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钱穆先生的一种集外佚著
语文从小没学好。1969年上小学,《语文》课本第一册的内容肯定不记得了,但到10年以后,1979年的课文还见有《我爱首都北京》,识字还从“木禾米竹”、“工厂门车”开始。上大学是喜欢古汉语了,而常说的训诂、六书都属于“文字学”的范围,可以按照造字规律释读一般的古文献了,但其实仍不出“现代学科”的藩篱。只是在这两年,才忽然......
-
〓 莫砺锋:南宋末年的两个状元
闲览龚延明、祖慧编撰的《宋登科记考》,在南宋理宗朝的进士名单中看到两个熟悉的姓名:文天祥和留梦炎。留梦炎,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人,理宗淳祐四年(1244)状元及第。文天祥,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宝祐四年(1256)状元及第,陆秀夫、谢枋得是其同榜进士。文、留二人都是状元出身,都担任过宰相,但他们在历史......
-
〓 追思·罗国杰:儒者爱兰
罗国杰 资料图片 罗老师走了。 两个多月前,他刚刚获得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的殊荣。那时,他身体状况已是日益孱弱,他却把100万元奖金全部捐出作学生奖学金。 “他就是这样,永远心系学生,是真正的师者。”他的学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焦国成今天一直在罗先生家收拾遗物,心情沉重。 在罗国杰教......
-
〓 我的导师洪谦先生
作为洪谦先生在人生暮年招收的唯一的博士生,我对导师充满了感激。 我1982年秋进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人们思想活跃,急切渴望了解当代西方哲学。洪谦先生积极与国际上的学者联系,邀请他们到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讲学,努力为国人引进最新的学术潮流。在大学学习期间,我参加了由洪谦先生主持的外国哲学研......
-
〓 为了人民的文艺——萧殷的意义
萧殷是谁?——萧殷,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文艺批评战线重要的评论家,曾作为《文艺报》创刊初期三位主编之一;暨南大学中文系的创建者,曾为中国海外归侨子弟中文高等教育铺平了道路;广东省作协成立70年来在中国文学界领风气之先的代表之一,不仅曾以《论文学与现实》等大量接地气、蕴民气、有骨气的著述开创了中国文学评论新境界,更以近......
-
〓 “君子坦荡荡”:黄济先生的为人为学
《北师大的先生们》,顾明远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9月第一版黄济先生是当代中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在教书育人和学术研究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我是先生1994届硕士生和1997届的博士生,毕业后接过先生手中的教鞭,在北师大从事教育哲学教学和研究工作。2015年1月8日,黄济先生因病......
-
〓 金灿然 割舍不下的古籍情结
位于北京王府井大街的灿然书屋。金灿然,国务院第一届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1958年开始担任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办公室主任,他和齐燕铭等前辈一起,对我国古籍整理出版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开创先河新中国成立后,国内的古籍出版社寥寥无几,其中,除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老字号”外,继之还有人民文学出版社、科学出版......
-
〓 一位抗日烈士眷属的文化传承
一位抗日烈士的眷属,在复印收藏1940年的一张《新华日报》时,对水印复制技术产生了兴趣,由此成为水墨仿真印刷专家和麻纸制作工艺的传承者。一张风化的老报纸历史,总是在某一个时刻为我们掀开其中的一页,让我们看到精彩的细节。1984年春天,太原双塔烈士陵园筹建“革命烈士陈列室”时,征集到了包括高君宇、续范亭、张友清、郭于鸣等......
-
〓 大家·张立文:中国哲学要“自己讲”“讲自己”
学人小传 张立文,1935年生,浙江温州人,中国哲学史专家、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院长。1956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中国革命史专业,1960年毕业留校,分配在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任教。2009年被评为中国人民大学首批一级教授。主要学术著作有《周易思想研究》《朱熹思想研究》《宋明理学研究......
-
〓 学人小传:戴逸
戴逸,1926年9月出生,江苏常熟人。历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名誉所长,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曾任中国史学会会长。1944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铁路管理系,1946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1948年进入华北大学学习,后留校任教。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后,一直在该校执教。曾任中国史学会会......
-
〓 做学问要“会搭架子”——王力先生对建构中国语言学系统的不懈追求
学人小传王力(1900—1986),字了一,广西博白人。语言学家、教育家、翻译家、散文家。早年考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后留学法国,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回国后,先后在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广西大学、西南联大、岭南大学任教,曾任中山大学及岭南大学文学院院长。1954年后任北京大学教授。著有《汉语史稿》《汉语语音史》《汉语语法......
