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走近文艺家·陈美兰:盛开在婺剧舞台上的一朵幽兰
她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婺剧的代表性传承人,代表作品有《白蛇前传》《穆桂英》《昆仑女》《梦断婺江》等,两度获得梅花奖,两度摘得文华奖,还被评为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德艺双馨”中青年文艺工作者等。从艺40多年的她,在最红的时候,主动退居幕后,甘当婺剧传承的铺路石。如今,她的艺术生命正在......
-
〓 老舍先生的前半生——摘自“舒乙文集”之《爸爸老舍》
老舍先生是北京旗人,满族,生于光绪二十四年腊月二十三(公元1899年2月3日)酉时,那年距离辛亥革命还有12年多一点。在他降生的时候,中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戊戌政变,光绪皇帝发动的改良新政遭到后党的反对而半途夭折,中国社会上空刚刚冒起的一点点曙光又被彻底扑灭,偌大的东方古国重新陷入一片黑暗,整个社会动荡不安,孕育着一......
-
〓 上下求索七十年,他用哲思留下一盏明灯——缅怀哲学家张世英
9月10日10点49分,著名哲学家张世英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自西南联大读书时与哲学结缘,70多年来,张世英在哲学的世界里不断跋涉、耕耘、求索。从早年深耕黑格尔哲学,享誉中外,到晚年着力中西汇通,追求“万有相通”的哲学境界,在求真、求通、求新的道路上,他为人们的精神世界点亮了一盏明灯。求真“哲学家都是‘较真’的人。......
-
〓 “书非货财,自当化私为公”——记近代藏书名家徐恕
徐恕(右)与黄侃 近代以来,较之江浙地区,湖北的藏书家并不算多。比较著名的有宜都杨守敬,黄冈刘卓云,枝江张继煦,襄阳杨立生等。武昌徐恕的箕志堂藏书不仅藏品保存完善,而且不少刻本、钞本也极为稀见。尤其是徐氏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以货财遗子孙”,慷慨解囊,化私为公,将自己毕生的珍贵收藏全部捐献给了国家,更为后世出版界和......
-
〓 钱锺书与《大公报》
1902年创刊于天津的《大公报》是中国近现代最重要的传播媒介之一,后又产生了上海版、香港版、重庆版、桂林版和大公晚报等。它广涉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和文化等层面,20世纪上半叶的大小历史事件几乎都能从中寻得印迹,许多文化名人亦频现其中,如钱锺书等。一《大公报》记录了不少钱锺书的信息,如1929年8月27日他的名字首次出......
-
〓 转向哲学、语言学的学术理路及其启示——纪念杨公骥先生随想
图一 【文学追忆】 开栏的话 《左传》有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20世纪以来,在中国古典文学及其相关领域涌现出许多取得了卓越成就的知名学者。他们虽已故去,却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学术遗产。因此,我们特辟《文学追忆》栏目,拟总结其学术成就及学术进路,求访遗尘,以启来者。 1978年......
-
〓 徐悲鸿:融西贯中腾奔马
田横五百士(油画) 徐悲鸿 2011年10月30日,初冬的丹佛不仅迎来了第一场瑞雪,也迎来了一场来自东方的艺术盛宴,“徐悲鸿——现代中国绘画的开拓者”大展在被公认为美国中西部最好的丹佛艺术馆隆重开展。 脍炙人口的奔马,写意洒脱的中国水墨画,使观众领略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魅力。精彩纷呈的素描作品,生动传神的......
-
〓 胡念修与晚清骈文学建构
清代骈文名家辈出,流派纷呈,集骈文之大成。王文濡《南北朝文评注读本》云:“骈文虽权舆六朝,而集其大成,允推清代。”嘉庆、道光以来,骈文选本、骈文序跋、骈文话等不断推动骈文学的发展,胡念修便是晚清有代表性的一位骈文家和骈文批评家。胡念修(1873—1915),谱名胡念奎,字耀庭,更名念修,字右阶,号幼嘉、盾盦、壶盦。清代......
-
〓 亦庄亦谐话东坡
苏东坡像 王震/作苏东坡是豪放词的代表,他的许多词一改之前婉约绮靡之风,抒豪情,言壮志,如《江城子·密州出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东坡又是旷达人生的典型,他的一生熔儒、释、道思想于一炉,宠辱皆忘,处变不惊,唱出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隽永之叹。这是苏东坡......
-
〓 秋雨霞光忆罗明
罗明是新中国接受的第一批外国留学生中的杰出代表。他青年时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学习汉语和中华文化。他几乎亲历了半个多世纪中罗关系中的所有重大事件,除长期担任两国领导人之间互访、会见和会谈的高级翻译,出任罗马尼亚驻华大使之外,他还关注中国文学和文化在罗马尼亚的译介,尤其在罗马尼亚对华关系史料的搜集、整理和出版方面开展了卓有......
