保护自然的第一课在我们乘船或是乘火车游历上海、嘉兴和杭州的过程中,经常看到人们将稻田......
-
〓 佛教的生态观对解决当代生态危机的意义
核心提示:许多生态学家认为,正是笛卡尔-牛顿系统激发了人们把握宇宙的妄想和征服自然的欲望,成为现代生态与人类危机的根源。从思维方法上看,还原论首要的错误就是假设能够把要素从整体中抽取出来,并可在分离的状态下认识它们的真相。生态学家认为,要克服生态危机,最根本的方式就是摒弃还原论、机械论的世界观,转向整体论、关系论的生......
-
〓 隋唐时期黄河上中游的农牧业地区
——《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农牧地区分界编》之二
本文所论述的黄河上中游,和当前一般说法所包括的范围略有不同。当前的说法是西起青海湖畔,东迄太行山上,南始秦岭,而北达阴山。这里所论述的却是根据唐代的地方区划,大体是指唐代的关内道、河东道和陇右道的东部。这里没有根据隋代的地方区划。隋代的地方区划最高的只是郡。在这一地区中设郡将及40个,不能一一备举,故以唐代3道为准。唐......
-
〓 《农牧生态与传统蒙古社会》第六章农业渗透与半农半牧
关于游牧民族在各种外在力量的影响下发生变化的研究是历史研究中的主题之一,其中农业对游牧业的影响问题是目前国际人类学界的一个研究重点。这方面研究成果有许多,国际上较为典型的研究有维克多·阿扎亚(Victor Azarya)等人主编的对非洲斐济游牧社会的研究。[1]关于蒙古草原游牧业在农业和商业的压力下变迁的著作也有许多,......
-
〓 从黄河开始——“大水荒”的形成与定量描述
——《制度性干旱》第一章
在中国北方,正发生着持续的、规模空前的恶性水源危机。危机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1987年[01]),并以愈演愈烈的势头向未来蔓延。“大水荒”席卷了西北、华北的全部和其它部分地区;涉及国土面积、人口、经济的1/3。按流域计,囊括了全国6大流域中的3大流域——黄河、海河的全部和淮河的大部。一、黄河的恶性断流与枯竭黄河......
-
〓 农具——《中国农学遗产要略》(五)
使用工具是人类最重要的一项进步。工具无论怎样简单,一般来说,可以使劳动者避免受到直接的损伤,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果。劳动所用的工具,变化多端,归纳起来,可以总结成两个基本原则:一个是利用器械,突破体力(特别是手足长度)及感觉器官所受距离的限制;一个是利用一些基本物理原理,提高人类体力劳动的效果,或利用这些原理来驾驭......
-
〓 诺曼征服与英格兰文明的演进
1066年10月14日,来自法国的诺曼底公爵威廉在哈斯丁斯之战中,击败了英格兰国王哈罗德二世。两个多月以后,威廉加冕为英王,史称威廉一世。从此,英格兰走上了一条由外来君主进行统治的新路。与以前的盎格鲁—撒克逊各个王国相比,征服者威廉及其后继者创建的新王国有着天壤之别。那么,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历史文化,在1066年之后还......
-
〓 信用担保制度的变迁与农户融资的困境
内容提要:本文提出广义信用担保制度概念,并从这一视角分析信用担保制度变迁对农户融资的影响,认为造成当前农户融资困境的根源之一是农村信用担保体系的缺失。而农村信用担保体系的缺失是20世纪50年代后传统信用担保制度发生巨变形成的。土地改革摧毁了传统信用担保制度中的保证人阶层;私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改变了传统信用......
-
〓 近代日本与广州间的国际贸易
——以日货贸易为中心
内容提要:20世纪初期,近代华南海域贸易中的台湾贸易网络迅速壮大,并与既存的香港贸易网络间展开激烈的竞争。由此,即使在香港贸易网络的传统腹地广州,也受到来自台湾贸易网络的,中击。然而,穗港一带的广东商人们却长期通过香港吸纳日货进口,并牢牢掌握日货经香港转运至广州及在广州市场销售的贸易环节,成为日货行销广州的主要推手及受......