-
〓 陈云与古籍整理出版
今年是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陈云在主持中央财经工作、倡导和支持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方面卓有建树,他对文化教育事业也极其重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对古籍整理出版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他发表过多次谈话,作过一系列批示,对推动我国古籍整理出版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谈话和调研 1977年5月,陈云到杭州修养......
-
〓 不一样的文人——谢枋得
近日,翻读《宋史》,阅至《谢枋得列传》,心中甚是震撼。谢枋得(1226-1289)南宋文学家。字君直,号叠山。信州弋阳(今江西弋阳县)人。《谢传》叙述虽然简洁,只是廖廖千余字,但谢君直的形象却已深入脑海。兴趣使然,于是查阅了有关谢君直的其它史料,掩卷之余,不禁为这位文人的生平事迹而慨叹。在他身上有着不同于一般文人的独特......
-
〓 青灯黄卷笔犹健——晁福林先生与先秦史研究
作为中国历史的开端,先秦时期是古代中国的基石,孕育着中华文明的特质,培植出中华民族的基因。同时,又因其年湮世远,相关传说长久流传,富有浪漫神秘色彩,研究者往往需要旁收博采,廓清重重迷雾,才能求得先秦史的真相。尽管如此,古往今来,仍有无数学人为之倾倒。到了20世纪前半叶,中国史学从传统向现代过渡,先秦史研究更加迸发出......
-
〓 为东方哲学呐喊——记楼宇烈教授
哲学是智慧的源头。哲学给人思维的敏捷和心灵的美质。哲学家用哲学的语言写就人类灵魂中永恒的最深的“音乐”。楼宇烈先生选择的治学之道正是他智慧人生的最好验证。楼宇烈生于浙江嵊县。南国的秀山丽水造就了他那颗洞察人间世事的敏锐心灵。早期的教育使他爱上古典诗歌、散文,甚至自然科学。按照他的话说:“我20岁以前,什么都喜欢,觉得一......
-
〓 苏轼的前身与后身
文学史上有成就的作家总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被研究的多,被附会的也多。作为北宋文坛巨擘,苏轼文学创作的方方面面和个人生活的点点滴滴,几乎都被梳耙尽了,甚至连他从哪里来、向何处去之类的前身后身问题,都未能逃脱人们的附会。 关于苏轼从哪里来,据北宋释惠洪《冷斋夜话》卷七“梦迎五祖戒禅师”条记载,苏辙(字子由)被贬为高安盐......
-
〓 “杨绛原是数一数二的戏剧家”
喜剧双璧翻检我国戏剧史,不难发现,杨绛先生曾创作了四部剧作:《称心如意》《弄真成假》《游戏人间》和《风絮》。前两部是她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喜剧中里程碑式的作品,著名剧作家柯灵称其为迄上世纪80年代止“中国话剧库存中有数的好作品”,我国“喜剧的双璧”。杨绛的戏剧创作是从1942年冬开始的。一天晚上,陈麟瑞请钱锺书、杨绛夫妇......
-
〓 智海观澜:趣话“谢客”
名人,因备受关注,所以常常会失掉许多自由的空间与时间。为盛名所累,其实也苦不堪言。因此为了做事甚或休息,他们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招式用尽。 冯玉祥将军,是民国时期著名爱国将领。他平时军务繁忙,但仍读书学习不辍。为避免读书受到搅扰,他常在读书时将大门紧闭,然后在门上悬挂起一块牌子,赫然写上“冯玉祥死了”,待......
-
〓 常玉:世间不常遇
近年国内美术展览和出版物,对20世纪初期的美术家有了相当广泛的介绍。张弦、关紫兰、沙耆这些曾经被冷落、被淡忘的美术家终于跻身中国艺术史的行列,使关注中国现代美术的人们深感欣慰。但欣慰之余,仍然感到有所不足,不足之一就是一些流寓海外但保持着中国身份的美术家,仍然未能“回归”故土。其中最令人惋惜的就是画家常玉。常玉1900......
-
〓 梅妻鹤子的隐士文化
著名作家王旭烽是一个历史专业出身、浸润在吴越国府、南宋朝廷华土之上的写作者,几十年来她笔耕不辍以随笔的形式书写着故乡杭州。王旭烽少时的理想是要像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一样,写出一个“纸上的杭州”,新星出版社的丝路百城传《杭州传》终于使她的这一梦想得以初现。在这部新作中,她追溯史前,延续当下,以历史长河为头尾,顺序朝代为......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