-
〓 吕成芳:终我一生 传播昆曲
吕成芳 资料图片 苏州平江路每天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寻找“苏州的味道”。在平江路上的伏羲会馆,记者邂逅了一场独特的昆曲演出。演的是《牡丹亭》的折子戏,只见一位身着昆曲戏服的女子,裙袂飘逸,水袖翩翩,表演的同时,却穿插讲述着自己对戏文、动作和吴文化的理解,偶尔插科打诨讲些笑话,情绪到了,还常邀请台下的观众上台......
-
〓 千古风流人物,只识苏轼
大江东去,淘尽风流无数;赤壁江边,临风而立千年。转过烟云之身,遨游的飞仙,风姿不减。一、宦海沉浮中兴致昂扬东坡是四川眉山人,蜀山文化孕育了东坡汇纳百川的性格,天府之国的安逸使其有了超越崇山的渴望,使其挣脱离开了蜀地。东坡20岁中进,深受欧阳修赏识,被选为待宰相。他勤政爱国,不畏强权,反对新法;不以己悲,关注民生,力保“......
-
〓 思想独立 精神自由——记忆中的王元化先生
王元化(右)与本文作者交谈 因为写作《顾准传》的因缘,通过知名学者、顾准胞弟陈敏之先生介绍,我认识了顾准的许多老战友、老同事、老部下,如骆耕漠、徐雪寒、吴敬琏、赵人伟、董辅礽等,元化先生也在其中。在与这些老同志接触过程中,我了解到许多顾准生前身后的感人往事。 在上海“孤岛”时期,元化先生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接......
-
〓 走近文艺家·孙萍:让京剧走向世界,我愿是一座桥
她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代京剧专业大学生,后来成为前辈眼中的“知识型京剧演员”。几十年中,她足迹遍布欧、美、日诸国,广收“洋弟子”,为外国政要上京剧课,排演了100多部大量吸收利用中国京剧元素的外国戏剧,成为“让京剧走向世界的文化使者”。 一个冬日的午后,京剧表演艺术家孙萍和丈夫叶金森重新打开一个个旧信封。两位老人捧......
-
〓 人物·剪影:乐种田治印
空城计 甘肃秦安,有位八旬老人,每日清晨坚持挥毫一小时篆隶。兴之所至,则构思治印。时而远望,时而端坐,时而闲步。待整方印面涌于心中,灵感勃发,凝神草稿,一气呵成。方寸之间,布局高妙,展现章法之美。 一印告成,或坐或躺,品茶吸烟,闭目养神。常见老人凝神沉思,双目转动,挥舞铁笔,跃跃欲试,许久才下一刀。 ......
-
〓 抗战烽火中的中华文脉:学者钱穆——完成《国史大纲》
老子谓,“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文化无形,恰似水之随物化形,遇阻则绕,川流不歇,永无扼绝。钢与火的战祸兵燹中,纸与墨勾织的文化既可以是最柔软最脆弱者,它们所承载的一国之魂魄、一族之精神,却又可以是最刚硬最雄强者。十四年抗战,烽火狼烟,书生向敌即武士,笔墨浴火化刀枪,中华文脉在文人的血泪刻写中、在......
-
〓 朱自清的“胃”
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逝世。一年后的8月18日,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用掷地有声的语言赞扬了朱自清的铮铮硬骨:“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
-
〓 吕秋逸先生小传
吕澂,字秋逸(或作秋一、鹫子),生于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死于1989年,江苏丹阳人,近代著名佛学居士。吕澂先生早年于中学毕业后,曾考入常州高等实业学校农科,一年后又转入民国大学经济系学习。其间,先生常随其胞兄吕凤子(著名画家)到金陵刻经处听杨仁山居士讲经、购买经书,由此结识了当时在该处任编校工作的欧阳竟无......
-
〓 书人书事:祖父刘文介与孟晋斋藏书
我与祖父刘文介(号眉盦)相处的时间并不长。尽管我从小在他身边长大,但祖父去世时(1968年),我还不满13周岁。45年后的今天,回忆起祖父的种种往事,大多都已印象模糊了。脑海里剩下的只有一个不思量自难忘的画面,那便是家里的书,铺天盖地的藏书。 从小便觉得家里书多,有满满的一房间。那个房间有18平方米,朝北......
-
〓 文学家的婚礼
仪式感是人们内心对一件事情郑重的外在表现。婚礼可以说是人生仪式中最为繁复而又最为简单的仪式,因为它将开启漫长的家庭生活而繁复,又因为它的内核是爱情而简单,因为相爱而走入婚礼的“殿堂”,一切都变得简单了许多。 闻一多虽然主张恋爱自由,但是婚姻却是父母之命。据闻黎明的《闻一多传》,婚前,闻一多提出三个条件:“不祭祖、......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