-
〓 东方,“拥挤”的时空——《四千年农夫》第十一章
时间是每一个生命的组成。它包含了生命过程中每一个物理、化学和心理的反应,因此,农民在种植作物的时候需要根据作物不同时间内的需求差异来调整自己的劳作。东方的农民是世界上最懂得利用时间的,他们会尽可能地利用每一分钟。外国人总说中国的农民“长期很准时”,从不烦恼也从不着急。为什么中国的农民懂得要抓住时机并且会利用好每分每秒呢......
-
〓 中国社会生活史上生活的意义
【内容摘要】20世纪20年代末到40年代,社会生活史进入中国学者的视野。50年代至70年代的中国内地,生活史的研究成果少得可怜。社会生活史作为独立的研究领域,基本上是最近二十多年的事情。社会生活史成绩突出,但是近来学者并不满意目前的研究现状,力求有所突破。社会生活史是以人的生活为核心联接社会各部分的历史,生活史研究的最......
-
〓 中国古代三大铸造技术
——“冶金术与古代东亚文明”丛谈之五
《中国社会科学报》编者的话:长期以来,科学技术史揭示的文明观突出了西方的地位。金属的认识、开发和利用,是人类文明发展至一定高度的产物。它不仅在极大程度上推动历史的进步,改写社会的面貌,也代表人们征服自然的非凡能力。古代中国以青铜冶铸为代表的冶金术起步较晚,但它在三代以降数千年的历史中日臻完善,后来居上。透过冶金术,人们......
-
〓 《唐宋帝国与运河》节略
《经济与政治之间──中国经济史专题研究》第一篇
【说明】《唐宋帝国与运河》是先师全汉升院士在1944年出版的代表作,在中国经济史学界具有非常重要地位。谨将逾十万言之原书节略为二万余字,供研究中国经济史及唐宋史的同道参考。第一章 绪论 隋炀帝因为要游幸江都而开凿的运河,完成不久之后,由于历史上其它因素的影响,在此后的六百多年内变为唐宋帝国的大动脉。这一条动脉的......
-
〓 陌生的古老文明
▲基克拉底文明出土的大理石小雕像。资料图片基克拉底群岛人们通常所知爱琴海上最古老的文明是克里特岛上的米诺文明和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迈锡尼文明,那么在这两个文明之前是否还存在过更古老更成熟的古希腊文明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基克拉底文明。让我们回到100多年前,这个古老文明初露头角的岁月。19世纪晚期的希腊还沉浸在民族国家......
-
〓 《四千年农夫》部分章节摘录
【提要】在我们乘船或是乘火车游历上海、嘉兴和杭州的过程中,经常看到人们将稻田里的土壤挖出,之后将其堆放在运河沿岸或是直接倾倒进运河里。迄今为止,中国农民实行的最伟大的农业措施之一就是利用人类的粪便,将其用于保持土壤肥料以及提高作物产量。保护自然的第一课在我们乘船或是乘火车游历上海、嘉兴和杭州的过程中,经常看到人们将稻田......
-
〓 探访东巴:纳西族的民间“智者”(“走进东巴文”之二)
东巴,意译为“智者”。历史上,东巴是纳西族最高级的知识分子,多集歌、舞、经、书、史、画、医于一身,是东巴文化的主要传承者。东巴们写东巴文、诵东巴经、做祭祀活动,跳东巴舞、画东巴画、唱东巴歌曲。东巴文化指的就是这样一个文化体系。正如学者兼大东巴和力民所说,没有东巴,东巴文书写的经典会变成“机械的文字”;没有东巴,东巴文化......
-
〓 吴江行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我今年又有机会回访故乡江苏省吴江县。屈指算来,离我1981年三访江村正好十年。这十年故乡的变化真大。十年前吴江有名的七大镇正从冷冷清清的衰落景象里抬起头来,一股生气引起了我的注意,启发我作出调查研究小城镇的倡议。从那年起,我每年都回乡考察,江村的老乡提醒我今年是第15次访问了。这十年里我看着这一带农......
-
〓 吴江的昨天、今天、明天
今年是公历1996年,如果用旧俗干支纪年来说正是我出生后第二个丙子年。今春清明,我返乡时又去江村访问老乡。他们扳着手指向我说:“这是你二十次来访,刚好是一个花甲。”我一听猛然惊觉,我的初访江村已是六十年前的事了。初访江村是我这一生学术道路上值得纪念的里程界标。从这里开始,我一直在这一方家乡的土地上吸收我生命的滋养,受用......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